最近同事的孩子在幼兒園裡面被大家疏遠了,交不到朋友,非常的可憐。這個孩子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他只是性格比較內向,從小就不擅長跟別人說話,其他人都很快就打成一片了,他卻很難找到好朋友,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默默地一個人在角落裡,看著別的小孩子一起玩,自己只能孤獨的玩著玩具。
幼兒園老師向同事反映了這種情況,同事也覺得非常憂心忡忡,他也是比較沉默寡言的人,沒想到孩子遺傳到他的問題,可能孩子的人生都會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這讓他覺得悲傷不已,他希望能夠幫孩子改正這個毛病,讓孩子能夠儘快的適應人際交往的環境。
"獨木難成林","眾人齊心,其利斷金",這些古語無不都在提醒我們:人一定要團結,要進入到社會之中,並且在群體中取得一定的位置,才能夠更遊刃有餘的適應社會。
社交能力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機遇。世界上很多機會都不是憑空掉下來的,而是來自於跟別人的交際中,以前有個大學生,他大學畢業的時候本來找不到工作,但是因為他有一個比較談得來的師兄,師兄覺得他的工作能力不錯,就把他推薦給了一家公司,讓他能夠順利的找到工作。
這個例子就很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在生活中社交能夠帶來很多的機遇,也會讓人生更加出彩。如果一個孩子性格親切開朗,很擅長社交,跟全班同學都能夠打成一片,那他去參加班上的班長競選,肯定也能很容易的脫穎而出,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能夠當班幹部,他長大以後能力肯定更強,發展也會更加順風順水。
很多孩子社交能力不強,是因為他們不擅長跟人說話,不擅長組織語言,說一句話就想半天,那肯定就很難跟別人對話、打交道了。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啟發他們的語言能力,當父母帶著孩子上街出遊,看到一個充滿新鮮感的東西,就要讓孩子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表述出來,這樣都會給孩子帶來更好的語言能力。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也能促進孩子的社交。有些孩子的道德感不強,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會展現出情商不高的一面,這些都會導致他被別人批評、疏遠。只有給他培養正確的道德感和堅定的三觀,讓他能夠真誠待人,孩子才能夠收穫一個更加良性的社交關係,擁有一個更好的社交圈。
有些孩子從小不懂得跟別人分享,非常小氣的孩子也不可能擁有好的社交。父母可以多買一些糖果和小玩具之類的小禮品,帶給孩子,讓孩子分發給自己班上的同學,孩子在這個跟同齡人互動、分享的過程中,也就能夠逐漸養成寬容大度的性格,他的社交圈也會變得更加寬廣。
無論是牙牙學語的小孩,還是步入工作學習階段的大人,都需要社交,好的社交能力能讓一個人受益終身。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平常的社交行為,如果發現孩子不擅長社交的話,一定要及時幫助他改正,那麼大家還知道哪些方法,可以增加孩子的社交積極性,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呢?可以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