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被排擠?早期社交能力培養,或許比我們想像的還重要

2020-10-24 星星育兒記

最近同事的孩子在幼兒園裡面被大家疏遠了,交不到朋友,非常的可憐。這個孩子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他只是性格比較內向,從小就不擅長跟別人說話,其他人都很快就打成一片了,他卻很難找到好朋友,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默默地一個人在角落裡,看著別的小孩子一起玩,自己只能孤獨的玩著玩具。

幼兒園老師向同事反映了這種情況,同事也覺得非常憂心忡忡,他也是比較沉默寡言的人,沒想到孩子遺傳到他的問題,可能孩子的人生都會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這讓他覺得悲傷不已,他希望能夠幫孩子改正這個毛病,讓孩子能夠儘快的適應人際交往的環境。

"獨木難成林","眾人齊心,其利斷金",這些古語無不都在提醒我們:人一定要團結,要進入到社會之中,並且在群體中取得一定的位置,才能夠更遊刃有餘的適應社會。

那麼社交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呢?

社交能力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機遇。世界上很多機會都不是憑空掉下來的,而是來自於跟別人的交際中,以前有個大學生,他大學畢業的時候本來找不到工作,但是因為他有一個比較談得來的師兄,師兄覺得他的工作能力不錯,就把他推薦給了一家公司,讓他能夠順利的找到工作。

這個例子就很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在生活中社交能夠帶來很多的機遇,也會讓人生更加出彩。如果一個孩子性格親切開朗,很擅長社交,跟全班同學都能夠打成一片,那他去參加班上的班長競選,肯定也能很容易的脫穎而出,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能夠當班幹部,他長大以後能力肯定更強,發展也會更加順風順水。

那怎麼才能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呢?

  • 1、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很多孩子社交能力不強,是因為他們不擅長跟人說話,不擅長組織語言,說一句話就想半天,那肯定就很難跟別人對話、打交道了。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啟發他們的語言能力,當父母帶著孩子上街出遊,看到一個充滿新鮮感的東西,就要讓孩子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表述出來,這樣都會給孩子帶來更好的語言能力。

  • 二、樹立孩子的三觀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也能促進孩子的社交。有些孩子的道德感不強,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會展現出情商不高的一面,這些都會導致他被別人批評、疏遠。只有給他培養正確的道德感和堅定的三觀,讓他能夠真誠待人,孩子才能夠收穫一個更加良性的社交關係,擁有一個更好的社交圈。

  • 三、教會孩子溝通和分享

有些孩子從小不懂得跟別人分享,非常小氣的孩子也不可能擁有好的社交。父母可以多買一些糖果和小玩具之類的小禮品,帶給孩子,讓孩子分發給自己班上的同學,孩子在這個跟同齡人互動、分享的過程中,也就能夠逐漸養成寬容大度的性格,他的社交圈也會變得更加寬廣。

結語

無論是牙牙學語的小孩,還是步入工作學習階段的大人,都需要社交,好的社交能力能讓一個人受益終身。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平常的社交行為,如果發現孩子不擅長社交的話,一定要及時幫助他改正,那麼大家還知道哪些方法,可以增加孩子的社交積極性,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呢?可以在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在幼兒園被排擠?早期社交能力培養,遠比家長想像中的重要
    但是被「孤立」的感覺肯定不好受,那些內斂的孩子肯定也羨慕可以和朋友們打打鬧鬧的生活。其實這也涉及到了孩子的個人能力發展之一——社交能力。人類是群居動物,集群生活在所難免,沒有人能夠脫離群體生活一輩子。魯迅先生說過:「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們,都和我有關。」而社交能力就是在集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升日落,我們不可避免的會與朋友們、同事們相處,我們還會認識陌生人,會不停成長。
  • 擔心孩子上幼兒園交不到玩得來的朋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很重要
    幼兒園開學已經有一個星期了,不知道你家孩子適應的還好嗎?上學前是不是還哭鬧個不停,覺得幼兒園很恐怖,纏著拖著不願意去幼兒園。或者說適應得還不錯,交了許多新朋友,每天放學回來後都喜滋滋地和爸媽分享今天在幼兒園的趣事。
  • 孩子比他人差,從小被欺負,家長應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然而李女士最近卻非常苦惱,因為她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到了排擠,常常被同學欺負。說起來都是一些成年人不太在意的小事情,比如玩遊戲的時候總是讓他扮演大家都討厭的角色、他帶去的零食也時常被小夥伴搶走、值日的時候分配給他的工作往往是最苦最累的。
  • 幼兒園哪些孩子容易受「排擠」?監控視頻,揭開孩子的「社交場」
    如果問媽媽,除了吃喝,最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哪方面?相信很多媽媽會說,孩子的社交問題。「我們孩子太內向,總怕他被欺負,咋辦?」,媽媽們會更擔心孩子受欺負、受委屈、被排擠,不能融入集體等。在《小孩的神秘生活》兒童觀察節目中,節目組用固定攝像頭,記錄了孩子在幼兒園的真實生活狀態,為家長們揭開了孩子在幼兒園社交的「神秘面紗」。
  •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父母做好這5點,提升娃的社交能力
    孩子初次上幼兒園,父母肯定有這樣的擔憂&34;?父母有這樣的擔憂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是孩子第一次自己面對集體生活,如果不合群被排擠的話,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後續的校園生活。原因大多如下:①性格問題性格也會影響到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生活,一個不合群的孩子,大多存在一些性格問題。比如比較內向,不敢或者是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說話,慢慢地就變得不合群了;或者孩子在家被慣壞了,嬌生慣養性格很壞,這類孩子在幼兒園裡通常也不合群,容易被排擠。
  • 幼兒園攝像頭揭秘:受歡迎和受排擠的孩子,究竟有什麼區別?
    執筆:曉陽定稿:西西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都會在孩子的教室中安裝攝像頭,方便家長隨時查看小朋友在幼兒園當中的表現。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過孩子在幼兒園當中的狀況,會發現一件奇妙的事情,小朋友中有受到歡迎的寵兒,同樣也會有受到了眾人排擠的孩子。
  • 校園社交「潛規則」被曝光!內向的孩子慘遭排擠?
    開學了,孩子們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但是對於幼兒園的父母來說,免不了擔心:「 我的孩子在學校是如何「社交」的?TA能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和平相處?萬一,遭到「排擠」、「欺負」怎麼辦?」今天我們從一部幼兒園生活主題紀錄片中,看看高清攝像頭下的孩子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
  • 3-6歲是培養社交能力的黃金期,掌握三個方法,培養社交小達人
    原來,這個小朋友在班裡非常蠻橫、霸道,經常搶別的小朋友正在玩的玩具,而且還常常欺負別人,漸漸的大家都不願意和他玩。老師也多次和家長溝通過,可是不僅沒有提到家長的理解與認同,反而被孩子的母親埋怨幼兒園不負責,最後,幼兒園才會要求退園。幼兒園是一個社會集體組織,能否入融到這個組織中,證明了一個孩子是否有良好出色的社交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3~6歲這個階段的人際關係,我們怎麼樣來培養學齡前兒童良好的社交能力?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認為兒童社交是非常重要的。關於兒童社交在果媽閱讀的主題閱讀(查看)當中也有詳細的解釋,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精讀了兒童社交的4本書《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商》、《朋友還是敵人》、《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以及《媽媽,他們欺負我》幫孩子解決社交難題。
  • 以下類型孩子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不想孩子吃虧,家長早點糾正
    文|秘籍君當孩子到了送幼兒園的年齡,家長最擔心什麼?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遇到不好的老師,孩子受傷害。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排擠,不受其他小朋友歡迎。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孩子在幼兒園碰到了都不會好過。但前者主要看老師個人道德和素質要求,遇到這樣的老師是學校和學生的大不幸。
  • 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導語:學齡前也就是0-3歲時,是培養寶寶們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時期。家長通過觀察發現寶寶不合群並不可怕,但要意識到:或許通過家長的幫助,寶寶可以改善自己的交際能力,可以交到朋友。那麼如何來打造我們的「社交寶寶」呢?這裡倒是有三條錦囊妙計。
  • 孩子社交障礙?人際交往能力差?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能掉以輕心
    在這個全面發展,競爭激烈的社會上,很多家長不再只單純地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從小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產生。就像在社交方面,很多孩子或大或小會存在一些社交障礙。然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所以家長要培養並不斷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 大家說丨周兢:培養兒童的獨立閱讀能力,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重中之重
    她觀察幼兒園現有早期閱讀現狀,深入思考幼兒園的圖畫書閱讀區域,認為「從閱讀學習最為重要的學習功能和價值的角度來看,應當是培養兒童的獨立閱讀能力,這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重要的任務。」我們需要更深入地去思考幼兒園的圖畫書閱讀區域,從閱讀學習最為重要的學習功能和價值的角度來看,培養兒童的獨立閱讀能力,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重要的任務。當幼兒園有了圖畫書閱讀區域的創設以後,當我們給孩子提供了很多閱讀空間的時候,兒童在這個區域的學習最為重要的學習功能和價值是什麼?
  • 幼兒園高清錄像曝光: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會被排擠?
    孩子初上幼兒園時,家長主要擔心孩子是否能適應校園生活,對孩子在校吃得怎麼樣、睡得怎麼樣更關心。等到後期孩子適應了,家長們的重心又轉移到了另一個方向——關心孩子在幼兒園裡的人際關係。孩子在幼兒園裡和同學相處得怎麼樣,有沒有被排擠成了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做好3個方面,社交小達人輕鬆上線
    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朋友,然後一起去玩鬧和成長。社交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善於社交的話,孩子不僅性格開朗,而且生活也會多姿多彩。可是社交能力欠缺的話,孩子的性格明顯有些落寞,生活也相對單調。悅悅的動手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好,唯獨社交能力有些薄弱。
  • 幼兒園錄像告訴你,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排擠,什麼樣孩子更受歡迎
    幼兒園開學快一個月了,有不少娃已經陸續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前段時間媽媽們主要關注孩子哭到了什麼時候,吃的怎麼樣,睡的怎麼樣。孩子的狀態明顯好轉之後老母親們的操心開始轉向更深層次:孩子在幼兒園受歡迎嗎,是怎麼交朋友的?有沒有被欺負,被孤立,受到排擠怎麼辦?
  • 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培養孩子思考和想像能力,是最應該做的事
    這種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也要看清楚:在幼兒園裡把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都學了,看似是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其實並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所以家長們更應該給孩子在小學前,培養出獨立思考和想像能力,才能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 【理解幼教】幼兒園究竟培養了孩子哪些能力?
    2、在幼兒園,培養孩子交往、合作能力 幼兒園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社交氛圍,而夥伴關係是幼兒生活中的重要社會關係,它對於幼兒心理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兒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會認識到他人的優點和需要,學會了解別人,約束自己,學會了付出.接受.同情和友愛,從而培養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 根據這4個關鍵期引導孩子社交,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交能力逐漸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父母都意識到社交能力對孩子未來整體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但並不是每個孩子的表現都如父母所願。有的父母看起來非常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而孩子卻連基本的禮貌都做不到: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共場合大呼小叫,經常與同伴發生衝突……不僅搞的父母當場很尷尬,還擔心孩子長大後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怎麼辦?孩子社交能力的強弱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說孩子的性格先天因素佔據了較大的比例,但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則主要在於後天培養:家庭環境、父母的榜樣、父母的教導等等。
  • 幼兒園裡竟是這類孩子容易被欺負?提高社交力,家長的做法很關鍵
    幼兒園就像一個微縮的小社會。孩子會不會被欺負?遭到排擠?能不能交到朋友?發生矛盾會不會處理?這些社交問題應該是除了吃喝拉撒,家長們最關心的事情。進入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人生第一次「大躍進」。在這裡,每個孩子都扮演著不同的社交角色,個體與群體之間有著一種複雜的互動。群體的動力學發揮著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