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2020-09-17 成長教育微學習

你追求的「狼性」,其實可以限定在自我保護、能屈能伸、合作相處、積極追求生活的範圍內,就是正解了,超綱就是霸凌者了。

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被欺凌的對象,也不希望成為霸凌者。尤其現在校園欺凌事件也是存在的。被欺負不僅僅是孩子可能要面對的問題,成年人也會遇到社會上的不公對待,感覺被欺負了。

所以從小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是必要的,這是可以貫穿一生的能力。



1給孩子注入持續不斷的愛,這是最重要最首要最必要的一點。父母之愛,才是孩子內心強大的根本,這可以植入孩子內心,直到成年面對每一件事。內心強大,也會散發出不被「欺負」的氣場。盡最大可能的多擁抱孩子、親吻孩子,蹲下來跟他講話,肯定他、鼓勵他。用你能學到的所有育兒知識,所有行為,告訴他:你是重要的,你是值得被愛的

2不要在言語或行動上讓孩子總有一種「受害者」心理。被迫害妄想症是大家開玩笑的,一般家長不至於達到這個程度,但很多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孩子被欺負的擔心。父母想辦法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的這個認知,更不要傳達給孩子。

3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要友好,和社會的相處模式也要友好。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一般是孩子成年後與社會相處的模式。如果父母這些關係整天都是欺負與被欺負的關係,孩子也只能潛移默化這種模式。

4孩子到了兩三歲認知不斷提升後,就會有社會交往的學習了。這個時候要讓孩子多學習,儘量遵循孩子的生長規律。比如孩子看幼兒園小朋友有什麼也想要,合理的前提下儘量尊重,因為這可能是求同的社會交往。

5任何戰爭都會兩敗俱傷,合作才能共贏。家長要以任何方式向孩子傳達這個理念,除了正當防衛,儘量以「求合」為先,然後對別人的攻擊自我保護。


6無論孩子還是成年人,和人交往要有所界限。讓孩子學會用自己的本能,適合自己的方式向別人表達自己的界限,讓別人知道什麼是自己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被允許的,要有所意識。

7從小帶孩子多閱讀相關自我保護的繪本、書籍,或者視頻。

8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規則,也可以情景模擬,如何處理衝突事件。

9發生衝突事件後,先擁抱孩子,處理好他的情緒,儘量不要自己慌了,立刻反擊,冷靜處理。孩子會學習到你的處理方式,而不會看到你比他還要害怕被欺負。

10孩子被欺負後,如果你的打罵比他的受欺負還嚴重,他寧願受欺負。並且他看到的得到的也不過是家長的欺負,讓他覺得自己就是「活該被欺負」。

11孩子大一些,如果因為以往的養育方式不當,發生過被欺負,先和自己孩子溝通,再去聯繫家長、校方等。不要求立竿見影出效果,給孩子和自己成長一個過程。

12有些大人所謂的欺負,可能在孩子心裡,他是自己願意,適當也要尊重,當然前提是要家長把控好的。


很多養育規則不是生搬硬套的,家長需要多學習,相關書籍很多。每件事也都不同,要學會靈活處理,多從內心出發。

本文由成長教育微學習原創,期待關注,帶你成長。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從孩子幼年開始就要著意去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比如在家玩交朋友的角色扮演遊戲、看相關的繪本圖書和講故事、多帶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等等,教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如何介紹自己、如何學會觀察別人、如何去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  4.
  • 孩子受欺負了,應該「打回去」嗎?如何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俗話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孩子上學後家長難免擔心孩子被欺負。孩子受了欺負,要告訴孩子打回去嗎?這個話題也一直備受爭議。很多小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很缺乏。如何讓孩子不被欺負,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欺負人或者被欺負
    還是暗自得意,「欺負人總比被欺負好」?抑或不讓孩子出去玩,「少給我惹是生非」?這些不同的選擇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下面就讓我們來分別看看家長們該如何對待「小受氣包」和「小霸王」?首先要學會分辨什麼是「正常衝突」和「被欺負」有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耍中被推倒,或者看到有人在搶孩子的玩具,頭腦中會立即拉響警報「孩子被欺負了,那怎麼行!」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同時,幼兒園的孩子各方面的成長都在繼續,所以孩會會出現站不穩撞到人、跑得太快碰倒東西、不小心伸手抓傷對方、大嗓門哭鬧影響別人等各種表現。因為孩子的肢體,語言能力還在發育,孩子的有些表現可能會不小心波及其他孩子,有的孩子在受到這樣的波及時,便會心生不快,產生一種「我被欺負了」的感覺。
  • 孩子在校被欺負?幼教直言:不被欺負的孩子,通常有3個特徵
    我們這些作為家長的人群,早已期待開學季的到來,畢竟孩子待在家裡有時候也挺鬧騰的。開學是對於我們而言似乎是個開心的事情,可是個別孩子卻不希望開學,還沒上完一個月的學,我的同事小張前天請假去了趟幼兒園,處理了一下自己兒子的事情。
  • 孩子在校被欺負?幼教直言:不被欺負的孩子,通常有3個特徵
    開學是對於我們而言似乎是個開心的事情,可是個別孩子卻不希望開學,還沒上完一個月的學,我的同事小張前天請假去了趟幼兒園,處理了一下自己兒子的事情。「我兒子平時也挺老實的,咋在學校就被別人欺負了呢?」小張很鬱悶的說道。其實啊,同班的小朋友們經常會發生一些小打小鬧,但是小張遇到的問題可沒那麼簡單,一個下午都在幼兒園處理他兒子被欺負的事情。小孩子們可能會因為不小心撞了一下、搶玩具、口角等,最終導致矛盾。
  • 這3類孩子容易被欺負,這5種方法保護孩子不被欺負
    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研究也發現:被欺負過的老鼠,大腦中掌管情緒的部位發生改變,對壓力更敏感,久而久之還會出現社交障礙,即使在安全的環境也害怕結交新朋友。孩子被欺負,被霸凌是每一個家長都會擔心的問題,孩子為什麼會被欺負?被欺負了要打回去嗎?到底要怎麼教孩子才能不被欺負?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如何讓孩子具備自我保護的力量,不被欺負
    怕孩子被欺負,鼓勵打回去?她家哈尼身量相對同齡孩子比較瘦小,性格也相對溫和,平時不管是玩具被搶,還是被打了,都不會反擊,而是蹲在那裡很小聲的哭泣。對,就是哭都壓抑著不敢哭出來一樣。他這樣的表現,很自然的就被媽媽貼上了「懦弱」的標籤,不管是當下心疼孩子被打,還是害怕將來孩子被欺負,哈尼媽媽都覺得,必須教會孩子反擊,不然就只有被欺負的份兒了。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對交往方面認知的不成熟,有時會出現「被欺負」或者「欺負別人的」情況,那面對孩子間的這種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呢?」的原因 01.孩子性格問題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內向,比較安靜、膽小,到了新環境(幼兒園)後更是不知道該如何與人相處。
  • 媽媽該如何處理孩子被欺負
    直到閨女哇哇大哭,我繞過去才看到那一幕……我沒辦法把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想得太壞,也沒法理解一個孩子為什麼做出這樣的行為。這之後,我有些提防這個孩子。果然,幾乎每次孩子不在我的視線內,他就會用滑板車不斷地撞擊蘋果妹,或者拿樹枝來回掃在她臉上。
  • 幼兒園常被欺負的孩子,有這3種特徵,教家長3招讓孩子不受欺負
    而如果一個孩子的家長因為忙碌,面對孩子的問題沒有及時的處理,不管是不接孩子放學,還是沒有相應老師們對家長的號召,都很容易讓孩子被嘲笑「他爸爸媽媽不愛他」,而這種嘲笑很可能就會進一步的發展為對這個孩子的欺凌。另一方面,如果幼兒園的老師不負責任,對孩子們區別對待,那麼老師的態度很可能也是孩子們之間相處的一個風向標,因此被老師冷落的孩子也經常容易被欺負。
  • 作為家長如何處理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嘲笑的問題?
    1、氣質和性格原因,表現極度內向、沉默寡言、畏縮退讓,在受欺負時,通常忍氣吞聲的,既不敢講道理,也不敢還手,身體也比較瘦弱,較低的自尊心和較高的自卑感2、孩子在第一次受欺負時的認知,對日後再受欺負的會產生影響;在向家長和老師反映後,往往後期還會受到同一個人的欺負,就會覺得是因為告訴老師和家長了,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形成了習得性無助的現象。
  • 怎麼讓孩子不受欺負?
    不受欺負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愛欺負人的孩子客觀來講,受欺負其實更多的是孩子彼此都天生好動、愛打鬧,同時無法正確方式處理衝突和矛盾。孩子之間的爭鬥,在每個家長看起來,都像是自己孩子吃了虧,受欺負,把自己的孩子想像成受害者。
  • 6歲孩子多次被欺負,幼兒園老師在場也不阻止:如何讓娃遠離欺凌
    今天我們來談談,很多父母親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被別人欺負了,該如何處理。我們先來看看今年某一幼兒園,發生的欺凌問題。6歲孩子多次被欺負: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一位六歲女童的媽媽,去參加女兒在幼兒園的公開課。在上課的時候,媽媽發現,女兒的同桌男孩,正不停的拍打她。
  • 6歲孩子多次被欺負,幼兒園老師在場也不阻止:如何讓娃遠離欺凌
    當孩子步入上幼兒園的年齡,不少的爸爸媽媽就各種擔心。有擔心孩子沒有家長在會哭鬧,有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吃不好,還有的會擔心孩子會不會受欺負等等。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孩子之前都是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一起,一下子要獨立面對,難免會擔憂孩子受什麼委屈。今天我們來談談,很多父母親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被別人欺負了,該如何處理。
  •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3個方法讓孩子不受委屈,家長不擔心
    而孩子一旦在這種情況下發生衝突,很容易產生不考慮後果的「欺負」,經常是是體力好的孩子對體力不好的孩子,人數多的一方對人數少的一方的「霸凌」。都說「柿子要挑軟的捏」,對於善惡觀並不完善,很可能憑著單純的內心做下大惡的壞孩子們來說,欺負你自然是因為你好欺負——說話不敢大聲,辦事唯唯諾諾。
  • 得知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負,家長該如何替孩子討回公道!
    其實對於學生間的相互打鬧,多數的家長還是很開明的,一般也不會過多的介入,但是當尋常的打鬧演變為孩子明顯的被欺負時,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可能容忍!所以當孩子被欺負時,父母必定要有所反應,到底如何做更好呢?一、搞清楚孩子被欺負前前後後的細節是接下來處理的前提!
  •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還有4種方法讓孩子不被欺負
    我想這種事放在任何一個家長身上,都會特彆氣憤,而且可能會對孩子說:「你怎麼不還手」。會覺得孩子很懦弱,挨打了都不知道還手。我當時的第一反應也是這樣的。因為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情緒有時是不能被控制的,如果說情緒能被控制,那只能說明,發生的事情還沒有真正的觸及到心底。但過後我反思了一下與孩子溝通後的情景,發現自己的處理方法並不理想。
  • 寶寶打不還手、被欺負就會哭,爸媽如何改變「慫孩子」
    我很焦慮,擔心她上幼兒園會被欺負。」很多家長也有類似的擔憂:寶寶打不還手,被欺負就會哭,長大後會不會一直被欺負呢?今天堂媽請來心理諮詢專家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孩子1~12歲的時候,如何克服孩子的膽小的性格,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應該提到家庭教育的首要日程上來。情景演練法孩子2歲後開始進入社交敏感期,他們會逐漸想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 如何才能培養一個不受欺負的孩子?父母做到4點,孩子氣場十足
    和梓豪媽媽聊起了各自的孩子,梓豪媽媽說:這幾天挺鬧心的,因為班裡有個小男孩總是欺負梓豪,把他文具盒扔進暖氣裡,給他取外號,沒事就起鬨等。因為那個孩子的媽媽是家委會的組長,經常去班級裡和老師商量事情,所以那個愛欺負人的小男孩有點有恃無恐,老師有時候也睜隻眼閉隻眼,梓豪媽媽嘆著氣說,自己又不想和那個小男孩鬧翻臉,可是梓豪這麼受欺負,自己也不舒服。她說:這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