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步入上幼兒園的年齡,不少的爸爸媽媽就各種擔心。有擔心孩子沒有家長在會哭鬧,有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吃不好,還有的會擔心孩子會不會受欺負等等。
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孩子之前都是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一起,一下子要獨立面對,難免會擔憂孩子受什麼委屈。
今天我們來談談,很多父母親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被別人欺負了,該如何處理。我們先來看看今年某一幼兒園,發生的欺凌問題。
6歲孩子多次被欺負:
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一位六歲女童的媽媽,去參加女兒在幼兒園的公開課。在上課的時候,媽媽發現,女兒的同桌男孩,正不停的拍打她。
媽媽發現之後,幾次找上課的老師,去談女兒被欺負這個問題,想讓老師去阻止。但老師並沒有在意,只是大概的去說了一下這個男童,然後就繼續上課。
可是沒多久,那個男孩又開始欺負自己的女兒,不停的揮手打她,而老師只是上自己的課,不去阻止。當天男孩的爺爺也是在場的,也看到了孩子的這一行為,可是卻無動於衷。
事後女兒的爸爸,多次調取孩子上課的畫面,發現女兒並不是一次兩次被欺負了,而是經常被同桌欺負。這下家長知道問題的嚴重性了,幼兒園老師的不作為,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欺負。
媽媽也問女兒,期間有沒有告訴老師。女兒說告訴了,只是老師不理她。雖然後來男孩的爸爸,主動上門道歉,老師在家長的詢問中也知錯了,但女兒受到的心理創傷,並不是那麼容易被磨滅的。
每當早上去上學的時候,女兒明顯有厭學的情緒。家長覺得幼兒園沒有盡到監管的責任,應該對這件事負責,但幼兒園只是退還了孩子的學費,其他沒有任何的表示。
幼兒園老師的不作為,助長了欺凌事件的發生!
很顯然,這件事的不斷發生,與老師的不管不問,有很大關聯。孩子之間的打鬧,其實也是不可避免的,此時就需要老師、家長的教育。
可是女孩跟老師講了,還是漠不關心,這無疑是助長了這個男童的行為。因為自己的行為並沒有受到約束,長此以往,這就可能會成為常態。而女孩的哭訴無求,只能一次次忍氣吞聲。
如果幼兒園老師及時制止,並加以教導,很可能會讓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就不會出現之後的情況。所以園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此的不管不問,家長有如何放心把孩子交給你們。
如何讓娃遠離欺凌?
孩子受到欺負,家長要及時發現並引導。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幼兒園老師,都像上面的案例那樣不作為。在遠離欺凌這一方面,老師、家長都要時刻去關注。
一、要教孩子正面的自我保護方法
家長要教孩子,如果被欺負了,要勇敢的說出來。比如大聲說「請不要碰我」,並要努力去推開他、擺脫他。然後去告訴老師,說明情況。
千萬不能忍氣吞聲,那可能會讓欺凌一直持續下去,對自己不利。要讓孩子明白,你的不示弱的態度,會讓對方收斂。
二、家長要引導孩子說出在幼兒園的狀況
父母親要經常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況,一方面可以多問問老師,另一方面就是引導孩子主動說出來。比如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怎麼樣啊?開不開心啊?」
如果孩子不樂意說出來,可以通過玩親子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講出來。比如模擬幼兒園的一些情節,套出孩子在幼兒園的一些狀況。
三、必要的時候家長要跟老師溝通
正常情況下,老師都會處理好孩子之間的打鬧。但是如果孩子受到了比較大的心理創傷,前後之間的異常行為比較明顯,此時就要找老師去溝通。
家長可以跟老師商量出解決辦法,讓孩子覺得周圍是安全的,小夥伴們也是友好的。逐漸讓孩子擺脫陰影,恢復到之前的良好狀態。
結束語:
面對孩子被欺凌,不少家長會圍繞「是打回去還是不打回去」來看待問題,其實這樣不是好的處理方法。孩子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都是這樣粗暴的解決問題,那不會讓孩子得到有利的成長。
相信很多家長,是既不想讓孩子成為打人者,更不想孩子受到欺凌。所以父母親的引導就很重要,要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更要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處理的辦法。那樣,孩子才能成長!
我是語桐媽媽,我會經常給大家分享親子教育、育兒經驗等話題。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您。您也可以關注我,在育兒中有困惑,可以來問我,我會跟您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