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中小學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欺凌。
被欺凌的經歷會對孩子的童年及一生都產生消極影響。會引起創傷後遺症,恐懼、消沉抑鬱、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
從大量的欺凌事件中看出,欺凌者往往身體強壯,剽悍,性格強暴,爭強好勝,愛好拉幫結黨。被欺凌者往往身體弱小,性格內向,自卑、害羞、怕事,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在學校十分孤單。可見, 欺凌者總是喜歡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
因此,作為家長,針對上面情況,教育你的孩子五種方法,更有效遠離被欺凌。
第一,加強體育鍛鍊,擁有強壯的體魄。
當孩子擁有強壯的體魄,如鋼鐵般的手腕,粗壯的手臂,想欺負他的人自然懼而遠之。試想,如果孩子弱不禁風,面黃飢瘦,想欺負他的人就有機可乘.
第二, 讓孩子變得更自信。
喜歡欺負他人的人總是傾向於捉弄那些看起來不夠自信的孩子。怎樣讓孩子變得更自信?
1、樹立良好的外表形象。
良好的形象不僅會使他人感到你很自信,還會使你實際上變得更加自信。因此,讓孩子保持整潔的外表,指導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洗頭,勤換衣服,早晚刷牙,出門整理好容裝。給人整潔乾淨的外表,孩子就會感到更自信。
2、讓孩子在言行舉止上變得更自信。
在欺凌者面前,如果孩子表現得很勇敢,昂首挺胸,說話聲音響亮,雙眼正視對方眼睛。在向欺凌者傳遞一個堅定的信息:我不怕你,不要欺負我。這樣,正想實施對孩子欺凌的人也許就會停止行動。如果孩子一開始就表現唯唯諾諾,膽小怕事,對方定會覺得這孩子好欺負。
第三, 一旦欺凌發生,孩子要在欺凌者面前始終保持冷靜。
如果表現出憤怒與煩躁不安,正使他們獲得一種滿足感,他們就會變本加厲。所以,教育孩子學會控制自己情緒,不要把真實感受表現給欺凌者。
如給人取綽號,嘲笑某人缺陷,欺凌者就是為了捉弄對方,故意讓對方難堪。如果被欺凌者表現得沉著冷靜,直視對方眼睛,挺直脊梁,用堅定自信的語氣說:「請立刻停下來,不要對我說那些話!」對方覺得沒法達到想要的目的,自然停止。
第四, 如果沒辦法阻止欺凌發生,要馬上逃離,請求幫助。
很多被欺凌者三番五次地遭受欺凌,甚至惡性循環。很大一個原因是被欺凌者不懂得如何求救。欺凌者往往都會警告被欺凌者,要是告訴其他人,下次會更慘。
被欺凌者往往懼怕,不敢向第三方說,就算親生父母,也不敢說。正是孩子的懦弱,欺凌者才會變本加厲。因此,應教會孩子及時告訴給父母,並積極向學校、公安機關舉報。
第五, 讓孩子掌握交際技巧,廣交朋友。
孩子缺乏交際技能,不合群,周圍人遠離,孩子遇事孤獨無助,喪失自信,長此下去,就會自卑、內向、怕事。
況且,欺凌者總是喜歡欺負那些落單的孩子,他們認為欺負一個落單的人會更加容易。俗話說:「人多勢眾」,這句話很有道理。孩子經常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那些想欺負他的人,自然不敢下手。
孩子身心健康,影響其一生。讓你的孩子強大起來,更自信,懂得求助,學會交際,有更多朋友,從而讓那些欺凌者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