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常被欺凌嗎?教孩子5種方法,更有效遠離被欺凌

2020-08-27 老師談教育

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中小學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欺凌。

被欺凌的經歷會對孩子的童年及一生都產生消極影響。會引起創傷後遺症,恐懼、消沉抑鬱、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

從大量的欺凌事件中看出,欺凌者往往身體強壯,剽悍,性格強暴,爭強好勝,愛好拉幫結黨。被欺凌者往往身體弱小,性格內向,自卑、害羞、怕事,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在學校十分孤單。可見, 欺凌者總是喜歡欺負比自己弱小的人。

因此,作為家長,針對上面情況,教育你的孩子五種方法,更有效遠離被欺凌。

第一,加強體育鍛鍊,擁有強壯的體魄。

當孩子擁有強壯的體魄,如鋼鐵般的手腕,粗壯的手臂,想欺負他的人自然懼而遠之。試想,如果孩子弱不禁風,面黃飢瘦,想欺負他的人就有機可乘.

第二, 讓孩子變得更自信。

喜歡欺負他人的人總是傾向於捉弄那些看起來不夠自信的孩子。怎樣讓孩子變得更自信?

1、樹立良好的外表形象。

良好的形象不僅會使他人感到你很自信,還會使你實際上變得更加自信。因此,讓孩子保持整潔的外表,指導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洗頭,勤換衣服,早晚刷牙,出門整理好容裝。給人整潔乾淨的外表,孩子就會感到更自信。

2、讓孩子在言行舉止上變得更自信。

在欺凌者面前,如果孩子表現得很勇敢,昂首挺胸,說話聲音響亮,雙眼正視對方眼睛。在向欺凌者傳遞一個堅定的信息:我不怕你,不要欺負我。這樣,正想實施對孩子欺凌的人也許就會停止行動。如果孩子一開始就表現唯唯諾諾,膽小怕事,對方定會覺得這孩子好欺負。

第三, 一旦欺凌發生,孩子要在欺凌者面前始終保持冷靜。

如果表現出憤怒與煩躁不安,正使他們獲得一種滿足感,他們就會變本加厲。所以,教育孩子學會控制自己情緒,不要把真實感受表現給欺凌者。

如給人取綽號,嘲笑某人缺陷,欺凌者就是為了捉弄對方,故意讓對方難堪。如果被欺凌者表現得沉著冷靜,直視對方眼睛,挺直脊梁,用堅定自信的語氣說:「請立刻停下來,不要對我說那些話!」對方覺得沒法達到想要的目的,自然停止。

第四, 如果沒辦法阻止欺凌發生,要馬上逃離,請求幫助。

很多被欺凌者三番五次地遭受欺凌,甚至惡性循環。很大一個原因是被欺凌者不懂得如何求救。欺凌者往往都會警告被欺凌者,要是告訴其他人,下次會更慘。

被欺凌者往往懼怕,不敢向第三方說,就算親生父母,也不敢說。正是孩子的懦弱,欺凌者才會變本加厲。因此,應教會孩子及時告訴給父母,並積極向學校、公安機關舉報。

第五, 讓孩子掌握交際技巧,廣交朋友。

孩子缺乏交際技能,不合群,周圍人遠離,孩子遇事孤獨無助,喪失自信,長此下去,就會自卑、內向、怕事。

況且,欺凌者總是喜歡欺負那些落單的孩子,他們認為欺負一個落單的人會更加容易。俗話說:「人多勢眾」,這句話很有道理。孩子經常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那些想欺負他的人,自然不敢下手。

孩子身心健康,影響其一生。讓你的孩子強大起來,更自信,懂得求助,學會交際,有更多朋友,從而讓那些欺凌者望而生畏!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李玫瑾的方法很實用,預防是關鍵
    每次看到這類事件,我們除了對兇手的譴責,對逝者的哀悼,對家屬的同情,還給我們做父母的敲了個警鐘,我們做父母的不得不反思,該怎麼預防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欺凌?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做,孩子該怎麼做?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的關心的問題。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要普遍得多。
  • 孩子欺凌他人的根源是什麼?試試心理學家解決孩子欺凌問題的方法
    在詢問了老師和作業之後,我終於問了我最害怕的問題:在學校有人欺負你嗎?是的,他說。學校裡有人推了他。想到另一個孩子欺負我兒子,我的心很痛,我知道這不是最後一次,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很早就開始了。打、踢、推和咬可能在孩子一歲半之前就開始(Tremblay等人,1999年)。
  • 如何讓孩子避免被「校園欺凌」
    開學之際,如何讓孩子避免被「校園欺凌」?越來越多的人已開始重視 「校園欺凌」事件,我們都有孩子,都會擔心!當孩子被欺凌,不可能只有一次就結束了,有過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形成多次欺凌,往往都是一群欺凌一個,對受害者故意進行欺負、侮辱,給受害者造成身心上的傷害。
  • 心理:孩子被欺凌了,什麼是最好的應對方法?父母怎么正確幹預?
    經常關注孩子班級微信群的父母可能都會遇到——「艾特 XXX,你家孩子打了我家孩子,XXX你家孩子總是搶我女兒的鉛筆盒,XXX,我兒子的臉被你家孩子打成這樣了,怎麼辦吧?「然後,家長要麼出來道歉,要麼說等他了解情況,要麼再解釋一通「我家孩子很乖的,他可能只是想交朋友,想和你們家孩子玩兒,小孩子打鬧,沒什麼的!」
  • 30年一線老教師揭秘:那些從未被欺凌過的孩子,都有這個超能力
    問:孩子入學(入園),你最擔心的是什麼?答:擔心很多,不過,最擔心還是怕孩子被欺負。問:那麼,你知道如何能夠讓孩子不被欺負嗎?答:「嗯……不太清楚怎麼做最好。有人欺負,前幾次就忍了,如果還沒完,就打回去,這樣行嗎?」
  • 金堂校園欺凌 如何才能讓孩子不被欺凌
    看到這樣的視頻,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去給自己家的女兒報拳擊散打!自己的孩子堅決不能被人如此欺負,那麼我們想想,真的就是報拳擊就能避免嗎?被欺凌者往往因為其與眾不同而被欺凌,她們是受害者,被同情的對象,但也正因為他們不由自主的展現出心理弱勢而&34;衝突的一方來欺凌自己?那意思是我被欺負了還是我的錯嗎?不!不是你的錯!這裡想要表達的是我們如何才不被欺凌,我們如何做才讓自己的子女不被欺凌,從根本上講想要消除被欺凌者的&34;,就要增強自尊與自強。有句名言:一個沒有自尊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 潛伏在孩子身邊的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在許多種場合下都有可能發生,不只發生在校園,也可能發生在校外,甚至網際網路上。比如:上下學途中、午休時間、課間休息、體育課、廁所裡、放學後的路上,甚至還會發生在校車上等成年人看不到的或人少僻靜的地方。
  • 讓孩子從小樹立對學校、對老師的正確觀念,才能讓孩子遠離欺凌
    ,他就更不願意讓父母看到自己因為處理不好同學關係,自己軟弱,被同學欺凌的一面,因為他覺得說了也不會得到幫助,反而被罵,所以哪怕是多次被欺凌,他也不願意說。但是,如果被批評時,孩子的情緒是害怕甚至恐懼,那家長就更要教他怎樣去應對,還是要先認同孩子的情緒
  • 這4類孩子容易遭遇校園欺凌,父母要重視,但願你家孩子不在其中
    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最近這幾天鄰居沒少往學校跑,原來鄰居家的孩子前段時間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事後鄰居很是放心不下,這才總是去學校觀察孩子的情況。鄰居家的孩子生性內向,平時比較喜歡獨來獨往,但是沒想到也是因為偏內向的性格而讓他成了同學們欺凌的對象。
  • 提醒:孩子出現這五種跡象 可能是遭到了校園欺凌
    孩子出現這五種跡象 可能是遭到了校園欺凌近日,網上一則消息顯示,雲南2名小學生遭遇校園欺凌,被5名學生強行脫褲後用開水燙傷。施暴者是三年級小學生。「媽媽你不要送我讀書了,我怕那些人再打我,欺負我。」其中一名遭欺凌的男孩兒哭著乞求媽媽。類似的校園欺凌事件,除了國家出臺治理方案,家長該怎麼辦?
  • 你家孩子會遭受校園欺凌嗎?如何防止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主要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理和身體都感到很痛苦,校園欺凌會經常性的重複發生,並不是偶然事件,所以如何防止校園欺凌在我們自己孩子發生,怎麼做很重要。同時,在思想上強大自己,不畏懼,不懼怕欺凌,但也不要過於強硬的反抗欺凌,拖延時間,找機會尋求幫助。其次,在學校一定要謙虛,低調一些家庭教育不好或者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看到你的穿戴,學習用品,和你過於的炫耀,都會招來那些同學的記恨,進而發生衝突。著裝和行為不要過於高調,低調做事。
  • 孩子遇到「校園欺凌」,「打回去」是最好的辦法嗎?
    前段時間,就有這樣一位網友跑到後臺找我求助,她說,前幾天自己家的孩子就碰到了這樣的麻煩,幼兒園老師找上門,說自己家的孩子把別人家的孩子劃破了手臂,傷口長達兩釐米,看著很嚇人,別人家孩子的父母有些不依不饒,不單讓自己賠錢,還逼著自己替孩子寫保證書。
  • 如何與孩子討論欺凌——給家長的建議
    男孩更有可能遭到身體欺凌,而女孩更可能遭受心理欺凌。欺凌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種行為模式。實施欺凌行為的兒童通常屬於地位更高或更有力量的群體,例如那些年齡更大、身體更強壯或群體中更受捧的孩子。困境兒童遭遇欺凌的風險會更大。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一般當家長對孩子說,「他打你,你就打他」時,其實已經預設了一種立場,即自己的孩子打得過、能在對峙中佔便宜,而且也並沒有考慮後果:如果孩子打贏了,以後不會被欺負了,但可能會因此愛上暴力,變成欺凌者。如果打輸了,孩子再次受到傷害,並且會陷入自我否定。
  • 6歲孩子多次被欺負,幼兒園老師在場也不阻止:如何讓娃遠離欺凌
    所以園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此的不管不問,家長有如何放心把孩子交給你們。如何讓娃遠離欺凌?孩子受到欺負,家長要及時發現並引導。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幼兒園老師,都像上面的案例那樣不作為。在遠離欺凌這一方面,老師、家長都要時刻去關注。
  • 6歲孩子多次被欺負,幼兒園老師在場也不阻止:如何讓娃遠離欺凌
    如何讓娃遠離欺凌?孩子受到欺負,家長要及時發現並引導。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幼兒園老師,都像上面的案例那樣不作為。在遠離欺凌這一方面,老師、家長都要時刻去關注。一、要教孩子正面的自我保護方法家長要教孩子,如果被欺負了,要勇敢的說出來。比如大聲說「請不要碰我」,並要努力去推開他、擺脫他。然後去告訴老師,說明情況。
  • 孩子都是寶,若他在幼兒園或者學校遇到欺凌,怎麼辦?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寶貝,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希望他到了任何地方都能被善待,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我們不可能一直都陪在他們身邊,他們需要去上幼兒園、去上學,我們總以為,孩子們的內心都是純潔的,他們會和平相處,就算有點小矛盾,也是小朋友之間的小打小鬧。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教孩子該怎樣拒絕欺凌!
    可有些人因此認為他們懦弱、膽小、畏畏縮縮,從而通過欺負他們來獲得優越感呢?遇見這樣的情形,我們是否應該幫助他們學會堅強,不再害怕欺凌?如果被欺負的人是你,你又要怎麼做來拒絕被欺凌呢?今天小多童書教給你一個道理——拒絕欺凌!阿歷克斯有個秘密:他從小就有尿床的毛病,看了很多不同的醫生也沒能治好。
  • 五個社交故事,教會孩子面對校園欺凌
    在這幾種欺凌行為中,我個人認為對孩子心理的傷害要遠遠大於打人或者搶東西。很多欺凌行為是隱形的,沒有肢體上的衝突,但是對孩子的傷害更大,更難以讓老師和家長發現。在孩子們向我們傾訴自己被欺負的情景的時候,我們萬萬不要從孩子自己身上找原因,更不要責備孩子的軟弱,不要說一些「你怎麼這麼沒出息!」「你就不會也去打他嗎?」這類的話。
  • 一中學生受同學欺凌被逼吃糞便!校園欺凌,怎麼避免讓孩子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 特別關注
    可是,如果你知道,被你捧在手心裡的寶貝,在校園「小惡霸」的嘲笑辱罵下,只蜷縮成一個瑟瑟發抖的小小身影,也許你的要求就只剩一個——所有欺凌,遠離我的孩子!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時,施暴學生家長應當反思,自己的孩子為何會對同學施以如此欺凌?被欺凌學生的家長們有沒有反思過,孩子是否曾發出過信號,自己有沒有疏忽和不當呢?更多家長是不是也該思考,怎樣避免孩子成為下一個被欺負的對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