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詩句不吝褒揚,「天下三分月夜,二分流氓是揚州」、「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還有「三月煙雨下揚州」,無數的詩句讓揚州這座江南小城早已名聲大振。
像漫天的柳絮,又像百花盛開的春節,是一年中最流行的時節。但是如果想體驗揚州的風情,不妨選擇一段冬天,來揚州體驗真正的慢生活。
揚州人有一句俗語,叫「早起皮包水,晚起皮包水」,這個「早起皮包水」就是指喝早茶,而「晚起皮包水,晚起皮包水」就是體現揚州人悠閒生活方式的地方。
揚州「飲早茶」的習俗,源於歷史上揚州商人的閒情雅致,當年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南來北往的商人手捧清茶,面前有二、三個知己。因此,在揚州吃早茶,千萬不要急著趕時間,要慢慢來,方能品味其中滋味。
許多人對揚州美食的了解,或許只是停留在「揚州炒飯」上,其實,揚州的美食包括但不限於:翡翠燒餅,三丁包,五丁包,千層油糕,獅子頭,藕粉圓球,蝦仁餃子面,乾絲…!
早餐水包皮是揚州美食的一大特色,揚州的早茶以包子,燒餅,湯包,餛飩,蒸餃為主,所以又叫「皮包水」。在揚州,吃早茶的地方叫「茶社」,不論寒暑,早晨六七點營業。
揚州老字號茶社「三春」:冶春、富春、共和春,歷史悠久。但如今許多揚州人並不多見這幾家,花園茶樓、怡園、蔣家橋,甚至於一些開在小巷裡的小店,都贏得了揚州人的青睞。
揚州人把早餐的講究做到了極致,如果看過《風味人間2》的話應該知道,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是揚州早茶中最出名的兩道小吃,特別是千層油糕,看似平平無奇,做起來卻很費勁,64層,每一層都擀壓到透明,再以油糖分開,終成美味。除面外,鄉人還愛點一份燙幹的絲餅、餚肉或腰花湯,再加一杯綠楊春茶或魁龍珠茶,滿滿一桌看著都讓人吃膩。早餐那麼多,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品嘗,就像這些做工精細的早飯,揚州的慢生活和早茶一樣,是從這開始的。
天寒地凍也不能阻擋揚州東關街的熱鬧熱鬧。熱騰騰的紅薑茶,冒著熱氣的烤餅,飄香著混沌味兒。東關街是一條保留了原始風格的商業街,街市井然有序,生意盎然,各具特色,生意興隆。到了這兒,就可以淘小物,品嘗美食,感受民俗。
瘦西湖適於三月出遊,同樣適於冬天出遊。臘梅春深,相傳康乾盛世,瘦西湖景區中清二十四景之一「梅嶺春深」,是古人踏雪尋梅的地方,如今梅花已不復存在。
漫遊累了,有興趣的小夥伴不妨體驗一下揚州的「水餃」。與北方豐富的泡澡文化相比,南方的揚州是一個異數,這可能與揚州坐擁運河水運第一城有關,而南來北往的客人則將北方的泡澡文化帶到揚州。
沐浴間的池水滾燙,蒸汽蒸發,整個浴室霧氣瀰漫。洗手間裡有專人擦拭後背,待到客人身上的灰塵堆積成細細的圓條狀紛紛往下掉去,畫面令人作嘔,但很暢快。洗手間不只是沐浴搓澡,還有修腳,捏腳,刮腳,捶背,喝茶,聊天,理髮,刮鬍子,總之是很忙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