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學齡前還是學齡期孩子,早餐都是一天營養的關鍵。一般早餐能量供應佔到孩子早餐的25%-30%,成長發育中的孩子由於機體營養需要量增加,家長不僅要讓孩子吃早餐,更要吃對早餐。而生活中,很多家長為省事或圖方便,一頓方便早餐草草了事,這樣損傷的不僅是孩子的健康,還有智商!
014種早餐,會傷孩子"身體和智商"
第一類早餐:白粥+鹹菜頭
進入冬季,疫情又有反覆的趨勢,通過均衡飲食提升孩子免疫力很重要。而年初就被張文宏醫生批評過的早餐:白粥+鹹菜頭,仍然有很多家庭在堅持這種吃法。
有些家長認為這總比垃圾早餐強多了吧,而且還是中國傳統早餐之一。也有人說我家孩子胃不好,喝粥可以養胃!沒錯粥是傳統早餐,也可以養胃,這些統統都對。但是,孩子早餐需要高蛋白質食物,僅僅喝點粥遠遠不夠。
改進方案:雞蛋+牛奶+蔬菜末
我們小時候喝粥加鹹菜,那是家庭條件有限沒辦法,現在的家庭條件,多給孩子準備一點雞蛋或牛奶並不難吧。牛奶或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剛好補充孩子學習及生長發育需要的蛋白質以及鈣量。另外,建議可以在粥內適當添加一些蔬菜、粗糧等,這樣增加膳食纖維的量,保證孩子的每一口粥都營養均衡。
早上除了牛奶和雞蛋的加入外,還可以給孩子加一些麵包或燕麥,補充碳水化合物,提供一上午的熱量,讓孩子精神滿滿。
第二類早餐:隔夜飯菜
我記得小時候家裡經常把前一天沒有吃完的飯,加上水再煮成粥,就變成了所謂的"窩巴粥"。再配上家裡醃製的小鹹菜,也湊夠一頓幸福的早餐。
幸福毋庸置疑,但營養確實差了一點。因為隔夜飯菜的致命缺點就是含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是一種有毒的致癌物質,大量會出現中毒反應,長期少量食用可能致癌。或許對大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孩子來說就影響大了。
改進方案:該丟要捨得丟棄
一個合格的媽媽不僅需要勤儉節約,還要懂得基本營養知識。每天為孩子精心準備新鮮的早餐食材,這是優秀媽媽應該做的事情。
第三類早餐:油條+豆漿
上次寫到日本早餐時,有網友說現在吃豆漿+油條的孩子少了。其實要分城市,例如在天津早餐吃豆漿+油條太常見了。雖然有些早餐店打上健康油條的稱號,但是家長儘量不要讓孩子早餐吃油條。
油條的烹飪方式本身就不太健康,高熱量、高油、高脂肪...偶爾吃一次還行,天天當早餐吃會影響孩子健康,增長肥胖風險。
另外,現在很多小攤販炸油條,反覆用一鍋油炸,油脂在高溫中反覆加熱,會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等致癌物。同樣,外面買的豆漿也可能是隔夜豆漿,或者加入大量糖,不僅甜的發齁!對孩子牙齒健康也有一定影響。
改進方案:嘗試自家打磨豆漿,適量吃油條
如果真的愛吃油條,隔三叉五吃一下也沒什麼大事。豆漿的話,媽媽可以前一天晚上將豆子泡發,早上起來直接現打,其實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重點是健康營養。
第四類早餐:果汁+麵包
果汁加麵包,一買一箱麵包加包裝果汁,孩子一周的早餐都搞定了。很多媽媽認為不僅孩子愛吃,重要是省事。但殊不知,為了你省事給孩子健康造成巨大隱患。
麵包或果汁中均會有大量的添加劑和糖,吃起來味道是不錯,但糖分攝入過多不僅會引發孩子發胖,還會增加孩子容患近視機率,影響孩子專注度以及反應能力。
02早餐要吃好,要懂"挑三減四"
"挑三"
①挑高蛋白質食物,媽媽要儘可能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牛奶、水煮蛋、牛肉等。
②挑選粗糧,將單純的大米白面換成雜糧粥、包括小米粥、燕麥片等。
③挑水果蔬菜,早餐加入涼拌黃瓜、或是炒一盤青菜,不僅可以提高孩子食慾,還能補充維生素與纖維素。
"減四"
①減油脂:春卷、培根、火腿、油條、油餅等要少量。
②減方便:方便麵、蛋黃派、餅乾等添加大量油脂類包裝食品要減少。
③減鹽糖:少吃鹹菜、醬菜,避免攝入過量鈉。同時少食含糖過高的食物。
④減飲料:要喝就喝純牛奶,鮮榨果汁,那些長保持期間的包裝飲料要減少。
03孩子早餐幾點吃最好?
一天中的第一餐,應在醒來之後的2小時之內,一般不晚於上午10:00。
這是業界對早餐時間的衡量標準,舉個例子,如果孩子要上學,一般在6:30-7:00之間吃早餐。如果孩子不用上學,那可以稍後推遲一小時。
其實孩子早餐沒有所謂的黃金時間,稍微早點或晚點也沒有太大的關係,要根據一天的活動量、活動時間等,來判斷吃早餐的時間。
04孩子早餐吃多少?
理論上,孩子早餐供能佔全面總能量的25%-30%。但百分百這種數據聽起來很空白,很多家長仍然不知道具體該給孩子吃多少?
可以這樣去判斷,如果孩子在11:30放學,如果剛好在他放學的時候才感覺到餓,說明TA的早餐的量剛剛好。如果還不到10點孩子就飢腸轆轆了,說明TA的早餐吃的太少了。
一般來說,一名普通小學生的早餐量:一個水煮雞蛋+一碗瘦肉燕麥粥+一個蘋果。蘋果可以裝在書包,帶上課間吃。
05寫在最後
孩子早餐吃的好,不僅身體健康,讀書也會更專注哦。那些還在給孩子吃不健康早餐的媽媽們,趕緊改進改進吧。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