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死官》的續集《呆佬拜壽》:一塊50大洋的臭豆腐引發的愛情

2020-12-20 電影新世界

【《審死官》的續集《呆佬拜壽》:一塊50大洋的臭豆腐引發的愛情】

1992年是香港電影周星馳年,周星馳創造了無法超越的票房神話:票房榜前5的電影全是周星馳作品,全年7部電影的香港總票房超2億港元。

不過很少人還記得,那年的票房冠軍《審死官》,票房4988萬港元,差一點就成為首部過5000萬大關的大片。周星馳還憑藉本片,獲得自己的第一個影帝,亞太影展的最佳男主角獎。

更少人還記得,《審死官》還有個臺灣省版的譯名叫《威龍闖天關》

19959月28日香港上映了一部喜劇電影《呆佬拜壽》,它的臺灣省版本譯名叫《新威龍闖天關》/《傻瓜與野丫頭》。

《呆佬拜壽》導演是谷德昭,領銜主演的是劉青雲和吳倩蓮,但監製正是《審死官》的導演杜琪峯。

所以,這部又名《新威龍闖天關》的《呆佬拜壽》,被認為是《審死官》的續集。【本片的出品人是向華強和蔡松林,分別是香港和臺灣省的電影大佬。】

《呆佬拜壽》當年的香港票房只有1378萬港元,比《審死官》差得太多。不過,豆瓣7.5分只比《審死官》的7.7分差0.2分,15.9的人打5星,3星和4星的佔81.8%,也算是一部不錯的經典喜劇電影。

《呆佬拜壽》的主創還包括喬宏、谷德昭、林曉峰、樓南光、黃子華、黃一飛、元華、潘恒生,等等。

其中導演谷德昭和攝影師潘恒生,分別在片中客串一個土豪身邊跟屁蟲的角色。

能夠稱得上經典,首先是《呆佬拜壽》的故事非常好,然後劉青雲、吳倩蓮、黃子華、元華等主演的演技也上佳。【作為著名的武打演員,元華的喜劇天分在周星馳電影裡是發揮得最好的,第二好的就是在谷德昭的電影裡。】

特別是男主角劉青雲,那幾年雖然還未得影帝,但一年出演的電影達13部,正是其實力大爆發的時期,作品數量和質量齊飛。

在片中,劉青雲把一個囂張蠻橫事事爭贏的霸道土豪,到一個失憶的低智青年,都演技得絲絲入扣;正常時尖酸刻薄,失憶時呆萌善良,兩種極端人格完美切換。

最後,劉青雲和吳倩蓮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也很符合傳統喜劇的正統價值觀。

《呆佬拜壽》的劇情主線,是劉青雲飾演的超級巨富二代繼承人招福,和第二順位繼承人堂弟招積,之間的家族財產繼承權爭奪。【懂粵語的人,看到招積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反派。】

關於招家多有錢,片中有描寫,招積把家傳金耳環押了3000兩黃金,招福贖回來,告訴他憑這個可以買下整個銀號。

中間還有一條副線,就是劉青雲和吳倩蓮的感情線。最有意思的是,他們的相識竟然是因為爭一塊臭豆腐。

當時,招福剛剛懟完人,神清氣爽,在大街上閒走,忽然被一股濃重的臭豆腐味吸引了。吳倩蓮飾演的招弟,跟著元華飾演的父親,剛剛在街頭賣藝收攤,分了錢準備回家,也被臭豆腐的味道吸引到了一座小橋上。

小橋上的至尊臭豆腐攤是個老頭開的,不僅炸的臭豆腐臭得至尊,人也非常有個性:每年只出一次攤,出一次攤只賣一擔臭豆腐,賣完就走,第二年的同一天再來老地方開檔。

招福和招弟來到時只剩下最後一塊臭豆腐了,為了爭這唯一的一塊臭豆腐,兩人開始加價,最後加到50塊大洋。

招弟原本是故意把價錢叫高,好讓招福拿不出,主動棄權,沒想到他當場就拿出50塊大洋全款買下的這塊臭豆腐。

當時,50大洋可以在旁邊的鬧市,隨便買下一間商鋪。

只能說,招弟這種江湖賣藝的窮人,無法想像真正富豪的生活。

可招福卻被高價買的這塊臭豆腐送給了招弟,招弟咬了一口,轉身想退貨分一半大洋,老頭才不傻呢!不過,他說明年再來,我送一塊臭豆腐給你們。

後來,經歷了一輪波折,兩人發生了感情,再次到小橋上相遇的時候,老頭送上答應給他們的臭豆腐,促成他們的牽手。

這部《呆佬拜壽》可以說是,一塊價值50大洋的臭豆腐引發的愛情

作為一部喜劇,《呆佬拜壽》的搞笑橋段還是很多,可以說是從頭到尾都有梗。

比如招家給招福選夫人的海選,抄襲了經典綜藝節目的手法,相當帶感。

也許有人真的發現一些周星馳電影的影子,其實也不奇怪,因為導演兼編劇谷德昭,那幾年也經常和周星馳合作,很多梗就是他想出來的,自己再用也合情合理。

這是谷德昭的導演處女作,但作為編劇,已經是第8部作品了。

《呆佬拜壽》最後的重頭戲,也是最搞笑的橋段,就是招家二叔公來選擇繼承人的知識競賽。

這段雖然沒有《審死官》的公堂鬥智兇險,但事關一個豪門大家族的財產繼承,也是很大風險的。

在風格上絕對的無釐頭,但也有一波三折的反轉,喜劇效果也非常好。

一匹馬怎麼能吃一隻象?

因為馬肚子餓。

錯。有沒有補答?

因為是在下象棋。

人在一生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

不知道!

對。答案就是不知道!

在這些腦筋急轉彎的搞笑問答題比拼之後,招福招積竟然3比3打平,然後動作題是一個類似五子棋的遊戲「智力過三關」,招福又贏。

二叔公當場宣布,招福贏了,招積是傻瓜。

招積不服,突然急中生智,爆了一句「你的尾巴掉了!」,招福中計,急忙轉身找尾巴,暴露了他才是真正的傻瓜。

形勢第一次逆轉。

招積以為大勢已定,招呼手下抓住招福,以便找機會滅口,永絕後患。

招弟和老爹衝出來搭救,一幫人打在一起;混亂中招積趁機踹了招福一腳,招福撞在柱子上,把梁上他以前玩的一個蛐蛐罐撞掉了下來,正好砸在招福頭上。

這麼一砸,反而把招福的腦子砸好了,智力恢復,霸氣也回來了。

形勢第二次逆轉。

招福用凌厲的眼神瞪著招積,一句「跟我鬥」,把招積嚇出原形,心虛膽怯。

招積被招福一推,後退幾步也撞在柱子上,把梁上招福母親的靈位撞掉下來,也正好砸在招積頭上,把他砸成了傻瓜。

「我是小明,我是好孩子,我要讀書……」

這個一波三折的小翻轉,設計得真夠巧妙的。而且,砸中招福和招積的蛐蛐罐和靈位,也都和前面的劇情呼應上了。

第一次,招福被砸失憶變傻,招積趁機上位;最後,自己也是同樣的下場,真有點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的意思。

只可惜,《呆佬拜壽》這樣的作品,誕生在港片急速衰落的時代,否則票房絕對不只這麼點。

相關焦點

  • 一塊大洋值多少人民幣?一塊大洋最新消息
    那麼一塊大洋現在值多少錢呢?據悉大洋也被稱為銀元,其價格一般與年份或者種類有關,現在很多收藏家都愛好收藏銀元,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洋的價格以及收藏市場。  大洋通常被稱為銀元,其中也以「袁大頭」的分量為最足。中華民國成立時,是一個新時代新氣象,其次是袁世凱好面子,大多數的銀元也被稱為「袁大頭」。
  • 之前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之前的一塊大洋有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大洋"的發展史提到一件物品的價值,不得不先聊一聊它的發展史。大洋也就是銀元一直都在中國的貨幣流通領域裡佔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起源於上海銀餅。從此,大洋便誕生了,製作大洋的富商們規定,每一塊大洋價值五兩白銀,而在市面上見到的錢幣就多為鹹豐六年所制。之後到了光緒年間,大洋開始投入大量使用,上面印有一條大龍,因此大洋又被稱為"龍洋"。
  • 淑女迫不及待地揚起脖子,把一塊心心念念的臭豆腐放在嘴裡
    「劉記臭豆腐」是我的目的地,許多年來一直沒有改變過,他們家的臭豆腐可以說是與眾不同、獨樹一幟,老遠就能聞到那種臭臭的、香香的、叫你捉摸不透的味道,臭中有香,香裡還夾雜著一點臭,簡直美妙到極致了。我倒是特別欣賞臭豆腐的製作過程。
  • 一塊「大洋」折合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古人能娶好幾個老婆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一塊「大洋」折合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古人能娶好幾個老婆民國時期,銀元一直是市場上流通的硬通貨,雖然1936年國民党進行了法幣改革,但由於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國民黨大量印刷法幣,引起法幣嚴重貶值,從而引發惡性的通貨膨脹,所以直至新中國成立時,銀元一直是市場的主要流通貨幣。一塊「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 一塊現大洋在民國究竟能買到多少東西?
    民國在中國流通的現大洋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袁大頭,此外還有後來的船洋,和早期的墨西哥鷹洋(上圖)、日本龍洋、英國站洋等,這些銀元基本都是26.7克上下,成色90%,則一塊現大洋含純銀24克多(每種銀元的重量、成色都有不同,這裡簡單的取均值,不糾纏細微的差別)。
  • 狀元杯·我講家鄉故事」徵文||張航標:一塊臭豆腐
    一塊臭豆腐 張航標夜晚十點半,小城微風,陰冷。街上已經少有行人;兩旁的樹愈發顯得清瘦,像是老人的乾咳,傳達著一種孤寂。王勝利和他的嬌妻香蘭各自貓著腰走著,只是時不時地相互用胳膊碰一下。他說,如果能吃上一塊臭豆腐該是多麼幸福呀。香蘭卻說,如果下一場雪那才叫幸福呢。可是,他們走了很遠,還是誰也沒能如願。
  • 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導語: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大家都知道,社會的運行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已經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金錢對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生存介質。
  • 「大洋一號」從海底獲取一塊重達500公斤枕狀玄武巖
    原標題:「大洋一號」從海底獲取一塊重達500公斤枕狀玄武巖   原標題:「大洋一號」從海底獲取500公斤枕狀玄武巖   科技日報西南印度洋「大洋一號」1月15日電 (記者劉莉)從14日下午開始,「大洋一號」開始進行電視抓斗作業,截至記者發稿時(東四時區15日下午2時,北京時間下午6時),已在西南印度洋中脊的四個站點進行了四次抓取,從2000—3000米深的海底獲得了大量海底巖石、沉積物和少量生物樣品。
  • 一份臭豆腐竟然引發日本地鐵集體恐慌
    近日,一列日本地鐵因車廂內有惡臭氣味緊急停駛,究其來源竟是我大中華的美味臭豆腐
  • 一塊大洋相當於多少人民幣?北大圖書館管理員月薪才600元
    說起銀元,大家並不陌生,這是民間年間的通用貨幣,俗稱大洋。清朝滅亡後,北洋當局鑑於當時的貨幣鑄造複雜,流通混亂,折算繁瑣,非常不便,於是頒布《國幣條例》,由政府統一鑄造新式貨幣。1914年,北洋政府造幣總廠開始統一開鑄一圓銀幣,背面鐫刻袁世凱頭像,學名「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俗稱大洋。從1914年至1951年,大洋成為國內流通統一貨幣。由於大洋採用銀本位制度,每枚銀幣總重七錢二分,含銀量89%,使用十進位換算,交易簡便,容易識別,成色好,分量足,很快被老百姓接受,擁有很好的口碑。雖然後來北洋政府倒臺,但「袁大頭」仍是老百姓使用的主要貨幣,有些地方甚至只認銀元,不認紙幣。
  • 一塊臭豆腐逼停日城鐵 網友吐槽日本人死板刻薄
    一塊臭豆腐逼停日城鐵 網友吐槽日本人死板刻薄時間:2016-02-10 19:18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塊臭豆腐逼停日城鐵 網友吐槽日本人死板刻薄 在日本生活過的華人也會經常發現,如果日本人與警察發生了衝突,那個警察一定會接二連三的叫來很多輛警車,最後就是1個日本市民指著
  • 自製臭豆腐,味道秒殺路邊攤,一塊老豆腐的華麗變身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臭豆腐,只需一塊老豆腐簡單調味,味道秒殺路邊攤,外酥裡嫩,超級好吃。材料:老豆腐300g,臭豆腐1塊。調料:蒜蓉辣椒醬2勺,白糖1勺,生抽1勺,清水2勺。兩塊臭豆腐碾碎。沾滿每一塊豆腐。放入保鮮盒密封醃製過夜。小碟內加2勺蒜蓉辣醬,1勺糖。1勺生抽,3勺清水。攪勻成蘸料。
  • 民國初年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算一下:按照當時的《國幣條例》規定:一塊袁大頭鑄造花費需要六錢四分八釐「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而按照舊制1錢應該是等於3.72克,一塊銀元差不多24克的純銀。所以一塊銀元差不多相當於1克黃金。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一塊銀元以現在的金價算差不多350塊左右!然而你如果用當時的物價來換算的話,情況又不同了!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從這就可以看出,當時一個月開銷要在15塊大洋左右,而人均需要三塊大洋,《大染坊》之中陳六子初到上海時也明確了這一點,比如陳六子和林氏家族的員工聊天時就提到了當時社會的平均現狀: 普通工人大概在1塊到1塊半,五個最好的是在4塊半到6塊大洋之間。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值多少錢?放到現在,能買到什麼
    在戰爭時代,紙幣毫無價值,銀元才得以流通,最流行的時候,那便是民國時期了,那麼在當時一塊大洋能買到什麼東西呢?民國時期戰爭不斷,因運輸不便,貨物相對都比較缺少,價格相對也比較高。如果當時在北京,上海這些比較發達的城市,一塊銀元,我們買的東西還是比較多的,在當時可以買到三斤大米,八斤豬肉,和三米棉布,當然不是全買,是買其中的一樣。
  • 荊州臭豆腐VS長沙臭豆腐,你喜歡哪種
    臭豆腐也叫臭乾子,我們國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臭豆腐,北方的臭豆腐叫腐乳,是用小塊兒豆腐發酵,再拌以其他佐料,最後淋上香油。現在臭豆腐界說起來最有名氣的就是長沙臭豆腐,提起來大家都說去湖南長沙一定要去嘗下當地的臭豆腐,不吃算是白來了長沙一次,不可否認長沙豆腐確實好吃,味道濃鬱,炸得焦焦的臭豆腐外焦裡嫩,加上各自獨特配方的湯汁,確實是一道美味的小吃。
  • 《摘金奇緣》美國大熱 或引發《喜福會》續集開拍
    《摘金奇緣》美國大熱 或引發《喜福會》續集開拍 時間:2018.08.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阿煩
  • 學做臭豆腐只為心上人
    為了助興,豆腐店炸了好多「桃心」臭豆腐,還輪流播放著很多首情歌。 幾天前,一條「俄羅斯留學生學做臭豆腐只為心愛姑娘」的新聞,引爆西安城,瞬間在大家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刷屏。這個帥氣內斂的小夥,這份濃濃的愛意,讓很多人心頭感到暖和,也引發了網友對愛情的大談論。 @蘆花彩雲說,房子,票子,車子等早已填滿了我們的眼睛,早變得看不清真愛的模樣,很羨慕浪漫的愛情。
  • 歷史傳說—王致和與臭豆腐
    小編每次去臨山腳下,都會聞到刺鼻的臭豆腐,看著年輕的孩兒們喜笑顏開的在吃,特別是一個女孩從地上撿起不小心落地的臭豆腐,吹吹又把它放到嘴裡,我被姑娘的這一舉動所打動,隨便買了一塊進行品嘗:果真像食過的多數人所說,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