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老手藝地瓜煎餅值錢了

2021-01-19 五蓮鄉村遊

在五蓮有一種食品叫地瓜煎餅,以獨特的工藝,薄如紙片,入口即化的優勢備受青睞。

最近聽說,世界衛生組織評出世界上六大最健康食品地瓜,被列為十三種最佳蔬菜的冠軍。這下地瓜身價倍增了。

在五蓮縣街頭鎮下官家溝村,有個村民叫秦緒偉,2013年10月,註冊了自己的煎餅商標「小二丫」,一直以來靠著優良的品質,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初冬時節,這是他們在收地瓜。

五蓮的地瓜煎餅是老手藝烙的,非常暢銷,開始第一道程序要去皮、清洗,這樣烙出來的煎餅白白的,與眾不同。 

地瓜打皮清洗後再用機器磨出來地瓜糊子,然後攪拌,這樣就可以把地瓜裡面的澱粉水控出來,保證煎餅的口感。

這是利用和面機攪拌控水後的地瓜糊子,以減輕勞動強度。

因為地瓜糊子粘稠度低,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勝任,現在農村50歲以下的婦女大都不會此項老手藝,身體健康狀況好、煎餅烙得好的人已經很少。

烙地瓜煎餅一般選用濟薯5號等澱粉型品種,需要去皮、清洗、切塊、磨漿、控水、攪拌等步驟,加工成溼度合適的煎餅糊子,然後烙煎餅。吃到實屬不易。

地瓜煎餅烙的幹,不含水分,存放期限也很長,一般可以存放到來年夏天。吃的時候稍稍噴灑溫水溼潤,口感如初。


秦緒偉和妻子許祥敏每年可加工地瓜煎餅1.5萬公斤左右,合計30多萬個,每斤36元。

圖文:陳為峰


相關焦點

  • 五蓮煎餅、豆腐製作技藝 煎餅卷豆腐「越吃越有福」
    2016年冬,張吉花和一個閨蜜烙了一個月的地瓜煎餅,雖然後來並沒有賣給和她戲言的支部書記,可是令她驚喜的是,她只發了幾條朋友圈,她和閨蜜烙的500多公斤地瓜煎餅竟被一搶而空! 打那以後,張吉花就在家中開起了煎餅坊,前坪頭村祖輩用來做日常吃食的地瓜煎餅,被她當成了商品。她帶領村裡貧困婦女,利用閒暇時間烙手工地瓜煎餅。
  • 傳統老手藝走俏 地瓜煎餅供不應求
    如今,機器煎餅的出現,基本上取代了手工煎餅,各種食材和花色的煎餅也取代了地瓜煎餅的地位。在市場上,地瓜煎餅已經很少見了。而五蓮縣街頭鎮下官家溝村有一對夫婦堅持做傳統手工煎餅十年有餘,而且還做出了名堂。在街頭鎮下官家溝村的一條小巷裡,秦緒偉夫婦開了一家煎餅坊已經走過了10多年的光景。走進平房內,是一個小型的煎餅加工生產車間。
  • 地瓜 煎餅
    打開連結,說的卻是地瓜。不禁一笑,笨地瓜也成養生新貴了!據說,菲律賓的權貴們曾視其為珍品,嚴禁外傳,違者要處死,不知是不是這個緣故?好友緊跟著發來一句話:「把老家的地瓜捎些來。」後面跟著攥拳、抱拳兩個表情,看來非成全不可了。妻子聽說,趕忙往院子裡跑。牆角下那堆地瓜,從地裡刨來一直沒工夫收拾,不提防,搖身一變成了城裡人的稀罕物。
  • 日照手工「滾煎餅」價格翻倍賣 每公斤20多元
    本報記者 陳為峰 特約攝影記者 鄭培波 攝   每逢秋收後霜降到大雪的農閒季節,我市廣大農村的村民就會支下鏊子烙地瓜煎餅。這個季節地瓜的糖分低,烙的煎餅香,口感好,每戶都會備下數千張煎餅,可以一直吃到來年麥季。吃之前,用飯帚蘸溫水灑在乾燥的煎餅上,過一小會煎餅就變得異常柔軟,即可捲起食用。   地瓜是日照市普遍種植的作物,在過去經濟欠發達的年代,每逢秋季地瓜收成以後,人們把地瓜切成片曬乾保存起來,用時再把地瓜幹用水泡透,用石磨磨成糊糊烙煎餅。
  • 46秒 | 百年傳統老手藝,這個村正宗地瓜手工粉皮遠銷全國!
    粉皮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重要一員,在滕州南沙河鎮上徐村,仍保留著製作粉皮的老手藝,近日,記者前往該村,親眼目睹了百年老手藝——純手工粉皮製作過程。熱騰騰的鍋臺邊,村民劉傳林和老伴正在製作著粉皮。劉傳林介紹,做粉皮第一步是要把地瓜澱粉敲碎,倒進缸裡打成汁,然後就可以上鍋去做了。
  • 伴我成長的地瓜煎餅
    離開故鄉求學,到現在工作,也有快二十年了,想的最多的還是小時候的家鄉,最具代表的還是地瓜煎餅。  煎餅是沂蒙山區最常見的一種主食,我的腦海裡印象最深的就是母親坐在鏊子旁烙煎餅的樣子。  小時候,家裡最多的糧食就是地瓜乾子。三間屋子裡有一間屋是專門放地瓜乾子的,堆得小山一樣,除了餵牲口,就是烙煎餅。
  • 地瓜煎餅成了稀罕物
    □ 本報記者 王建  臥在群山懷抱中的新泰市龍廷鎮上豹峪村,祖祖輩輩都是吃地瓜煎餅長大的。  金秋十月,本是這個村子收穫地瓜的季節,但當參加山東青年編輯記者新泰老區行活動的記者來到上豹峪村時,卻看不到一片地瓜乾兒的影子,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果園和山腳下幾十座蔬菜大棚。  「早就不吃地瓜煎餅了。」10月18日,面對記者的疑問,村民劉方春連連擺手。在她身後,一棟棟嶄新的居民樓拔地而起。三個月前,全村人高高興興地搬進了社區,住上樓房的喜悅仍然蕩漾在劉方春的臉上。
  • 餃子皮做的煎餅,外酥裡嫩的地瓜煎餅,甜而不膩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今天小編來教大家做一道非常好吃的地瓜煎餅,今天這個煎餅和我們平常看到的不一樣,我們不用和面,也不用擀麵,只需要用餃子皮就能做出美味的地瓜煎餅。小夥伴們一定想不到餃子皮還可以用來包地瓜,還可以做成煎餅吧,地瓜餃子煎餅你們是不是也沒有吃過?那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來做做這道美食吧。首先,準備一個300克左右的地瓜,將地瓜去皮,洗乾淨然後切成薄片。將切好的地瓜片裝到碗裡,冷水上鍋,用大火將地瓜蒸熟。蒸好以後,因為地瓜中含有的水分比較多,而且蒸的過程中也會有水蒸氣進到碗裡。
  • 日照莒縣大媽做「煎餅」小吃,用土鏊子烙煎餅,每天300斤不夠賣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日照莒縣大媽做「煎餅」小吃,其實山東人更加的熟悉,因為這樣的煎餅山東農村人吃的最多了,相比較饅頭米飯,煎餅才是山東農村裡面的主食。小編的奶奶經常做著吃,就是以地瓜為主,加上適量的玉米面和其它的粗糧,在土鏊子烙成的。
  • 【日照好家風】娘烙的地瓜煎餅
    記得我在村裡剛上小學那會兒,哥哥和姐姐們分別在離家幾十裡地外的學校上初中高中,每到星期天他們都要回來家拿飯,拿的主食就是娘攤的地瓜煎餅。娘為了供應哥哥姐姐一星期的飯量,無論活有多忙、夏有多熱、冬有多冷,無論身體舒服不舒服,每個星期都要從星期四早上就開始準備烙下個周的地瓜煎餅。
  • 精準扶貧丨地瓜深加工 小煎餅做出了大市場
    齊魯網日照頻道、閃電新聞客戶端開設「精準扶貧看日照」系列報導,報導日照市精準扶貧的好做法、新模式,呈現日照扶貧經驗、扶貧成果,今天推出第十三期報導《地瓜深加工,小煎餅做出了大市場》。特色產業是以區域特色資源稟賦為依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支撐,通過自主創新,培育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力量是區域脫貧的有效方式。
  • 【叩官特產】五顏六色的純手工地瓜煎餅,你吃過嗎?
    山東煎餅歷史悠久,是魯西南地區的主食之一。現在隨著人們餐桌主食的豐富,煎餅「出鏡率」逐漸降低,老一代人習慣它的口味,但年輕人吃得甚少。為了適應現代人的需求,煎餅行業也在一直創新,各種顏色、各種口味的煎餅不斷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最近,在叩官鎮大北山下發現了一家純手工的地瓜煎餅鋪—北回頭純手工地瓜煎餅。
  • 村民"攤"地瓜煎餅一年進帳10萬元 還註冊商標
    手攤地瓜煎餅。   本報訊(記者 陳平平 通訊員 王冰 實習生 宗肖君 孫璇 高丹) 2014年,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賈家溝村村民凌福葉收購了50萬斤地瓜,不光「攤」出了6萬張煎餅,她還自製了3000斤五彩地瓜粉皮。「別小看這一張張薄薄的煎餅,這幾年,我們的地瓜煎餅非常受歡迎。
  • 日照扶貧女書記費紅豔:小小煎餅鋪出脫貧路
    第一書記費紅豔一趟趟的往車上裝煎餅,裝完車,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笑著說:「煎餅依然供不應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駐村第一書記費紅豔提前結束春節假期回到村裡,她一邊和村裡嚴防死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邊和村幹部謀劃今年的扶貧產業。
  • 山東五蓮的白薯煎餅,薄得透光口感酥脆,當地人最愛搭配嫩豆腐吃
    山東人愛吃煎餅,那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因為在山東人的餐桌上,最不可少的就是一盤煎餅了,這可是人們的主食,所以山東人都是用手握著煎餅,一手夾菜吃的。但山東煎餅最經典的吃法,還屬煎餅卷大蔥,大蔥蘸醬用煎餅一卷,一口咬下韌勁十足,但大蔥口感爽脆多汁,在嘴裡越嚼越香甜。
  • 山東農婦用木柴土鏊烙煎餅獲暢銷,價格比機器製作貴出三四倍
    圖為兩名農村婦女正在烙煎餅,鏊子上熱氣騰騰,滾煎餅糊子的場景猶如「打太極」。這種採用傳統手工製作方式,以地瓜幹為主要原料,用柴火土鏊烙出的老式地瓜煎餅,在當地成為一種新的農產品消費時尚,價格比機器製作的面煎餅高出三至四倍。圖為一名農村婦女正在從鏊子上揭下煎餅。
  • 情報站|日照壹粉柴火土鏊子烙的地瓜煎餅,又香又甜,解鄉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互動編輯 牛耘11月29日,壹粉「水戀百合」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條情報,分享了日照五蓮縣老家用柴火土鏊子製作的地瓜煎餅,引起了很多壹粉的共鳴,吃一口解鄉愁的地瓜煎餅,滿滿的都是回憶。
  • 地瓜烙餅和香蕉煎餅,你喜歡哪一個呢?
    >01製作成功的地瓜烙餅麵團部分統一一起和面揉面了,把麵粉放在深口陶瓷碗裡,倒入準備好的水。醒面的同時把準備好的地瓜削皮切小塊加2勺白糖放到蒸鍋蒸煮15分鐘-20分鐘(可搗爛成泥的狀態,喜歡吃甜的朋友多加點糖,我喜歡地瓜本來的甜味也不喜歡太甜,所以這個糖量是偏淡的。)把醒好的面取1半分成大小不均勻的小劑子(你們可以分成大小均勻哈哈,我手抖就不均勻了)分別把劑子用手壓一下再用擀麵杖擀平,注意不要擀太薄了。
  • 值錢的1種「野地瓜」,比「西瓜」價值高,1斤「18元」,珍貴!
    其實,還有一些野果比較值錢,比如下面的1種野地瓜就很值錢了,有花友前段時間去山上尋找這種野地瓜,結果都沒找到,可見野地瓜如今也不多見。另外,野地瓜也是比較珍貴的,前段時間我也買了一斤野地瓜,都賣到18元了,想想都挺有價值,小時候我也採摘過這種野地瓜。
  • 1種野果像「山竹」,被稱為「野地瓜」,比紅薯值錢,請保護!
    不過下面的一種小果樹就很奇特了,植株可以結出來一種特別的野果,這種野果看起來和山竹非常像,被稱為野地瓜,如今比紅薯還值錢,所以花友們看到這種果子的時候不要亂踩。大部分的野地瓜在地面上可以生長,它和西瓜一樣,果子接觸到地面一樣能長得很好,花友們看到野地瓜的時候請保護起來,如今野生的野地瓜也不多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