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莒縣大媽做「煎餅」小吃,用土鏊子烙煎餅,每天300斤不夠賣。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在飲食方面開始講究健康飲食,那麼健康的飲食就是多吃粗糧。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日照莒縣大媽做「煎餅」小吃,製作方法非常傳統,用土鏊子烙煎餅,買的人非常對多,每天300斤不夠賣。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日照莒縣大媽做「煎餅」小吃,其實山東人更加的熟悉,因為這樣的煎餅山東農村人吃的最多了,相比較饅頭米飯,煎餅才是山東農村裡面的主食。小編的奶奶經常做著吃,就是以地瓜為主,加上適量的玉米面和其它的粗糧,在土鏊子烙成的。
小編小時候在奶奶家經常吃這種的「地瓜煎餅」,因為小時候是純手工做出來的,吃起來比較的香,現在的都是用機器做出來的,口感上差了很多。小時候經常在煎餅上面抹上麻汁,然後放點鹹菜,加上一顆大蔥,吃起來老香了。
因為城裡面的人都開始講究健康飲食,這種粗糧的「地瓜煎餅」就非常的受歡迎,大媽反正在家也是閒著,於是每天自己在土鏊子旁製作煎餅小吃。一般會把煎餅和成麵團狀,然後拿起一個小團,在土鏊子上面來回的滾動,麵糊就會粘在土鏊子上,一加熱麵糊成型變成煎餅,就可以揭開了。
記得小時候,奶奶經常和鄰居家的大姨大媽們一塊製作,那時候每個人都會用毛巾把頭髮包起來,就開始製作煎餅。因為地瓜和玉米等一些的高齡都是大媽自己家種的,所以吃起來非常的放心,味道還是小時候的口感,因為大媽每天做的煎餅有限,所以想吃還得提前預定。
之所以說現在城裡面的機器煎餅不好吃,是因為少了一點的煙火味道,就像小時候奶奶做煎餅,都是用玉米杆子當柴火燒的,所以煎餅裡面滿滿的煙火香味,現在吃上一口都是小時候滿滿的回憶,這也是大媽做的煎餅這麼受歡迎的原因了。
大媽會把做好的煎餅涼一會,要不然熱氣會把煎餅變得很軟,放涼之後就會把煎餅疊起來,然後拿到城市裡面去賣。大媽用土鏊子烙煎餅,就是傳統的老手藝,人們喜歡吃的老味道,每天300斤不夠賣。
大家小時候是不是經常吃這樣的「煎餅」小吃,吃上一口非常的酥脆還好嚼,大家對日照莒縣大媽做「煎餅」小吃還有什麼想說的,評論下方分享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