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孫權奪位不擇手段,勇猛孫策死有蹊蹺,為保妻兒拱手讓位

2020-12-11 三點半小說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是原創作者歷深夜我又想起你,每日為你更新不同的歷史小故事」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破虜將軍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中國古代的政治權利是世襲的,父親傳位給兒子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孫策臨死時把自己的位子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孫權,要知道他是有獨生子的。孫策為什麼要這麼做?不把位子交給兒子孫紹?

首先,孫紹年紀尚小。當時江東雖被孫策拿下來,可是孫策死的時候才25歲,兒子孫紹又稚嫩幼小,想要依靠他扛得起統治和發展江東的盛世偉業的重任還是非常艱難的,畢竟他的對手是無比的強大,守護江山遠比打下一片江山要難的多。第二,孫策不會讓自己外戚親政。以往的歷史上君主幼小,往往其母族勢力會遠遠大到無法控制的界限。孫策是個足智多謀帥多金的一個人,對此時的動蕩局面隔岸觀火,他想方沒法讓自己的國度跨東漢後期局面,不能讓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白白流送給外人會用盡一方法守住自己的一片江山切。第三,將後路留給妻兒。孫策清楚孫權的為人,他臨死時這樣評價這個弟弟:「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表面看,他對自己弟弟評價非常高,實際上把自己辛苦打下的天下全部交給弟弟孫權,對此孫權對地位及其能力也無比在意,為的就是消除孫權的奪權野心。

在孫策起兵的時候,孫權善養賓客,且常參與商議計謀,孫策感到特別驚奇,自認為不如他。每當宴請賓客時,孫策常說:「這些人以後都會是你的手下。」這不是讚嘆,而是害怕,孫策早早就看出了孫權的志向,也知道弟弟不會善罷甘休,倒不如這個當哥哥的直接把這個權力地位雙手給他。東吳聚集文武大臣有兩個高峰時期:一是孫策借兵發家到在江東有自己的一塊天地,周瑜、太史慈等前來跟隨孫策並願為他戰沙場;二是孫策戰死後到弟弟孫權討伐黃祖這段時間之內,先後有魯肅、諸葛瑾等人前來投靠勢力逐漸擴大。孫權很會用人,東吳的內外大權基本上是掌握在有謀知的人手中。可見孫權的判斷多正確,多有先見之明:把權力交給他,孫權就不會威脅自己的家眷。第四,對於地位的傳承他別無選擇。

他的老友僅有周瑜、太史慈等人,勢單力薄,若孫策傳位給兒子,周瑜很難保全孫策的家小;至於太史慈不過匹夫之勇有勇無謀不可多慮,對付孫權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孫策把權力託負給弟弟孫權,有效的避開無意義的家族內亂,延續了孫氏家族在江東的地位,這樣做不僅阻止了內亂也保護了自己的家眷。

建安五年(200年)4月,正當孫策準備發兵北上之時,在丹徒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便離世,年僅二十五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後,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據說在孫策在打獵時他的馬尤其快,在叢林忽然許貢(前吳郡太守,為孫策所殺)所出現這時突然出現三名箭手黨,他們正射孫策臉部並且連射。隨後趕來的隨從將孫策刺入數刀,孫策困傷勢過重,未能搶救成功。

在戰場上勇猛無敵有智謀的小霸王孫策在戰死沙場時最後向自己的弟弟孫權低了頭,該有多麼的心不甘情不願,只因天下這形勢不是你我可以操縱的,對於化力我也是無可奈何啊!孫策之死令人深思的是,孫策之死有些蹊蹺。

小編認為:《三國志》所說孫策之死是許家的三個門客所為,這件事值得推敲:孫策整年在外帶兵徵戰,行止不定,刺客怎知他的行蹤?再說,孫策外出打獵是私事,外人很難知曉,許貢又怎麼嘗出現在那裡同孫策打野的路上。而且,孫家五兄弟中,孫策、孫翊被人刺殺,孫匡早卒,孫朗被孫權囚禁終生,最後只剩孫權一人,再也沒有人擁有可以和他相爭的資格,實在令人懷疑,當初孫策之死有可能是孫權暗害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孫策不讓位給兒子,反而讓位給弟弟孫權?這到底是怎麼一種舉動!
    此文我僅僅是討論三國演義,了解三國志的朋友也可以來討論,我們可以演義結合歷史綜合來看嘛,畢竟真正喜歡三國的人一定不會拒絕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我國秦漢以後很少有這種哥哥讓位給弟弟的事情,一般都是父傳子,讓子來承繼父業。
  • 孫策之死另有蹊蹺?死時有一子兩女,為什麼還要傳位給弟弟孫權?
    孫策死的時候才25歲,還很年輕。他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兒子,最後選擇了年齡最長的弟弟孫權繼位,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否則,在當時群雄並起的大爭之世,如果是他年幼的兒子繼位,恐怕很難維持下去。如果孫策是個太平年代的皇帝,那麼,儘管他的兒子還是個孩子,他傳位給兒子一點問題也沒有。封建社會有一整套保護皇權的措施,這一套措施只要正常推行起來,皇權依然能夠得到保障。但孫策並不是太平年代的君王。
  • 三國有名的下邳在江蘇哪裡?孫權呂布在此一生一死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有個古邳鎮,名氣不大,但三國有兩個著名人物,在這裡一生一死。生在這裡的人,他就是孫權。孫權不是吳人嗎?沒錯,但孫權的父親孫堅曾當過下邳縣縣丞,公元182年,孫權就出生在下邳。下邳是不是很眼熟?《三國演義》裡經常出現的地名。
  • 《全面戰爭三國》孫權有什麼技能 孫權技能介紹
    那麼接下來,就跟隨九遊的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全面戰爭:三國》中的孫權是怎麼樣的人物和技能設定吧! 技能介紹 技能一:碧眼兒 Emerald... 最為孫吳的建立者,孫權在三國時期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的。那麼接下來,就跟隨九遊的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全面戰爭:三國》中的孫權是怎麼樣的人物和技能設定吧!
  • 三國大懸案:孫策三弟孫翊之死,居然和孫權有關!
    導語: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是本人原創作品,目前共有四個板塊:三國戰役大盤點,三國人物那些事,三國人物高手猜謎,青梅煮酒品三國 。本文為青梅煮酒品三國系列第8期。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孫權第一次徵剿黃祖的時候,由於山越族人趁機再次暴動,致使孫權不得不放棄江夏的攻勢,轉入了鎮撫山越的軍事行動。
  • 三國名將呂蒙是怎麼死的?
    喜歡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吳國有一員大將叫呂蒙,他一生徵戰沙場,所立戰功無數。可關於他的死因千百年來眾說紛紜,同時期的名將如黃忠、張郃、龐統、徐晃、太史慈、甘寧 等,皆是因中箭而死。再者就是如關羽,呂布,夏侯淵、典韋等人因戰敗而身死,甚至還有因氣急攻心而死的周瑜,王 朗。
  • 孫權都把司馬懿熬死了,為何還沒一統三國?諸葛亮一句話就說透了
    01蓋棺定論談孫權三國時期的孫權,無疑是位讓人看不懂的三國霸主。誇他的人很多,最權威的毫無疑問是兩大重量級人物,第一個是劉備。曾這樣點評孫權:我這小舅子,上身長,下身短,一看就非久居人下之輩,我再也不想跟他打交道了。(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出自《三國志》)誰說劉備不幽默了?竟然從孫權的身材上,入手點評。
  • 三國風起雲湧,曹操劉備成人傑,孫權卻是過客
    三國早期,曹操虎踞中原定天下大勢,三國中期,劉備逆流而上對天下徐徐圖之,而遠在東吳的孫權,從頭到尾似乎都在打醬油,在三國存在感並不是很強。對外沒有寸功,對內難以服眾,這讓孫權在東吳寸步難行,為此,孫權只能把精力放在內政上,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君王,孫權也希望自己的一系列政策能讓東吳發揚光大,對外有力量,對內可團結,只是,一番內政更多的則是糊塗事多。
  • 孫權守業(上):都說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十九歲的孫權無奈上位
    導語:三國歷史大雜燴系列, 是本人原創作品,目前共有四個板塊:三國戰役大盤點,三國人物那些事,三國人物高手猜謎,青梅煮酒品三國。本文為三國戰役大盤點系列第63期。上期我們講到了孫策已經徹底佔領了江東六郡之地,前景欣欣向榮,就連曹操都忍不住誇讚孫策:「猘兒,難與爭鋒也。」
  • 孫權的老婆是誰?他為什麼要殺了孫策的後代?
    孫權,東漢末年吳國的建立者,他是孫堅的次子,他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哥哥小霸王孫策,在三國也是一員猛將後來去世後,孫權才成為一方霸主,孫權雖然沒有哥哥有一個超級漂亮的老婆,但也可以說是人生贏家有七位老婆,而有傳聞說孫權殺了孫策後代這是怎麼回事呢?
  • 小霸王孫策該不該傳位給弟弟孫權?孫策之死難道真的跟孫權有關?
    在三國時期,孫策(孫伯符)打下江東沒過多久就死了。不論是在野史還是《三國》中,講述的都是許貢三門客刺殺孫策,導致孫策病重而死。知道自己活不久的孫策在臨死的時候,拉著孫權(孫仲謀)的手哭訴,要將大位傳給他。當年孫策年僅二十七歲,孫權年僅十六歲。大家都知道,古代都是講究世襲制。按理來說,孫策死後就要把位置傳給自己的而,但為什麼要傳給弟弟孫權呢呢?
  • 三國一共有11位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是劉禪,最短的又是誰?
    談到三國,我們一直有個誤解,把東漢末期的諸侯爭霸看作三國的那個時期。事實上,從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到公元280年晉朝統一天下,這60年間,三國就是三國時期。所以,人們所熟知的曹操、孫策、袁紹、董卓、呂布等人,並非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三國人物。
  • 三國人物性格窺探之五-孫權
    孫權古代畫像孫權是三國時的吳國君主,也是在位時間最長,最長壽的君主之一。雖然他是繼承父兄之帝業,但是在歷史中還是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其開拓了海上水運事業,和對吳國的治理繁榮也是貢獻巨大。我們還是來看看他的生平吧!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生於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 孫權稱帝後只追封孫堅為帝,無視傳位的哥哥孫策,是忘恩負義嗎?
    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古往今來,成大事者,一定是那些懂得感恩、為人忠厚、誠善、心地善良的人。古人在這方面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生動感人的故事。當然,歷史從來不缺少「例外」。孫權,就因為在稱帝後只追封孫堅為帝,而「無視」讓位給自己的兄長孫策,常常為人詬病。
  • 三國人物:吳大帝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
    三國人物:吳大帝孫權,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大家在生活中聽到最多的不是曹操厲害就是劉備厲害,但是卻忽略了三國還有另外一個人,甚至劉備和曹操都拿他沒辦法。不用我多說,大家應該知道他是誰了。沒錯,三國中除了孫權之外,誰還能與曹操和劉備媲美呢?
  • 三國時期十三位歷史有名的帝王,大家不要只知道曹操,劉備和孫權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三國時期十三位歷史有名的帝王1、魏武帝: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 三國時期,吳國明明在長江以南,為何卻被稱為江東孫權?
    三國之中,天下被分為三大勢力,中原曹操,西蜀劉備,東吳孫權。曹操臨死前,也曾說:「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止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曹操所在的中原地區,本就是華夏發源地,政治經濟中心,故稱中原。
  • 為何大家都說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孫權到底比他哥差在了哪裡?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這句話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很多人都認為孫策只是一個莽夫,所以最後才會被許貢門客刺殺,大家通常認為孫策作戰雖勇猛,但是缺少謀略,和他弟弟孫權想比,孫策在謀略方面似乎要差一點。
  • 如果三國時期東吳也評五虎將,孫權哪些大將有資格?
    在合肥會戰中,太史慈與張遼大戰幾十回合而不落下風,從中就能看出太史慈絲毫不遜於五子良將。其次要說到的便是百騎劫曹營的甘寧,甘寧是孫權手下最得力的大將之一,官至西陵太守,不僅能徵善戰,而且箭術精湛,為孫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 三國三大主角劉備、孫權、曹操三人武力如何,誰更厲害?
    三國三大主角劉備、孫權、曹操三人武力如何,誰更厲害?如題主所說,看膩了三國武將的各種排名,嚴重審美疲勞,於是想讓曹操、劉備、孫權比拼一下武力。既然是三者比拼武力,可以分為正史和演義來討論。一、正史參考《三國志》和《資治通鑑》,根據正史的記載,曹操的武藝最高,甚至高於三國時期許多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