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暴漲服務「掉線」,在線教育機構頻遭吐槽!投訴多維權難,瘋狂...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e公司

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近年來一直保持穩步增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學習需求湧入在線平臺,K12在線教育平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的優勢更加凸顯。不過需求增加的同時,不少線上教育平臺存在服務跟不上的問題,投訴也越來越多。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到3.09億人,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765.6萬人。隨著社會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疫情之下,線下教育機構遭遇滑鐵盧,但線上教育真能打一個翻身仗嗎?

日前,噠噠英語被爆涉嫌虛假宣傳的新聞鋪天蓋地,引起眾多家長群一片吐槽。阿卡索英語消費者張女士苦不堪言地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服務堪憂 退費難

去年,張女士給上小學的兒子報了阿卡索英語在線一對一課程,90節課,學費總價10188元。因工作繁忙,無暇約課,張女士一直與阿卡索客服約好固定上課時間。

寒假期間,張女士與客服調整上課時間,將平日晚間的上課時間改為周末兩天的白天,自此,阿卡索服務開始混亂起來。

年前,經過調整,正常上課了一段時間後,阿卡索突然就中止了約課。考慮到新年假期,孩子也需要休息,張女士沒有詢問阿卡索停課緣故。年後,在沒有事先告知下,阿卡索突然又開始重新約課,但約課時間卻為調整前的平日晚間,這與張女士孩子的其他課程衝突。於是,張女士聯繫阿卡索客服人員,說明情況,一再強調,不要再約平日晚間課程,固定約周末白天課時,阿卡索客服人員表示備註完畢。

接下來的數周,約課這個問題讓張女士苦不堪言。每到周末上課時間,孩子提前做好了各種準備,進入在線教室發現,阿卡索沒有約課。張女士多次跟客服溝通後,約課依舊不正常,孩子連續兩三周都無課可上。無奈,張女士要求退款,退掉餘下的70多節課,不想再在阿卡索上課。數次溝通後,阿卡索表示不再出現差錯,張女士同意嘗試繼續上課。

然而,就在上周六,臨近約課時間,張女士提前進入教室,依然未見任何信息,查詢後臺發現,阿卡索客服居然再次出現錯誤,約錯教室。不用說,那個周末,張女士孩子的英語學習又泡了湯。

張女士堅決要求退課,阿卡索以過了退課有效期(一個月)為由,拖延時間。「明明是他們的服務問題,這樣的教學質量,誰還想繼續上他們的課。找理由不同意退款退課,這算不算霸王條約?」。

投訴多 維權難

受疫情影響,不少人選擇足不出戶在網上學習,「宅經濟」下在線教育日漸火爆。然而,相關的消費糾紛也接踵而來。

記者上網搜索發現,阿卡索英語的投訴非常多。有江蘇消費者在阿卡索購買了價格為3258元的英語課程,開始學習之後不久,發現對自己英語水平提升無幫助,便向阿卡索提出退款請求。隨即遭到阿卡索方面拒絕,理由是她申請退款時間已超出規定有效日期。但這位消費者表示,此前,阿卡索客服從未告知過有「退款有效期」的規定。

還有消費者在投訴網上匿名反饋,阿卡索網教課程因教學質量差(噪音、狗叫、斷網、邊開車邊上課等),上課不到半月便提出終止課程退款,被客服想方設法推拖,可處理為換老師、凍結、延期等,拖過一個月以後,又以規定退款需要在一個月內為由拒絕,涉嫌欺詐消費者。不給退款的理由就是「超出時間提出,無法為其申請退款」。

通過多家投訴平臺記錄,記者發現,疫情出現以來,在線教育培訓機構被投訴虛假宣傳、霸王條款、退費難等的情況明顯增多。遇到這些問題,因維權困難,消耗時間和精力,大多人和張女士一樣,選擇忍氣吞聲,無奈接受餘下課程教授。平靜的背後,更多的家長表示,線上教育不靠譜,陷阱太多,維權困難,嘗試過後,決定放棄線上教育、選擇線下教育。

難以取代線下

不可否認,因為上課方便且不受地點限制,又能聽到不同老師的課程,越來越多的家長正讓孩子通過網絡進行線上學習。

而資本市場早已掀起了一輪持續三年的在線教育投資潮,千萬級甚至上億美元的投資層出不窮。在線教育正在成為家長和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據悉,阿卡索於2011年6月正式上線運營,致力於通過在線真人外教一對一的形式向中國學生教授英語。從阿卡索官方信息可以看到,自2016年獲得3100萬元A輪融資以來,到目前獲得C2輪融資為止,阿卡索已獲六輪融資,創造在線英語教育短時高頻融資記錄。

如果有更多消費者開始維權,不知是否會對阿卡索產生口碑影響。

足不出戶名師1對1輔導、VIP課程定製、暑期小學作文搶跑班……各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形式和廣告宣傳讓人眼花繚亂。有的家長因為找到適合的平臺而欣慰,但也有的家長卻因為購買在線教育產品所帶來的問題而感到鬧心。這當中最讓家長煩惱的,往往是課程退費方面。

疫情之下,當學生和家長都選擇線上教育的時候,流量會變得更便宜,但流量只是獲取用戶的第一步,真正能線下教育機構一決勝負的還是要靠教學質量。2003年非典期間,新東方財務受到重創,大量學生要求退學費,在沒有任何外力的支援下新東方隨時面臨倒閉。最終,俞敏洪靠借來的2000萬化解了危機。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K12在線教育平臺選擇影響因素調查中,53.8%受訪用戶認為口碑是影響平臺選擇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教師資源,佔比52.8%。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口碑師資質量是影響K12在線平臺選擇的重要因素,K12在線機構應嚴格把控教師資源,注重提升用戶體驗,及時跟進用戶反饋,建立良好的用戶口碑,以增加平臺競爭優勢。

「在線教育獲客成本高是業界公認的,主要是在線教育模式的客戶黏性不強,推廣費用高所致。因為線上培訓機構都是規模比較小、未盈利的公司,雖然有收入有現金流,但是短期內很難實現大規模盈利。」一位投資界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80%的在線教育機構是不盈利的,即便是第一梯隊的在線教育公司,對盈利也是閉口不提。雖然他們的課程單價很高,但獲客成本和運營費用也很高。

站在投資人的角度看,線上培訓機構短期處於「燒錢」階段,沒有盈利,如果再沒有現金流和客戶活躍量的支撐,就會對融資產生很大的打擊,不利於公司的長久發展。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資本的寒冬期,投資機構更關注現金流和投資回報。由於在線教育行業大都實行預收費的商業模式,其現金流、投資回報相對穩定,投資風險相對較低,這是出現在線教育投資熱潮的重要原因。建議在線教育機構要主動與學生和家長溝通,考慮客戶的利益,最大程度降低退費率。另一方面想盡辦法穩住甚至增加現金流,確保出現大規模退費時不致於資金鍊斷裂。

疫情下,教育市場風雲萬變,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在線教育究竟效果怎樣,眾說紛紜。在線教育盈利變現模式仍在探索之中,而據目前在線教育的現況來看,取代線下傳統教育幾無可能。

相關焦點

  • 得物去「毒」難阻售假投訴,鑑定服務頻遭質疑
    然而最近多年,得物APP推出的鑑定服務頻遭用戶質疑,有關該平臺的售假投訴一直不斷。記者查詢發現,截至2020年7月13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得物APP」的投訴量達33025條,其中不少涉及「商品質量差」、「假貨」、「鑑定服務不靠譜」、「退貨難」等情況。
  • 嗨學網 尚德機構等7家入選 《上半年在線教育消費投訴報告》發布
    報告公布了上半年在線教育行業整體消費投訴數據、7家在線教育平臺消費投訴數據及16家平臺投訴案例。事實上,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迎來爆發式的增長,但增長背後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因平臺內容審核不嚴謹導致低俗內容、網遊宣傳及消費者投訴也多有發生。
  • 英語教育機構亂象:溫斯頓英語因「退費難」被多次投訴
    然而,品牌、機構激增的背後,競爭無序、管理混亂、師資匱乏、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隨之浮現。△長沙溫斯頓英語因「退費難」問題被媒體多次曝光。△2019年1月起,多個校區遭到家長發帖「維權」,統計多達十餘條。
  • 在線教育投訴數據報告 嗨學網 尚德機構 滬江網校 流利說等入選
    報告公布了上半年在線教育行業整體消費投訴數據、7家在線教育平臺消費投訴數據及16家平臺投訴案例。(詳見專題:央視315曝光嗨學網退費難 揭露在線教育亂象「冰山一角」www.100ec.cn/zt/2019zxjy/)事實上,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迎來爆發式的增長,但增長背後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因平臺內容審核不嚴謹導致低俗內容、網遊宣傳及消費者投訴也多有發生。
  • 教育3·15|教育消費「退費難」成投訴關鍵詞,「不滿意就退」成空話
    退費,已成為教育培訓機構被投訴的關鍵詞。教育消費投訴的「拉鋸戰」在多個消費者投訴平臺,退費成為教育培訓機構被集中投訴的領域。一旦與機構陷入退費糾紛,多數會成演變為一場時間不短的「拉鋸戰」。趙女士向未來網記者她講述了自己在51Talk購買網課經歷卻遭遇退費難問題的經歷。
  • 斑馬英語等在線教育亂象頻現:1元打折課程背後是「空手套」?
    在線下教育因疫情原因而無法開課的大環境下,在線教育賽道迎來了爆發期。各路資本競相湧入在線教育領域。然而,在《證券日報》記者跟蹤調查多個在線教育平臺後發現,由於在線教育的門檻較低,行業並無規範的制度出臺,導致行業亂象頻頻出現,渾水摸魚、騙子機構跑路、退費難等狀況頻發,不斷挑戰「寶媽」們的神經。
  • 噠噠英語拖延退款時間遭投訴 在線教育機構退費為何如此之難?
    央廣網北京3月1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很多消費者有過這樣的經歷:花錢購買教育培訓服務,曾被機構信誓旦旦地承諾不滿意就退費。而一旦提出退費申請,就會被各種理由拖延,踢皮球,最後不了了之。退費難已經成為教育培訓機構被投訴的關鍵詞。
  • 新東方在線陷投訴風波,在線教育風口之下還有不少「老問題」
    近期公司學員在媒體投訴平臺發文稱,退款和退款提現難,平臺有故意截流學生資金意向。3月9日,暱稱為「超級超級大懶豬」的平臺客戶向黑貓投訴反映新東方在線的問題,表示在新東方在線花7000元買的2020考研在線課程,2018-2019年一年多都沒有使用視頻,只收到書籍,由於自己想要就業就沒有打算繼續使用這個在線視頻教學並要求退款,但代理商只肯退4000。
  • 甘凌背靠騰訊「難乘涼」:美術寶虛假宣傳、退費難頻遭投訴 內容...
    多名用戶反饋稱,在並未使用過美術寶的前提下,莫名其妙多次收到美術寶的騷擾電話和簡訊。如果說內容違規是美術寶監管難以逾越的障礙,那投訴頻發則為其敲響了警鐘。  美術寶創始人兼 CEO 甘凌曾表示,美術寶1對1的產品競爭壁壘,並不是簡單地把線下小班搬到了線上,而在於提供了一種服務形態不同的產品,針對每個小朋友的特性,做VIP級別1對1的藝術課程。
  • 投訴多,維權難!博學教育被指欺詐:考生交完錢玩「消失」
    陽賓說:「我聯繫過博學教育的老師,說這是學校的規定,個人原因只能退40%的錢,不然,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投訴滿天飛 向有關部門多次反映沒結果陽賓告訴北青網記者,在維權過程中,他發現投訴博學教育的人特別多,並且經歷都差不多,所以他斷定有不少人受騙。於是,陽賓就致電北京市的教育部門和12315電話以及12345市民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但目前還沒有結果。
  •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如何「不掉線」?
    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如何「不掉線」?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 題: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如何「不掉線」?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蕭海川  受疫情影響,中小學校延期開學。「停課不停學」讓在線教育迅速走進大部分學校和家庭。  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有效的溝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延期開學的遺憾。
  • 《2020消費維權輿情狀況分析報告》發布 機票退票、線上消費、文娛...
    消費維權投訴:呈現幾大新特點●服務投訴增長迅速●網購訴求有所增長●新興行業投訴量大●廣告問題排名居首●直播帶貨問題頻現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的統計顯示,全國12315投訴數據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服務投訴增長迅速、網購訴求有所增長、新興行業投訴量大、廣告問題排名居首、直播帶貨問題頻現。《報告》顯示,在助力疫情防控大局方面,12315平臺的「風向標」作用凸顯。
  • 在線教育投訴數據報告發布 學慧網、學霸君1對1、DaDa英語被點名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自稱遠程教育領跑者的「嗨學網」,為了吸引學員報班,聲稱「每天30分鐘就可挑戰20萬年薪」,還許下各種承諾,這也導致大量學員陷入「考過成空,退費無門」的困境。事實上,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迎來爆發式的增長,但增長背後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因平臺內容審核不嚴謹導致低俗內容、網遊宣傳及消費者投訴也多有發生。
  • 在線教育嗨學網退費難:滬江網校、51talk等知名企業也曾被投訴
    投訴請上黑貓:【點擊投訴】原標題:嗨學網虛假宣傳退費難,還有這些知名在線教育企業被投訴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針對央視「3·15晚會」報導的嗨學網虛假宣傳、退費難問題,7月16日晚間,嗨學網表示,公司高度重視,於第一時間成立特別工作組,對相關事件展開調查,並將及時向社會公眾通報進展。
  • 教育機構頻跑路,培訓市場亟待規範
    10月以來,上海、北京多個城市的培訓機構頻現倒閉關門潮,涉及機構包括韋博教育、韋博原旗下少兒英語品牌開心豆教育、凱瑞寶貝、愛樂樂享等10多家教育培訓機構,培訓範圍從英語、早教、到藝術培訓等多個不同教育品類。
  • 嗨學網退費難背後:在線教育亂象和行業的「生死疲勞」
    ,卻遭機構的百般推辭甚至是拒絕。「嗨學網的維權QQ群和微信群有幾十個,被忽悠考什麼證的都有,不僅僅是消防工程師。」學員自行統計的學費表顯示,目前,僅其中59人的學費就已超過49萬元。「有的交了2萬多的學費,有的交了四五千,按平均8000元來算。僅維權1群涉案學費總額就有好幾百萬了。
  • 在線教育市場成維權「老大難」 背後不少問題亟待完善
    聽聽專家怎麼說虛編師資、誘導消費者貸款、退費難、霸王條款、教師資格造假、虛假宣傳「人灌」變「網灌」……在線教育的維權難問題引發社會關注。今年以來,在線教育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但一系列亂象接連曝光於媒體,也讓這個產業站上了風口浪尖。
  • 6次虛假宣傳被罰超20萬,再被315點名,「嗨學網」退費難折射在線教育亂象
    嗨學網退費難背後:在線教育亂象和行業的「生死疲勞」不僅是嗨學網,放眼整個線教育培訓市場,近幾年的迅速增長,培訓課程需求旺盛的同時教育行業「預付式消費」的業務形態易成消費維權糾紛熱點,也是引發教培機構「跑路」導火索之一。
  • 央視曝光在線教育亂象:阿卡索外教貨不對板口音差 噠噠主修課縮水退費難
    中國網科技7月30日訊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今日專題報導在線教育亂象,在線英語機構阿卡索外教網被指外教質量差,遲到、玩手機等現象屢見不鮮,且資質認證存疑;噠噠英語則被指擅自修改課程屬性,主修課縮水變身口語課,家長維權困難重重。
  • VIPKID起訴、學員投訴、機構做空!在線教育大佬跟誰學,有多慘?
    01黑天鵝之下,能逆風上揚的人和行業都不多,在線教育算一個。有媒體了解,相比2019年春節,在線教育用戶增長了22%,教育學習APP行業日均活躍用戶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春節後1.27億,漲幅高達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