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越來越高,但生活壓力也是越發大了,光是在育兒花費這塊,就足以讓人倍感壓力。
只要是有寶寶的家庭,都能深切感受到,小孩子「四腳吞金獸」這一稱號,究竟有多貼切。
如今孩子養得都比較金貴,兒童用品花樣百出,且都售價不低,但家長為了孩子好,依舊會盡全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
小敏就是這樣的一位母親,自己和丈夫努力工作,捨不得買好衣服,但給孩子的吃穿從小就是最好的。
寶寶足弓發育不良,一查才知是鞋惹的禍,你家寶寶鞋穿對了嗎?
小敏的兒子今年如今快4歲了,今年剛上幼兒園小班。因為之前一家人都比較寵他,怕孩子3歲去幼兒園還太小不適應,就推遲了一年再上。
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小敏的帶娃壓力就減輕了不少,但最近老師說的一句話,卻讓她又心生煩惱。
原來是兒子在幼兒園裡,做戶外活動時,總是堅持不了一會兒就喊累、腳疼。
一開始老師以為是孩子下肢力量不夠,需要鍛鍊,後來在午睡的時候,發現小敏兒子的腳還是「滿腳」。
老師說的「滿腳」,指的是扁平足,扁平足的孩子運動能力會受到一定限制,站立時也會比正常孩子更容易感到累。
另外,嚴重的話今後還有可能有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拇趾外翻和腰痛等症狀。
一般來說小孩子在3歲前都是沒有足弓的,都是扁平足的樣子,但在這之後足弓會慢慢發育,若是足弓發育不良,就依舊會是扁平足。
小敏兒子已經比小班裡的大部分孩子大了,但依舊是「滿腳」,就讓老師察覺到不對,於是將這一懷疑告知了小敏。
小敏本來不信,因為她和丈夫都不是扁平足,孩子應該不會遺傳到才對,但以防萬一還是抽空帶孩子去了醫院一趟。
沒想到醫生檢查過後,告訴她孩子確實有足弓發育不良症狀,這下小敏就慌了。
不過好在醫生告訴小敏,她兒子現在年紀還小,這時候穿特製的鞋還是可以矯正過來的。
而問到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醫生在得知小敏夫婦都沒這種情況後,捏了捏孩子的鞋,說了句:鞋太大太軟。
這下小敏可就不理解了,為了讓孩子穿著舒服,她買鞋都是挑最軟最舒服的來買的,而且孩子長得快,一般都會特意買大一兩碼,怎麼還讓孩子成了扁平足了呢?
其實這就涉及到如今很多家長,給孩子買鞋的誤區了。
這3種鞋別再給孩子穿!小心寶寶足部發育不良,家長記得自查
1. 給孩子買鞋要買大
因為小孩子成長較快,一般家長在給孩子買鞋時,都會特意買大一碼甚至更多,這樣的話一雙鞋就能多穿一段時間。
然而這種認知是存在誤區的,大人都知道鞋子大了穿著不跟腳,走起路來很費勁,更何況孩子呢?
小孩子穿鞋不合適,是很能影響到腳部發育的。
當孩子穿著不跟腳的鞋,走起路來姿勢會受影響,足部受力不均衡,嚴重時是能夠導致腳部發育畸形的,足弓發育不良也是其中一個弊端。
小貼士:給孩子挑選鞋子,可以買大半碼,或是大一碼墊個鞋墊。保證孩子穿鞋後,鞋子內部是寬鬆不頂腳的,也不影響正常走路。
2. 孩子穿鞋越軟越好
大人們覺得,小孩子皮膚嬌嫩,穿在身上的東西都得極盡柔軟,買鞋也會這樣。
但實際上這也是一個誤區,小孩子的鞋不宜太硬,也不宜太軟,這裡包括鞋面和鞋底。
寶寶不會走路時穿軟鞋沒關係,但當孩子會走路後,他的關節和韌帶會隨之受到鍛鍊發育,若是鞋子太軟,孩子走起路來沒有支撐就容易不穩,看起來東倒西歪。
這樣不僅影響走路姿勢,還會增加摔倒風險,太軟的鞋底還會影響足弓的發育。
小貼士:在孩子會走路後,家長為孩子買鞋要選軟硬相宜的類型。這樣孩子在走路時有一定支撐,避免走路姿勢不對,導致足部受力不對。
硬一點的鞋面也能保護孩子的腳,不受尖銳物體傷到。鞋底中間足弓部分不要太軟,這樣會影響孩子足弓的發育。
3. 重視買新潮好看的童鞋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漂漂亮亮的,買鞋時會挑好看的鞋,有時會忽略鞋子的品質,從而挑到了不適合自己孩子的鞋。家長要重視鞋子的品質,不要光看顏值。
小貼士:挑童鞋首要看重的是舒適性和鞋的品質,莫要本末倒置。
預防孩子扁平足,家長要注意這些
1. 選擇合適的鞋
小孩子的足部發育,和穿的鞋合不合適有不小的相關性。若是孩子一直穿不合適的鞋,很容易就會使得孩子足部發育畸形。
家長在給孩子買鞋時,要選擇輕便、大小軟硬都合適的鞋,尤其是鞋底在足弓部位要有承託作用,這樣能有效防止足弓塌陷。
2. 控制孩子的體重
肥胖的孩子,扁平足的機率也會更大。家長要注意孩子的營養均衡,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否則體重過重,足部承受壓力力過大也會影響足部的正常發育。
3. 適當帶孩子進行足部鍛鍊
孩子進行適當的足部鍛鍊,能有效避免扁平足。通過運動鍛鍊,能增強足部肌肉和韌帶的力量,從而促進足弓的生長發育。
除此之外,對於還未到學步年齡的孩子,家長不要過早讓孩子學習走路或是長時間站立,這都不利於孩子的正常發育。
家長們會發現,一些大家公認的育兒經驗,最後會被證實,實際上是錯誤的示範。
比如為孩子買鞋這事,很多家長都不會想到,本以為對孩子好的鞋,反而會對孩子的健康發育有負面影響。
以上的3個買鞋誤區,寶媽們有中過招嗎?歡迎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