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我一開始是覺得這是很沒有道理的,後來在生活中發生的很多小事都體現了這一道理。我從小就很喜歡小孩子, 並且我是在一個小鄉村長大的,每天的娛樂活動不像是在城市裡那麼受限制,我的孩提時期每天都會跑到鄰居家裡找哥哥或者姐姐們玩,而我長大了,到了十一二歲的時候,那些哥哥姐姐都有的上大學,有的已經參加工作了。這時候一些五六歲的小孩子就喜歡和我玩。
我是比較喜歡懂事不調皮的孩子的,那些孩子會讓你更省心。但有的時候太過懂事的他們也會讓我為他們感到心疼。從小到大去別人家裡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哎呀,你家小孩真懂事!」而每次別人來我家做客時,我聽得最多的就是:「誒,我家小孩怎麼就沒你家小孩懂事呢?」但是,我現在長大了,對於孩子太懂事這件事情並不持有積極態度。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太過懂事未必是件好事情。「懂事」這個標籤大多都是人麼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其實孩子們只能感受到無窮的壓力。
太過懂事的孩子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他們不敢在大人面前放鬆自己,不敢任性,不敢露出小孩子的一面,更不敢反抗他們。可能很多人會說,這類孩子情商真高,懂得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懂得在什麼時候不說話,也很有分寸,不會讓大人為難。但是事實是,很多時候他們的「懂事」是處於被逼無奈,是出於對大人的害怕,怕他們打自己罵自己。所以他們知道自己不能任性,一旦任性就會產生對自己不好的後果。
像這類孩子長大後會有產生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第一,做事畏畏縮縮,不果斷,懦弱。第二,要麼就會變得蠻橫無理,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不禮貌,莽撞。
太懂事的孩子的第二個特點就是,他們會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力,或者會為了他們的誇獎而故意討好、迎合他們,但同時他們自己其實是不願意做那件事情的。他們付出這樣的代價只為了別人口中的那句「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就是這樣一句好孩子毀了他們!這樣的孩子也是特別讓人心疼的,當他們長大後,面臨擺在他們面前的很多機會,他們會沒有去爭取的衝動,會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將這個機會搶走,所以自己也不會有什麼進步,每天只是看一步走一步。這樣的「懂事」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最後一個特點就是,他們會比一般孩子更懂得如何克制自己。當我們在大街上看到一個孩子哭著喊著要買某種玩具時,會對這個孩子產生一種不好的情緒,會覺得他們很不懂事,但試想一下,如果是你們喜歡某種東西,你們不回去爭取嗎?大人尚且如此,就不要說小孩子了。但是「懂事」的孩子就不會哭鬧,你以為是他們不喜歡那個玩具嗎?小孩子愛玩是天性,他們當然也是喜歡的,只不過他們知道自己要懂事,不能哭鬧,即便是哭鬧爸爸媽媽也不會滿足自己,還很有可能會打罵自己。這類孩子也特別讓人心疼。
這類懂事的孩子之前並不是這樣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的,在他們變成這樣之前,很多時候,孩子想要一樣東西,然後去找爸媽要,但是爸媽不答應,然後孩子就一直鬧,但是為了讓他們停止哭鬧,爸媽就答應了。但是只是敷衍,事後並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然後周而復始,然後孩子一次次經歷父母的欺騙,然後經歷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徐厚再也不相信他們並且再也不哭鬧了,因為他們知道那不管用。
所以說,對於孩子的要求我們要儘量滿足,當然,那是在他們的合理要求之下。很多時候爸媽不滿足孩子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要求有多高,或者他們想買的玩具有多貴,而是因為大人們想要自己的孩子變得更「懂事」。然而,我在這裡問大家一句,這樣的懂事你真的想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