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3歲就上課外班 專家:4個飲食誤區不避免 課上再多也白費勁

2020-08-10 皓媽的蛻變史

我們常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報很多課外班,就怕孩子在起跑線上落後了。 但殊不知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在學很多東西的時候還要注意飲食方面。 因為想要智力得到更好的發育,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家長們要避免走入這些誤區,才會對寶寶發育有好處。



誤區1:植物蛋白比動物蛋白好。


大多家長都知道要為寶寶補充足夠的蛋白才能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然後很多家長就給寶寶多吃一些植物蛋白高的食物,因為他們覺著植物蛋白比動物蛋白要好吸收。不過我要提醒各位家長們,其實植物蛋白比起動物蛋白會讓寶寶更難吸收。 蛋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而對於肝臟來說需求量最大的是動物蛋白而不是植物蛋白,所以我們要給寶寶攝入充足的優質動物蛋白。


另外雖然蛋白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但是也不能攝入的過多,過多也會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其實對於蛋白,我就沒有給我家寶寶單獨補過,因為我家寶寶喝的是優博奶粉,這款奶粉強化添加乳鐵蛋白,乳鐵蛋白是初乳中重要免疫營養素,可以促進腸道發育,幫助對抗有害微生物。而且營養全面均衡,含有13種維生素、12種礦物質等58種營養素,為寶寶提供更加全面的營養。還含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多聚果糖的膳食纖維組合,更能夠調節腸道菌群,有益寶寶的腸道健康,讓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更好。重要的是優博品牌是一個有著20年歷史的老牌子,值得信賴。



誤區2:堅果類對大腦好


很多家長覺著想要寶寶變聰明,就給寶寶吃一些對大腦有益智作用的堅果類食品。 對於成年人來說,堅果類可能會促進智力的發育;但對於寶寶來說,是會非常危險的。 因為很多寶寶可能會對有些食物過敏,尤其是堅果類食物。 媽媽在為寶寶準備輔食的時候,儘量不要嘗試。



誤區3:過早食用雞蛋

雞蛋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並且含有人體需要的維生素等營養素。 所以很多家長常常把雞蛋作為孩子輔食中的材料。 吃雞蛋固然是營養充足,但如果一歲之前就給孩子餵蛋類食物,非但不能補充營養,吃多了還可能會適得其反。 因為有的寶寶對於雞蛋很容易出現過敏,這是由於蛋黃屬於異性蛋白質,而寶寶腸道免疫功能發育還未成熟,就容易過敏。 所以應儘量給寶寶避開過敏原;若寶寶對雞蛋過敏,建議少食用或不食用。另外,即使是作為輔食的材料,1歲內的寶寶也要儘量不吃蛋清。


誤區4:餵食蜂蜜

蜂蜜最好在寶寶兩歲之後再食用,而且不要跟豆腐同時攝入。 蜂蜜是一種營養品,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受補。 如果不科學地食用,非但發揮不出來蜂蜜的營養價值,反而還會適得其反。 2周歲內的寶寶最好不要吃蜂蜜,因為蜂蜜在製作過程中,容易被細菌混濁。 這些細菌一旦被寶寶食用後,對腸胃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小寶寶來說危害就很大。細菌會在寶寶腸胃裡繁殖,產生毒素,而寶寶的肝臟解毒能力也很差,就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但如果寶寶誤食了蜂蜜,家長也不要過分緊張,觀察8-36個小時,若無異常就沒事,若是出現問題就要及時就醫。


以上就是寶媽護理寶寶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要想寶寶健康成長,寶媽一定要避免這些誤區哦!最後祝願每個寶寶在陽光下充滿歡樂,健康地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課外班成為童年標配 為啥都在上課外班?
    「這並不算貴,我朋友的孩子上Lily英語,一個寒假班就要6000多元呢。」  查看2018年日曆,明年的寒假並不長。按照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時間,從1月27日到2月25日,寒假只有4周零2天。而新東方、學而思等培優班每期課程基本在8天以上,如果上兩期培優班,再加上過年,孩子們的寒假沒剩下多少自由時間了。
  • 寶寶剛上幼兒園就要報興趣班?看完這篇,遠離興趣班四大誤區
    1、 語言敏感期:0-6歲2、 秩序敏感期:2-4歲3、 感官敏感期:0-6歲4、 動作敏感期:0-6歲5、 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6、 >書寫敏感期:3.5-4.5歲7、 閱讀敏感期:4.5-5.5歲8、 文化敏感期:6-9歲9、 對細微事物產生興趣敏感期:1.5-4歲
  • 4歲小米粒要上6個課外班,伊能靜態度值得點讚
    只不過讓我有些詫異,王詩齡如今歲數不小了,她多才多藝我能理解,但伊能靜的女兒才歲,在學習方面,伊能靜就注重「學習從娃娃抓起」?伊能靜女兒:4歲小米粒上6個課外班!在新綜藝《理想家》中,伊能靜除了在裝修家庭之外,其實伊能靜還提及了寶貝女兒小米粒。
  • 6歲男孩每周8個課外班,他媽是怎麼想的?我來告訴你
    6歲男童,每周上8個課外班,是不是太多了?話不多說,先看看這8個課外班都是啥吧?課表裡共13節課,8個不同的課外班,有的課一周上兩次。這些課外班裡除了某思維是新報的線上課,其他都是線下轉的線上。音基課是個短期的培訓班,一個月就結束了。這裡邊還不包含跆拳道、遊泳和輪滑,因為沒辦法上網課。
  • 在線課外班,上還是不上?
    雖然頻頻要求減負,但課外補習市場卻持續火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教育更是逆風而上。通過在線教育,孩子可獲得優質教師授課,某種程度上推動解決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和傳統教育相比,在線教育有其優勢。與此同時,一些課外輔導機構良莠不齊,問題頻出,屢被監管部門約談。在線課外班,上還是不上?面對良莠不齊的輔導機構,如何選擇?
  • 愛好與特長:寶寶上興趣班應注意的四大誤區
    關於孩子上興趣班的問題,已經成為熱門話題了。對於孩子上興趣班的問題,無論支持與否,父母都應當注意一些原則,避開孩子上興趣班時存在的誤區。   誤區1:興趣班太多了   孩子有才藝才是最重要的,錢不是問題,孩子健康不是問題,最核心的是孩子上了興趣班沒,上的足夠多了嗎?
  • 給孩子的童年留白:媽媽,我不上課外班
    記得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在孩子五歲的時候給孩子報了八個班,我當時就問他,為什麼要報那麼多,他的回答是為了讓孩子自己多試試,然後發現孩子的真正興趣所在。可是,有的課孩子可能只上了幾次,就不喜歡了,結果就不去了,好幾千塊錢就這樣砸進去,連點迴響都沒聽到。
  • 石家莊:暑期七成小學生要上課外班 大多是被動
    ■記者調查省會60名小學生,七成要上課外班,大部分是被動的    ■專家建議:知識不止書本上那些 暑期多參加社會活動收穫會很多每天在家長的陪同下奔波於家和課外班之間,成了不少孩子的生活狀態,有的孩子甚至一天要上好幾個課外班。孩子們如此「拼搏」,家長們也同樣不輕鬆。調查顯示,七成多的家長在期末考試前就給孩子報了暑期班。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家長想為其補習;孩子成績優異的,家長想讓其先修。暑假好像已成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那條「分水嶺」。
  • 不上英語課外班,活該輸在起跑線?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要不要讓孩子上課外班學英語?這位家長的思路值得借鑑。兒子5歲半,幼兒園大班。該不該讓他上課外班學英文,我很困惑。網絡上專家的說法似乎一邊倒地認為,兒童英文學習越早越好,不能錯過3-6歲的語言學習敏感期。
  • 兩萬元上課外班沒一點效果,家長糾結:課外班還要不要上?
    中國有句古話叫「母以子貴」,就是說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有所成以致將來出人頭地,這樣家裡人都會覺得面子上好看,但有些事卻往往事與願違。鄰居王姐家的孩子今年六年級,眼看著面臨小升初的艱難時刻。對此,王姐心裡滿是糾結,該不該給孩子報課外班?管用嗎?會不會又花了錢打了水漂?
  • 暑假課外班,到底給誰上的?
    於是,有不堪折騰的家長乾脆退掉了之前辛辛苦苦報上的暑期班,讓家裡重歸寧靜。「第三學期」讓家「兵荒馬亂」暑假過去一大半,黃女士也跟上初中的孩子吵吵鬧鬧了一個多月,母子二人都感覺身心俱疲。家裡過得雞飛狗跳,原因其實很簡單,黃女士無奈地說:「每年一到放假,我們母子都會因為上提高班產生矛盾。孩子在校學習成績一般,到了放假,我想讓他再多補補知識缺漏,費心給他報了課。
  • 寶寶便秘怎麼辦?3大原因及應對方法4個治療誤區,新手爸媽必看
    3大原因及應對方法,新手爸媽必看原因1:缺乏水分寶寶日常飲食以喝奶為主,缺乏水分的重要原因是奶粉衝調過濃。有些寶媽就說了,奶粉衝得濃一點,營養不就更高一點嗎?原因3:缺乏脂肪很多寶媽可能不知道,脂肪攝入不夠也會導致便秘的發生。1歲以內寶寶以喝奶為主,1歲以後可以補充點含有脂肪的輔食。應對方法:很多寶寶的輔食都以粥、軟飯、麵條、饅頭為主,但是這些輔食缺乏脂肪,要多喝奶和奶製品,多吃、肉類、雞蛋等富含脂肪的食物。
  • 報幼兒興趣班的那些誤區你有嗎?
    誤區二:忽視寶寶的年齡,要求過高 鏡頭:晶晶爸爸給3歲的晶晶報名上了鋼琴班。一個月過去了,晶晶爸爸發現,晶晶絲毫沒有進步。而他的同事有個寶寶只有4歲,同樣學了一個月,卻已經達到了第二階段。所以,晶晶爸爸很生氣,他覺得晶晶沒有努力練琴,他還懷疑晶晶沒有彈鋼琴的天賦。
  • 寶寶輔食吃米粉就夠了?這3個誤區不避免,再好的米粉可能都浪費
    當家裡的小朋友半歲以後,父母就要開始給他們加一些輔食了,那麼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一款衝調米粉給孩子喝。答案是對的,因為六個月左右的孩子,消化系統還很脆弱,身體能接受的食物很少。所以此時的他們,日常使用米粉搭配母乳或奶粉完全夠。
  • 平時經常刷牙2歲寶寶卻仍有蛀牙?2個誤區不避免做什麼都白費
    閨蜜前幾天發現自己家寶寶才2歲就有蛀牙了,她表示很納悶,因為從小就比較注重寶寶的牙齒健康,經常幫助寶寶刷牙,為什麼還會有蛀牙呢?身為父母,誰也不想讓寶寶從小就有蛀牙,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重視寶寶的口腔衛生。現在的寶寶很多牙齒都不好,刷牙的時候一定要避免一些誤區,以免危害自己寶寶的牙齒,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如何預防寶寶蛀牙的事兒。
  • 寶寶的飲食誤區,一起來了解吧
    誤區1:多喝骨頭湯可以補鈣長高  很多媽媽會覺得骨頭湯的含鈣量很高,所以很喜歡煲骨頭湯煮粥給寶寶吃其實骨頭湯的營養非常有限,同時熬煮的時間太長,還有可能讓湯汁當中的嘌呤太多,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其實想要給寶寶補充鈣,平衡孩子的飲食,多吃肉類和蝦等,都能補鈣。 誤區2:自己做的米糊才最安全  有些媽媽喜歡自己做米糊給孩子吃,覺得自己做的才是最衛生最安全的。
  • 上早教課的十大誤區
    越來越多的小寶寶也開始跟著媽媽走進教室,上起親子班、早教課。笑笑在0-1歲這個階段,我只帶他參加過三次體驗課,並沒有接受系統的課程訓練。我對早教課的感受是: (1)課程內容以遊戲為主,藉助不同的玩具幫助孩子認知,另外,訓練寶寶的運動本領,比如爬行,還有就是讓家長和寶寶一起做操、唱歌跳舞等。 (2)寶寶太小,完全不理解老師的要求,也不配合老師的安排。
  • 上課外班真能提高學習成績?
    苗苗身體羸弱,經常請病假,上課時目光有些呆滯,經常犯困、打哈欠,學習中等,但說起話來像個小大人:「你們不理解我這個數學學渣的痛苦,也不理解奧數班上別人都能回答對問題而我回答不上來的尷尬。」班主任王老師問:「如果周末沒有課外班,你最想幹什麼?」苗苗說:「我最想睡覺,睡醒了看一會兒電視,然後再睡覺。」「如果還有時間,你想做什麼呢?」
  • 擺脫不了的課外班
    上課外班,對於當前中國的學生來說根本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早在4年前,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中國輔導教育行業及輔導機構教師現狀調查報告》就披露,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
  • 一周報9個班、「跳繩班」走俏……課外班真的多多益善嗎?
    孩子同樣上小學的一位同學告訴郭女士,自己家孩子一共報了9個課外班。除了「必報」的語文、數學、英語之外,還額外報了書法班、遊泳班、桌球班、英文戲劇班、機器人課、主持口才班。光是英語,就報了兩個課外班,一個課外班與學校的課程接軌,另一個則專攻口語表達。即使是便宜的課外班,一年下來收費也要幾千元;而一些收費較高的課外班,學費可能高達3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