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顛覆傳統認知!細胞應激顆粒中的mRNA確實可以表達蛋白

2020-12-25 生物谷

2020年12月16日訊/

生物谷

BIOON/---就像人一樣,細胞也會遭受應激。突然的氧氣下降、過熱或毒素都會引發一連串的分子變化,導致細胞停止生長,產生應激保護因子,並形成應激顆粒(stress granule)---蛋白和RNA分子擠在一起而形成的無膜細胞器。雖然應激顆粒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但人們認為它們只含有不被翻譯成蛋白的RNA。如今,一項新的研究顛覆了這一長期以來的觀點,表明應激顆粒內的信使RNA(mRNA)確實可以製造蛋白。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2月11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ingle-Molecule Imaging Reveals Translation of mRNAs Localized to Stress Granules」。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11.010。

mRNA是單鏈RNA分子,在真核生物的細胞核中由DNA轉錄而來,然後被運送到細胞質中,在那裡它們被翻譯成蛋白。在細胞應激反應過程中,許多mRNA簇集在應激顆粒內---這一觀察使科學家們認為,當細胞受到威脅時,這些mRNA就停止了翻譯。

為了弄清楚這些由應激引起的細胞器內的mRNA會發生什麼,論文通訊作者Jeffrey Chao博士、論文第一作者博士後研究員Daniel Mateju及其同事們開始觀察單個RNA分子與經歷應激的活細胞內的應激顆粒之間的相互作用。為此,他們用螢光標籤標記了應激顆粒和單個mRNA分子。多虧了一種名為SunTag的創新抗體標記工具,他們還可以在蛋白產生時以單分子的精度進行可視化觀察。

利用這種方法,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即使mRNA被穩定地定位在應激顆粒內,它仍然可以被翻譯成蛋白。雖然大多數mRNA的翻譯在應激期間受到抑制,但是觸發應激反應所必需的特定基因(如ATF4)在這些條件下會增加它們的翻譯。通過使用ATF4-SunTag作為模型轉錄本,他們發現它在應激顆粒中的翻譯並不是一個罕見的事件,而且完整的翻譯周期(起始、延伸、終止)可以在應激顆粒中發生。此外,他們還發現有證據表明,在應激過程中翻譯受到抑制的mRNA也可以在應激顆粒中進行翻譯。

Mateju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mRNA定位到應激顆粒與翻譯是相容的,並駁斥了應激顆粒在抑制蛋白合成中起著直接作用。」

這些研究結果闡明了細胞應激反應的前所未有的細節。在單分子水平上對這些過程進行成像的能力可以進一步幫助更好地理解無膜細胞器和其他稱為生物分子凝聚物的分子簇的功能,這些分子簇被認為可以調節廣泛的生物過程。(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Daniel Mateju et al. Single-Molecule Imaging Reveals Translation of mRNAs Localized to Stress Granules. 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11.010.

2.Thinking afresh about how cells respond to stress
https://phys.org/news/2020-12-afresh-cells-stress.html

相關焦點

  • 2020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細胞應激顆粒中的mRNA確實可以表達蛋白doi:10.1016/j.cell.2020.11.010就像人一樣,細胞也會遭受應激。突然的氧氣下降、過熱或毒素都會引發一連串的分子變化,導致細胞停止生長,產生應激保護因子,並形成應激顆粒(stress granule)---蛋白和RNA分子擠在一起而形成的無膜細胞器。
  • Cell|利用單分子成像揭示應激顆粒中mRNAs翻譯過程
    這種翻譯重編程允許細胞保存能量並將其資源轉移至細胞內穩態恢復【1】。在此期間,整合應激反應也導致應激顆粒(stress granules,SGs)的產生,即由mRNA和RNA結合蛋白組成的無膜細胞器。截至目前,雖已有許多研究報導SGs的成分,特性及其在疾病中的角色,然而人們對其生物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
  • Nat.Cell Biolo.:啟動細胞自噬的FoxO1蛋白
    最近,國際著名科學雜誌《自然細胞生物》(Nature Cell Biology)上刊登了北京大學醫學部朱衛國教授課題組的重大研究進展:腫瘤抑制因子FoxO1是誘導細胞自噬的關鍵蛋白,其抗癌作用與其誘導自噬功能密切相關。
  • 晚期核內體作為mRNA的翻譯平臺,維持著軸突中的線粒體
    介紹mrna的局部翻譯是一種高度保守的機制,它允許在亞細胞水平上對蛋白質組進行時空控制。這種調控在神經元中尤為重要,在神經元中,對蛋白質定位的嚴格控制使得細胞功能高度區域化,遠離細胞體。RNA顆粒與軸突內體有關在真菌菌絲中,RBPs和核糖體與可動的核內體相關,這增加了核內體參與RNA顆粒在其他細胞類型(如脊椎動物神經元)中轉運的可能性。為了觀察RNPs在Xenopus RGCs軸突中的運動,我們將螢光標記的uridin -5』- tri(Cy3-UTP)注入胚泡標記內源性rna。
  • Cell:顛覆經典!核糖體還可以翻譯mRNA的非翻譯區
    2015年8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cell發表了一項令人不可思議的最新研究進展,人們一直認為核糖體只對信使RNA的翻譯區進行翻譯,但這項研究證明這些蛋白質翻譯機器有時也能夠對
  • 研究發現關鍵內質網伴侶蛋白協同自噬途徑負反饋調節細胞應激反應...
    因此,維持蛋白質穩態、降低內質網應激水平可作為代謝性疾病的潛在治療靶點。自噬作為細胞清除內質網錯誤摺疊蛋白的重要途徑之一,其與內質網應激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博士研究生楊雲志和馬風光等人在研究員李於的指導下,在衣黴素(tunicamycin)誘導的內質網應激動物模型及細胞模型中發現內質網伴侶蛋白Calreticulin表達上調,同時伴隨細胞自噬水平增強。
  • 核糖體碰撞觸發應激反應來調控細胞命運
    核糖體碰撞觸發應激反應來調控細胞命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 13:21:56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Rachel Green研究組發現,核糖體碰撞觸發應激反應來調控細胞命運
  • Cell:重新思考膽固醇如何被整合到細胞中
    但是,除了高膽固醇的有害副作用外,膽固醇還是所有細胞的必需成分,並且是身體許多重要功能的基礎。比如,雌激素和睪酮等激素是由膽固醇製成的。長期以來,人們已經知道膽固醇以由脂肪和蛋白組成的小顆粒的形式在體內的血液中運輸。在體內的細胞中,這些顆粒被分解,膽固醇被釋放出來並整合成細胞的一部分。
  • 核糖蛋白顆粒失調促進了RBM20基因編輯豬的心肌病
    核糖蛋白顆粒失調促進了RBM20基因編輯豬的心肌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5:56:17 美國梅奧醫學中心Jay W.
  • 分子醫學研究所劉穎研究組揭示細胞非自主性的線粒體應激新機制
    課題組首次發現線蟲中四種神經元內的線粒體損傷可以傳遞信號至遠端腸道組織並引起腸道組織內的線粒體未摺疊蛋白反應(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mitoUPR),神經肽FLP-2在該過程中起到信號傳遞功能。
  • DEAD-Box蛋白eIF4A調節RNA凝集
    蛋白eIF4A調節RNA凝集。相關論文2020年1月9日在線發表在《細胞》上。 應力顆粒部分地通過分子間RNA-RNA相互作用形成,並且為了更好地理解RNA凝集是如何發生的,研究人員證明了RNA在體外有效地募集到RNA或RNP凝集物的表面。研究人員證明,通過ATP依賴的RNA結合,DEAD-box蛋白eIF4A可以在體外降低RNA凝集並限制細胞中應激顆粒的形成。
  • 蛋白Neuropilin-1促進新冠病毒進入和感染人體細胞
    眾所周知,SARS-CoV-2是通過受體ACE2感染宿主細胞的。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慕尼黑工業大學、哥廷根大學醫學中心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神經纖毛蛋白1(neuropilin-1, NRP1)是一種可以促進SARS-CoV-2進入細胞內部的因子。
  • Cell:在細胞分裂時,組蛋白化學修飾也可遺傳,並在維持後代細胞身份...
    圖片來自 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10.009。這項新的研究證實保持細胞身份的機制是基於DNA的包裝方式。人們已知在細胞核中,分子DNA鏈被包裹在核小體(nucleosome)中一組稱為組蛋白的蛋白周圍,所有這一切都位於稱為染色質的較大超結構中。
  • 研究揭示SG定位的mRNA翻譯
    他們利用單分子成像揭示了定位於應激顆粒(SGs)的mRNA的翻譯。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2月11日的《細胞》雜誌上。 他們使用活細胞中mRNA翻譯的單分子成像技術重新檢驗假設。儘管他們觀察到非翻譯mRNA優先招募到SG,但他們發現明確證據表明,定位於SG的mRNA可以進行翻譯。
  • Cell論文解讀!新發現顛覆對殺傷性T細胞的傳統認知,有助開發出更好...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11.019。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解決免疫學中的許多難題,包括具有醫學意義的謎團,比如,為何最近開發的使用經過基因改造的殺傷性T細胞的癌症療法不能很好地對抗實體瘤,以及為何被認為對殺傷性T細胞非常脆弱的愛滋病致病病毒HIV似乎能夠通過躲在血液之外來無限期地逃避這些免疫細胞。
  • Cell:原來TMPRSS2是幫助新冠病毒進入靶細胞的關鍵蛋白酶,這次神藥估計在日本丨醫麥猛爆料
    ACE2蛋白入侵細胞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攜帶冠狀病毒S蛋白和SARS病毒S蛋白的複製缺陷型水皰性口炎病毒(VSV)顆粒去感染一系列人類和動物的細胞系,發現兩種病毒感染的細胞系的表達譜一致,這說明了新冠病毒和SARS選擇的受體一致。
  • 仿生超小納米顆粒可靶向小膠質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病
    仿生超小納米顆粒可靶向小膠質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6 16:04:28 蘇州大學Zhen Li研究團隊通過仿生超小納米顆粒靶向小膠質細胞來治療帕金森氏病
  • cell:發現新冠病毒入侵細胞關鍵蛋白酶!SARS患者恢復期的血清可能治癒新冠肺炎
    此外,針對人ACE2的抗血清可以阻止SARS-S和SARS-CoV-2,但不能阻止VSV-G或MERS-S的侵入。最後,轉染感染SARS-CoV2的BHK-21細胞高效表達ACE2,表明SARS-CoV-2和SARS-S一樣,利用ACE2侵入細胞。
  • Cell:eRNA在調節基因表達中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
    2017年1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細胞中,DNA經轉錄產生RNA,而RNA為細胞表達蛋白提供遺傳指令。基因組的大部分經轉錄產生RNA,但是僅有一小部分RNA確實是來自基因組的蛋白編碼區域。
  • 科學家發現FGF21驅動線粒體肌病應激反應動態
    科學家發現FGF21驅動線粒體肌病應激反應動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3 13:11:41 近日,芬蘭赫爾辛基大學Anu Suomalainen課題組研究發現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驅動線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