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過美不善,且已有夫。
這幾個字,是拓跋珪的母親,對自己的妹妹夫人的綜合評價。大致意思就是這個女孩兒長得太好看,可能會帶來厄運。而且她已經有丈夫了。
拓跋珪一眼就看中了賀夫人,他才不管那麼多,長得漂亮如果都成了一件罪惡的事情,那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不過事情還是有點噁心,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賀夫人是明獻皇后的親妹妹,也就是從輩分上來說,賀夫人是拓跋珪的親小姨。
鮮卑族人不顧及血緣關係什麼的,這勉強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鮮卑族中,女人大多是繼承制的,沒有什麼人倫觀念。
可關鍵是你也得等人家丈夫死了你再繼承好不?人家丈夫活蹦亂跳的呢,你就跑去搶了他媳婦兒這合適嗎?為了奪取賀夫人,拓跋珪先把他姨夫給殺了,這才名正言順地把賀夫人給弄回了後宮。
小姨夫人成了拓跋珪的噩夢。
娶自己的小姨,這在漢族人心目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血緣關係在這兒,而且經受過儒家教育的漢人們,從內心角度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可是鮮卑族人就沒那麼多忌諱了,何況當時他們還沒有被漢化,因此只要有這方面需求,就算是親兄弟姐妹,他們也是不會放過的。
紹母即獻明皇后妹也,美而麗。初太祖如賀蘭部,見而悅之,告獻明後,請納焉。後曰:"不可,此過美不善,且已有夫。"太祖密令人殺其夫而納之,生紹,終致大逆焉。---《魏書》
但是拓跋珪找的這個老婆,卻跟其他有血緣關係的女人不一樣,因為賀夫人給拓跋珪帶來了滅頂之災。
兩個人新婚燕爾,本來是比較恩愛的。公元394年,賀夫人還給拓跋珪生了個兒子拓跋紹。由此可見拓跋珪並沒有冷落這個媳婦兒。
關鍵是時間長了,兩個人在一起總歸會有人犯錯。你拓跋珪是皇帝,沒人敢說你做錯了,可是賀夫人就不一樣了,就算不犯錯,拓跋珪說你錯了,你就是錯了。
因此在公元409年的時候,賀夫人犯了錯,道武帝拓跋珪大怒,也不知道犯了啥錯,就把賀夫人給關了起來,甚至揚言要殺掉賀夫人。
這件事可把賀夫人嚇壞了,她立刻派人去找自己的兒子拓跋紹幫忙。拓跋紹當時已經是16歲的俊後生了,可能由於近親結婚,所以這腦子不太好使。
他不管父親是不是真的要殺母親,立刻帶著人馬衝入了宮中,手起刀落就把父親拓跋珪給剁了。當時拓跋珪才39歲,大業未成中道,的確十分可惜。
拓跋紹和賀夫人也沒落下什麼好下場。
拓跋珪當時才39歲,不過兒子倒是生了10個。其中大兒子拓跋絕對是個人才,後期開創的基業,為北魏一統北方奠定了基礎。
拓跋嗣的生母劉氏,本是匈奴首領的女兒,嫁給拓跋珪以後,給他生了一兒一女。可問題是拓跋被立為太子的同年,劉氏就被拓跋珪給賜死了。
這種習俗實在是惡毒,只要兒子做了儲君,那麼母親就必須要被賜死。為什麼?因為北魏在學習當年的漢武帝,漢武帝把劉弗陵立為太子,隨即就把劉弗陵的老媽鉤弋夫人給賜死了,理由很簡單,他怕子少母壯,出現呂后亂政的情況。
拓跋嗣這一年18歲,失去了母親。可是父親還在不斷地娶媳婦兒生兒子,這對拓跋嗣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威脅。
當拓跋紹帶兵入宮弒君的時候,其實拓跋嗣是鬆了口氣的,因為他終於不需要再擔心易儲的情況出現,因為父親被弟弟殺了。
於是拓跋嗣立刻帶兵入宮,抓獲了拓跋紹和賀夫人,將他們倆全部處死了。此後拓跋嗣登基稱帝,也就是明元帝。他執政期間,繼承了拓跋珪的宏圖大志,也善於與民休養生息,為後來他兒子拓跋燾一統北方奠定了基礎。
拓跋珪也算雄才大略,可惜死在了好色之上。
拓跋珪娶小姨本身在鮮卑族內部一點問題都沒有,繼承後媽的大有人在,更何況是小姨呢?只不過殺人家丈夫,搶了小姨,這件事有點不厚道。
其實拓跋珪的創業之路非常坎坷,當時他所處的代國被前秦給滅了。前秦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統工作,拓跋珪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中。
等到前秦在淝水之戰中戰敗後,各民族紛紛恢復自己過去的國家,拓跋珪當然抓住了這個機會,在匈奴人的幫助下,招攬了大量過去的部眾,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那就是北魏,這一年的拓跋珪才不過16歲。
拓跋珪在戰場上的表現非常優異,他曾多次擊敗過草原各大部落,又先後擊敗過後燕、後秦的大軍,將北魏從弱小的國家,逐漸帶動成為了北方霸主。
如果北魏在他的帶領下,繼續這麼走下去,可能會提前實現大一統的工作。可惜每個人都會有毛病,拓跋珪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色,他本人也是因為好色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總結:其實近親結婚,在當時不算什麼大事兒。
別說北魏了,就算是到了隋唐時期,近親結婚,其實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表兄妹之間,當時貴族聯姻基本上都是表兄妹互相結合,也沒見生出什麼傻子來。
只不過現代人非要用現代的道德標準,去衡量過去的種種行為,這才讓一些本就再合理不過的事情,變得有些不知廉恥了。
整件事拓跋珪最大的錯,那就是心慈手軟了,他遲遲不肯動手,那就不要宣判人家死刑。嚇得賀夫人立刻想辦法策動兒子造反,這才是拓跋珪最失策的地方。
參考資料:《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