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第二周注意事項,教你如何餵養健康寶寶--護理常識

2020-08-26 景浩講育兒

眼耳口鼻護理

胎兒在娩出過程中,要經過母親的產道。產道中存在著一些細菌,新生兒出生時,眼睛可能會被細菌汙染,引起眼角發炎。所以,孩子出生後,要注意眼睛周圍皮膚的清潔。可以用藥棉浸生理鹽水替寶寶每天拭洗眼角一次,由裡向外,切不要用手拭抹。



遇到孩子鼻腔內分泌物較多,清潔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千萬不能用發卡、火柴棍挑挖,以免觸傷鼻黏膜。如果鼻屎在鼻孔口,一般都能拉出,但動作要輕柔。如果鼻屎近於鼻腔中部,可以先用棉籤蘸點溫水溼潤一下,然後用棉籤輕輕地卷出來。


用布給嬰兒揩洗口腔不好,因為嬰兒的口腔黏膜嬌嫩,容易引起破損而造成感染。正確的做法是在兩次餵奶之間,餵幾口溫開水即可。


寶寶耳朵內的分泌物不需要清理,洗臉時注意耳後及耳朵外部的清潔即可。保持五官的清潔,有利於寶寶的健康。


可以用蘸溼的棉籤擦洗外耳郭,但小心不要伸入耳道。注意不要把水滴入耳道內。若寶寶的耳背有皸裂,可以塗一些熟食油或1%紫藥水。


新生兒的糞便

新生兒出生後頭3~4天內,排出的糞便呈墨綠色,稍黏稠,量不多,無糞臭。如果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還沒有胎便排出,或4天以後仍有胎便排出,均須找醫生詢問。



母乳餵養兒的糞便呈金黃色、糊狀、有酸味、無臭味、無奶瓣,每天排便1~4次,有的寶寶每天要排便7~8次,只要孩子吃奶正常,體重增加,也屬正常。人工餵養兒的糞便呈淡黃色,糞便較幹,稍有臭味,每日1~ 2次,有便秘傾向。有的寶寶糞便呈淡綠色,家長不必驚慌,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乳類中含有較豐富的鐵,未能完全吸收,從糞便中排出,使糞便呈綠色。


有的乳類中優質脂肪容易消化,在此過程中消耗膽汁較少,多餘的膽汁則從糞便中排出,使糞便呈綠色。腸道有炎症或腸蠕動過快,在腸道中的膽紅素尚未轉換,就從糞便中排出,使糞便呈綠色。



新生兒的小便


新生兒在出生過程中或出生後會立即排尿一次。90%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尿,有的會延至48小時排尿,均為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新生兒超過48小時仍無尿,須找醫生查明原因。


出生幾天的新生兒因為吃得少,加上皮膚和呼吸會蒸發水分,每日僅排尿3~4次。新生兒出生6~ 10天後因吃奶量增加,而膀胱容量小,每天排尿次數可達20~ 30次。


新生兒的尿液呈淡黃色且透明,但有時寶寶排出的尿會呈紅褐色,稍顯渾濁,是因為尿中的尿酸鹽結晶所致,2~3天後會消失。


想了解更多關於孕期、嬰幼兒期營養保健知識,就請關注 吧!

相關焦點

  • 新生寶寶第三周注意事項,教你如何餵養健康寶寶
    母乳中有解脂酶,對脂肪的消化起主要作用,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85%~90%的脂肪能被吸收,充分說明母乳餵養的好處。牛奶餵養的寶寶,由於牛奶中缺乏解脂酶,如果餵養不當就容易引起孩子脂肪瀉。 新生兒腸道相對較長,腸壁薄,血管豐富,有較大的小腸消化、吸收面積,有利於消化和吸收。
  • 新生寶寶第三周注意事項,教你如何餵養健康寶寶--護理常識
    對於新生嬰兒來說,這是一種正常現象,而且對寶寶吸奶很重要。嬰兒吸奶時,前部用舌頭和口唇黏膜、頰部黏膜抵住乳頭,後部的脂肪墊關閉,幫助增加口腔中的負壓,有利於嬰兒吸入乳汁。隨著牙的萌出,這個高出的脂肪墊會漸漸變平。有些人錯誤認為這個脂肪墊是多餘的,甚至會有人主張用刀割去孩子口中的「螳螂嘴」,這樣做很危險。
  • 新生寶寶第一周的注意事項,教你如何評定寶寶的各項體徵
    因此,出生後的第一周,尤其是第一天,對新生兒來說最重要。隨著日齡的增長,新生兒獲得健康生活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大。足月的健康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後最初的兩個星期內,就能適應出生後的生活。早產兒則需要適應更長的時間。
  • 新生寶寶第二周注意事項,教你如何餵養健康寶寶-餵養指導
    母乳餵養,有益寶寶 母乳,是媽媽專為寶寶準備的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有一些媽媽出於保持體形或減少麻煩的理由,不願意給寶寶餵養母乳,靠人工餵養替代母乳,這樣對母子都不利。
  • 新生寶寶第二周注意事項,教你如何餵養健康寶寶--餵養指導
    母乳餵養,有益寶寶 母乳,是媽媽專為寶寶準備的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有一些媽媽出於保持體形或減少麻煩的理由,不願意給寶寶餵養母乳,靠人工餵養替代母乳,這樣對母子都不利。對於消化和吸收功能弱的寶寶來說,最易於消化和吸收。 母乳除營養豐富外,含鈣量高,每百克母乳可達到含鈣30毫克,用母乳餵養寶寶,可以減少嬰兒佝僂病的發生。母乳中鈣與磷元素比例適宜,與正常人體內鈣磷比例一致,寶寶易吸收,對發育極其有利。母乳具有增進寶寶免疫力,增強寶寶體質的作用。
  • 產後小知識 剖腹產媽媽產後第三天注意事項及寶寶護理常識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產後小知識 剖腹產媽媽產後第三天注意事項及寶寶護理常識 親愛的寶媽,今天你的小天使已經來到你身邊三天了,是不是已經稍微習慣一些了呢?但是寶媽還要繼續學習哦。學會漲奶緩解方法,提前預防產後便秘;觀察寶寶黃疸;掌握寶寶洗澡常識。
  • 新生寶寶第二周的注意事項,教你如何餵養健康寶寶(1)
    如果產後頭幾天乳量不足,可以讓寶寶增加吮吸次數,不定時按寶寶需要吸吮乳房。 每次哺乳時,乳汁分泌速率不同,開始哺乳的2~3分鐘,乳汁分泌極快,為每次哺乳總量的半數,過了8~ 10分鐘,乳汁漸少。 維持乳量要做到,注意乳媽媽的個人衛生,保護好乳頭,按時刺激乳房,同時,還要注意攝入充足的水分。 注意乳媽媽個人衛生:產後的起居飲食要定時,在足量熱能、蛋白質的原則下,應當多吃一些蔬菜及豆製品。豆漿富含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B,每天飲用有助於增多泌乳量。乳媽媽膳食如果脂肪攝入太多,會引起發胖而減少乳汁。
  • 金牌月嫂:秋冬來臨,新生寶寶護理應注意哪些事項?
    但是很多寶爸寶媽又不知在秋冬季節應該如何科學為新生寶寶做護理,如何讓新生寶寶健康過冬成為媽媽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在這裡隨珠海同輝家政金牌月嫂一同來了解冬季新生兒護理都有注意哪幾方面。1、秋冬季新生兒母乳餵養注意事項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種疾病的頻發時期,母乳中所含的抗體可以幫助嬰兒減少生病的可能性
  • 手把手教你如何護理新生寶寶的臍帶
    你有仔細的看過自己的肚臍眼嗎?寶寶的肚臍眼也是這種奇怪的形狀?(寶媽說)從剛出生被剪掉臍帶,剩下的肚臍部分是怎樣變成肚臍眼的呢?原來臍帶殘端會慢慢變黑、癒合,一般會在剪斷臍帶後1-2周的時間內脫落,之後才會形成肚臍眼。如果護理不當被細菌感染,易導致敗血症甚至死亡。
  • 出生三周的寶寶,護理要點、注意事項
    剛出生三周的寶寶雖然仍然會在晚上醒來要奶吃,他一次可以睡的時間已經明顯延長了,有可能長達3-4小時。同時,他醒著的時間也變長了。 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體內的激素會重新調整睡眠模式以適應小寶寶的生活規律。白天當孩子睡覺的時候媽媽也應該小睡片刻。用配方奶粉餵養的孩子睡眠時間會稍微長一點,因為配方奶粉會在他們的小胃裡停留的時間稍微久一點,但是,母乳是最好的。
  • 冬天出生的新生寶寶,該如何護理?
    天氣越來越冷, 離冬天越來越近 ,冬天也會有很多新生寶寶出生,那麼在冬天我們應該如何照顧寶寶?今天跟大家分享冬天照顧新生兒注意事項。細節①:堅持母乳餵養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種疾病的多發病時期,而母乳中含有抗體以及大量營養物質,能夠增強寶寶身體抵抗力,減少生病的可能。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一定要堅持給寶寶哺餵母乳。
  • 護理新生寶寶,春夏秋冬有差異
    作者:寶寶知道 木槿花開630護理新生寶寶,春夏秋冬有差異。春季氣溫不穩定,要隨時調整室內溫度,儘量保持室溫恆定;夏季要注意給寶寶補水;秋季要注意預防腹瀉;冬季要注意保暖。護理新生寶寶,春夏秋冬有差異新生兒春季護理要點春季氣溫不穩定,要隨時調整室內溫度,儘量保持室溫恆定。春季北方風沙大,揚塵天氣不要開窗,以免沙土進入室內,刺激新生兒呼吸道,引起過敏、氣管痙攣等。春季天氣溼度小,室內要24小時開加溼器,保持適宜溼度。這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也要適當餵水。新生兒夏季護理要點1.
  • 寶寶混合餵養的注意事項
    那麼混合餵養注意事項有哪些?跟來賓名妍月府·月子會所一起來學習下吧!混合餵養注意事項1、儘量不放棄母乳餵養由於母乳對寶寶的健康最有益2、按規律餵食母乳餵養的寶寶最好按需哺乳,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則可以按照固定的規律進食,所以,在混合餵養寶寶時,媽媽也要注意,儘量按規律餵食。加配方奶後,寶寶的餵奶間隔時間會比母乳餵養時延長0.5~1小時。規律的進食利於寶寶的營養吸收。
  • 新生兒護理與餵養注意事項,新手媽媽要知道哦
    新生寶寶的護理與餵養十分重要,作為新手爸媽,不免手足無措。那麼,該如何做才能照顧好小寶寶呢?吃喝拉撒日常護理該如何做呢?請看,新生兒護理與餵養注意事項!吃喝拉撒護理指南!另外,在離開醫院的時候,媽媽一定要記得諮詢母乳餵養的專業人士,例如寶寶嗜睡黃疸不吃奶等問題該如何解決。2、奶粉餵養: 如果媽媽選擇的是奶粉餵養,則要事先選好質量好的配方奶粉,寶寶出生後要注意孩子是否對奶粉過敏,什麼牌子的奶粉更適合寶寶。
  • 新生寶寶第一周的注意事項,教你如何評定寶寶的各項體徵(3)
    母乳餵養,可以使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具有較強的防感染能力。所以,初乳被人們譽為「第一次免疫」,新媽媽一定要抓住給孩子餵養初乳的機會。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提出:母乳餵養好! 新生嬰兒皮膚容易出現感染,最常見的是膿皰瘡,指出現小水粒至綠豆大小的皰疹,中間有透明液體或膿液。新生兒皮膚柔軟,如果面頰、四肢或軀幹皮膚發硬,伴有全身發涼、體溫不升,必須及時就醫。 新生兒生後2~3天出現黃疸,1周左右退淨,屬於正常情況。如果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或者黃疸持續2周還未消退,均屬不正常情況,應當找醫生診治。
  • 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教你如何讓早產兒奮起直追足月兒
    作者:寶寶知道 孕媽咪UP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把出生體重低於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於胎齡者。
  • 21DAYS小課堂:0-1歲的寶寶要如何護理?
    十月懷胎,再到胎兒出生,看著他從胎兒變成新生兒,再從新生兒逐漸成長,每一階段,媽媽們總是百般呵護,同時總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寶寶,或是初為人母,不知道從哪方面入手。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新生兒到1歲之間的護理的要點和注意事項,記得收藏哦!
  • 出生體重不足2斤,佛山28周「袖珍寶寶」健康出院啦!
    出生體重不足2斤,佛山28周「袖珍寶寶」健康出院啦!經過搶救與50多天的細心護理,目前,這個「袖珍寶寶」終於健康出院。面對情況,小伊伊的父母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們很擔心孩子搶救過來後會不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能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我們已經召集新生兒科的醫生護士,擬定了嚴密診療護理方案,並為小伊伊開通了綠色通道,可以24小時隨時接收母乳,給予純母乳餵養,並且儘早開展新生兒『袋鼠式護理』輔助治療,通過適宜聲光、合適體位、減少疼痛、父母參與等早產兒發育支持護理讓孩子高質量地存活。」
  • 新生寶寶1周內護理攻略 太實用了!
    因此,小麼總結了寶寶出生一周內的護理攻略,方便媽媽們在醫院裡的時候照顧寶寶,以此來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感。第一天:【關於寶寶】出生0-28天的嬰兒稱為新生兒,正常新生兒的胎齡大於或等於37周,體重在2500克以上。胎齡不足37周而出生的寶寶,被稱為早產兒,也稱為未成熟兒。
  • 該如何健康增重?新生兒科為你揭秘護理6方面
    早產寶寶體重普遍偏低,讓不少新手爸媽擔心又害怕,但是一般通過後期的科學合理餵養和健康護理,體重方面能夠與足月兒慢慢接近,身體其他功能也逐漸恢復, 我們要關注早產兒早期、過渡期及後期的一個追趕性生長並且追趕性生長至2歲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