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把孩子培養優秀,而孩子卻正走向反面……

2020-08-28 健康編輯說

文/丹妮郭,健康編輯說

圖/來自網絡


你的孩子快樂嗎?

現在很多父母可能不太關心這個問題,他們更關心的是,我的孩子優秀嗎?

可以理解,因為父母自己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壓力,快樂不起來,哪還有心思關心孩子快不快樂呢?或者說,他們認為,孩子的快樂應該建立在他的優秀能力上,考試都不及格,還談什麼快樂。

對於這個問題,好友小白也曾經和我探討過。她和她老公都是那種讓人快樂的人,他們對孩子的養育觀點也很一致,就是培養一個快樂的孩子。可是,這種養育觀點和其他家庭成員產生了衝突。

長輩們都認為,要對孩子嚴格要求不能鬆懈,更是督促著她給孩子報各種學習輔導班。在爺爺奶奶的觀念中,棍棒出孝子;伯伯伯母的價值觀裡,學習優異是他們的信仰。

我這位朋友也曾動搖過,被家人的觀點弄得焦慮過,也把孩子的時間用各種輔導班填滿過,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她果斷放棄了。

因為她看到,孩子曾經靈動的眼睛變得越來越呆滯了;從前親密互動的親子關係,在催寫各種作業中變得疏遠了。有一天,孩子噙著淚水,眼神無助地望著她說:「媽媽,我不快樂。」

快樂,是兒童情緒教育的最終目的。我們要培養孩子快樂的生活觀。而孩子的快樂從哪裡來呢?首先,父母是快樂的,如果父母整天愁眉苦臉,孩子也很難真正快樂起來。其次,要給孩子創造快樂的源泉。

那在平時生活中,怎麼給孩子創造快樂的源泉呢?

第一,是父母的關注。如果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注,就很難與父母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也被稱為依戀關係。沒有這種依戀關係,孩子就沒有安全的連接,就會缺少同理心而且更容易發怒,這樣的孩子很難得到快樂。

所以,父母再忙也要適當關注孩子。閒暇時,可以陪孩子玩玩遊戲、和孩子討論一下學習;沒時間時,也可以簡單問問孩子,今天過得開不開心。關鍵是,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在關心著他,想著他,愛著他。

第二,讓孩子做他感興趣的事。我們大人不也一樣嗎?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時會很高興、很有動力,孩子也一樣。而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也能在好玩的事物中學到很多知識。

比如,孩子對樂高積木痴迷,就盡力滿足他這個興趣需求。在家裡,開闢一個樂高角落,相當於給了孩子一個「快樂小窩」,孩子不僅會沉浸在快樂中,還能通過積木搭建,鍛鍊空間想像力和雙手的精細動作能力。

第三,讓孩子感到滿滿的成就感。成就感,就是做完一件事時,所獲得的愉悅和成功的感覺。

比如,孩子學會了一首新的鋼琴曲,教會了爺爺奶奶說英語,精心呵護的植物開花了……這些成就感,會大大激發孩子的快樂基因,有助於孩子快樂生活觀的養成。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愛上比較你才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不要讓孩子成為反面教材
    s孩子好像總是自我評價過低。家長該怎麼做?寶寶內心自我價值感缺失我們怎麼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個價值體系,有可能是正面也有可能是負面。想要改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缺失,就需要家長意識到孩子的價值觀建立是從小開始的,不要忽略這一點。作為家長的你,一定不要忽略孩子的童年教育。
  • 培養孩子走向何方
    >有些父母,有權有錢,但孩子沒出息;有些父母,對孩子不太管,但是,孩子還不錯;有些父母,對孩子啥都管,孩子還鬧心;有些父母,自己沒讀書,卻培養出了優秀的孩子;有些父母,自己是高學歷,卻教育出糟糕的孩子;有些父母,沒知識,但有文化;有些父母,有知識,但沒文化;有些父母,很聰明,但不智慧;
  • 寵溺的反面是打擊,家長的打壓式教育,會容易使孩子走向極端
    寵溺的反面是打擊,家長的打壓式教育,會容易使孩子走向極端家長的教育方式,有時候會走向極端化。或者是說,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並不是取中間的平衡方式,而是偏離到某一方。就像是寵溺孩子,是不是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把自己的所有都給孩子,任由孩子揮霍,就是在愛他們?這是一種極端方式。而另外一種,寵溺的反面,就是打擊了。
  • 優秀的孩子是怎麼培養的?這樣做孩子不會讓你失望
    孩子要怎樣培養,才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他們一邊用自己認為對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他能夠走向一條成功的正確的道路,一邊又經常懷疑自己,教育方法是否存在問題,明明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孩子就是不理解我,為什麼經常跟我唱反調或者不聽我的意見。我想很多家長都陷入過這樣的自我懷疑。但是父母可能誤會自己或者有些方面確實做錯了。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是走向優秀最大的障礙
    專注、堅持、自律,這三大品質是孩子走向優秀和成功的關鍵。
  • 孩子膽小怕嘗試?家長用好「馬太效應」,讓孩子從平庸走向優秀
    孩子的「膽小」需要家長的引導,想讓孩子從平庸走向優秀這個孩子就是小莉家的。經過老師一番安撫,最後孩子上臺了,但是正因為此,孩子表示自己再也不想參加這樣的活動了。,培養其面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心理。▲ 利用共情在馬太效應的影響中,優秀的人會更優秀,而失敗的人會越來越失敗。所以家長需要規避其負面的影響,學會共情,讓孩子知道他一定不是最差的,而且,一直有人陪伴在他的身邊,鼓勵他,支持他。父母的共情對孩子來說,是黑暗中的燈塔,有很強的安慰作用。
  • 讓每個孩子走向人生的正循環
    孩子是一張空白的紙,充滿了無限可能,你一開始往上畫上了什麼,孩子就很可能以那條路徑為底色擴散出可能性。
  • 孩子走向優秀之路,家長需正視孩子自我教育,不妨這樣做
    自我教育是指個體通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經歷生活後,進行深入思考而後反觀自己身上的缺點或不足,在自尊心和上進心的驅動之下,不斷自我修正錯誤,完善自己的人格,克服懶惰思想,突破自己的潛能極限,最終實現人格的健全和目標追求,逐步實現自我綜合素質走向優秀的教育過程。
  • 3到6歲是培養孩子性格的黃金期,3個辦法,養成孩子優秀品格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把孩子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正所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身體健康,孩子們才能茁壯地成長。那麼,除了寶寶的身體狀況,家長們最關心的是什麼呢?那麼同樣都是教育孩子,為什麼有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就那麼好?品格就那麼優秀呢?
  • 父母想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懂得利用做家務,讓孩子的人格更優秀
    當他們做了錯事,傷害了別人時,通常是父母站出來向對方道歉,而做錯事的人躲在父母后面,以免受到責備,事實上,這種「做」是不可取的,因為孩子想長大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負責任,有責任心是美國不可缺少的,品格優秀。如果自己真的為孩子好,我們生活就要進行適當放手,不能只看眼前,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有遠見的家庭環境教育教學方式才是一個最好的。
  • 鍾南山談家庭教育:想培養出優秀孩子,你得這樣做…
    就像鍾家一家幾代人,都稱得上「優秀」。但,優秀的基因並非沒有緣由,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鍾老的兒子鍾惟德小時候很調皮,經常逃課和打架,常常被老師叫家長。於是鍾南山就從這一點入手,不斷放大孩子的優點,鼓勵他多幫助別人。他說:「通過發揮和發揚孩子的長處,幫助他們建立榮譽感和自尊心就足夠了。」
  • 了解「霍桑效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培養優秀孩子嗎?
    導語:所有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學習"天才"。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給孩子報了各種的輔導班,想通過這種加強訓練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達到提升成績的效果。還有一些家長會積極輔導孩子作業。
  • 敢於放手的媽媽才能培養優秀的孩子
    每次到假期的時候,童童的媽媽都很悠閒,該逛街的逛街,該鍛鍊身體就鍛鍊身體,同事們都很嫉妒,同樣是小學三年級孩子的媽媽,同事小王就忙得不亦樂乎,輔導孩子做作業,陪孩子練字,彈琴畫畫,小王感慨,人家的孩子是來報恩的。
  • 孩子有這3種表現,是走向優秀最大的障礙
    專注、自律、堅持,是一個人走向優秀和成功的核心品質,三者相輔相成。注意力不集中,是正處在幼兒園、中小學的孩子中最常見的問題,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不止孩子管不住自己,很多大人也是一樣:想減肥,管不住嘴;想運動,邁不開腿;想早睡,還是躺床上刷手機到深夜;想學習,買的書、課程卻成了擺設······
  • 如何培養出優秀孩子?
    要知道,孩子內心的能量就這麼多,當快樂的孩子無憂無慮地探索世界、發展自我時,被父母過度苛責數落的孩子,可能正孤獨地坐在某個角落舔自己的傷口。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變得更優秀,那麼首先要明白,好的教育方式,一定是讓人如沐春風、心悅誠服、打心底就願意接受的。
  • 優秀媽媽的四個步驟,培養優秀的孩子
    他們也想溫柔的對待孩子,也想展示一副慈母的面孔。但是面對熊孩子的各種不良行徑時根本無法忍受暴怒的情緒。大家都應該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平靜,溫柔和慈愛是最好的武器。孩子還小,難免會有調皮搗蛋的時候,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不是粗魯和野蠻。而應該用平靜和溫柔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出現的各種問題。
  • 心理學"霍桑效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父母在監督孩子學習時,也是非常的安靜,並不是我們想的這種,就坐在孩子身邊眼睛狠狠的盯著他。而是自己找來一本書,與孩子一起學習,這種教育方式就是非常可行的。一段時間後,孩子的學習成績真的有所上升,取得較大的進步。
  • 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是走向優秀最大的障礙
    注意力不集中,是正處在幼兒園、中小學的孩子中最常見的問題,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不止孩子管不住自己,很多大人也是一樣:想減肥,管不住嘴;想運動,邁不開腿;想早睡,還是躺床上刷手機到深夜;想學習,買的書、課程卻成了擺設······對於孩子來說,自制力與專注力同樣重要,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難完成自己設下的目標。
  • 父母想讓孩子有出息,就要培養這5個優秀品質,看看咱家有沒有
    父母總是想給孩子全部的愛,孩子總歸要離開自己,走向社會,走向獨立,父母就是的責任就是託舉孩子成長成人,讓他成為一個社會人,具有競爭力。想讓孩子長大後有出息,就要培養孩子一些好習慣和優秀品質。孩子有5個優秀品質,將來大有出息,看看咱家孩子佔幾個
  • 要想孩子優秀,就得先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
    現在兩個孩子都進了縣城同一所中學,要去陪讀也方便多了。去年已經在縣城陪讀的朋友聽到消息就打來電話說,他 那你最好有一間空房子讓我去租下來考慮那孩子剛離開家,需要有父母陪著。我們也正準備要找房子。至少可以讓孩子可以把所有的時間用在學習上。住校就得自己排隊打飯,自己洗衣服。這些都會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轉而又想,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生活獨立也是件好事,畢竟孩子長大後要走出校門,離開父母。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個報導說一個考上名牌大學的學生還要老媽去大學陪讀照顧他的生活日常,這樣也未免依賴性太強了吧,父母不在了他該怎麼辦?我們可不想自己的兒女成為這樣的「優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