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做的事情經常忘記?心理學:評估下你的前瞻性記憶

2020-09-24 心理星光

打算做的事情經常忘記?心理學:評估下你的前瞻性記憶


生活的繁忙總會使我們忘記許多事情,對於突然翻出來的雜物,很多人要回想一下才能將與其相關的事情找回。也許,一件該及時做的事情被記憶不佳的你擱淺了。

在心理學上,這種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的情況,被稱作前瞻性記憶,是回顧性記憶的一種。前瞻性記憶是日常生活能力的核心部分,沒有它,我們就不能很好地實施我們做好的計劃。下面來做一組測試,看下你的前瞻性記憶如何。


以下哪件事情你會經常忘記?

  • 付帳(或者是否已經付過帳了)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 計劃好的約定時間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 收看感興趣的電視節目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 下一周的計劃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 出去旅行前取消所訂的報紙、雜誌、牛奶等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 出行前忘記戴上手機、鑰匙、身份證等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 晚上睡覺前調好或取消鬧鐘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 生病時按時吃藥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 朋友或親人生日時送上祝福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 白天計劃好打的電話晚上忘記回了

1.經常 2.有時 3.從不


結果

把你所選答案的序號加起來就是你的得分。

10-15:差 16-20:中等 26-30:好

每個人會對不時忘記做一些事情而感到內疚,而且令人非常沮喪。前瞻性記憶雖然也受到年齡的一定影響,不過它有個優點就是是易於改善。只要稍微有點條理,再加上一些簡單策略的幫助,就可以提高這方面的記憶,比如設置醒目和不熟悉的提示物、靶事件等。

生活中充斥著許許多多的小事,有條理能幫助你理清思路,以便處理更為有用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以下2種方式,徹底讓你忘記一個人
    例如,有的人會出現記憶障礙,記不住事情或者很快忘記。甚至是抑鬱、自我傷害或自我了結。因此,從以上幾種情況就能看出來,適當的忘記一個已經離開的人,是有益無害的。畢竟,他離開了,我們還要好好生活。那該如何忘記呢?
  • 你是否走到門口經常忘事?這是心理學上的「門口效應」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歷:走進一間屋子打算做某件事,但進門的瞬間就忘了自己要幹啥?在心理學領域,這種現象被稱作 「門口效應」。實驗結論:人們穿過門口時很容易忘記信息,因為大腦的短期記憶容量有限,於是大腦中負責處理記憶的區域自發地決定穿過門口的這一瞬間清除冗餘記憶。
  • 心理學筆記-心理學概論(7)記憶
    記憶的提取1.1 內隱記憶有些時候我們會想起一些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這部分記憶我們稱之為內隱記憶。它不涉及意識的加工,是一種潛意識的記憶,通過啟動浮上我們的意識層面。心境會導致認知偏差,也會影響記憶的內容,這種現象稱之為心境一致性記憶。C.前瞻性記憶我們記下來將來的某一時刻要做的事情,例如明天晚上六點要去火車站趕火車,這種記憶稱為前瞻性記憶。當人們需要記住這種偏離日常安排的事情的時候,通常會採用持續監控強迫信息停留在意識之中。
  • 醫學心理學備考資料:心理評估
    今天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醫學心理學中的心理評估,這個章節大家聽起來好像不太熟悉,但是其實在我們的臨床工作中你經常會用到它,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認識它吧!  心理評估就是依據心理學家的理論和方法對人的心理現象及水平所做出的鑑定。有時也用「心理診斷」的概念。心理診斷是對患者做出心理方面的判定和鑑別,它在醫學心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
  • 心理學如是說:長時記憶,為什麼有些小時候的事情我們不記得了呢
    對於小時候發生的事情,有些我們一直到老都會記得清清楚楚,但有一些卻是怎麼也回憶不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根據記憶的三級模型,可能是因為這些事情沒有進入到長時記憶中,在短時記憶的存儲中就被遺忘了;也有可能是雖然存儲在長時記憶中,但是後來被遺忘了。因為雖然長時記憶的存儲時間很長,而且容量沒有限制,但是存儲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也會發生遺忘。
  • 六大原因告訴你:為何記憶要比你想像的更加奇妙
    在學習期間嚼口香糖或喝咖啡的人,如果在測驗時做同樣的事情,那他們會想起來更多。氣味也可以幫助記憶,在努力複習考試要點時,或許你可以嘗試噴上特定的香水或須後水。你應該能夠很好地描述他們的一般特徵(除非你有臉盲症),只是會發現一些特定的特徵——甚至是像眼睛顏色那樣基本的東西——很難確定。這是我們傾向於記住事物的要點,而不是精細細節的很好例子。這不一定是缺點。舉例來說,面部的精細細節每天都會發生變化,但整體印象或「要點」會保持不變,意味著你仍然可以在不同的燈光下認出你的朋友——即使他們換了很不一樣的髮型。
  • 心理學:人類的記憶極限是多大?
    記憶力的核心1920年出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喬治·米勒是將信息加工理論用到心理學上的先驅者之一。他曾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高校任職,是一位久負盛名的心理學教授。他很早開始就對信息加工理論抱有濃厚興趣,並且曾於1956年在《心理學評論》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神奇的數字7±2》的研究報告。在該報告中,他提出人類大腦裡儲存短期記憶的容量僅為5-9個。很多人以為,這一神秘數字就是人類記憶力的極限。但實際上,米勒的神奇數字7±2並不是闡述記憶容量的理論。在確認人類的短期記憶容量後,米勒發現了更加難以解釋的現象。
  • 五個高效記憶術幫助你
    不知道你是否經常經歷這樣的情節:出門忘鑰匙忘手機、水壺放水忘關水龍頭、工作忘上級給的任務、費好大勁記起一件事結果忘了另一件......記性差、忘性大,不僅讓自己過得亂七八糟,還耽誤事情、影響人際關係。在解決記性差的問題之前,先介紹一個概念,叫做「前瞻性記憶」,它是指人對未來要做某件事的記憶,這種記憶和你記事、做事的專注力有關,也和你的行為習慣有密切聯繫。要增強記性,你可以從日常習慣的培養、做事的專注度這兩方面入手,更加快速高效。
  • 為什麼人會忘記?
    還有不少人問,學了心理學,能催眠嗎?會解夢嗎?學過心理學,是不是就能做心理諮詢了? 《三分鐘心理學》,從今天開始,會用更輕鬆的方式,在三分鐘內,說道說道心理學的那些事。 今天,我們來聊聊記憶力。 你的記憶靠得住嗎?先別急著回答,試試回想,上周五的午餐,你吃了多少青菜呢?
  • 心理學《5種策略,6個技巧增加你的記憶功能》
    記憶就好比象大腦中的一個儲物箱,我們將各種材料儲存在其中,日後需要時可以在從中拿出來。偶爾,有些東西也會從」儲物箱「中丟失,那時我們就說我們忘記了。你即將和我們一起開始智慧的旅程,這次旅行將穿越現代心理學的許多領域在出發之前,我們願意與你分享一些重要的信息,它們會幫助你完成這次探險。
  • 心理學:脆弱時,經常做這五件事,你的內心會越來越強大
    而心理學發現,其實內心強大也是可以鍛鍊出來。當我們經常做這些事的時候,無形中也會強化我們的內心,在時間的錘鍊中最終變得強大起來。知名投資人張泉靈的職業一直在轉變,她最先是做記者,後是央視主持人,隨後轉型做投資人,每次的轉變其實在於她敢於去擁抱新事物,所以才會在不同的領域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 記憶能力問題評估測試
    記憶能力問題評估如果你想了解你的記憶力以及你運用記憶力是否得法,那麼請你回答下面提出的20個問題。一、選擇一個符合你的答案。1.不需任何幫助即可使曾經識記的東西在大腦裡重現。2.把記憶對象分成幾個部分去記的「部分記憶法」?三、你是否常常懷著一種好奇心,或非常感興趣地去記所要記的東西?四、對某些東西,你是否理解了才去記?五、你是否常常將幾件相關聯的事情聯繫起來,或者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
  • 記憶的心理學和哲學,還有10種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同樣,大多數記憶的準確性只能通過其他記憶來驗證。對於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記憶,沒有獨立的標準。情節記憶和語義記憶被認為是顯性的或「陳述性的」,但是還有第三種記憶,程序記憶,它是隱含的或無意識的,用於知道如何做閱讀和騎自行車等事情。
  • 解密大腦記憶原理,讓你不再忘東忘西
    經常上一秒記得要做的事情下一秒就忘記了嗎?其實你需要好好了解一下關於大腦記憶的原理。本文內容節錄自《課堂上的思維導圖中學生思維導圖學習法》(浙江人民出社)轉貼本文時禁止修改,禁止商業使用,並須註明來自「孫易新思維導圖法」及附上原文連結。
  • 忘記一個人需要多久?心理學家告訴你,其中的真相
    忘記一個人需要多久呢?如何才能夠真正地放下一個人呢?遺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01)、通常我們把認識的事物在一定條件下不能恢復和提取,稱作遺忘。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了遺忘曲線的說法,他認為人們對於一件事情的遺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提高記憶的100種方法:100種實用記憶法,讓你輕鬆掌握,高效生活!
    本書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結合生活實例,列舉了100種提高記憶的方法,詳細介紹了這些記憶方法的科學原理、運用方式,並穿插部分心理學實驗案例。內容專業、豐富,具有較強的閱讀性和出版價值。在和葉天瑜的相處中,他慢慢愛上了這個聰明伶俐、大大咧咧的女孩,但預謀已久的第二場車禍降臨,腦部遭受撞擊的單鈞昊想起了之前的事情,卻唯獨忘記了失憶時和葉天瑜相處的點點滴滴。單鈞昊雖然不記得葉天瑜,卻意外地因為葉天瑜的存在而感到安心,經過幾番波折,他終於想起了命定的愛人,和葉天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 心理學:有2種方法可以幫你,從記憶中徹底刪除一個男人
    對於鍾離來說,只有忘掉他,在記憶裡永遠刪除他,才可以真正的進入新的生活。張小嫻有一句經典情感語錄:「如果沒法忘記他,就不要忘記好了,真正的忘記,是不需要努力的。」下面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你有2種方法可以幫你,從記憶中徹底刪除一個男人。
  • 心理學:記憶曲線幫你提高學習效率
    記憶是什麼?記憶是自身整體性的基礎。這裡說的整體性是對「我是什麼人」的答案,即我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曾經做了哪些事情、學過什麼知識,等等。記憶是我們生存所必需的工具。和動物相比,人類更擅長於從親身經歷或觀察別人的經歷中得到經驗和教訓。記憶是連接文化的橋梁。
  • 為什麼你做的廣告說服不了別人?讓心理學回答你!
    明明做了足夠的市場調研、消費者洞察,  也花了大價錢做足媒體投放,  營銷的每一環都完美充沛, 可是, 為什麼受眾就是不為廣告買單? ——因為你的廣告沒有說服受眾。
  • Forget to do和Forget doing都是忘記做什麼事情嗎?有什麼區別?
    酷酷的你,優秀的你,是時候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啦!這人上了年紀吶,總是容易健忘。想當初讀書那會,大汪記憶英語單詞,那效率槓槓的。每次老師要聽寫默寫,滿分不在話下。但自從工作以後,大汪有時候要麼忘記做過什麼事情,要麼忘記要做什麼事情,迷之尷尬,沒少挨批(哭喪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