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思考 | 管理時間?你和時間是什麼關係?

2020-10-20 我及我

 時間以前,時間以後 - 

自我成長思考 | 管理時間?你和時間是什麼關係?

時間之上,是時間的瞭望。

時間一被提及,各種關於時間的話題,就會成為人們關注和探索的對象,在個人成長的話題中,則往往與「時間管理」有染······

時間管理甚至已經成了營銷的對象,各種指導時間管理的課程天花亂墜,然而,時間真的需要管理,或者,時間真的能夠管理嗎?

如果你也意識到,時間並不能管理,管理的話,也應該是管理自己。管好自己了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

只是「管理」一詞,難免看上去感覺備受約束,而且令人感到受限制,尤其是那些計劃性很弱的人······

「管理」一說,真的有適用性嗎?能夠適用於任何人嗎?

我認為這是因人而異的,同時,時間的管理,或者自我的管理,並不應該成為一種嚮導。即,你不一定需要「管理」自己。

我們都知道,揚言做時間管理、管理自己,其目的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在自己的生活中,把握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更好地實現自己,成就自己想做的事。

那麼,我們從目標出發,想要實現自己,成就自己想做的事,於是,我們確實要把握好時間,利用好時間,但是,需要發問的是,一定是「管理」的方式嗎?

並不必然。

我們重視時間,才提出時間管理。自我管理······可是,無論是時間管理還是自我管理,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關於自我的認識,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解不夠,他又何從管理自己呢?

對於時間和自己的把握,其終極目的是自我實現,那麼首要的,我們應該先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知道為什麼而活,那麼你就可以承受一切

同樣地,如果你知道為什麼而活,你知道你想做什麼,你就會絕塵而去······所以,一個人的目標動力很重要,如果你有做一件事情的渴望,那是不需要任何的鞭撻和鼓勵的,而你自己也不需要管理和自我約束,你會知道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靠近目標。

因而關於時間的利用和把握,要先從自己的心願出發,從自己的渴望出發。

首先,你要讓自己知道,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成為這樣的人要做什麼樣的事。如果要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需要有什麼樣的時間認知。

你必須明確自己需要如何看待時間,要認識到,如果要成全自己所渴望的事,要匹配什麼樣的時間觀。同時,你要了解自己利用時間的狀況,做不同的事情的時候,你的行動力和精神狀態如何。

當你明確了自己應該如何利用時間,那麼你就要確定自己和時間的關係。其實,你的時間,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如何,你的時間便如何。這也是前面要求對自己有所了解的原因所在。

你如何看待時間,也是如何看待自己。如果你不夠重視時間,說明你也不夠重視自己,重視真實的自己,內心有所求的自己,有使命的那個自己······絕大多數人,都沒能認清這一點。因而時間質量會變得很差,因為個人對於自我認知的質量很差,對使命追尋的質量很差。

人如果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建立真實明確的自我認知,那麼,關於個人的一切,都會不盡如人意,容易陷入空虛,焦慮和惶恐的狀態之中。所以,要追求自己的時間質量,一定要先全面地認識自己。

你在做不同事情的時候,分別有什麼樣的心境狀態,大腦和情感的消耗情況如何,精神狀態和時間效率的相互關係如何·······這些都要有所知悉,那麼,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具體安排不同時間段,做不同性質的事情。

是的,我們也需要去感受時間,感受時間的流逝,感受時間在不同時境之下的節奏,感受自己在不同時間段下的狀態,感受在不同時間狀態下的心流體驗······這將更有利於我們去把握好自己的時間。

如果你試著去感受時間,甚至對不同時間段的狀態都有所記憶,那麼你就會留意哪個時間段是自己精神狀態不夠好的時候,可以更有效地進行勞逸結合。

有時候,什麼都不幹是一種休息,但有時候,什麼都不幹是一種消耗。同樣地,有時候,浪費了時間,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浪費了時間。

在合適的場合休息,才能得到休息,有時候在一些會幹耗自己的非個人場所,即使什麼都不幹,也沒有辦法休息好,休息也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講究。如果休息好了,就相當於賺了自己的時間。

而有的時候,特意為之的「浪費時間」並不會真的把時間浪費,比如你周末在家埋頭寫了一天的文章,特意抽出一個小時做運動或者練瑜伽,甚至是出門騎著摩託車去兜風,都可以讓自己在間歇中恢復元氣。

當你再次在書桌前工作時,你就會擁有更好的精神狀態,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所以,生活當中,不要太害怕「浪費」,如人生一樣,總要張弛有度,才會有彈性的豐富。

在一個時間區間裡,不在於它的時段有多長,而在於你在單位時間之內,以自己飽滿的狀態投入在所做之事當中的契合時長。這是你需要去把握的和時間的關係。

而那些聲稱自己時間管理厲害的人,最基本的,就是以上狀態都能夠把握很好的人。

說的是時間管理,但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你和時間是什麼關係。

在文字裡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適逢的文字,適逢的你我,適逢我的微信公眾號:我及我
 如果剛好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公眾號,適逢更豐富更即時的文章~ 
 在這裡,見你所見~  

相關焦點

  • 從羅志祥事件帶來的思考和認識:普通人成長,這樣管理時間就對了
    不是的,他以身作則地教會了我們一個樸實無華的道理: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是會有的。毋庸置疑,羅志祥的瓜管飽,但也側面給我們這些普通的成年人對時間管理的思考。今天想談談普通人成長對自由時間管理的一點認識和想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個體成長之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可以視為與自我的關係管理,就是指個體對自己本身,對自己的目標、思想、心理和行為等等表現進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組織起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激勵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最終實現自我奮鬥目標的一個過程。自我管理又稱為自我控制。
  • 畢業於劍橋大學,成外國際部教師給你支招「時間管理和自我管理」
    此次討論的「時間管理與自我管理"並不是大家常想到的「日常時間分配問題」,而是與學習生涯中的「如何有效學習且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學習目標」休戚相關。Part.2關於時間管理這個偽命題著名的天使投資人李笑來,在他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中說到:「時間是不可能被管理的,你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必須打開心智,做有積累價值的事情,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
  • 自我成長和自我提升究竟意味著什麼?
    她們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但她們的結果大多是一無所獲。她們幾乎沒有意識到,真正的情感挽回,首先需要反思和改變的是自己,而且重點就在自我價值的提升上面。在我看來,情感挽回的深刻內涵在於:對自我的認知和反思,對情緒的覺察和管理,對親密關係的理解和體驗,對自我價值的重塑和個人情商的提升,甚至還涉及到原生家庭的創傷修復問題。情感挽回的本質就是價值吸引,關鍵就在自我提升。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以及幫助我們更好的做自己。
  • 孩子的自我管理從讓孩子'自己的時間自己管'開始
    磨蹭的孩子只是因為孩子沒有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那麼我們不禁要捫心自問:作為家長,我們對孩子進行時間管理的學習和訓練了嗎?回憶我們孩子的完整的成長拼圖中,好像缺失這一塊時間管理的板塊,有這樣的缺失,孩子的自我管理又怎能達成?這不是孩子的錯!2.我們都知道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 時間管理 | 時間思維工具助你成長,做時間的主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24小時的時間,在這些大家都一樣的時間長河裡,有人過得充實,有人虛度光陰,如何過得既充實又有意義,大多數時候還是取決於自身,利用好時間思維工具,伴你成長。」四象限時間管理原則分清每一件事情關於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第一象限是一些緊急而重要的事情,這一類事情具有時間的緊迫性和影響的重要性,無法迴避也不能拖延
  • 「管理的思考系列」領導者的自我管理與提升
    我們在《管理者要做到」三標「》和《關於團隊管理的一點感悟》這兩篇文章中,分別從組織對管理者的要求和向下管理這兩個角度來闡述了組織對管理者的要求。領導(特別是中層領導)作為組織中的一個重要角色,要想完成組織賦予的使命,帶好團隊,自身也需要不斷精進,努力提升自我,這就是本篇文章講解的主題。
  • 時間管理到底管什麼——《把時間當作朋友》
    我相信無論是誰,在某一時刻都會產生對自我的覺醒、頓悟,俗稱開竅。陷入對未來和自我的思考,並且會因為過去浪費的時間產生後悔。進而開始改變自己,覺得時間不夠用,開始管理時間,對以後的人生進行重新構建。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中提到「改變自己,就意味著屬於自己的那個版本的世界將會隨之改變,其中也包括時間的屬性」。只有當一個人開啟了心智、提高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後,才能將那些「時間管理的技巧」在自身進行靈活的應用,而不是照搬照抄。才不會發生看了大量時間管理的技巧,可是對自己好像都沒什麼用。只有懂,才能更好的用,進而才有可能與時間做朋友。
  • 方格本的使用:落到實處的自我管理和時間管理
    一直認為管理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筆記本」,而我也一直在踐行自己的這個理念,希望能通過本子實現自我和時間的雙重管理。而今又根據以往經驗重新設計和完善了自己的管理系統並投入到新一年的使用當中。近來一直有種想法,就是想把自己的筆記本使用方法整理成文章,目的有二:一是因為輸出是最好的成長,通過梳理思路會對自己有一個正向的推動作用; 二是想把自己的分享作為一種參考提供給更多朋友,一起進步,若能解決大家的一些問題則感無上光榮。如上便是我的初衷,我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取名為:《筆記人生·本奴》 。
  • 超長國慶中秋假期,你可以試試培養孩子自我時間管理能力
    孩子沒有自我時間管理的原因?孩子對時間的感知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以回憶一下,是不是小時候的時間感覺過的比現在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要讓孩子對時間有意識,從而進行自我時間管理,真的是需要培養和引導的。1、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感知在假期旅遊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說我們要用上午半天的時間遊玩這個地方,我們吃飯的時間只要1個小時,接下來要去下一個地方,不然沒有時間啦等等,讓孩子感知到時間的長短和流逝。
  • 你還在幫助孩子管理他的時間嗎?六步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真正的原因是,從孩子的成長來看,孩子自己管理時間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守時的品質以及可以讓孩子思考如何有意義地生活。1.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自律,不用我多說,是多少成年人求而不得的品質。如果能從小就有意識地訓練,對未來的個人成長、職業發展絕對大有裨益。
  • 有關時間管理的思考,我自己總結的,不一定對
    1、先說概念什麼是時間管理?我們可以管理時間嗎,時間不會聽我們的。所以,我們管理的是我們自己。那麼具體管理我們自己的什麼呢,需要明確的聚焦。時間管理,就是人的注意力管理。注意力是稀缺且容易被分散,所以注意力管理可以拆解為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
  • 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心理學教你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上網的時候,網上的大部分焦點都在打工人和996,不上網看書的時候發現市面上大部分心理學管理學書籍都在寫一件事: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時間都去哪兒了?被你浪費掉了,或者你並沒有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時間。本文講的是時間,為了不浪費大家時間,提前打個預防針,就是全文從頭到尾都不通俗易懂,因為時間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 用好「自我管理」大法,別人流汗的時間就是你喝茶的時間
    什麼是學生自我管理呢?學生自我管理就是學生個體對自己的思想、心理、情緒、生活、人際交往、行為養成和學習目標、學習時間、學習計劃、學習習慣、學習狀態等進行的管理。自我管理核心就是使個體通過科學的有目的自我認知、自我組織、自我激勵、自我監督、自我評價、自我調控,逐步走向自我完善和完美,從而達到自我實現、自我成就和自我超越。
  • 孩子寫作業拖拉,時間管理是最低級的,自我管理才是核心驅動力
    01時間管理不如自我管理對於這一問題,家長大多認為是孩子的時間管理不到位,因而採用各種傳統的威逼利誘方式,威脅、獎勵、引導孩子。首先,我必須肯定,這些方法是有效的。當孩子自己養成這樣一種學習習慣,自主安排時間寫作業,才是解決問題的內核。孩子管理的,並不是他寫作業的那段時間,而是他自己。這聽起來很理想化,但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卻也簡單。想讓孩子自發進行自我管理,需要他具備極高的自我認知水平和自我要求。
  • 給孩子一點時間、一個機會,培養他思考能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進入小學後的孩子,功課、作業的壓力總是很大,不少孩子學校放學就馬不停蹄地奔赴各類補習班、興趣班、提高班,一整天的時間都被學習任務所包圍。看著他們背著沉甸甸的書包樣子,很難有自己玩耍、遊戲的時間,更不會有空閒時間和心情來思考自身的興趣、愛好、夢想和未來。成長的階段,只有經歷多種多樣的體驗,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才能發掘和形成自己獨特的想法。想想我們自己成長之路,也許就是某個活動中的一點感受、一點觸動而激發了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方向。
  • 《自我發現與重塑》:自我認知與管理
    」,而不是直接思考「思考什麼」。(2)人生目標:我如何確保與配偶及家人的關係成為持續幸福的源泉?(3)人生底線:如何確保不陷入牢獄之災?對於以上三個問題的解答,將決定了你的人生軌跡,早點為人生制定戰略,方便你配置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才華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這決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 網課:自我分析與自我成長系列成長課
    即使你結婚了,即使你工作穩定,每天都是面對同一個人或同一群人,你們的互動模式如果一直單一不變,你就會在關係中體驗到無聊、痛苦,想要逃離。所以人需要,自我成長。自我成長的意思,就是讓你的自我流動起來。讓你的情緒、想法、關係以及人生模板流動起來,進而帶動你的人生流動起來。
  • 高效能人士養成記-自我管理之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
    同時,我發現「時間管理」不是真正的「對於時間的管理」,它其實是自我管理。因為時間是沒有任何彈性的。上天是公平的,給予每個人每天24個小時,86400秒。這些時間就像上天賜予你的一筆財富,每日固定存到你的帳戶。
  • 孩子獨立自我管理之一:合理安排時間
    1:合理安排時間》一書,書中提到了「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的概念,作者從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怎樣才能學會時間管理的方式方法幾個方面的,用了大量的案例來讓讀者對如何讓孩子養成合理安排時間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對孩子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好處有了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