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017年,教育部分兩批共公布了49個「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示範區,通過示範區建設,探索教師隊伍管理新機制,在此基礎上,在2020年全面實施「縣管校聘」。在實行」縣管校聘「的過程中,不少地方精心組織、精準施策,」縣管校聘「得以順利推行。但也有些地方,「縣管校聘」工作受到部分老師的排斥、牴觸,出現了不少批評的聲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縣管校聘「中缺乏人文關懷,對待落聘教師就如「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冷漠無情。其實,在人文關懷方面做得好一點,「縣管校聘」工作就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與支持。下面就如何體現人文關懷談一下個人粗淺的看法:
一是要加強宣傳,統一認識,消除誤區。」縣管校聘「涉及每一位教師的切身利益,因而要讓教師享有知情權,要通過深入的宣傳,讓每一位教師清楚」縣管校聘「的相關政策、學校的實施方案,了解何時實行、如何實行。不能頭一天制定方案,今天開始競聘,讓教師稀裡糊塗參與、稀裡糊塗落聘,搞突然襲擊,這樣操作,就難怪人家有牴觸情緒和不服氣了。如果讓教師參與制定」遊戲規則「、認可」遊戲規則「,即使輸了,也是心服口服。
二是對特殊教師群體進行政策傾斜和照顧。每個學校或多或少存在年齡偏大、患重病、懷孕或哺乳期等情況的教師,讓他們與其他教師同臺競聘,有失公平原則。如浙江省對接近退休年齡的教師和患重大疾病等的教師,原則上在原聘用學校續聘。這樣做既可激發受照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讓其他教師感受到學校在人文關懷方面所做的努力,從而增強學校的凝聚力。
三是對在本校落聘的教師要有後手,不能一推了之。按照」縣管校聘「的程序,在本校落聘的教師可以參加跨校競聘,做為原任教學校可以為其進行跨校競聘進行必要的幫助,如組織業務培訓。做為主管部門,也要在區域調配中,制定優先就近跨校競聘的政策,儘可能解決教師後續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對於競聘失敗的教師,教育主管部門及相關學校應努力為待崗教師創造更多的成長機會和平臺,幫助他們重新競聘上崗。總之,應該給予落聘更多的關心與幫助,為其設計重新上崗的路徑,幫其樹立重新上崗的信心,讓其感受到做為&34;的溫暖。
四是制定靈活的聘任機制,讓聘任過程少點硝煙味,多點人情味。有一個學校它的聘任分三輪進行。第一輪:各年級組根椐崗位需要,聘滿崗位數的60%的教師,實行年級組與教師雙向選擇;第二輪:聘滿崗位數的90%的教師。第三輪:剩下的10%的崗位,由本校還未聘任的教師與外校跨校聘任的教師進行競聘。這樣操作,可讓每一位教師有多次參加聘任的機會,沒有聘上,也只有從自已身上尋找原因了。
&34;應該是有溫度的,是充滿人文關懷的,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與支持,廣大教師才能以平常心態參與「縣管校聘」。大家對」縣管校聘「中如何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有何看法?請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