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小學生寫作業到深夜十一點,甚至到凌晨,讓家長是又氣又急又心疼。氣的是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別人家的孩子一個小時完成的作業,自家孩子總要寫兩三個小時;急的是孩子這拖拉症一直下去,不知如何是好;心疼的是孩子正長身體階段,作業寫到深夜,影響睡眠,對身體發育可不好。

孩子寫作業拖拉,與學習成績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成績優秀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都有可能拖拉;如果自家孩子有拖拉的問題,家長千萬不要瞎著急,更不能生氣甚至動手打孩子,也不要把這個問題上綱上線,與孩子的品質,與孩子的未來發展聯繫起來,這樣只會更打擊孩子的自信,有可能變得更慢。
正確的主法是仔細觀察孩子拖拉的具體表現,找準原因,再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一起解決拖拉症。
孩子寫作業拖拉無非是以下幾種情形:
1 時間安排不合理
有的孩子放學回家後,並不是第一時間完成作業,而是先玩,或者幹其他的。直到最後才想起還有作業沒完成,才急急忙寫作業,以致於寫到很晚。如果作業中有難度稍大的任務,時間就用得更久。

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應幫助孩子規劃好時間,並監督孩子嚴格執行。例如,放學回家,可根據情況先休息半個小時。然後集中精力完成作業,視作業完成後的時間情況,再安排其他的活動內容,前提是不能玩得太晚,按時間睡覺。
2 作業環境導致孩子寫作業分心
有些家長 ,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看電視,大聲聊天;有的家庭還有有年齡更小的弟弟妹妹在一邊打鬧,甚至去拉扯哥哥姐姐的作業本等等,這些情況都不利於孩子集中精力完成作業。

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根據家庭條件,儘可能地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不受幹擾的作業環境。把小弟弟小妹妹暫時隔離到其他房間或帶出去玩一陣子。大人之間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商量討論,也儘量小聲,看電視、打麻將,還是不要的為好。
寫作業的房間,最好也不要有其他玩具,總之,減少一切可能讓孩子分心的東西。
3 孩子找理由中斷作業過程
有些孩子,在寫作業時,總不安分。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洗手間,或者寫一會作業,就去找零食吃。要不就是藉口找筆、找本子找文具,總之就是各種情況多,藉口不少,似乎都是中斷作業的理由。
這樣的孩子屬於集中度不夠,不能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有的孩子甚至只能保持五分鐘的注意力,然後必然分心。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幫孩子理順各種事務:在寫作業前,先喝水上廁所、所有文具全部備齊,然後在作業的過程中不準離開座位,把每次作業都當考試一樣對待。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孩子有可能就改掉了拖拉的問題。
4 作業太難不會寫
有些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遇到難題不懂得求助,而是自己在那兒發呆,浪費大把的時間。

這就需要家長經常關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如果遇到難題,就幫孩子講解;如果家長也不適合講解,可以聯繫老師或成績優秀的同學。現在每個班級都有微信群,諮詢解決幾道困難的作業題,應該是不難事。而不能任由孩子把時間浪費在發呆上。
5 寫字的習慣慢
有些孩子作業用時長,純粹就是書寫太慢,同樣寫一個字,用的時間就是比別人多。這樣的孩子,家長可不要責備,因為他們身上往往有追求完美的良好品質,要善於引導,幫孩子提高速度。

解決寫字慢的最好辦法,是讓孩子練書法,甚至可以學一學行書,提高寫字的熟練程度,這樣有利於提高書寫速度。
如果有家長遇到孩子其他原因的拖拉情況,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