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棄暗投明後日軍戰俘怎麼說?
日本投降後,日軍戰俘大都回到日本,他們紛紛撰寫回憶錄和回憶文章,客觀公正地訴說他們在八路軍和新四軍中的轉變過程:圖為日軍戰俘向王震將軍敬禮 沙飛攝0103和田真一說和田真一在《在戰鬥和學習中覺醒》一文中,尖銳地指出:「常有人向我提出一個問題:『那些在日軍中受教育的人,為什麼竟在敵人那裡反起日本了呢
-
這支日軍投降時提2個條件,還有更過分的要求,八路軍為何同意了
日本投降後,林彌一郎起初有意投降蘇軍,但聽說蘇軍對戰俘的處置很粗暴,林彌一郎深感恐懼,與部下商量後,決定向南逃亡,若有機會就從朝鮮返回日本。林彌一郎臨走時,又提出一個讓在場者都感到吃驚的要求。他指著東總參謀長身上佩戴的一把精巧的手槍,請求對方把槍送給他,以證明誠意。剛剛繳械,就索要高級將領的佩槍,這未免讓旁觀者提高了警覺。如果把槍給他,他對八路軍首長開槍怎麼辦?氣氛一時間變得凝重。東總參謀長略一遲疑,便解下了手槍交給林彌一郎。
-
與日本共產黨創辦戰俘工農學校
他代表全體學員衷心感謝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對他們的不殺之恩,感謝對他們兄弟般的關懷和耐心教誨,使他們理解了戰爭的本質,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他代表全體日本學員宣誓:我們決心在日本工農學校裡努力學習,絕不辜負各位同志的希望,我們要在學完規定課程之後,為早日結束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為在日本建立和平民主主義的人民政府而全力以赴,如有需要,我們決心隨時與八路軍肩並肩地與共同的敵人戰鬥到底。
-
抗日戰爭期間鮮為人知的延安日本戰俘學校
這些日本士兵,雖然已經得到初步的改造,但從總體上看,他們的政治思想、理論水平都不是很高,不適應反戰工作的需要。他們曾多次向八路軍方面提出要求,希望有一個重新學習的機會。 就在我軍不斷俘虜日軍官兵的時候,一位名叫野坂參三的日本共產黨人來到了延安。野坂參三是日本共產黨的創建者和領袖之一,由於在國內領導反戰運動,曾多次被捕。出獄後,野坂參三被任命為日共駐共產國際代表。
-
被俘日本兵仍要"花姑娘":姑娘能借給我一晚嗎
1938年以前,日本俘虜多數是負傷後被俘的,在缺少會說日語幹部的情況下,大部分戰俘是經過簡單的宣傳教育(如印些傳單給他們看),根據本人自願,釋放回去,也作為我軍不殺俘虜的宣傳員。只有少數俘虜出於種種動機(怕回去受軍法處分,想看八路軍是什麼樣的等等),願意留下來。
-
日本俘虜為何會加入八路軍?夥食優待有尊嚴,到前線勸說日軍反戰
1939年1月,山西省的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舉辦了一場元旦晚會,不同尋常的是,有3名日本人參加了晚會。他們曾是戰俘,但即將要加入八路軍,其中,一名叫前田光繁的人走到了舞臺前發表感想,表示堅決反對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華戰爭。
-
二戰中表現最差的手槍:日本南部14年式手槍
日本南部14式手槍是原南部式手槍的改進型,由名古屋兵工廠製造,1925年列為日本陸軍制式武器。二戰期間裝備於將校級軍官,該槍俗稱「王八盒子」。這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指向射擊精度極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
-
知道嗎:抗戰中有支神奇的日本「八路軍」
衫本義夫想,對日軍的宣傳要以日本人的組織為主,那效果就會更大,對俘虜的教育也是同樣。於是,他和「日本八路」們商量建立一個由日本人組成的反戰同盟組織,他們的想法得到了八路軍敵工部的支持,他們決定給這個組織起名「覺醒聯盟」,並制訂了簡單的綱領和章程。
-
抗戰時期,深受八路軍女首長喜愛的「花口擼子」到底是什麼手槍?
「花口擼子」因其「體形」纖細,而更受八路軍女性指揮員的青睞,那麼,深受八路軍女首長喜愛的「花口擼子」到底是什麼手槍?花口擼子(M1910)其中,「一槍」、「二馬」是指比利時產FN M1900手槍和美國產柯爾特M1903手槍,「槍、馬」分別是指其握把上的「手槍」和「立馬」圖案,而「三花口」指的就是白朗寧
-
一寸河山一寸血:抗戰初期,八路軍主力師兩個人才1支槍
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配發了一張紅軍手持衝鋒鎗的老照片,讀者朋友對照片做了評論,在留言中,有的朋友還根據掌握的資料,對衝鋒鎗的型號和來源做了說明:抗戰時期,山西太原兵工廠仿造的湯姆遜衝鋒鎗。最關鍵的是,八路軍的武器裝備與日軍存在著巨大代差,紅軍所持有僅是老舊的漢陽造步槍,每兩個人才有1支槍,每支槍只有10發子彈。戰士們為了節約子彈,只有等日軍靠近了才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往期閱讀歲月留影:1937年紅軍的領章帶有黑邊,部隊還配有衝鋒鎗!
-
八路軍中,是誰第一個抓到了日軍俘虜?為抓俘虜他還專門學日語
相信大家在抗日戰爭影視劇中都會看到這樣一幕:戰敗的日本將領將刺刀刺中了自己的腹部。可見軍國主義教育對他們的洗腦有多嚴重,戰敗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要剖腹自殺來謝罪。並且日本士兵絕不會讓自己成為俘虜,在戰敗的時候誓死不肯繳槍。
-
廣陽伏擊戰:戰士用日語向戰俘解釋「繳槍不殺」
待陳士榘等人走近時,戰士們已經用手榴彈消滅了房子裡的日軍,只剩下一個日本兵躲在一個小院子裡,不時向外打槍。 有人主張用手榴彈炸死他算了,陳士榘馬上制止:「不能炸死,要抓活的。現在要消滅他很容易,一顆手榴彈或幾粒子彈就夠了,可是上級一再要求我們最好能抓到俘虜。」 當時,抗日戰爭已進行了一段時間,上萬名日軍戰死,居然無一被俘。
-
湖北荊門一開國上將,親手抓到日軍戰俘,他的部隊最先在南京總統府...
在共和國的開國將星中有這樣一位上將:平型關大捷後,他指揮八路軍抓到了第一個侵華日軍戰俘。解放戰爭中,他的部隊最先在南京總統府上降下青天白日旗。新中國成立後,他統率十萬大軍,出入大漠死海,踏遍戈壁險灘,成功建設「兩彈」試驗靶場。
-
日軍大尉拒不投降,嗚嗚哭訴道:繳槍給八路軍,就回不了國
華豐煤礦煤質優良,被源源不斷地掠奪運往日本、鞍山鋼鐵廠,用於冶煉鋼鐵,製作殺人武器。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窪田武二郎擔心投降後遭到抗日軍民襲擊,將原先分散駐紮在張莊礦、新泰炭礦(現為安仙煤礦)、赤柴炭礦(現為禹村煤礦)的日軍及偽軍萬金山部,陸續集中到華豐礦區。日軍佔據華豐煤礦後,在煤礦四周築起了鋼筋水泥的高牆,拉起電網,及層層鐵絲網。
-
小林寬澄:八路軍裡的日本人
經過一段軍訓,他被派到中國青島附近的一個十幾個人的分遣隊,負責守炮樓。小林是上等兵,輕機槍手。1941年6月19日他所在的小分隊到山區掃蕩,結果遭遇八路軍的伏擊,小分隊撤退。「我當時心裡想的是不能做俘虜,必須自殺,」小林回憶道。當時他和他的手下白土利一在一個河灘上。白土利一讓小林用槍打死自己。小林不敢用機槍打白土的頭,向他的腹部開了三槍,白土倒在河灘上。
-
尋訪日本老八路
1942年春天,前田光繁奉命到延安「日本工農學校」工作,直到1945年「8?15」日本投降。一個月後,他又奉命帶領200多名反戰同盟成員日夜兼程徒步奔赴東北,積極投入遣返日軍戰俘和日僑的工作,隨後被調到「東北老航校」任政治科長。 前田光繁在中國與中國人民並肩戰鬥工作了20多年,直到1958年才回到日本。
-
此人戰場上撿到一把手槍,向上司展示,沒想到手槍走火,打中上司
他畢業於黃埔第六期,打仗勇猛,深得領導器重,可是在他早年的時候,發生過一件事,讓他終身悔恨。他撿到一戰利品,高興極了,向上級展示,沒想到一不小心開槍走火,竟然將自己的上司給打死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八路軍被鬼子包圍,許世友指著一名日本兵:給他一挺機槍,讓他上!
中國遭受日本士兵侵略,這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可是,在日本本土,大批日本百姓被日本軍政府利用,他們愚弄百姓,聲稱要保衛天皇的榮耀,洗腦了無數青少年。這些日本孩子,有的不到二十幾歲,就參加了日本組織的訓練營。簡單培訓後,就立馬送到中國參戰。其實,這些日本少年同樣是戰爭的犧牲品,被人當作工具使用。
-
是的,抗戰紀念章發給了一位日本人:八路軍戰士小林寬澄
東方IC 資料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月2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向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頒發紀念章,其中的一個日本名字特別矚目,他就是97歲高齡的日本籍八路軍戰士小林寬澄。
-
日本籍八路軍幅敬信:跟著解放軍打勝仗,回中國像是回娘家
生活書店於2015年出版過《尋找日本「老八路」》一書,在書裡,知名學者董炳月通過對日籍八路軍官兵的訪談,重新讓人們了解、認知這一群體,在一個個真切感人的故事中,回顧歷史,燭照未來。停了一下,又說,「天津住了一個多月,擔任警戒。然後到塘沽休息,一個多月,補充兵,俘虜兵。哎呀,一個班裡兩三個進來,補充兵。那時候,我當副排長。又南下,好啊!那好啊!白天走,夜晚睡覺。東北戰役的時候,是夜晚打仗,白天睡覺。那一宿,走四五十公裡。」看來,當時對於他們來說,晚上能夠睡覺就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