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42天內,三種睡姿不可取,易導致子宮後移,真正安全的是這種

2020-12-20 母嬰參考

產後睡覺這一件小事,卻暗藏大大的危害。

執筆:邵菲

編輯:壹拾貳

定稿:蘇子後

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由於孕肚的限制,以及擔心壓迫到腹中的胎兒,孕媽很難睡個好覺。因而在「卸貨」之後,她們就將所有的顧慮拋之腦後,肆意地睡覺了。殊不知,「自由」的背後暗藏隱患——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寶媽剛出月子不久再次住進醫院

寶媽莉莉是一個好動的人,孕期由於擔心寶寶的安危,她不得不放棄自己喜歡的睡覺姿勢,每天擔負著壓力和負擔睡覺,身心都得不到好的休息。

因而在生完娃,傷口恢復之後,莉莉就撒了歡,每天變換著不同的睡姿,什麼趴睡、仰睡、蜷縮睡姿全都試了個遍,睡眠質量也提高了不少,身心都非常愉暢。

但剛出月子不久,莉莉時常感到腹部有些疼痛,一連幾天情況都沒有好轉,甚至愈發嚴重。於是莉莉前往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她的子宮發生了後移。

在詢問莉莉近來的狀態之後,醫生告知她,正是產後的這段時間沒有注意睡姿才導致這一情況的。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調理,莉莉的子宮恢復到了正常狀態,但是這次「意外」是否會留下後遺症,醫生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此時,莉莉再後悔也沒用了。

產後哪些不良睡姿會影響子宮恢復?

從妊娠期到產後,對產婦而言,變化最大的可能就是子宮。研究發現,產後女性子宮需要4~6周左右才能恢復(即42天左右)。

在這段時間內,產婦除了要注意好保證好飲食和休息之外,睡姿也是有講究的,以下三種睡姿不可取:

1、蜷縮著睡

這種睡姿讓人非常有安全感,受到了很多人歡迎,但是對於剛生完孩子的寶媽而言,並不可取。

女性生完孩子後,子宮還未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採取蜷縮睡姿的話,身體的彎曲擠壓會導致子宮受到壓迫,時間一長,就容易導致尚在恢復期的子宮出現後移的情況。

因此,再喜歡蜷縮睡的寶媽,在產後的初始階段一定要避免這種不良睡姿,而有此想法的寶媽也要打消這種念頭。而在身體逐漸恢復之後,可以再慢慢地調整回來。

2、仰著睡

這種睡姿在孕期是被嚴令禁止的,因此不少孕媽在「卸貨」之後,就急不可耐地「開葷」了。但同樣也有導致子宮後移的風險。

尚在恢復的子宮還處於「鬆弛」狀態,加之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這樣一來,會導致其受到的「相對重力」增加,進而導致出現子宮後移的情況。

3、趴著睡

這種睡姿同樣不適合尚在產後恢復期的寶媽採用,其原因和上文不建議仰睡一樣,容易導致子宮移動。不過,寶媽趴睡的時候,子宮還會在仰睡的基礎上,受到床的一個擠壓力,在雙重的壓力作用下,子宮的恢復會受到阻礙。

因而,在生產完之後,對於睡覺這件事情,寶媽也不可放鬆警惕,以上的三種睡姿堅決不可取,不然付出的代價將是自身的健康。

產後恢復期採用何種睡姿最安全?

據婦產科專家建議,對於剛剛卸貨的寶媽而言,最安全合理的睡姿是側臥。

相比於蜷縮睡姿而言,側臥不會對寶媽的子宮造成過大的壓力。而對於仰睡和趴睡這兩種睡姿,側臥也會減少子宮的「流動性」,防止其出現後移甚至是脫垂的情況。所以,對子宮恢復而言,側臥是最理想的睡姿。

此外,側臥的睡姿還有一個明顯的優點——預防寶媽骨縫開裂,一旦這種情況不幸發生,寶媽的產後恢復時間勢必會延長,身體受累、心裡受罪。

故而,採取側臥的睡姿更有助於寶媽的產後恢復,建議寶媽在產後一定要想辦法克服「困難」,再堅持一下側臥睡姿。

【幸孕說】不能因為生完了孩子就放鬆警惕,錯誤睡姿隱藏的危害一定要重視起來,產後採取側臥的正確睡姿,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寶寶負責。

【今日一問】你在產後是採取的哪種睡姿呢?有沒有遭遇子宮恢復問題呢?

相關焦點

  • 產後恢復關鍵期,寶媽的睡姿很重要,這樣睡可能會導致子宮後移
    閨蜜青青下周就到了預產期了,她這兩天給我說:這天天睡不好吃不好的,走個路都費勁,終於要「卸貨」輕鬆了。相信有很多孕婦媽媽都是這樣認為等孩子生下來就輕鬆了,但實際上孩子出生後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大家都知道在產後會有一個月左右的修養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坐月子」。
  • 產後睡姿有講究!坐月子期間,這種姿勢不可取,不利於惡露排出
    經歷過生產的女性,由於分娩時出血,再加上用力、出汗,導致身體被氣血虧空;同時孕期子宮體積的變大,使得周圍其他器官都受到擠壓,這些都需要月子期間的養護,才能逐漸恢復。產後這樣的睡姿不可取側臥式睡姿對於骨盆的壓力是最小的,很大程度上能預防骨盆的開裂,促進產後的子宮恢復。
  • 產後子宮恢復操 產後子宮恢復操怎麼做
    在產後多進行遊泳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宮縮能力,還可以讓子宮內的溫度保持適宜狀態。3、女性在產後可以每隔一天做一次「暖宮操」,能夠有效的改善子宮收縮不良的情況。4、女性在產後要注意休息,要儘量避免下蹲等會增加腹內壓力的動作,以避免子宮出現下移,從而出現子宮脫垂的情況。通過以上的方法,就能夠提高子宮的收縮而能力,使子宮恢復到原有的狀態。
  • 產後睡姿不對或引發腰疼 導致子宮後位症
    而醫院的診斷是王女士患上了嚴重的子宮後位症。瑪麗亞婦產醫院產科專家楊建國介紹,王女士的症狀完全是月子裡睡姿引發的。許多人知道懷孕時要側臥,不要平躺,生產完後,就以為終於可以怎麼舒服怎麼睡了。其實這是錯誤的,月子裡的女人依然要側臥。因為平躺的話,仍然超重的子宮會往後倒,而產後支持子宮位置的韌帶多軟弱無力,尚未恢復正常的張力,難以將沉重的子宮牽拉至前位。
  • 產後42天,子宮怎麼恢復?
    此時的子宮表示:「我是真的真的很受傷」!子宮的復原大概需要4-6周,在恢復的過程中,如果護理不當,會出現疼痛,感染等症狀,嚴重者可能還會因為產後子宮收縮不良而導致產後出血,所以子宮復原對月子期的媽媽來說,絕對是頭等大事。
  • 防止子宮後位症,月子裡也要注意睡姿
    孕期一直都不能睡舒服,生了寶寶終於能隨便躺了,大多數情況下,媽咪們在家臥床靜養就能夠逐漸恢復體力,但是也有很多媽咪因為睡姿不得當反而影響了身體的恢復。睡姿不正確會導致子宮後位症孕媽前一陣剛剛生下寶寶,整個過程都很順利,寶寶也長得惹人喜愛,一家人都很高興。
  • 產後這樣的睡姿可能引起盆腔出血,這樣睡的睡姿才是最好
    文/孕嬰幫,版權歸本作者所有孕媽在生完寶寶後,需要花費不小的心思來恢復自己的身體。雖然睡眠很重要,但是一個好的睡姿更加重要。而且,不同情況的新媽媽,應該有不同的睡姿。產後為什麼要注意睡姿?因為月子期間,新媽媽的身體本來就很虛弱。而且據了解,產後腰酸背痛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月子期間的睡姿不當造成的。因此,不光是孕期需要注意睡姿,月子期間一樣要注意睡姿。產後睡姿不當,會對孕媽產生哪些危害呢?
  • 產後內臟易下垂,把握黃金42天,和大肚腩說再見
    產後過於著急恢復身材,過早大強度運動產後新媽媽們著急恢復身材,過早大強度運動是不可取的。因為產後媽媽們身體虛弱,毛孔全開,身體機能下降,過早的大強度運動只會引起身體的諸多不適,反倒適得其反。2.產後乾重活產後乾重活也會影響體內臟器的復位,很容易導致臟器下垂,也不利於產婦身體恢復。一般來講,媽媽們在產後百天內,都要避免乾重活,因為在產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身體恢復的重要的時期。3.
  • 順產和剖腹產產後睡姿大不同,月子期間睡不對,當心落下病根
    大部分家庭都更關注產後護理與營養補充、乳汁的分泌等事宜,卻不知,對於產婦來說,睡姿也是相當重要的。睡姿正確,不僅能夠有利於產婦的產後恢復,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產婦的子宮後移;睡姿不正確的話,產婦在恢復期會身體疼痛程度更劇烈,而且也存在子宮後移、骨盆前傾的風險。現代社會,醫學越來越發達,主要存在兩種分娩方式,順產和剖腹產。
  • 在產後,寶媽最好別這樣睡覺,不利於惡露排出,還會導致子宮後移
    在產後,寶媽最好別這樣睡覺,不利於惡露排出,還會導致子宮後移。第一個,寶媽的睡覺姿勢,千萬不要以為自己那會子舒服了就行。很多寶媽生完孩子以後子宮和盆骨那塊兒受到了很嚴重的損傷,需要長時間的修復和養護。這時候不論是坐著還是睡著,某些姿勢都是不行的。
  • 產後睡姿也有講究!你做對了嗎?
    寶媽不管是進行順產還是剖腹產,剛剛生產後的睡姿很重要,因為產後睡姿不正確容易導致子宮移位,如總是保持仰臥位的睡姿容易導致子宮後倒引發產後腰痛,此外導致的白帶增多也不利惡露排出。產後寶媽正確睡姿● 順產後寶媽正確睡姿推薦側臥
  • 產後42天,這些檢查不容忽視
    出院時,醫生都會囑咐:「記得產後42天來醫院複查哦」。但有一些媽媽,尤其是二胎媽媽自認為身體恢復良好,而忽略了產後42天的複查,這是非常不可取的。這些檢查都是為了媽媽們今後的身體健康著想,有利於儘早發現問題,儘早診治,否則以後留下一些後遺症,後悔也晚了。
  • 剖腹產的產後睡姿要注意,睡姿堅持這個,更利於產後恢復!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生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大部分的孕媽不管是選擇哪一種分娩方式,都是要承受很大的疼痛,生產完之後,除了基本的營養補充之外,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睡姿也是很重要的,並且剖腹產和順產所採取的睡姿是不一樣的,假如產婦的睡姿錯誤了,會對產後恢復造成很多麻煩。
  • 產後坐42天月子,十大禁忌不能犯,並非傳統迷信,寶媽需注意
    若犯了禁忌,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問題,比如肚子的肉回不去、臀部變扁變大、加速衰老等等。接下來給大家總結一下,產後坐的這42天月子裡,不能犯的十大禁忌。這並非傳統迷信,而是護理和營養角度上的科學結論,寶媽需注意,別不以為然。
  • 產後24小時,用這種睡姿對恢復很重要,剖和順各有講究
    產後24小時以內,寶媽元氣大傷,需要臥床靜養,保持怎樣的睡姿其實也大有講究,如果選擇錯誤,可能影響身體恢復進度——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一、順產媽媽:側臥為主經歷完順產的產婦,會陰部位難免會出現輕微撕裂,有些產婦(例如骨盆狹窄
  • 產後這個時間惡露還沒有排乾淨,會對子宮有很大傷害
    產後媽媽體內會有惡露排出,就是將子宮壞死的蛻膜、以及瘀血排出體外。排出的惡露最開始是紅色,到十天左右會轉為淡紅色,兩個星期後則變為褐色與黃色,四至六個星期左右的惡露為白色直至消失,也就是說整個惡露期一般需要42天左右。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惡露還沒有被排乾淨,那麼就屬於產後惡露淋漓不盡。
  • 產後42天內,媽媽要重點注意4件事,否則易惡露不盡!
    剛生完寶寶後,媽媽的身體會特別虛弱,至少需要42天的月子時間,才能讓身體各機能恢復。不過,產後42天後,有的媽媽身體確實恢復的很不錯,但有的媽媽卻出現了諸多月子病,比如惡露不盡,也就是子宮的汙血遲遲排不乾淨。惡露不盡危害大,不僅影響子宮復原,還容易造成媽媽身體局部或全身感染,所以一定要重視!那如何才能避免產後惡露不盡呢?
  • 產後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治療
    產後使用束腹帶恢復身材是不少女人的做法。 2、產後久蹲易導致子宮脫垂 避免久蹲,分娩後,產婦盆底肌肉的恢復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因此,在這3個月內,產婦做事情時最好選擇坐位或站位,應儘量避免久蹲,以防子宮脫垂。 產後性生活,產後42天內應嚴格禁止性生活,最好在產後2個月後進行。
  • 產後子宮「乾淨」的寶媽,大都把這五件事放在心上,你做到幾樣?
    我的一個寶媽朋友跟我說,不知道為什麼生完孩子後,陰道炎一直纏著我,治好了隔幾個月就又犯了,總是斷斷續續的,簡直不堪其擾。不光是她,很多寶媽在生完孩子,都被婦科病困擾,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之一,就是跟產後的子宮恢復有關係,也就是說,子宮環境的「不乾淨」,直接導致了產後的各種不適。
  • 如何產後恢復子宮 如何產後恢復子宮收縮
    (1)產後形體恢復不佳,孕期骨盆前傾問題沒有改變。產後後背疼痛是什麼原因?要判斷是否是因為孕期骨盆前傾問題尚未恢復導致的產後後背疼痛的情況,就需要看看導致這種後背疼痛是否與孕期腰痛症狀相同。(2)產後勞損過度;在產後媽媽們不僅要忙著做好身體的調養,同時也需要照顧寶寶,哺乳寶寶,假如長期勞累又不注意矯正姿勢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後背疼痛的問題。產後後背疼痛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