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女性自我蛻變和解放,願你面向太陽,堅定而溫暖。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是描述一個女孩子背著電腦去肯德基在公共場合看技術資料背文章或者發呆。感覺和寂靜無聲的家裡孤獨氛圍不太一樣,肯德基作為一個快餐食堂,燈光暖色且柔和,冷氣十足,周圍男女老少混合一團,嘈嘈雜雜。
這些噪音再度聯結了自己和世界的關係,身在其中感覺很安心,於是意外的覺得很療愈的感覺。這種感覺,我也有,在我覺得孤單的時候,就會拋去茶室或者咖啡館,偶爾也會去肯德基,總之都是這種有著很多人的感覺的地方,也給了很多的療愈和釋放。
說到這裡也想起,曾今武志紅老師也講到過自己在宿舍呆久了很孤獨時,會走到馬路上,感受人潮的氣息,也是一種聯結世界的方法,原理都是一致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心煩的時候,又不想找人訴說,想獨自待著,不受影響,但家裡一個人的話又太過安靜,於是乎,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坐便是很好的療愈方式,既可以躲開煩心的事情,又可以獨自坐坐,可以看書、工作、發呆、喝茶,也沒有人會打攪你。在這個環境裡,既有人煙又不會互相打擾,甚好。
我記得我早年就是這樣,因為總是一個人生活,有時候需要思考一些問題或者想看書,或者要學習和工作,我基本不會選擇在家裡,20年前,那個時候比較流行茶坊,所以,我就會找家裡附近的茶坊,去坐個一下午,環境好,還可以看書喝茶,做不少的事情。
如果實在拮据,還有選擇就是圖書館,在我獨自生活的生涯裡,我大概有兩年的時光,放學後以及雙休日基本都泡在圖書館裡,即可以完成學業,又可以有很多的課外閱讀,關鍵是還在這裡認識了不少好朋友,那個時候比較流行什麼沙龍活動,在圖書館裡會有外語角、繪畫角,可以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現在好像茶館越來越少了,以前的茶館要麼變成了吃飯的地方或者大家大牌玩耍的地方,不夠安靜,所以,我就轉戰到了咖啡館,覺得比較符合自己的調調,即有人氣但又不那麼的嘈雜。
回想這些年,這些地方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放鬆,無論是情緒上的還是心理上的,確實對我很有意義和價值,我的論文、學習、突破、工作都在這裡留下了無數的汗水和身影。所以,去咖啡館已經成為我的一個習慣,不單單是消費的地方,而是心理可以安放的地方。在這裡可以獲得無數的心理慰藉。
如果你比較喜歡一個人,喜歡安靜的做自己的事情的話,那麼除了家裡,咖啡館就是最佳的去處了。打發時光有很多種方式和方法,宅在家裡也是很好的方式,但如果想要多換方式的話,不妨嘗試一下咖啡館,會給你帶來另外的特別感受。
我記得很多人都有個小小夢想,想開一家咖啡館,每天磨著咖啡,讓時間慢慢的流淌,還可以嘗試各種手工製品,總之,開個咖啡館是很多人心中的一個念想,或許在這個社會大家都活得太過忙碌,廝殺在工作崗位上的時候,根本無法停下來,所以,有個閒散的空間安放自我,或許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如果暫時還不能自己開一家咖啡館,不如就找一家經常去坐坐吧。我曾經有個念想,就是想把城市裡的所有咖啡館都去坐坐,或許我真的對咖啡館有著比較獨特的情節,或許在這裡承載了我很多年的時光和記憶。
是咖啡館給了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得以面對自己的內心,可以安靜的和自己相處,真實的做自己。而且咖啡館也適合三兩好友的聚會,在這裡可以互訴心事,打開心扉。聊聊近況和自己的困擾。探討一些學術問題以及閒聊也是不錯的。
實際上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大程度上很依賴這樣一個環境了,所以,除了咖啡,一個安靜的環境也是極其必要的。這個地方是區別與家,又區別與工作,但又可以帶來寧靜,又可以選擇放鬆的地方。
咖啡一次也是源於希臘語,意思是」力量與熱情;想要重獲力量與熱情的朋友們,咖啡館呆坐一個下午也是極好的放鬆和療愈。可以去嘗試一下,祝你們快樂常在。
作者簡介:吳潔,二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情感及心理專欄作者,專注女性自我蛻變和解放,希望可以陪伴你左右,為你點亮一盞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