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數不是考生實際考取的卷面分,需要重新賦分,這樣公平嗎?

2020-07-27 卞老師教育說

新高考改革陸續推行,目前已有山東、浙江、海南、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實施。伴隨新高考改革的是高考分數採用賦分制,而不是考生自己實際所考取的分數,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對這種賦分制抱有疑問,重新賦分是否公平?賦分是如何進行的?


一、什麼是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改革是指把原先的語文、數學、英語3科+理綜或文綜1科的模式,改革成語文、數學、英語3科+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任選3科的模式,也就是所謂的「3+3」模式。這樣改革後,高考分數還是原來的750分,只是高考考試科目就會有20種組合方式


二、新高考改革的目的

新高考改革破除了原先的理科和文科界限,有20種組合方式可以選擇,方便考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學習興趣等來選擇考試科目,有助於多樣性人才的選拔,可以讓考生更好地施展才華。

三、新高考改革後高考成績為什麼要進行重新賦分

新高考後,考試方式有20種,不同考生,考試的科目不一樣,不同科目的難度也存在差異,如果還按照考生實際考取的分數進行排名的話,是不公平的。

比如說,小王選擇了物理、化學、生物這3科,小李選擇了地理、化學、生物這3科,但高考時物理比較難,小王只考了75分,地理比較簡單,小李考了95分,如果直接把小王和小李實際考取的分數計算到高考總分中,很顯然對小王是不公平的,所以才有了重新賦分的政策。

四、如何根據實際高考分數進行重新賦分

賦分的基本原則是根據全省排名確定的,具體賦分過程下面舉例介紹。

1、根據全省排名情況確定賦分區段。

例如,小王選擇了物理,高考卷面分考了75分,而全省選擇物理的考生總共有100000人,小王排在了60000名,也就是說小王排在了全省第60%名

確定了小王的全省排名後,就要查賦分區段表,確定小王是在哪個賦分區段,賦分區段表如下表(此表只做示例講解,各省具體採用的賦分表不詳)

高考分數不是考生實際考取的卷面分,需要重新賦分,這樣公平嗎?

賦分區段表

根據這個表格,小王的排名在第50.000001-74%名,所以,小王的賦分區段是60-51分區段。

1、根據實際卷面分確定最終賦值分

最終賦值分的通用計算公式如下:

高考分數不是考生實際考取的卷面分,需要重新賦分,這樣公平嗎?

最終賦值分計算公式

假設排名在第50.000001-74%名之間的考生最高卷面分是80分

所以:

高考分數不是考生實際考取的卷面分,需要重新賦分,這樣公平嗎?

小王的最終賦值分

也就是說雖然小王實際的物理高考卷面分考了75分,但是由於全省排名相對靠後,重新賦值後,小王的物理高考最終分是58分

您如何看待新高考改革後的賦分制?您認為高考賦分制公平嗎?歡迎留言、討論。

本人十八線大學老師,媳婦高中老師,每天分享高考、考研小知識,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北京有考生賦分竟然低於卷面分近20分,如何應對新高考?
    事實上自2014年新高考改革以來,賦分製作為取消高考文理分科的產物就出現了。有人說,高考賦分制已經成了歷年高考的最大變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北京的新高考改革始於2017年,北京與上海、浙江、天津一起決定採取「固定等級比例賦分制」改革試點,2020年高考考生就迎來了改革後的第一場高考。
  • 卷面619分賦分後598分,分數被「偷走」?2021年各省市規則匯總!
    成績是根據你的卷面成績排名,賦給一個等級分,不管原始分考了多少,最終計入高考總分的都是賦分之後的分數。 這是很多家長和考生顧慮的,從上面舉例來看,河北考生小明地理成績賦分後降低1分,說明確實存在賦分後變低的可能。 新高考的高三同學的例子: 在開學後的第一次的模擬考試中,他的卷面總分達到了619分,但被賦分後的成績卻變成了598分。
  • 2021年新高考分數如何折算?交白卷也有30分是真的嗎?
    2021年新高考分數如何折算?交白卷也有30分是真的嗎?【新高考】2021年新高考分數如何折算?交白卷也有30分是真的嗎?2021年起,廣東將實行新高考改革方案。選擇性考試科目滿分值各為100分,物理、歷史以卷面分直接計入考生總成績,也就是說你實際考了多少分高考成績就是多少;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各100分,起點賦分30分,劃分為A、B、C、D、E 5個等級,也就是說你實際考了多少分還要換成等級分才算到最終的高考成績。
  • 分數逆淘汰!原始分高24分,賦分成績一樣?尖子生的新高考賦分制
    新高考改革後一大重點就是「6選3選考」成績按照排名賦分制。什麼樣是賦分制呢?就是把你的原始分數,按照排名分配等級,然後給你一個等級分。有些人可能會說,這不是按排名算分嗎?沒啥不公平的,學得好怎麼都好!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2020年高考考試政策又變了!新高考賦分制怎麼算比例!
    賦分制是按照你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用於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目前實行賦分制的地區採用如下方法: 新高考如何換算等級賦分 1、卷面滿分為100分。 2、成績分為21個檔位。
  • 選考科目採用賦分制,新高考到底怎麼算分?
    高考總成績為750分,其中「3」和「1」直接採用卷面分,共550分;「2」實行等級賦分,各100分,起點賦分30分,劃分為A、B、C、D、E 5個等級。細心的同學發現了:選考科目實行等級賦分,那新高考的總分應該怎麼計算?還能用數值去衡量嗎?
  • 新高考8省聯考,卷面成績都90分,為何最後一個滿分一個85分
    因為這次完全按照新高考模式進行,在計分上面和以往會出現很大的不同,比如重慶和湖南兩個同學物理學科的卷面成績都是90分,但最終分數可能卻是一個100分,一個僅有85分。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新高考採取的是「賦分」模式。
  • 什麼是新高考「賦分制」,如何理解等級賦分,哪些考生有優勢?
    原始的高考,考生的總成績是由6門學科的單科成績,累計出的總成績,就是考生的最終成績,卷面是多少,考生總成績就是多少,而新高考賦分制度,是考生的單科成績的卷面分。在所在省份的排名,由高到低分成21個檔位,每個檔位對應不同的分值,賦分之後的這個分值才是考生最終的成績,這樣會出現兩種結果,第一考生的成績更高了,第二成績反而下降了。舉個例子:小麗高考的時候,地理的單科成績是85分,在全省排進前1%,經過賦分之後小麗的最終成績就是100分,小麗在賦分之後,成績上漲了15分。
  • 新高考賦分,選擇人多的學科好,還是人少的好?網友解釋很通俗
    賦分制度,簡單說就是根據試卷的難度來考查學生水平的一種制度,一個學生物理考了70分,政治考了80分,他的政治就學得比物理好嗎?顯然不是,因為影響分數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題目的難度。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新高考採取「等級賦分」:學生考試時會有一個原始的卷面分數,根據這一分數,進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出A、B、C、D、E五個等級(不同省份不一樣),再把等級轉化為具體的分數。二、為什麼要實行「等級賦分」?
  • 高考等級賦分—家長篇
    而小張物理卷面考了65分,在全省排名3%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95分。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對於唯分數論的父母來說,分數的高低是判斷成績好壞的唯一標準。
  • 新高考賦分,如何分析,才能利益最大化
    40-30分,然後將相應的數據帶入到賦分制等比計算公式即可,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具體的案例來分析: 公式:原始分數區間最大值 -- 原始分 == 賦分區間最大值 -- 賦分成績X 原始分 -- 原始分數區間最小值 賦分成績X -- 賦分區間最小值
  • 讓浙江省教育廳廳長下臺的英語高考「加權賦分」,到底是何方神聖?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改革的直接產物,在此之前大家都知道高考採用原始分來記錄考生的高考成績,卷面成績是多少高考成績就是多少。但是在新高考自由選科的方案公布之後,由於不同學科的難度存在差異,為了預防高難度學科無人選,低難度學科扎堆選這種極端的情況出現,等級賦分制就應運而生了!
  • 八省3+1+2新高考賦分,分數有可能變低嗎?
    昨日,江蘇、河北、廣東等八省市不約而同地發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排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各自省份2021年高考的時間、科目設置、志願填報批次設置、招錄模式等相關信息,同時也再次強調了賦分的規則,網上也有各類老師、專家、家長、學生擔心自己選科的科目賦分後分數反而比卷面分低的情況,
  • 新高考新模式,不寫也有30分,但考高分更難了,該如何選科?
    2020高考結束之後,不少省份迎來新高考模式,對於新高考政策而言,選科,賦分很多家長和考生都是一頭霧水,新高考和原來又有什麼不同呢?怎麼計算?到底有什麼用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高考。
  • 天津高考賦分制是什麼意思?80分真的有可能變成100分嗎?
    由於學生們所選的高考科目可能並不相同,不同科目的試題難度同樣會有差別,按原始成績計分並不公平,還有可能導致大批學生們為了高分功利選擇相對「簡單」的學科。因此考生在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思政)「六選三」的最終成績並不是其原始成績(卷面成績),而是通過該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比例所折算成的成績,具體規則見下圖:這就是所謂的「賦分制」!
  • 什麼是新高考等級賦分制,為何要實施等級賦分,賦分制公平嗎?
    今天「新高考前沿」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賦分制,以及探討一下為什麼要實行賦分制,賦分制公平嗎以新高考3+1+2模式為例,賦分模式一共分為A、B、C、D、E五個檔次,賦分起點為30分,每個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2%,原始分按照數學公式,轉換到100-86,85-71,
  • 浙江英語高考成績風波 「加權賦分」該如何做到公平
    ▲圖片來自新華社。24日,考試成績發布,其中的「英語高考成績」受到質疑:很多同學成績與日常成績差距較大,成績較好的同學反而成績下降,成績相對不好的同學成績較高;滿分150,有同學出現152分的情況;作文有出現負分情況;作文分數差距較大,低的達「3-5分」,高的分數達23分左右。
  • 考了619分,賦分成598分,考生怒斥:「偷走」了我多少日夜的努力
    新高考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新高考的賦分制度!如果賦分高了當然會像中了彩票一樣高興,但是如果是賦分低了,就會痛斥這種制度,因為高三考生的每一分,都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刷題換來的,憑什麼「偷走」我的分數?有個山東省的考生,在網上對這種新高考制度提出了嚴重質疑和痛斥,原因是在模擬考試中,他的原始分是619分,賦分後是598分,對於失去的這21分,他耿耿於懷,感覺自己很受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賦分減少的現象?
  • 總分750的新高考,考650分難嗎?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呢?
    對於「3+3」模式來說,第一個「3」是統考科目語數英,每科滿分150分,計入高考總成績;第二個「3」是在物化生政史地六科中任意選擇其中三科來作為選考科目,每科卷面滿分100分,需要轉換為等級賦分形式計入高考總成績。
  • 2020年北京高考採取賦分制的特點分析及應對策略
    賦分制是按照你分數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數來計算成績的一種方法,用於選考科目的成績統計。例如: 1)卷面滿分為100分; 2)成績分為21個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