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車鎮:正河村修建產業路助力村民增收

2020-12-23 騰訊網

·

農車鎮正河村,是省信訪局扶貧聯繫村。今年來,省信訪局扶貧工作隊為該村修好了產業路後,不少村民前來挖野生山竹銷售,自願回鄉創業,方便村民運輸經濟作物,助力增收。

村民採挖山竹

據了解,正河村山水資源豐富,該村漫山遍野生長著野生山竹,是農民增收的天然資源。以前,苦於交通不便,村民背著山竹要走很遠,12月21號,記者走在正河村,隨處可見村民採挖山竹,一捆捆的放在路邊上等待大車前來運輸。

捆綁好的待售山竹

農車鎮正河村村民向菊:

沒有路的時候我們砍竹子都要背回去,背好遠的路程,現在路修好了,一天砍的到十幾梱。

在山竹收購點,整齊擺放著一捆捆野生山竹。如今每天都有大批村民按規格粗細忙著對山竹進行採挖、分類、扎捆、碼放。按每梱24的價格,村民每天砍十多梱可以有200多元的收入。

產業路的修建也吸引不少年輕村民返鄉創業。在村西頭,建起了大型現代化豬舍,自帶糞便排汙處理系統。目前豬舍主體已經完工,預計年底可以讓首批生豬進行養殖,一次性可以養殖生豬1200頭。

產業路修建後,村裡還擴大油茶種植面積,全村共有油茶1200多餘。村民們對發展產業充滿了信心,形成了勤勞踏實的良好氛圍。

記 者 :劉 潤 |編 輯 :彭思倩

編 審 :李小軍 | 審 核 :張 峻

主流媒體,極速傳播,輻射武陵,彰顯價值!

龍山縣廣播電視臺

微信號:xxlstv001

來源:龍山縣廣播電視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麒麟開泰幼兒園-為貧困村修復修建產業路 助力該村產業脫貧增添活力
    2公裡新修產業路修好通車,方便群眾搞好農業生產,助力貧困戶群眾產業增收,經過一周的挖機加班加點的施工,兩條產業路按照村支兩委的施工方案順利完成。*黎平麒麟開泰幼兒園為羅裡鄉溝溪村修復修建好的糧食生產和經濟作物產業路*2019年10月10日,受溝溪村支兩委和麒麟開泰幼兒園的邀請,黎平縣政協常委、黎平縣工商聯副主席、黎平中小企業發展聯合會會長、黎平澳爾華百壽山泉公司董事長歐長勝及黎平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等一行人員,到修復和新修的兩條產業路考察觀摩。
  • 珠暉區:特色產業助力 村民持續增收
    在廖輝文的帶動下,目前已有370餘戶農戶加入其中,村民每戶每年增收平均達7000餘元。「我們土地流轉有分紅,在這裡務工,一年工資近3萬元,還可以照顧家裡。」據村民雷久應介紹,隨著產業發展,村裡遊人增多,不僅各家的農副產品銷路不愁,還能輕鬆地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如今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 渝北:產業扶貧精準施策 村民增收"細水長流"
    人民網重慶12月18日電 一處處水果產業基地,促進了貧困戶增收;一個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了貧困戶致富……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渝北區因地制宜推進「雙十萬工程」建設,通過一戶一策為貧困戶量身定製產業發展計劃,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符合渝北實際的、有特色的產業脫貧致富路,讓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 莽莽玉帶貫山川——隴西縣「四好農村路」助力扶貧增收見聞
    莽莽玉帶貫山川——隴西縣「四好農村路」助力扶貧增收見聞隴西縣馬河鎮楊營村村民王曉軍在香菇大棚裡管護香菇。今年61歲的景盛德是權家灣鎮焦家灣村村民,村子裡沒有通路時,除了買農資這樣迫不得已的事情,幾乎不怎麼出村。「到鎮裡要翻過這座山,單程就要兩個小時哩。」老人手指眼前的大山,繼續說道,「村子裡是土路,下雨了我們光著腳出門。幾乎家家養著毛驢,誰家蓋房子就用毛驢架子車拉磚拉瓦。」馬河鎮楊營村距縣城60公裡,曾是深度貧困村。
  • 興仁市:鎖寨村小青瓜助力村民拓寬致富路
    桃花爭豔3月10日,走進鎖寨村田間地頭,桃花爭豔,李花芬芳,油菜花花開滿地,蠶豆果實已經漸漸成型,村民們正在田間地頭忙個不停,犁田備耕、移栽施肥,逐漸褪去疫情的「陰霾」,村民開始忙著春耕春管,田間地頭處處一派忙碌景象。一切漸漸恢復往日的生機,呈現出一幅幅「春光耕織圖」。
  • 電商扶貧助力喀什地區農牧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新疆新聞在線網4月15日消息(記者任鑫潔、高夢輝,通訊員玉素普江):喀什地區積極構建電商產業發展平臺,完善電商產業服務體系,帶動更多農牧民走上增收致富路。4月13日,英吉沙縣龍甫鄉阿吐西巴格村村民麥合木提·烏熱依木又接到了幾單網上的杏幹訂單,他將杏幹送到村裡的電子商務服務點,打包裝箱發給客戶。麥合木提·烏熱依木:「去年我在電子商務服務點賣出了500公斤杏幹,增收2000多塊錢。現在我也在學習上網,學會了以後我打算自己開個網店,在網上賣東西。」
  • 西峽縣田關鎮:產業扶貧拔窮根 村民走上致富路
    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產業基地,發展光伏產業……一項項扶貧舉措使西峽縣田關鎮牛角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村民生活幸福指數提高了,在奔小康的路上更有信心了。牛角村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田關鎮西南11公裡處,距離縣城46公裡,地理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落後,產業單一,曾經是深度貧困村。2016年4月,西峽縣殘聯駐村工作隊進駐以來,通過深入貧困戶走訪調研,與村民代表交流座談,從結對幫扶、培育產業、改善環境、文化惠民四方面入手,帶領牛角村村民走上致富路。
  • 豐都南天湖鎮:發展多種致富產業 助推村民穩步增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8日6時訊(通訊員 郎克志)近年來,重慶豐都南天湖鎮依託三撫林場、牛牽峽漂流等重要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業,使之成為了該縣及周邊區縣消夏避暑的勝地;大力發展青脆李、獼猴桃、蓮花白等水果和蔬菜,讓村民實現增收;種植的上萬畝筍竹長勢較好,藉此打造筍竹產業旅遊觀光帶……如今,南天湖鎮已形成了多種產業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 柳北區石碑坪鎮古城村以產業促村民增收 成績喜人
    據古城村委第一書記岑娟娟介紹,該村因地制宜,利用已徵收土地使用空擋期,建設300畝蔬菜種植基地進行短平快的農業種植,以實現土地最大化利用,從而以最小的成本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促進村民增收。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鑫 攝岑娟娟說,近年來在柳北區政府批准下,古城村民合作社以產業帶動貧困戶發展,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促進村民增收,正在建設連片300畝蔬菜種植基地,合作社主動融入柳州市朝陽產業——螺螄粉產業的供料需求以尋求最佳利益,基地主要以種植豆角等短平快的效益蔬菜為主。
  • 「甜蜜事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借著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該村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領群眾養蜂釀蜜,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我家原來只是種苞谷、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產量低、收入少,家裡日子過得很緊。
  • 種農莊 樂農家——慈王農莊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創業增收
    種農莊 樂農家——慈王農莊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創業增收 2020-04-22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 辣木產業成為馬岡鎮靚麗名片
    「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辣木產業成為馬岡鎮靚麗名片與此同時,位於六圩村的開平市牛山龍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馬岡鎮政府的推動下,創建馬岡鎮辣木產業扶貧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農戶持續增收。辣木產業已成為馬岡鎮的靚麗名片。
  •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遠安:小竹筍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2020-04-09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改造舊宅建民宿 拓寬村民增收路
    近年來,衝陶村利用巴強坡舊村莊內閒置的舊宅基地和房前屋後的建設用地,與那居集團合作開發建設那居民宿項目,打造那馬那居特色旅遊小鎮,將鄉村旅遊、特色餐飲、電子競技、健康養生相融合,致力於建造一流的美麗田園綜合體,通過「租金+分紅+勞務」的收益保障機制帶動衝陶村村民致富增收,將貧困群眾「扶上馬」後再「送一程」,助推當地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
  • 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打造苗圃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原標題: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打造苗圃特色產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走進永城市芒山鎮後堯村景觀樹苗圃基地,看到一株株海棠、石楠、彩頁樹等苗木長勢喜人。
  • 冗華村:化劣勢為優勢產業鋪築增收路
    安龍縣招堤街道冗華村立足村情實際,充分用好用活扶貧項目資金,化劣勢為優勢,以小規模養殖模式,鋪築村民持續增收路冗華村賈家塘組村民冗華村屬典型的深石山區,立足這一實際,近年來,該村通過爭取產業扶貧資金、項目資金及特惠貸等資金支持,引導群眾採取小規模養殖、小經濟循環、小產業發展等分散養殖模式,大力發展養牛、養豬、養雞等養殖產業。
  • 軍店鎮易溝村:家家戶戶種藥材 拓寬產業增收路
    結合村裡的實際,村兩委引導村民們因地制宜種植各類中藥材,通過發展產業,促進村民增收。41歲的袁文軍是村裡的貧困戶,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引導下,三年前開始種植中藥材,目前,他種植的藥材基地已經達到7畝,主要品種是黃精和七葉一枝花。去年,他種植的七葉一枝花賣了一個好價錢。山多地少,精壯勞力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如何讓留守的村民家家有產業,人人有事幹?
  • 豐都坦鋪村:發展產業 改善民生 讓農戶穩步增收
    下一步,大家表示,將從政策上對脫貧戶扶上馬再送一程,重點在發展產業上幫扶,讓脫貧的農戶穩步持續增收。種植養殖業穩步發展「我們村山高、坡陡,以前沒有產業支撐,是部分村民致貧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一問題,村社幹部與駐村工作隊攜手,幫助村民共謀產業發展。」坦鋪村現任黨支部書記陳祥標說。
  • 臨澤倪家營鎮:小額信貸 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
    通訊員 漆宏強  今年以來,臨澤縣倪家營鎮切實加大金融扶貧力度,以小額貼息扶貧貸款作為切入點,加強對接,完善制度,強化落實,多策並舉,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
  • 河北涉縣後峧村多元化產業促增收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涉縣後峧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靠山吃山,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形成了各種產業格局。隨著產業的發展,這個「深度貧困村」逐漸煥發生機和活力,村民逐步走上脫貧致富路。合漳鄉後峧村是涉縣最西南的一個村,距離縣城6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