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殲轟-7也就是別名「飛豹」的殲擊轟炸機系列中,於本世紀初經過改裝後進入海軍航空兵服役的「咆哮豹」電子戰飛機,毫無疑問是相關改進型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個。不過有些令人遺憾的是,這款電子戰飛機在交付海軍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始終沒有以此為基礎發展出的空軍版「咆哮豹」現身的消息。以至於到了現在很多人都以為,空軍可能已經放棄這個平臺,轉而專注於殲-16D電子戰飛機的研發。
(海軍的「咆哮豹」電子戰飛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然而,隨著2019年「航空飛鏢」大賽的到來。官方媒體卻在有意無意之間,披露了一個被稱為殲轟-7AII的神秘型號。起初,大多數人都對這個新出現的型號感到不明所以,甚至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這可能只是官方媒體搞出的一個烏龍。但隨著網絡上越來越多與這個戰機型號有關的信息被不斷的發掘出來,網友們才在恍然中發現,原來這個所謂的殲轟-7AII其真實身份就是晚了很多年才出現的空軍版的「咆哮豹」電子戰飛機。
(最近爆出的殲轟-7AII其實就是空軍的「咆哮豹」)
據消息人士爆料稱,參加此次「航空飛鏢」大賽的空軍航空兵殲轟-7AII戰鬥轟炸機,是屬於近年「飛豹」系列在停產之前的最後一批改進型。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樣,這款空軍版「咆哮豹」的改進主要集中在任務計算機、供電系統以及雷達處理能力等內在方面,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其能夠掛載並使用型號為KG-800的新一代大功率電子幹擾吊艙。這也是殲轟-7AII與其前型殲轟-7A在外觀上的主要區別所在。
(殲轟-7AII最大的特徵是可掛載KG-800電子幹擾吊艙)
從相關資料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由中電科29所研發生產的KG-800,其實是由此前我們常見的KG-600發展而來的。後者目前是我國空軍主力的機載自衛電子幹擾吊艙,大量裝備於殲-10B/C、殲-11B、殲-16乃至是蘇-30MK等戰機。而KG-800則在其基礎上提升了發射功率與覆蓋頻段乃至對目標幹擾功能,從而具備了一定的對敵方雷達的區域性電磁壓制能力。在執行任務時,殲轟-7AII一般會在兩邊的重掛點各掛載一部KG-800電子幹擾吊艙。
(KG-800是KG-600的加強型,具備了更強的性能)
儘管殲轟-7AII與KG-800大功率電子幹擾吊艙的搭配遠遠算不上弱,但相比於具備了更優秀平臺和更專業電子戰設備的殲-16D,其性能和專業性還是差了那麼一點。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在殲-16D電子戰飛機量產服役前夕出現的殲轟-7AII,還是帶有比較濃厚的應急和過渡的色彩。至於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的現役殲轟-7A升級到殲轟-7AII的標準,並與殲-16D形成高低搭配,這就有待後續的觀察了。
(要說專業級的電子戰飛機,最後還是得看殲-1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