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聞兩會京城啟,萬眾歡騰倍感欣(七律二首)

2020-12-22 愛好詩作

作者|韓有典

#時政#

一、七律. 賀兩會召開

驅散陰霾萬象新,祥雲紫氣共氤氳。

黎民參政商國是,百姓登朝定律文。

敬獻忠言扶社稷,運籌良策保乾坤。

喜聞兩會京城啟,萬眾歡騰倍感欣。

註:1、驅散陰霾:此處指疫情基本得到控制。2、祥雲紫氣:紫色的雲彩,乃祥瑞之兆。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三日

二、七律. 思念戰友

黃粱幾度又重逢,執手相擁淚眼朦。

笑憶當年戎馬事,猶聞往日軍號聲。

魂牽夢繞邊關月,刻骨銘心戰友情。

痛飲醇醪三大碗,相約來世再當兵。

注釋:1、黃粱:美夢的意思;2、戎馬:意指軍旅生活;3、醇醪(chún láo):味道濃厚的美酒。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日

作者簡介:

韓有典:山東滕州市人,從軍人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深圳第一代拓荒者。退休後喜歡用詩詞記錄生活、抒發情感,亦有多篇作品在報刊和網絡平臺發表。

編輯|愛好詩作《李光友》

相關焦點

  • 普天同慶,萬眾歡騰!中國,我為你慶生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普天同慶,萬眾歡騰。天安門廣場上,處處可以見到一張張歡樂的笑顏。饒強攝2019年10月1日,中國和世界的目光齊聚北京天安門廣場。這裡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甘南攝連日來,首都北京處處洋溢著歡樂氣氛,張張笑臉為祖國祝福,首首歌曲為新中國慶生。第十八屆中國園林茶文化節暨安化黑茶文化周在八大處公園開幕,人們紛紛在國慶花壇前拍照留念。吳鏑攝北京市民和來自祖國各地的遊客則以自己的方式融入歡慶之中,自發地熱忱地表達著心中的喜悅與激情。
  • 七律二首《天中頌》
    七律二首《天中頌》一豐收光影映天中,歲歲新容換舊容。頂笠船中欣曳網,科技為梯攀頂層。皇家驛站煥新彩,中國漁都日益興。看到天中歲歲更新、月月巨變,欣慰之餘,特拙詩七律二首以抒紜贊之! 七律二首《天中頌》 高佔祥 一豐收光影映天中,歲歲新容換舊容。
  • 「三秦文學」翟向傑:「七律七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七律】喜聞首山詩社成立感吟無邊正氣蕩秋空,獻瑞飛雲過碧穹。【七律】重陽遣懷玉嶺嵐微菊豔黃,紅楓做客到重陽。荷枯池面煙波冷,蝶老叢中露水涼。扁柏枝頭初有子,桂花樹下已無香。
  • 七律、回望軍旅(二首)
    文|韓有典一、七律. 軍旅回望軍營錘鍊十五秋,無悔人生歲月稠。龍水江邊擂戰鼓,梧桐山下建瓊樓。桑榆非晚心不改,檸月如風志未休。今世軍魂燃烈火,詩情澎湃寫風流。二〇二〇年六月一日哈爾濱的冰雕雪塑世界聞名,其光彩四射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多年來都想前往一覽,無奈路途遙遠,且天寒地凍,一直未能成行。昨夜一枕黃粱如我所願,遂以一首《七律. 冰雕》記錄如下,和諸位分享。二、七律. 冰雕(中華新韻)雪雕冰塑伴銀燈,地凍天寒趣亦濃。剔透玲瓏如翡翠,晶瑩璀璨賽霓虹。
  • 王安石半夜被凍醒,這首七律寄寓深遠,尾聯更是含蓄不盡
    如此悽涼的場景,讓遊子們也倍感悽楚。一次外出公差,王安石半夜被凍醒,這首七律寄寓深遠,尾聯更是含蓄不盡。葛溪驛宋代: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皇祐二年,當時30歲的王安石從臨川去錢塘,途經弋陽,宿驛站中,秋聲擾攘,悲從中來,作了這首詩。 當時王安石還是舒州通判,但是他勤政愛民,治績斐然。雖然只是小吏,但他位卑不忘憂國,體現了廣闊的胸襟。獨自在外,詩人倍感孤獨,驛站的條件艱苦,更讓他輾轉不眠。
  • 這首詩被後世稱為「唐人七律第一」,不但不合格律,對仗也不工整
    唐代諸多詩選中的七律部分,《黃鶴樓》總會被作為開篇或壓卷,這首詩被後世稱為「唐人七律第一」,但是這個「七律第一」不但不合格律要求,對仗也是不甚工整的。於是就有人說了,既然「第一」尚且如此,我等又何必拘泥於形式?
  • 再讀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
    原標題:再讀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   古代傳說認為瘟疫也有主管的神,這就是瘟神,也叫疫鬼。血吸蟲病曾在我國南方廣為流行,這一威脅在解放初期依然存在,成為舊中國遺留下來的一個歷史包袱。毛澤東一向關心人民的身體健康,對消滅血吸蟲病尤為重視,在1955年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
  • 韋莊水平高超的七律,妙語雙關,對仗工巧,不愧為晚唐的佳作
    七律的創作中也有很多技巧,比如修辭手法,還有對仗方式等都很有講究。蘇軾就曾有名句,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其中青州指美酒,烏有是虛擬的人物,而青州六從事、烏有一先生,卻巧妙地用人名進行對仗。其實蘇軾並非首創,早在晚唐時就有一位詩人進行了積極嘗試。下面介紹韋莊水平高超的七律,妙語雙關,對仗工巧,不愧為晚唐的佳作。
  • 詩詞名家劉成宏詩歌七律之吟懷四首
    七律 吟懷四首文/劉成宏一幾多往事閃眸前,些許蹉跎拋一邊。翠竹窗前談靜月,青松雪裡說藍天。臘梅借韻詩三首,殘菊賒詞賦十篇。還數枝頭歡快鳥,隨風寄語御風煙。二落拓酸甜伴此生,還欣康健並肩行。長天浩浩雲留意,大地茫茫菊有情。
  • 言泊遠詩詞:七律——霧凇島(五首)
    ——霧凇島等五首其一七律· 霧凇島靈瑩境界綻荼蘼,衣縞青娥造景急。其二七律· 霧凇島冰雨暖雨也親塞外寒,初冬妝美島和原。晶瑩一段冰滑路,剔透千姿玉掛簾。愛侶披霞雕熱吻,螢光有意攝深談。其三七律· 雪鄉霧凇瀑霧迷茫美畫廊,瑩華冷豔秀天荒。凇蝶緲緲寒山谷,橡葉翩翩媚雪鄉。粉靨霓裳生景麗,紅霞夕日促人狂。
  • 時值冬至,分享杜牧的七律,尊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
    時值冬至,分享杜牧的七律,尊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唐代:杜牧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尊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這首詩是作者在江南時所作,情真意切,令人感懷不已。開篇交代時節特徵,並說明創作緣由,「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時值冬至,詩人在異地他鄉恰逢京使,收到了來自親人的書信,心中既感到非常溫馨,又有些放心不下。古代書信多寫在絲絹上,然後扎在兩片魚形的竹木簡中,故稱雙鯉。
  • 10首巔峰唐詩七律,杜甫獨佔5首,李白和崔顥各有1首
    七言律詩是唐詩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七律格律嚴謹,可以融入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藝術。唐人七律之中,以杜甫的成就最高,杜甫的七律,可謂包羅宇宙,寫盡人事。如果要試著排出唐詩七律的十魁首,自然杜甫居多。以下是根據每首七律的思想、藝術成就,以及流傳度試著綜合排名。
  • 肖連成原創七律十首
    肖連成七律十首一、七律.數日整理詩稿抒懷我自吟哦我自狂,由他天短與天長。風花每每翻新意,雪月時時染舊香。二、奉和詩友韻老去殘身已半秋,長江亦復向東流。可憐白髮增無減,但喜新詩賦且收。盤點囊中空瑟瑟,輕吟月上麗柔柔。天涯莫恨知音少,李杜文章讀未休。
  • 李叔和律詩選七律10首
    李叔和律詩選七律10首《李叔和律詩選:七律十首》動腦常新鄉音嫋嫋墨傳神,數百首七律入選《國家詩人檔案》、世界大百科全書(文藝卷)、《中華好詩詞》、《百年詩詞精選》(第三卷)(第四卷)、《當代詩詞典藏》、《中國當代詩詞》等書,榮獲「天籟杯」中華詩詞大賽兩屆金獎,「詩詞世界盃」中華詩詞大賽兩屆一等獎,連續三屆「中華詩人踏春行」徵文一等獎,建軍九十周年徵文特等獎,第九屆「華鼎杯」銀獎,獲「羲之杯」「四海杯」「翰墨風華杯」「新時代杯」詩詞畫徵文一等獎。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
  • 偉人故地重遊,這首七律開篇就氣勢雄渾,最後14字更令人振奮
    下面介紹的是偉人故地重遊,這首七律開篇就氣勢雄渾,最後14字更令人振奮。七律·洪都作者:毛澤東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擊楫至今傳。聞雞久聽南天雨,立馬曾揮北地鞭。縱覽偉人的這首七律,氣勢豪邁、意蘊深長。作者巧妙用典,概括性非常強,全篇充滿了豪情,更對祖國的未來寄予了熱切的期待。詩人雖然提到了壯心不已的曹操,其實更是對現實的肯定、以及一種強烈的自信。最後14字寓意深刻,令人倍感振奮。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 作者是蘇軾的表兄,這首七律清幽恬靜,實乃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就像那隨風飄零的秋葉,令人倍感惆悵。古人云,覺此未覺者,當下成牟尼。很多事情看似非常重要,其實捨得放下,竟然過得更加開心。下面介紹的作者是蘇軾的表兄,這首七律清幽恬靜,實乃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北齋是作者在府衙內讀書休憩之地,這首詩描寫雨後景色,抒發作者的閒適心情,也勾起了他對過往的美好回憶。文同喜歡書畫,閒暇時經常細心觀察身邊的動植物,並加以描摹,然後還自題小詩。所以他的生活非常充實,心情也恬淡悠閒。這首詩開篇就展現出環境的清幽,庭院雖然不算太大,但園圃裡卻非常安靜。
  • 觀唐習律二 唐太宗李世民這些七律每一首都很可疑
    這首七律也有人說是宋之問的作品,到底是不是老街可不是專家,當然搞不清楚。不過這首詩有一個特點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這首詩八句皆對,也就是說這是一首宗楚客體。前幾天老街寫過一篇文章《何謂宗楚客體?他在全唐詩中只有6首 卻因先於杜甫自成一體》,因為宗楚客喜歡作這種八句皆對的七律,所以這種七律被人稱之為宗楚客體。八句皆對的 五言詩,早在南北朝就有了,但是七言絕句和七言律詩在唐以前並不是主流,如果李世民(599-649年)早就有八句皆對的七律,那麼年輕幾十歲的宗楚客自然學李世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