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教了一晚上也沒背會,我都快氣炸了!」
「一共才四句話,記住這句忘了那句,真想揍他一頓!」
惹人憐愛的寶寶剛上幼兒園,寶媽就發現了孩子的「不可愛」,心裡那個失望啊,沒法說。
心急的寶媽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怪到孩子身上。
各種指責接踵而來:
「你怎麼這麼笨?」
「別光想著玩,認真點好不好?」
「一天就知道吃!」
「跟你爹一樣,腦子不開竅!」
……
本來還只是罵孩子,當捎帶著將娃他爹也罵上,再斜眼瞪一下婆婆,估計就可以上演一場文爭武鬥的家庭大戰了。
然後呢?
受到驚嚇的孩子會突然將詩倒背如流嗎?
顯然不會。
別忘了,他才剛上幼兒園,對新環境的適應期還沒過呢,回到家裡,不僅得不到寬慰,還要受指責,被打罵。溫柔慈愛的媽媽面部扭曲,衝著他張牙舞爪,家裡人為了他吵得不可開交……一切都變了!變得絲毫沒有安全感。
都是背詩惹的禍!
該死的詩!
為什麼要背它?!
寶寶不高興了!
寶寶再也不要背詩!
寶寶也不想去上幼兒園了!
寶寶好難!
寶寶大了,不上幼兒園是不可能的,不背詩也是不可能的。
可是寶寶背不會啊!
寶寶連字都認不全,那寫滿了字的詩,就是看100遍也記不住啊!
但是媽媽手裡拿著掃炕笤帚,橫眉立目在旁邊守著,寶寶又不敢不背。
僵持中,媽媽偶爾也會和顏悅色:「來,跟著我一句一句讀,背會了媽媽給你吃巧克力。開始了啊!遠看山有色……」
寶寶就跟著一句一句讀。但是寶寶真的聽不懂,所以說完下句,就忘了上句。媽媽好不容易克制住的火氣蹭地又冒上來:「幾遍了?!都幾遍了?!!你自己說!!!再教最後一遍!要是還記不住,看我怎麼收拾你!」
寶寶也不想惹媽媽生氣,更不想挨打,他很想吃巧克力。他努力地把每個字塞進小腦瓜裡,可那些字又不怕媽媽的笤帚疙瘩,任性地到處亂跑,讓寶寶怎麼抓也抓不住。
臨睡前,寶寶的屁股上布滿了一稜一稜的紅印子。寶寶是哭著睡著的。媽媽輕輕撫摸著寶寶嬌嫩的屁股,有點後悔,但還是忍不住對寶爸抱怨:「打也打了,罵了罵了,硬招軟招都使過了,這娃咋就教不會呢?」
沒有上幼兒園之前,寶寶是人見人愛的聰明寶寶,渾身上下透著一股機靈勁。可自打上了幼兒園,寶寶才發現大人們真會撒謊。
首先,他並沒有那麼聰明。短短一首詩,一共才20個字,別的孩子都背會了,就他背不會,這不是笨是什麼?
其次,媽媽並沒有那麼愛他。以前,媽媽總是抱著他「命蛋蛋」「心尖尖」叫個不停,現在,只要媽媽的巴掌伸過來,就只有痛的感覺。寶寶和媽媽一樣,都有點懷疑彼此的血緣關係了。
第三,上學一點也不好玩。媽媽騙他說上了幼兒園,就能學到很多東西,變得越來越聰明。可他連首詩都背不會,不但沒學聰明,反而顯得越來越笨了。
媽媽數落他時總會加一句:「現在才上幼兒園,你就這個樣子,將來上了小學、中學,還不知道你怎麼給我丟臉呢。」
寶寶不想上幼兒園了,寶寶什麼學都不想上了。
上學明明是一件可怕的事,為什么爸爸媽媽還要讓自己去那種可怕的地方?
寶寶每天至少會哭兩次:上幼兒園會哭,因為不想離開家;回到家會哭,因為沒有記住老師教的詩,怕媽媽揍他。
寶寶再也不是那個活蹦亂跳、愛笑愛鬧的寶寶了,他整天蔫答答的,走路也軟沓沓的像個小老頭。他不想上幼兒園,卻不得不去;不敢回家,卻又無處可去;他想在媽媽懷裡蹭一下撒撒嬌,媽媽卻一把推開他:「去去去!背詩去!」他拿著媽媽謄寫好詩句的本子嚎啕大哭:「怎麼這麼難啊?我學不會,我是個笨蛋!」
為了一首詩,寶寶家裡整天雞飛狗跳的,驚動了隔壁的小姐姐。
小姐姐上小學四年級,平時也愛和寶寶玩。聽說了寶寶的遭遇,她主動向媽媽請纓:「我去教教隔壁的小弟弟好不好?」
小姐姐拿著一張卡片給寶寶看,那是小姐姐的爸爸很早以前畫的,上面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畫的下面,寫著寶寶背不會的那首詩:「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那些字也像畫一樣,「遠」字很小,就像在很遠處;「近」字又很大,的確離得很近;「山」字寫得就像一座山,「聽」字寫在一隻畫好的耳朵裡……
小姐姐嘴裡念著詩,手也沒閒著,一會兒把卡片拿得很遠,一會兒又把卡片湊到寶寶鼻子跟前,把寶寶逗得哈哈大笑。小姐姐用手捧著臉,表演一朵花;又張開雙臂,像小鳥一樣扇翅膀……三比劃兩比劃,寶寶也忍不住跟著瘋起來,倆人一邊跑著笑著鬧著一邊念念有詞。
這個晚上,寶寶沒挨打,因為他很順利地背下了那首詩,還吃到了媽媽早就允諾的巧克力。
「明天,我要早早去幼兒園背給老師聽!隔壁小姐姐說,她家有好多好玩的畫片,我要和小姐姐一起玩畫片、背詩。」
看著寶寶一雪前恥的模樣,寶媽不僅詫異:「隔壁的小妮子,能耐咋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