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大渡口區陽光社區,有一家文具店,店鋪面積不大,貨架上的商品算不上琳琅滿目,但不起眼的小店卻處處充滿著「人情味」。殘疾人或需要幫助人在店消費,可享受折扣。
出示殘疾證或是自製的愛心卡片,就能在葉興秀(左)的店享受打折購物
重慶大渡口區松青路,一間小店並不起眼,老闆卻是社區鄰裡津津樂道的話題人物。
葉興秀,店鋪的老闆。雖然女兒患有智力殘疾,生活和經濟上負擔很重,但她的臉上一直掛著笑。如今,葉興秀的小店已進入正軌。在店鋪的門口,貼著幾個顯眼的字,「愛心小店,殘疾人買書優惠」。來買文具的殘疾人,只要出示殘疾證,或是她特意做的愛心卡,就可以享受折扣。
「我覺得這都是人之常情,誰都會發自內心,做出幫助人的事。」葉興秀笑著說。
為了女兒她創業開店
凌晨5點半,葉興秀起了床,輕手輕腳地避開還在熟睡的家人,來到廚房將頭一天晚上做好的食物分類打包好,便出了門,距離家幾百米的地方就是她開的小店。
拉開抽屜,整理一番,翻開記帳本,理一理貨品,靜待客人上門,這幾乎是她每天一成不變的事。
說起來,今年48歲的葉興秀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一位溫柔體貼的丈夫陪伴左右,有一兒一女承歡膝下。可是這個幸福家庭也有不幸,她的女兒在出生後被診斷智力殘疾。雖然生活壓力大,但夫妻倆還是決定送女兒去學校,即使高昂的學費還是讓他們很是吃力。
「我和丈夫都是打工的,沒有多少收入,平日裡丈夫打零工,我就推著車賣點小物品。」葉興秀說,後來女兒從學校回到家後,她還是堅持教女兒寫字、畫畫。女兒對書法格外感興趣,葉興秀出門時,她都會說:「媽媽,我要筆和本子。」葉興秀也會格外欣慰的回答她:「好嘞!你在家乖乖地等媽媽回來。」
也正是因為女兒對書法、畫畫的喜愛,葉興秀和丈夫商量後,在家不遠處開了一家文具店,能照顧女兒的同時,也有一份收入。
愛心行為緣於一次感觸
葉興秀的店每天早上六點半就準時開門,一直到晚上九點才關門,早出晚歸的生活,讓她的臉上始終帶著一點憔悴,但是只要有客人來,她便立馬熱情地招呼。因為店鋪對面是小學,所以平日放學後來店裡的學生比較多,不管來的學生有多調皮、多愛打鬧,葉興秀都是一臉笑嘻嘻的看著他們。
葉興秀說,以前發生過的一個事情讓她印象最深,一名小學生模樣的孩子背著書包走進了店裡,站在書柜上面,左挑挑右選選,她看見後就走上前去介紹,可是無論她怎麼介紹,小朋友就像沒聽到一樣,還是繼續埋頭挑選。這時她才明白,原來小朋友聽力應該是有問題,後來在手舞足蹈的解釋下,小朋友終於挑選到了合適的書籍。
看著小朋友滿意地離開,葉興秀說那一刻她能感同身受,也正是因為這些來買東西的殘疾人,她萌生了做「愛心小店」的想法。
「曾經我的孩子做心臟病手術時,就得到過社會的幫助,現在生活進入正軌了,我就希望能為其他殘疾人做點什麼。」葉興秀表示,出入小店的顧客,只要出示自己的殘疾證,就能享受一定的折扣。
盈利很少但收穫感動滿滿
前段時間,葉興秀主動找到社區,她表示,願意長期對來買東西的殘疾人或有需要幫助人享受折扣。
和大渡口區不少愛心小店一樣,葉興秀將「愛心小店」貼在了進門處最顯眼的位置。她說,如今不少人都知道這個愛心小店。為了讓那些殘疾人購物更方便,她還專門製作了愛心卡片,只要是出示卡片,她就會打折。
「雖然文具的利潤不高,還有比較貴的房租,每個月的收益也只夠貼補家用,但我仍舊不會放棄這一行為。」葉興秀說,對於特殊情況的顧客她也會免費。
雖然盈利很少,但收穫感動滿滿。葉興秀表示,看著每一位自己幫助過的人,能夠讀到書,練得一手好字,她就很開心。
「大家都是過日子,誰都有不易的時候,互相幫助,生活才有人情味。」葉興秀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