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年齡、履歷造假現象為何屢打不絕?

2021-02-07 人民網

原標題:年齡改一改,好處來得快?——幹部年齡、履歷造假現象為何屢打不絕?

中組部近日通報3起弄虛作假用人案件的情況,案件涉及履歷造假、更改年齡等「老」問題。

近年來,各地查處幹部或幹部幫助家屬履歷造假的案件不少,為何總有人「前僕後繼」?造假到底圖的是什麼?應該如何根治?

造假多發環節:年齡、學歷、任職經歷

事實上,一些在自己或家屬提拔選用時「翻船」的黨員幹部,常用的違紀違法的手段是「改年齡」「造履歷」。這一點,從中組部最新通報的3起案件中可見一斑——

廣東省工商局原副巡視員張水生,找人偽造兩個兒子的學歷、工作履歷和檔案材料,使兩人以幹部身份辦理工作調動;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寶安分局幹部姜曉梅,實際出生日期為1957年10月9日,自1993年以來先後4次更改出生日期,最終改為1963年10月15日;河南省睢縣人社局幹部葛濤,為給初中畢業的女兒安排工作,辦理假招工手續,將當時只有15歲的女兒年齡改至21歲,將招工時間提前3年,後將其女兒調入縣勞動局企業養老保險所工作。

近年來,各地曝光和查處的幹部履歷造假案件較為常見。如2013年11月,湖南省江永縣紀委證實,該縣7名違規進入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子女存在履歷造假行為,有的偽造了聘用合同、履歷、年度考核等全套檔案材料。還有轟動一時的「騙官書記」王亞麗,一路騙至共青團石家莊市委副書記。

盤點這些案件可見,「年齡、學歷、任職經歷」是造假多發環節,與年齡相關的還有黨齡和工齡,任職經歷還包括幹部身份。

利益驅動造假:掙面子、佔位子、圖帽子

為何這些環節造假多發?雲南行政學院研究員段爾煜一針見血:「因為與幹部任用和提拔有關。」

「不論學歷、年齡還是履歷造假,都是懷著一己私利,通過偽造、欺騙的手段來謀取自己的利益,有了利益驅動才會這麼幹。」段爾煜說,「難道還指望他們為了公共利益?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顯然不可能。」

段爾煜分析,履歷造假利益驅動主要有三種:掙面子、佔位子、圖帽子。

一種是「掙面子」。為了面子上好看,把履歷弄得漂亮一點,主要表現是學歷造假。有些幹部初始學歷低,想方設法弄個高學歷,許多是在職或函授,有些並非國家承認學歷,含金量可想而知,但也拿來「裝點門面」。

一種是「佔位子」。主要是領導幹部的子女或親屬,所謂「官二代」,不具備資格條件,或不走合法程序,通過偽造履歷以獲得公務員或事業編制的身份。廣東省工商局原副巡視員張水生為兩個兒子謀幹部身份,即屬此種。

還有一種是「圖帽子」。有的為了升遷提拔,把年齡改小一點,把黨齡改早一點,把工齡改長一點,把學歷改高一點;還有的貪戀權位,為了延遲退休或延遲退居二線,把年齡改小一點。如山西河津的一名科級幹部薛某某,被曝曾為了入黨、升遷,先後11次填報不同出生日期,4次虛假填寫參加工作時間,甚至偽造專科學籍檔案、謊稱本科畢業,為此受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加大造假者懲處力度 為官基礎是誠信

「幹部履歷造假的危害不可小視。」雲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崔運武教授認為,社會誠信首先要求政府誠信,政府誠信首先要求官員誠信,如果官員的職位是靠欺騙、偽造、篡改等不法手段騙來的,誠信何從談起?

段爾煜認為,幹部履歷造假損害黨和政府公信力,損害幹部隊伍形象,帶壞社會風氣,某種情況下也是一種腐敗。這不僅是一個幹部道德品質的問題,而且涉及違法違紀,或牽涉其他違法違紀行為。如「騙官書記」王亞麗除了偽造履歷等行為,還犯有職務侵佔罪和行賄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

儘管有關部門一再申明紀律,查處幹部履歷造假的案件也不少,但總是有人「前僕後繼」。專家認為,需從抑制利益驅動、權力公開透明、嚴肅責任追究等入手,對幹部履歷造假現象「零容忍」。

崔運武提出,抑制利益驅動要真正實現「為官不易」,讓人不再為了官位或公務員身份「趨之若鶩」,這就需要通過制度建設和嚴格執行,抑制領導幹部和公務員身份附加的灰色收入和特權。有些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比如退休前後待遇反差太大,刻意的幹部年輕化讓年齡偏大幹部仕途無望。

段爾煜認為,根本問題是要解決權力的監督制約,讓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同時要維護法律和紀律的嚴肅性,對幹部履歷造假「零容忍」。一經發現,該問責的問責,該查處的查處,不僅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員和領導幹部的監管責任,不能「一團和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新華網昆明5月15日電 記者伍曉陽)

相關焦點

  • 幹部履歷造假汙染「政治生態」
    此前轟動一時的河北石家莊「騙官書記」王亞麗,檔案中除性別是真的外,姓名、年齡、履歷均是假的,其檔案中的90多枚公章,有三分之一以上也是假的。  「年齡越填越小、工齡越填越早、學歷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這正是民眾對幹部履歷造假現象的調侃。不難看出,民眾的這些調侃一針見血。那究其原因何在呢?
  • 履歷造假 女幹部為何升遷的這麼快
    隨後,網上出現大量反映黨煦燕涉嫌履歷造假等問題的材料。材料聲稱黨煦燕三年提四級,2004至2007年7月從借用人員提升為局長助理、副局長、局長、管委會主任助理、管委會副主任,違反組織原則;偽造歷史,篡改檔案。雲南省委組織部昨日表示,他們已收集了網上舉報材料,將認真查實。
  • 420人因檔案造假受處分 學歷、經歷是「重災區」
    13歲參軍、11次篡改檔案、跨兩省5地造假……近年來幹部履歷造假的情況屢被曝光,「三齡兩歷一身份」成為一些幹部隨意篡改塗描的對象。  梳理「落馬」官員的案件發現,幹部履歷造假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年齡、學歷、經歷是「重災區」。幹部履歷主要包括「年齡、工齡、黨齡、學歷、工作經歷和幹部身份」,簡稱「三齡兩歷一身份」,而年齡、學歷、工作經歷往往成為造假的多發環節。
  • 硬槓槓成幹部檔案造假「重災區」 專家:選拔不唯年齡學歷論英雄
    謝春濤表示,數據說明,這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也提醒我們的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對黨對人民一定要忠誠,在履歷上不造假是起碼的要求。  杜治洲也認為,一方面,數據說明目前幹部檔案造假的現象比較嚴重,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中央治理這一問題的決心,對廣大幹部隊伍形成巨大的震懾,有利於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幹部成長機制,淨化官場生態。
  • 幹部檔案造假亂象:年齡越填越小 學歷越填越高
    記者在多地採訪了解到,檔案造假在一些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幾乎成為公開的秘密。  2013年4月任山西太原市質量檢驗協會秘書長的王紅英,自1991年來3次塗改出生日期,從實際的1976年3月14日最後改為1978年12月15日;轟動一時的河北石家莊「騙官書記」王亞麗,檔案中除性別是真的外,姓名、年齡、履歷均是假的,其檔案中90多枚公章中,有1/3以上是假的。
  • 420人因檔案造假受處分 學歷、經歷是「重災區」(1)
    原標題:420人因檔案造假受處分年齡、學歷、經歷是「重災區」13歲參軍、11次篡改檔案、跨兩省5地造假……近年來幹部履歷造假的情況屢被曝光,「三齡兩歷一身份」成為一些幹部隨意篡改塗描的對象
  • 彭澤一80後幹部被疑履歷造假
    12日,有網友在論壇上貼出了彭澤縣棉船鎮鎮長嶽文的履歷表,並質疑嶽文虛構年齡,履歷造假。  鎮長一歲多就讀小學了?  網友貼出的彭澤縣棉船鎮鎮長嶽文履歷顯示:嶽文,出生於1981年11月,1998年7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記者注意到,這份履歷轉自彭澤縣政府網站「中國彭澤網」的信息公開欄。
  • 江西省專家:對協助年齡造假的戶籍、檔案管理人員也要嚴懲
    少數幹部為何要改年齡?    廣昌縣環保局原局長年齡造假被撤職    去年9月,江西撫州市紀委通報:廣昌縣環保局原局長劉贇嚴重違反組織紀律,不如實填報個人出生年份,欺瞞組織,同時還存在其他違紀問題。經相關部門研究決定,給予劉贇開除黨籍和行政撤職處分,降為科員。
  • 官員履歷裡的年齡之謎:一人11次修改出生日期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關於官員履歷中的年齡造假問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成為新聞。  今年1月,《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指出,幹部人事檔案作為組織部門選賢舉能的第一道關口,與官員的仕途升遷密切相關。也正因為如此,一些想走「捷徑」的黨員幹部便在檔案上動起了歪腦筋,一段時間以來,幹部檔案造假屢見報端。
  • 中央紀委:盧恩光被「雙開」是對所有造假幹部的最新殷鑑
    ­  「年齡、入黨材料、工作經歷、學歷、家庭情況等全面造假,長期欺瞞組織……」根據中央紀委通報的描述,盧恩光違反黨的紀律的行為觸目驚心、發人深省。­  自欺必欺人,欺人必被欺。一副假面具戴了30多年,盧恩光還是被「打回原形」,可見「偽裝」得再深,欺瞞得再久,也只是欲蓋彌彰,最終註定會被黨紀的利劍戳穿。
  • 虛報年齡學歷 當心自毀前程 江西省專審幹部人事檔案
    近日,撫州市廣昌縣環保局局長劉贇因虛報個人出生年齡,被行政撤職並被降為科員,此消息一經曝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6日,記者獲悉,除劉贇外,我省還有一些幹部檔案涉嫌造假。針對這一現象,我省開始探索防治幹部檔案造假的「藥方」。
  • 幹部檔案「三齡兩歷一身份」易造假 形成團夥作案
    幹部檔案造假現象屢見不鮮。據了解,在上述省管幹部檔案專項審核工作中,共有420人因檔案造假受到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186人因檔案問題被記錄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拔或重用,各地還通報了37起造假典型案例。在2014年中央巡視組兩輪巡視中,被巡視的20個省區市中就有15個存在幹部檔案造假問題。
  • 揭秘幹部檔案造假背後貓膩:兩歲已讀小學一年級
    造假三大貓膩:提拔前後是高峰,調動工作是良機,組織認定合法化 徐楷檔案造假事件並非個案。據中央巡視組通報,去年以來,已公開通報的31個被巡視省區市中,有11個存在幹部檔案造假問題。針對這一現象,一些地方開始探索防治幹部檔案造假的「藥方」。今年9月起,江西南昌在全市開展為期4個月的假履歷、假檔案專項整治行動,目前正處於全面排查階段。
  • 陝西府谷縣原縣長助理楊忠之女楊治華調動、聘用及幹部身份、學歷、履歷造假
    、學歷、履歷造假】據原縣政府工作人員透露:縣紀委書記李勝元認為避過風頭了,現在讓楊治華回來上班了原府谷縣縣長助理楊忠之女楊治華的造假經過。府谷縣委組織部2007年12月17日發出的「關於楊治華同志工作調動的通知」稱,「經部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調楊治華同志到府谷縣下鄉幹部管理辦公室工作」,希本人接到通知後務於「2007年12月20日前到新單位報到」。因為楊治華的「工作調動」為造假幹部身份假調動,所以無法給府谷縣方面提供調入前原單位的工資介紹信,這樣就無法在府谷縣財政局上工資。
  • 安監總局原局長落馬細節:指使幹部檔案造假
    網絡資料  幹部人事檔案記載著幹部的基本信息,是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幹部的重要依據。  針對一段時間以來幹部人事檔案管理不嚴、造假現象時有發生的問題,中組部決定自2014年10月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幹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要求對幹部人事檔案進行全面清理,對檔案造假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對涉嫌檔案造假的人員進行了嚴肅查處。
  • 年齡造假:兩歲就上一年級
    新華社揭官員檔案造假三大貓膩年齡造假:兩歲就上一年級據新華社電 據中央巡視組通報,去年以來,已公開通報的31個被巡視省區市中,有11個存在幹部檔案造假問題。南昌等地一些組工幹部分析認為,檔案造假現象主要存在三大貓膩:—一是造假目的就是為「升官」,多集中在幹部選拔任用前後。
  • 山西河津科級幹部履歷造假 遭黨內警告反獲升遷
    遭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的薛新民不降反升,從鄉鎮黨委書記升任河津市住建局局長去年10月,時任山西省臨汾市紀委書記的沈慶華因被舉報「檔案年齡」比真實年齡改小了5歲,而被山西省委免職。但這位廳級幹部與相距不過百十公裡的河津市的一名科級幹部相比,其年齡造假水平只能自愧不如。
  • 【關注】檔案豈容造假!幹部檔案造假問題典型案例剖析
    通報關於違紀違法事實的描述中,第一條便是「嚴重違反紀律,檔案造假,向組織隱瞞本人真實年齡」。一名省部級官員尚且涉及檔案造假,此類問題之嚴重可見一斑。2014年中央巡視組兩輪巡視中,被巡視的20個省區市中有15個存在幹部檔案造假問題。  黨員領導幹部檔案造假絕非小事,這是對黨紀的漠視,對黨的極度不忠誠,違反的是黨的組織紀律,拷問的是黨性原則,檢驗的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合格性。
  • 青海給幹部檔案「大體檢」 整治幹部人事檔案造假
    原標題:青海給幹部檔案「大體檢」  記者日前從青海省委組織部獲悉:今年4月起,青海省委組織部在全省範圍內部署開展了幹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回頭看」及市(州)、縣(市、區)幹部人事檔案造假專項治理工作,旨在從嚴管理幹部人事檔案,整治幹部人事檔案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真實反映幹部信息和幹部履歷,服務幹部選拔任用工作。
  • 篡改32處、只有性別真實、買北大畢業證……官員檔案造假怎麼擋?
    5年間499人因檔案造假被處理 有人除了性別全是假的近年來,在落馬官員身上查出檔案造假的情況並不鮮見。新疆「首虎」、烏魯木齊原市委書記慄智是首個被指年齡造假的省部級官員,中紀委通報其「檔案造假、隱瞞本人真實年齡」。「五假副部」盧恩光在年齡、入黨材料、工作經歷、學歷、家庭情況等方面全面造假,甚至連盧恩光這個名字都是自己後來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