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基本是以吃麵食為主,米飯也會吃,相對於麵食比重比較少,而在這眾多的麵食中水煎包一直是很多當地人早餐的首選,我們那裡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水煎包子鋪,講究點的包子鋪是有門面的臨街房,有很多其實就是小區外面搭的一個帳篷就是一個包子鋪。
老家的水煎包餡料有很多種,有葷的豬肉白菜的、豬肉韭菜的、羊肉胡蘿蔔的,有素的西葫蘆的、韭菜雞蛋的、素三鮮的,這麼多品種就有那麼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香,很多包子鋪都需要排隊去吃,可見本地人對水煎包的熱愛。
我從小是吃水煎包長大的,在我的記憶中水煎包基本是在外面吃的,很少在家裡吃到,後來上學、工作,離家鄉越來越遠,家鄉的很多平常不過的一些小吃就吃不到了,包括水煎包,尤其是家鄉味道的水煎包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吃到了。
越想念越想吃,越想吃越想念,來回循環,為了讓自己再感受一下家鄉的味道,這不,自己親自上陣做這道家鄉小吃,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具體做法。
水煎包
【材料】
發好的麵團250g 韭菜300g 雞蛋2個 粉條一小把 豆腐三大片 鹽一勺 花椒麵一勺 花生油少許
蠔油兩勺
【製作過程】
1、豆腐切丁,油溫七成熱,下油鍋煎至金黃,撒一些花椒麵,香氣更足;
2、雞蛋攤成蛋餅,切小丁,粉條提前泡軟,切碎;
3、韭菜切碎+蠔油+花椒麵+鹽+花生油,拌勻;
4、提前發好的面揪成小孩拳頭大小的劑子,擀成圓餅,包好包子;
5、不粘鍋內刷上薄薄油,包好的包子放內醒發10分鐘左右,準備一碗水,裡面放一勺面,拌勻待用;
6、包子醒發好後,中火將鍋加熱,煎至包子底部有硬殼;
7、倒入面水,中火蓋上蓋,燜煎;
8、水差不多快幹的時候,調成中小火,可以翻個面再煎一下,出鍋裝盤,配上稀粥和小鹹菜,和家鄉的味道一樣。
【小貼士】
1、韭菜雞蛋其實很鮮的,可以不用放雞精味精這些;
2、一定要用不粘鍋,要不然最後全部粘在鍋上了;
3、切菜的大小不要太糾結,包子的話都能包進去的;
4、如果做得比較多的話一次吃不完也不用怕,第二天放在烤箱裡面一烤,更酥脆。
以上是給大家分享的我的家鄉小吃水煎包的家常做法,其實也不複雜,喜歡吃水煎包的朋友可以試著自己在家做一下,相信你也喜歡吃的。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