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職場,我們都以為工作是最重要的,只要幹好了工作,升職加薪不是夢想。
但,你卻忽略了一個能夠決定你未來出路的關鍵因素,那就是人際關係的處理方面,尤其是對上級領導的關係處理,小A就是這樣。
小A是我在知乎上遇到的一個知友,她跟我說剛剛試用期一個月被領導告知不合適,我一開始心底還為她憤憤不平,說不合適是需要拿出證據的。
後面又聽小A說,是公司試用期說她考核不過被辭退。
試用期?不合適?離職?我腦袋一下子反應過來了,連忙安慰到,公司不要你是他們的損失,正好馬上過年了,趁著這個時間好好放鬆一下。
可後面小A又說,她懷疑她被辭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和領導有關。嗯?什麼鬼,還有故事?我追問。
小A說,剛入職時,因為領導沒有說要留下來加班,眼看地鐵是最後一趟了,她就走了,隨後領導找她說她有錯,上上司和HR都有叫我去道歉,但我覺得沒錯,於是和領導因為這件事鬧得有點不愉快,後面再跟同事相處可能沒什麼經驗,也有點不愉快。
聽完整個事情後,我梳理了下發現2個問題:
1、為何要和領導吵架?(我和領導關係。)2、同事之間有誤會?(我和同事關係。)
從側面角度來看,小A不論在與上司相處還是與同事相處都存在問題,那總結兩點就是溝通和團隊協作有問題。
解析:
首先從小A的經歷我們看到,在事情發生後,小A作為當事人,沒有第一時間「主動」的去找領導溝通,說明原因,而是被領導找到才說事情,且在認知中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過錯,導致了跟領導溝通失敗,造成了領導對小A印象不佳,加之又與團隊的同事有誤會,而之後小A也沒有再去主動溝通,和領導的誤會不斷加深。
其次,由於小A剛畢業不久,在人際關係處理上還沒有什麼技巧,在與同事相處過程中,可能有不適當的溝通,這樣的事情也被領導悉知,那領導在對小A印象上就是團隊合作能力較差以及不太會處理人際關係。
那如果我是小A的話,我會怎麼做呢?
作為新人,首先我會
擺正自己是新人的低姿態,畢竟環境也人自己都不熟悉,那遇到小A這樣的情況,我會臨走前跟領導打一個招呼,比如:
X總,我的工作做的差不多了,還有什麼需要幫忙分擔的嗎?
或者走之前跟領導打一聲招呼:X總,我先回去了。
這裡不是刻意的跟領導報告行蹤,而是禮貌的打招呼表示自己要回家了(潛臺詞的意思就是:你還有事情需要我做嗎),而是我這樣做是防止後面萬一有什麼變化的情況,先為自己多想一點,領導事情那麼多,要是她忘記了,後面再想起,但你都是事先給她打過招呼的,這也不會怪我。
比如像小A這種,事情發生了,正確做法應該怎麼做?
1、立馬打電話給領導,說明當時事情的情況。
2、誠懇的表示自己還是新人不懂的情況下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3、取得領導原諒後,表示自己通過這個事情吸取教訓,後面會注意。
一般是新人,很多情況不懂,其實領導也會理解的,只要你
態度誠懇,領導都不會刻意為難你。
那會為人處世的同學或者職場老鳥來說,可能打電話致歉過後,後面還會找個合適的時間,叫上領導,一起吃個飯,在飯桌上,把發生的事情當面做個解釋,讓領導消除對自己的誤解,讓領導對你的印象進行加分,同時也拉近了關係。
那相信這樣處理,也沒有到後面試用期不合適這一說,小A還是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學生,公司都會給新人機會,新人意味著沒什麼經驗,他們對這樣的學生要求沒有那麼高,除非是在試用期犯了大的過錯。
小A作為職場新人,其實
犯了一個職場的大忌,就是和領導吵架。或許在爭執中小A的理論取得了勝利,更甚者,小A個人情緒需要宣洩出來。
但是,你的行為已經在領導的心裡埋下了不好的看法,現實社會不是一些電視劇演的某某人頂撞了上司,沒有被批評反而升職了的情形,它可比電視裡的內容殘忍多了。
說句不好聽的,只要領導一天在其位,他對你的不好看法就會一天一天的加深,即使不被辭退後期也難以得到重用,到最後你都有可能被炒魷魚了。
而領導依舊是領導,你自己卻因此失去了一份工作,不理智的行為往往會衍生出一系列的附帶個人情緒不好的事情來,只有等到某一天自己當上了領導才知領導的艱辛與苦楚。
忍一時之氣,成一世之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