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謝有順:報紙不僅提供事實的力量 也提供觀點的力量

2020-10-11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報紙不但要提供事實的力量,也要提供觀點的力量。」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謝有順說,其實報紙在現代中國剛創生的時候,刊發的言論、雜感是當時影響社會極為重要的力量,那時梁啓超、胡適等人的許多文章都是在報紙上發表而產生廣泛影響的。「報章往往能超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傳播得最遠。」

如今,在網際網路時代,民眾有很多傾聽聲音的渠道,但是也需要有人幫他們分析、討論,需要啟蒙。「我們不要避諱啟蒙這個詞,很多人想不清楚這個道理,你幫他想清楚了告訴他,他心裏面是高興的,有些人的思考力不夠,你把一些思考的觀點和方向告訴他,他是願意接受的,甚至有些時候可以讓他恍然大悟。」

謝有順認為,在現在的網絡時代,以全媒體形式繼續介入文藝評論,也非常重要和有意義,因為它可以影響有影響力的人。但媒體的文藝評論與學術性刊物所作的那種學術討論不同,媒體要突出自身的敏銳、前瞻和貼近社會的特點,讓大眾所理解和接受。「學者看了有一些啟發,普通老百姓看了也覺得好像能夠大致明白。」

言論往往有一個特點,就是要簡明扼要,言之有物,過去的那些引發廣泛影響的言論,多是短小而充滿力量的,尤其在現代語境下,媒體要努力去找尋新的語言表達。「需要創新一種說話方式,網絡上有一些短的文章會被我們記住,雖然有一些觀點我們不一定同意,但是它的說話方式,會讓我們覺得很新鮮、獨特,讓人耳目一新。」好的語言、大眾的語言,才能把好觀點更有效地傳播出去。所以,對於從事評論的創作者來說,必須要學會說短話,說實話,說觀點鮮明的話,在有限的篇幅裡面直接、尖銳、有概括力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謝有順建議,可以通過問題切入,營造一種文化討論的氛圍。「一方面可以就已有的問題深入討論,擴大討論的邊界;另一方面也可以製造話題、創造問題,引領文化的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謝有順:報紙不僅提供...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報紙不但要提供事實的力量,也要提供觀點的力量。」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謝有順說,其實報紙在現代中國剛創生的時候,刊發的言論、雜感是當時影響社會極為重要的力量,那時梁啓超、胡適等人的許多文章都是在報紙上發表而產生廣泛影響的。「報章往往能超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傳播得最遠。」如今,在網際網路時代,民眾有很多傾聽聲音的渠道,但是也需要有人幫他們分析、討論,需要啟蒙。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謝有順: 報紙不僅提供...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報紙不但要提供事實的力量,也要提供觀點的力量。」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謝有順說,其實報紙在現代中國剛創生的時候,刊發的言論、雜感是當時影響社會極為重要的力量,那時梁啓超、胡適等人的許多文章都是在報紙上發表而產生廣泛影響的。「報章往往能超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傳播得最遠。」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在馬老筆下認識一群「非傳統」人群的...
    在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看來,以後像馬識途這樣的作家會越來越少,因為他的經歷、身世非常豐富和傳奇,他接觸的各色人也非一般作家能接觸到的。這些都成為他寶貴的寫作資源。「馬識途的寫作都是從生活中來,是活生生的東西,這不是我們通過勤奮閱讀可以獲得。未來,大部分作家都是在循著求學、在城市工作、讀世界名著這樣一種思路進入寫作,而不會進入真正的虛構,不會像他這樣接觸活雜的民間稗史。」謝有順感慨。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我讀湯養宗的詩《紙張》
    紙張是寫作的現場,面對一張白紙,惟有「真正的書寫者」才能感受到白紙的下面,其實隱藏著一個「無底的深淵」,而有些人,花費一生的力量也未必能找到這扇通往「深淵」的門。白紙之門,就是寫作之門,什麼人才能到達?怎樣才能到達?《紙張》為我們描述這個抵達的過程。
  • 全國大學生原創文學大賽頒獎典禮在中山大學舉行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張培忠,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陳繼明,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文藝界專家學者,中山大學職能部門負責人、中國語言文學系黨政班子成員、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參與頒獎典禮。典禮由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林崢副教授主持。
  • 作家出自中文系?北大教授:「本專業不培養任何作家」
    也有人想當然覺得中文系畢業的都會去當作家,因此許多將來夢想成為一名作家的學子都會去報考中文系,然而現實卻恰恰與我們的認知截然相反。名作家幾乎都不是中文系的細數中國近代有名的作家,你會發現他們很少有人是就讀中文系並順利畢業的。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煒因病逝世,享年60歲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煒因病逝世,享年60歲 澎湃新聞記者 彭渝 2019-05-06 22:55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李煒因病逝世 享年60歲
    金羊網訊 記者張璐瑤報導:中山大學中文系今日(7日)凌晨發布《訃告》透露,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會長,第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委員李煒教授,因病於2019年5月6日12時38分在廣州逝世,享年60歲。李煒教授,男,漢族,山東冠縣人,1960年3月15日生於蘭州。
  • 中山大學中文系不開網課
    2月13日,中山大學中文系通過郵件、微信公眾號及微信群等多個渠道向每一位本科生、研究生發送「關於疫情期間學習安排的建議」的信件。信件中稱,按目前廣東省教育廳的安排,廣東省各高等學校2月底暫不開學,因此同學們返校學習的時間仍不能確定,此後一段時間(估計為30天左右)仍是居家學習時間。
  • 中山大學中文系不開網課!
    不跟風開網課,鼓勵個人閱讀寫作2月13日,中山大學中文系通過郵件、微信公眾號及微信群等多個渠道向每一位本科生、研究生發送「關於疫情期間學習安排的建議」的信件。信件中稱,按目前廣東省教育廳的安排,廣東省各高等學校2月底暫不開學,因此同學們返校學習的時間仍不能確定,此後一段時間(估計為30天左右)仍是居家學習時間。中文系長期實行「全程導師制」,學習過程中若遇到問題,同學們可隨時與自己的指導教師溝通。
  •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
    參與活動:2017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 編號:37 姓名:黃天驥「這輩子我只努力當一座橋」 ——記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明師』,不僅指明智、明慧、明察,更重要的是心懷像水晶一樣透明。澄澈的光輝,可以使愚者智,儒者起,可以幫助人洗滌靈魂的汙濁。」(《中大往事》)所謂名師垂範,明教重道,也正是如此。    中文系的學生們都知道,這是一位能和他們「混」在一起的名教授。凡是教過的學生,即使過了一二十年,再見面時黃老師能夠叫得出他們的名字。
  • 教授觀點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李善民教授受邀參加國資委國企改革...
    中山大學副校長、管理學院李善民教授受邀參加會議,並對國資國企改革提出相關意見建議。翁傑明指出,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落實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
  • 著名音樂製作人陳小奇受聘擔任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
    12月29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舉辦「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暨陳小奇教授學術講座」,該校學生將這個問題拋給了我國著名詞曲作家、著名音樂製作人陳小奇。當天,陳小奇主講了「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暨我的詞曲創作」主題講座,並正式受聘為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
  • 中山大學等你來挑戰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建立於1924年,是中山大學歷史悠久的學系之一。1946年,中山大學成立語言學系,這也是我國第一個語言學系。中文系與語言學系、語言歷史研究所、文科研究所,在教學和科研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繫。
  • 中山大學,中文系學生不上網課,派遣500人醫療隊前往湖北支援
    中山大學對湖北籍學生的關愛中山大學,是整個廣東省的兩所985、211高校之一。綜合實力應當排整個廣東省高校第一,作為廣東省名牌大學,全國前十高校,對於此次疫情的行動,非常令人暖心。而中山大學的中文系則不跟風,它分布了一則通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不能正常到校期間,不跟風開網課,鼓勵本科生、研究生們在家閱讀與寫作。真好,中山大學的中文系在3月份不會開辦網課,持續到學期開學。中文系的老師們則呼籲學生們自己在家閱讀寫作,不要求看網課進行學習。
  • 名家談寫作|謝有順:作家是有原產地的
    所謂地方,就是說,好作家都有原產地的。或者說,每一個人都有故鄉,都有一個精神的來源地,一個埋藏記憶的地方。這個地方,不僅是指地理意義上的,也是指精神意義或經驗意義上的。但凡好的寫作,它總有一個精神紮根的地方,根一旦扎得深,開掘出的空間就會很大。
  •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概況
    這些著名學者為中文系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中文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69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31人、碩士生導師27人;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人、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4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人、青年撥尖人才1人,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人。
  • 暫憑杯酒長精神:中山大學李煒教授周年祭
    2019年5月6日,我們的恩師、中山大學中文系李煒教授與世長辭。恩師走後,我們與他的家人、師長和各界友人一樣,陷入了涔潸的悲痛之中。為了以更好的方式追思、緬懷李煒教授,在學校的關心支持下,在諸位師長的主持下,我們懷著共同的信念,開始了為恩師整理編撰一本學術論集、一本追思文集的工作。
  • 【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關注文學!第32日活動清單來啦→
    【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關注文學!「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第32日活動介紹一、悅讀時刻:在唐詩中約會春天嘉賓:方笑一(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辦單位:上海古籍出版社形式:視頻播放平臺:澎湃、B站、喜馬拉雅、東方網、看看新聞Knews、趣頭條
  • 粵桂股份聘任蘆玉強為總經理 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
    原標題:粵桂股份聘任蘆玉強為總經理 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   12月14日,廣西粵桂廣業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