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真的是一個值得去好多遍的地方。最讓我感到震撼的就是建築,一棟棟宮殿的建造時那麼精密,連天花板上面的圖畫都是非常精美的,展出的藏品也能看出古代匠人的手藝,每次回想都覺得回味無窮皇宮啊,有什麼說的呢,肯定是值得旅遊的,一道道的宮牆很好的阻隔了人和人的正常交流,明明近在眼前卻不得不繞一圈簡直是遊覽常事,屋脊上怪獸的個數和窗欞的形制也嚴格地將人與人的等級區分開來,可惜鋪著金磚的殿都是不能進的,而且很過分的是基本連中間都不能靠近只能在邊上看Ps去的時候陶瓷館在維修,不能去真的挺遺憾的。很喜歡故宮,第一次來故宮就趕上了故宮的雪景,喜歡故宮是因為喜歡故宮的文化,那些妙趣橫生的歷史故事。
花20買了一個電子解說器,那個解說器總的來說還可以,根據藍牙設備,你走到一個地方,它感應到就會講解。沿著中軸線從午門走到了神武門,又從側面去了儲秀宮,珍妃井,九龍壁。還去了鐘錶館,珍寶館,這兩個館非常值得去看看,裡面有很多價值連城的寶貝,琳琅滿目,這些寶貝都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歷史故事,不同時間段會有志願解說員來給遊客講解,在鐘錶館裡面講解的小姐姐講的超級棒,長的也很好看。正好趕上3:00中裡面有一個鐘錶演示,當時圍觀的人超級多,遠遠的看到鐘錶在動,還有清脆的響聲,很神奇。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的遺址。記得第一次來故宮是在2013年1月,天霧蒙蒙的,當時用的學生證,門票還是20元/張。
5年後重新踏上故宮的土地,雖依舊未有雪景,卻是天藍雲白,陽光正好。另外,去故宮記得多備點乾糧!裡面很大,賣的吃的比較貴,而且不怎麼好吃!故宮又名紫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由永樂帝朱棣下令建造,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外朝也稱為「前朝」,以太和殿(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
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過。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宮吉祥物首度對外亮相,該吉祥物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形象,分別為龍「壯壯」和鳳「美美」。2015年6月13日,故宮博物院試行限流8萬人次和實名製售票。2015年為慶祝故宮博物院建立90周年,故宮5大區域18個重要展覽集中呈現。截止2015年10月,已有2500人上榜故宮「黑名單」。
2015年10月,一度被傳為靈異事件高發區的「後宮」,即慈寧宮和壽康宮領銜的西路區域對外開放。同時,故宮首次對外開放1/6的紫禁城城牆。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非常具有歷史感覺的建築,仿佛是歲月的見證!珍寶館和鐘錶館匯集了一些有年代感的精品。餘暉下的一座座殿宇,展現出了更為獨特的魅力,威嚴、大氣!
故宮傳承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在其宮門口,那種感覺不言而喻,非常奇妙。從開門到閉館,出神武門再登景山俯瞰整個故宮,特別滿足。有點遺憾的是,初二是個陰天,等春暖花開時,再找個好天兒去細細品味,紫禁城一年四季美景不同,這個世界文化藝術寶藏值得多去駐足欣賞。就像單霽翔院長演講說的,希望大家是觀眾而不單單是打卡的遊客。希望故宮博物院修繕的越來越好,期待2020年單院長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 到了北京,必去的景點之一肯定有故宮。
大家都想看看當年皇帝住的地方到底怎麼樣,但真的去了之後會發現,其實就是參觀一下著名的建築風格,很多地方都是不對外開放的,只能隔著窗戶看裡邊,有的地方乾脆不開放。故宮很大,如果沒一個宮殿都停留太久的話會需要多半天的時間。而且從前門進,後門出,距離不算短。我們去的時候不是旺季,也不是周末,但人還是很多,想拍照的話儘量站在場地的兩邊。售票處可以租到實時講解的機器,比較方便。我們當時沒有租,因為時不時的可以碰到景區導遊帶著團,想知道自己在哪裡,有哪些歷史,跟著他們然後聽導遊說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