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黨參,花開太行山!山西醫科大學「紅潞參」團隊的故事

2020-12-20 澎湃新聞

山西醫科大學「紅潞參」科研團隊。

八百裡太行,雄奇壯美。每年七八月間,在太行山區的平順、陵川、沁源等地,潞黨參次第花開,雄渾的大山生出一片片溫柔旖旎。

「每到收穫的季節,幾乎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鋪滿了潞黨參,連空氣都帶著甜絲絲的氣息。」曹玲亞,這個上黨姑娘在談到家鄉時,連笑容都透著甜蜜。

從太行到秦嶺,輾轉數千裡,採集黨參樣本;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用科研成果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十年間,曹玲亞所在的山西醫科大學「紅潞參」團隊堅持黨參研究。她說:「黨參對我和團隊有著特殊的意義,把精力傾注在熱愛的事情上,是一種幸福。」

「是黨參把我和高建平老師緊緊連在一起」

山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實驗室。見到曹玲亞時,她正坐在顯微鏡前,一邊觀察標本,一邊記錄數據,鉛筆落在紙上沙沙作響……

說起如何與黨參結緣,曹玲亞脫下白大褂,回憶起在大山裡生活的那些日子。

潞黨參特有的味道沁入曹玲亞的記憶深處,那是家鄉的味道。「我生長在長治潞城的小山村。小時候,哥哥常帶著我和妹妹上山採藥,父母頂著烈日勞作,年復一年,可家裡的生活依然捉襟見肘,爸媽也落下了一身病。」

家庭的拮据、家人的健康,直接影響了曹玲亞的人生選擇。她勵志走出大山,學習和醫藥相關的專業。2006年,她如願考取山西醫科大學。在那裡,她遇到了高建平教授。

高建平出生在太行山西麓的盂縣。2003年,她從復旦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來到山西醫科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組建了黨參課題研究組。

選擇的背後,寄託著高建平濃濃的鄉愁。曹玲亞說:「高老師當年留在一線城市很容易,但她最終選擇回來。她每年用大量的時間,奔走於全省各地的山川梁峁,執著於黨參研究,尤其是上黨地區的陵川、平順一帶。用她的話說就是:不能讓太行山上這顆『明珠』蒙塵。」

榜樣的力量潛移默化。2010年,曹玲亞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研究生,面對多個專業,她堅定地選擇了高老師的生藥學。

此後十年,在高建平的指導下,以曹玲亞為主要負責人,醫科大本、碩、博相繼有178名學生組成「紅潞參」團隊,忙碌於實驗室,奔走在農田間,成了高校科研與農業實踐之間的一條「紐帶」。

「吃不了苦,就做不成事。在『逆境』裡,總能有新發現」

2010年秋,又一個潞黨參收穫的季節,曹玲亞第一次跟著高建平來到平順縣做課題研究。當她們走進淙上村時,看到村民正把潞黨參隨意碼成捆出售,幾個藥販子不停地壓價:「我要是不收,你的參哪能賣出山嘞。」「唉,那就給上10塊錢拿走吧。」

曹玲亞湊近一看,這參「獅頭鳳尾菊花心」是上等品相,別說一捆了,一顆都很珍貴。「這麼好的參,咋能壓這麼低的價?」曹玲亞質問道。「從哪兒冒出來的,你憑啥說它好?」藥販子反唇相譏。

回到學校,高建平立刻給學生們開會:「我們要集合骨幹科研力量成立攻堅團隊,儘快為潞黨參制定等級標準、整合技術,讓『黨參之王』實至名歸。」山西醫科大學「紅潞參」團隊由此誕生。

給潞黨參定標準,要有海量黨參樣品作為研究基礎。2011年,曹玲亞自告奮勇,和另外一名女同學結伴踏上了採集黨參樣本的漫漫長路。從山西到湖北,從四川到甘肅,她們的行囊裡沒有化妝品、小零食,只有洛陽鏟、樣品盒。兩位姑娘風塵僕僕跨越8個省、64個黨參產區,採集了1682批黨參樣品。

潞黨參生長在高海拔山區,懂行的人常說:「逆境」出好參。為了尋得好參,曹玲亞和同伴壯著膽子爬過不少人跡罕至的高山。有一次,在湖北板橋鎮的大山裡採藥時突遇大雨,她們攔了一輛路過的大巴車回鎮上,車子在山路上緊貼崖壁行駛,忽聽身後一聲巨響,回頭一看,剛剛經過的地方已經被泥石流掩蓋……

採藥、做實驗是對身心的雙重磨鍊。「制定等級標準得用科研數據說話。每次都感覺離成功就一步了,可最終的數據還是不對,那種挫敗感很打擊人。」每到這個時候,曹玲亞就會給老家的親戚朋友打幾個電話,聽聽鄉音、嘮嘮家常,再一頭鑽進實驗室,通宵達旦。

歷經5年、不斷完善,潞黨參質量鑑定指紋圖譜問世,能一次性檢測黨參7個有效成分;又做了近5萬次檢測後,我國首個潞黨參藥材地方標準、產地加工技術規範、藥材等級標準和潞黨參飲片等級標準陸續問世。

權威等級標準提升了潞黨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有標準擺在那兒,好東西不愁賣不出好價錢。」趙學良,平順縣東彰村人,在外經商多年後,他回鄉流轉了400畝土地,在科研團隊的技術支持下,成立了潞黨參種植合作社。像趙學良這樣返鄉創業的,平順縣就有100多人。潞黨參,讓曾經的遊子重回故土。

「看著家鄉一天天變美,我們的付出都值得」

曹玲亞清晰記得2011年她來到平順縣佛堂嶺村時看到的景象:低矮的土坯房稀稀落落依山而建,木板門被風一吹「吱呀」作響……「全村加起來,種參不到10畝地。這兒太偏了,種了也賣不上好價錢。」村支書張志建一口接一口地抽著菸袋鍋子。

在佛堂嶺、達駝村、淙上村考察後,曹玲亞發現這幾個村所在的車廂溝一帶,海拔高、溫差大、石多土薄,賦予了潞黨參最好的生長條件。「這一帶的山地很適合種黨參,我們就把示範種植基地建在這兒,給鄉親們帶個頭。」

「學生娃喝的墨水多,可這地咋種你們懂?」當曹玲亞告訴老鄉黨參也有種植標準,不能使用膨大劑、土地要追肥等要求時,很多村民並不接受。「一定要紮下根來,把潞黨參種好,我們帶給農民的不僅是技術和財富,更是知識、意識和思想。」曹玲亞和同學們記住高老師的話,戴上草帽,扛起農具,每天上山種地。三年下來,基地的潞黨參長勢喜人,引得不少藥材商考察採購。

「為啥他們只收基地的參,看了咱的就皺眉?」「按學生娃教的方法種的參就是好,價錢還高哩。」鄉親們口口相傳。打那以後,村民主動找曹玲亞討教種植方法,她把培育出的優質種子和綠色有機肥無償提供給農民。沒用幾年,車廂溝一帶就成了潞黨參買賣的集散地,一等好參從原來十幾元一斤賣到了100多元。「每次回村,都是這家叫那家留,走的時候老鄉把我們送了一程又一程,心裡甭提多暖了。」曹玲亞說。

潞黨參系列標準的出臺,受益者不僅是村民,還有當地企業。由於缺乏潞黨參等級標準,平順縣正來製藥的主打產品「潞黨參口服液」面臨停產。「高老師知道這個事後,帶著我們連夜開車去了平順,把新標準送給了藥廠,對藥品再註冊給予技術指導。好參制好藥,潞黨參口服液很受患者認可,藥廠訂單越來越多。」曹玲亞說,「我當時不理解高老師為什麼這麼著急,後來才知道,這個藥廠關係著周邊6個鄉鎮、2780戶農民的生計。」

10年間,「紅潞參」團隊服務6個縣,免費提供參苗10萬株,免費為8000餘人提供種植培訓,先後與33家合作社籤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平順縣獲批2項國家級潞黨參產業園。潞黨參藥茶、潞黨參飲片、潞黨參含片等產品即將投產,預計新增就業崗位3000多個,戶均年增收2.8萬元……

「咱村的路燈換成太陽能的啦!」最近,曹玲亞到佛堂嶺去作技術指導,發現村裡又有了新變化。磚瓦房上炊煙嫋嫋,水泥路蜿蜒遠方,村民們用鄉音和她打著招呼。「來年合作社還要增加種植面積,到時候你們可來啊。」張志建說。曹玲亞把目光投向村後的大山,仿佛看到夏日明媚的陽光下,一片片鈴鐺樣的白色小花散發著幽幽香氣,漫山遍野,美不勝收……

記者手記

因為眷戀 所以執著

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紮根太行山區的山西醫科大學「紅潞參」團隊,無疑是這一要求的積極踐行者。

前不久,在由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主辦的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潞黨參振興革命老區項目」從147.3萬個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摘得銀獎。潞黨參在全國影響力最大的高校「雙創」盛會上廣受關注、引得知名藥企接洽,高建平和曹玲亞激動萬分,這一刻,多年執著的堅守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一片貧瘠的土地上,收穫著微薄的希望。」歌曲《我熱戀的故鄉》中的一句歌詞,正是曹玲亞記憶中當年的故鄉。

因為眷戀,高建平博士畢業後選擇回到故鄉,為中藥材的做大做強默默奉獻;因為眷戀,曹玲亞克服重重困難,執著地在黨參研究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正是對事業、對家鄉的這份摯愛,他們十年如一日,科研攻關,推動高校的智力、技術和項目資源在老區落地生根,幫助鄉親脫貧致富。

「親不夠的故鄉土,戀不夠的家鄉水,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變成地也肥來水也美。」採訪中,記者在高建平、曹玲亞的身上看到的正是這樣的勁頭。

近期熱點

文/攝:張秀麗 王勇

原標題:《潞黨參,花開太行山!山西醫科大學「紅潞參」團隊的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劉濤別出心裁開發潞黨參新菜譜 王凱學習泥塑自成「抽象派」
    經過上期節目的走訪了解,公益大使們發現品牌認知度低是導致潞黨參嚴重滯銷的主要原因。本期節目,公益大使將著手於如何宣傳潞黨參,從而擴大潞黨參的知名度。慄大爺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潞黨參栽種的步驟後各隊開始行動,可是看似簡單的操作,實際做起來並不容易。慄大爺對種植方法甚至耕種姿勢都有嚴格要求,女生隊狀況百出,惹得慄大爺在旁激動的大喊「不行不行」,劉濤情急之下甚至一度說起來山西話。在慄大爺的幫助下公益大師們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嗎?又是什麼讓王凱在種植過程中不斷發出「盒盒盒」的魔性笑聲?讓我們一起期待。
  • 5種食物健脾養胃:大棗 山藥 潞黨參 熟連藕 蓮子
    第三,潞黨參,味甘,性微溫。因黨參種類繁多,以山西太行山潞安州即今山西長治的上黨人參為道地藥材,所以以潞黨參命名。可將黨參洗淨後放入蒸屜中蒸1小時,待涼後,切成薄片,用開水浸泡代茶飲,也可煲湯,如黨參大棗燉排骨湯。每天以10-30g為宜,服用黨參時忌吃有散氣作用的蘿蔔,也忌飲濃茶。肝火盛者及起病初期邪氣盛時不宜食用。  第四,熟連藕,性味溫平。
  • 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我省學子獲佳績--山西青年報2020年12月16...
    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我省學子獲佳績   本報記者 陳彤 張麗     日前,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東北林業大學
  • 山西長治潞商後裔守護400年古村落 官民合力「留住鄉愁」
    山西長治郊區古村落延續400年,期待新生。 李新鎖 攝中新網長治7月26日電 (記者 李新鎖)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至今,在山西東南太行山腹地,早期晉商代表——潞商的後裔子孫守護著祖先的深宅大院數十年。如今,在官方、民間合力保護下,這片延續數百年的古建民居正在恢復生機。
  • 2019長治「潞才回巢」百企千崗校園行精英招聘會首次走進山西大學城
    築巢引才 反哺桑梓2019長治「潞才回巢」百企千崗校園行精英招聘會首次走進山西大學城圖為2019長治「潞才回巢」百企千崗校園行精英招聘會現場。4月12日,由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主辦的2019長治「潞才回巢」百企千崗校園行精英招聘會首次在山西大學城舉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姚遜專程帶領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招聘會,為長治熱情「代言」,向家鄉學子伸出「橄欖枝」。
  • 潞姐回歸!用碎片時間跟潞姐學英語!
    從去年的停頓休息至今已有整整兩個月,小夥伴們,想潞姐了嗎?潞姐回歸啦!先提前祝大家元宵節快樂!附上潞姐美照一張!
  • 山西醫科大學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摘金奪銀
    11月24日,山西醫科大學消息,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華南理工大學剛剛落幕,山西醫科大學參賽代表隊經過激烈比拼,共獲得金獎1項、銀獎1項、銅獎4項、最具人氣獎1項、優秀指導教師1項。
  • 潞才回巢丨長治用人單位赴中北大學攬英才
    潞才回巢丨長治用人單位赴中北大學攬英才 2020-12-03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潞光發電有限公司磨煤機過軌吊等設備中標結果公示
    山西潞安長子高河2×660MW低熱值煤發電項目第二批輔機設備及部分遺留設備中標結果公示北京國際電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招標代理機構)受山西潞光發電有限公司(招標人)委託,對山西潞安長子高河2×660MW低熱值煤發電項目第二批輔機設備及部分遺留設備招標(共18個標段)招標組織的評標工作已經結束,經過評標委員會的認真評審和推薦排序,現將中標候選人名單公示如下
  • 長治市公安局長潞分局快速偵破一起販賣毒品案
    「颶風一號」行動以來,長治市公安局長潞分局持續發力,保持對各類涉毒違法的高壓態勢,成功搗毀一起販賣毒品窩點,抓獲販賣毒品1人,吸食毒品人員3名。2020年11月10日,長潞分局王莊派出所在辦理一起吸毒案件時,延伸深挖,通過線索研判,連續作戰,成功搗毀一起販賣毒窩點,從販賣毒品嫌疑人劉X娥住所查獲甲卡西酮39包 20餘克,毒資23065元,吸壺、電子稱、吸管及錫紙等吸毒工具,同時抓獲另3名吸毒人員, 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一線蹲點調研」共同富裕的西溝故事
    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太行山裡的氧吧小氣候正在悄然形成。在西溝,有一個新的致富項目,就有一個合作社誕生。短短幾年的時間,西溝村相繼成立了14個合作社。圍繞森林管護,西溝成立了眾新源扶貧攻堅專業合作社;圍繞健康養生,他們成立了傑佳美靈芝專業種植合作社;圍繞黨參深層開發,他們成立了紀蘭潞秀潞黨參植物纖維藥衣公司。
  • 長治潞澤街直達高鐵長治東站落客平臺,這條路也即將竣工!
    潞澤街道路工程是高鐵長治東站站前廣場的配套工程,自開工建設以來,備受市民關注。近日,記者了解到,潞澤街目前已經全面完工,讓我們一起去現場了解一下。長治潞澤街是高鐵長治東站站前廣場配套道路之一。記者在現場看到,道路的交通標識標線已經全部劃好,以及整條街的綠化也已經全部完成,工人正在進行最後的清掃工作。
  • 圖說長治丨潞才社區:突出人才特色 拓展服務功能
    圖說長治丨潞才社區:突出人才特色 拓展服務功能 2020-12-10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下脊——山西商脈隱秘史(全文)
    這些年代不一的古剎往往依太行山而建,隱藏在深山叢林之中,融合周邊優美的山水和民俗景觀,具有極高的旅遊價值,卻一直鮮為人知。山西政府曾多次出資保護這些古建築,大多數交由所在地的村民看管。位於平順縣王曲村的天台庵,是中國僅存的四座唐代木結構建築之一,村民 劉建紅幾代人看守著這座古庵,在收取了20元的門票費用之後,他向我們講述這座建築使用「唐三彩」的一些特點和相關的故事。
  • 明初洪武二十一年首次大移民,是從山西洪洞「大槐樹」開始的嗎
    大意就是在太行山的東、西兩側的人民在進入明朝之後,因為休養生息的政策,人口增長迅速,所以如果想恢復戰亂地區的生產力,可以讓這些經過休養生息地方的人們遷到戰亂之地進行繁衍、生產,這樣一來對於國家財稅收入以及人口增長都是十分有利的。朱元璋一聽有道理,所以很快就作出了「山東地廣,民不必遷,山西民眾,宜如其言。」
  • 【潞公畫院】舉辦「硯邊雕蟲」書畫講座【七】
    潞 公 畫 喬太華 潞 公
  • 太行山千年民間舞蹈霸王鞭 粗獷豪放受遊客喜愛
    全國垂釣俱樂部挑戰賽時下正在山西榆社縣舉辦,當地一流傳千餘年的古老民間舞蹈霸王鞭受到來自天南海北人們的喜愛。節奏明快、粗獷豪放、鏗鏘有力的太行山上農家舞蹈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13日夜晚,人們在當地雲竹湖畔盡情欣賞此民間藝術。
  • 走「晉」山西,青春興晉, 迎接挑戰,我們向祖國報到
    基於枝向對靶施藥技術的電動四旋翼果林植保無人機(山西農業大學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項目組作品)已經累計完成飛防作業80餘萬畝次,在山西、陝西、河南、湖南、甘肅等地開展實地作業,廣受農民好評。紅參源——太行山潞黨參、恆山黃芪優勢道地藥材項目(山西醫科大學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項目組作品)致力於高效提取當地藥材有效成分,促進經濟發展。
  • ——平順縣西溝村的蝶變故事 - 山西日報數字報
    這裡種植的黨參、柴胡、連翹、黃芩等道地中藥材吸引來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企業家實地考察,也催生了一批中藥材種植專業大戶,引領著西溝人增收致富。富了口袋  好日子是幹出來的,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