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開放與先進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而守舊與規則已被人們摒棄許久了。現在我們教育孩子喜歡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很多人把孩子的調皮搗蛋,看成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但孰不知這樣的孩子在別人眼中看來只是不懂規矩的孩子。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父母從來沒有認真地教過孩子規則意識,很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懶散,毫無紀律與規範性,經常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舉止,給其他人帶來了很差的印象。
甜甜是一名九零後的全職媽媽,生下兒子後丈夫讓她在家裡安心教育兒子,現在兒子已經8歲了,全家人都非常呵護這個寶貝兒子,但是在最近這段時間,兒子讓甜甜很是傷神。原來上周末甜甜帶著兒子去超市採購,就在甜甜去買日用品的時候,她發現兒子不見了。等到她找到兒子的時候,發現兒子正在零食貨架前吃零食。這下可把甜甜氣壞了,甜甜上去就搶走兒子的零食並跟兒子說:我們沒有買零食,這個就不是我們的,你怎麼能隨便吃呢?!
誰知兒子卻氣鼓鼓地跟她說道:我吃了再買不行嗎,媽媽?甜甜聽到這句話,頓時覺得兒子現在非常不懂事,於是又苦口婆心地跟兒子說:我們沒有付錢,就說明這個零食不是我們的,只有在我們付錢之後才能吃。
兒子望著甜甜,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甜甜心想現在兒子年紀還小,必須趕緊培養他社會規則意識,否則長大還得了,現在隨便吃超市的零食長大後那不就成了搶劫了?想到這點,頓時把甜甜嚇得不輕,於是決定在今後的生活裡,一定要緊抓培養兒子的規則意識。
1.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表示,從小遵守規則意識的孩子,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這與孩子的智力水平發展成正比。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與智商是息息相關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夠發現自我控制能力好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來說都比較優秀,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也是懂規則遵守規則的。
2.守規矩的孩子更容易適應新環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接觸各種各樣的新環境,根據研究發現遵守規則的孩子更容易適應新環境,而屢屢破壞規矩的孩子容易被集體和領導排斥。而且我們也知道人是群居動物,在我們的生活發展中離不開群體生活,所以要鍛鍊孩子的規則意識,才能使孩子更容易適應新環境,也有利於他的生活發展。
3.守規矩能培養孩子正直善良的品性
制定規則並不是僅僅為了限制孩子的行為,還能給孩子心中的道德規範建立一項標杆。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守規矩懂規則的孩子,一般具有正直與善良的品性,而屢屢破壞規則的孩子容易成為社會混混。
1.家庭教育沒有到位
現實告訴我們兒童時代的教育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展,現在我們會發現生活中很多大人都沒有規矩意識,這就導致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這就屬於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沒有做到位,才導致很多孩子的規矩沒有被立起來。
2.父母不重視立規矩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忙於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一輩的帶。這就導致很多孩子身上都會出現很多壞習慣,但是父母又沒有時間教育,就會使得孩子的規則意識越來越差。
3.溺愛孩子使規矩成為擺設
溺愛是阻止孩子成長的最大因素,很多家庭由於過度溺愛孩子使家庭規則成為擺設,孩子就會覺得規則是可以隨便破壞的,只要向爸媽爺爺奶奶撒個嬌,或者是哭鬧一會兒就可以。對孩子的溺愛使規矩成為擺設,是孩子的規矩意識從小沒有立起來的最大原因。
1.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
讓孩子成為規則的制定者,有助於鼓勵與激勵孩子共同維持規則。當父母規定孩子玩耍的時間長短時,不妨讓孩子也參與進來,公平公正的制定規則,如果可以的話,把規則寫在紙上面,這樣能夠給孩子更強的參與感,也能讓孩子更加認可制定的規則。
2.父母以身作則的教育孩子守規矩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小偷的孩子長大後也容易成為小偷,這是因為孩子是父母天生的模仿者,父母做什麼孩子就會學做什麼。所以要教育孩子守規矩,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則,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機的時候,自己卻在旁邊玩個不停,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就是兩面派,那麼自己也可以偷偷的玩手機。
3.以講道理代替打罵教育
很多父母盲目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套言論,他們認為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直接打一頓會使他乖乖就範,但是這樣只會激起孩子內心的不滿,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什麼被打,所以在面對孩子犯錯時,父母先要給孩子講道理,讓他心中明白是非對錯,這樣也有利於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很多不懂規矩的孩子就是因為心裡沒有是非對錯的界限。
一說到規則意識,很多朋友都覺得規則就是給大人限定的,因為只有大人才有能力做壞事,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規則意識要讓孩子從小就要培養起來,否則當沒有規則意識的孩子長大了就會變成人們口中的壞人。
所以為了孩子未來的人生有一個好的發展,各位父母千萬不要忽視對孩子的規則意識培養。最後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大家還有其他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