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日常保養,中醫有妙方

2020-12-23 平安好醫生

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併發症多的特點。心腦血管病患者就像背著一個計時炸彈,隨時會爆發,那麼可以讓炸彈的倒計時停下來嗎?答案是可以的。中醫認為血氣阻塞與寒氣有關,心腦血管病患者該如何利用中醫手段進行日常保養?

心腦血管疾病有主要哪些症狀?

1、心悸胸痛

2、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

3、噁心嘔吐

4、四肢無力或麻木

5、記憶力下降

該如何進行日常保養?

中醫認為,寒溼能阻礙全身陽氣運行,減緩血液循環,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心腦血管病患者日常保養要著重於血管的保暖。

1、空調房少待

夏天炎熱,貪圖涼快,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可讓風邪趁虛而入,影響血液流動,導致氣血不暢,加重血管負擔。夏天出汗是讓毛孔張開排毒,加速血液循環的好機會,日落後,待晚風徐涼時可外出散步,呼吸新鮮空氣。天氣悶熱不得不開空調,空調溫度25-26度為佳,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經常開窗通風,確保空氣交換,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度。

2、夏天也要洗熱水澡

夏天洗冷水澡很過癮,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要嘗試。突如其來的冷水能讓血管瞬間收縮,由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是比較敏感的,可影響血液對心臟的供給。洗冷水澡的同時也能為血管帶來寒症,所以,夏天溫水洗澡最為合適,不會給肌膚帶來悶熱,也能溫潤血管。

3、雙腳保暖很重要

俗語說:病從腳中生,意思是說寒氣容易從腳部延伸至全身,引起疾病,因為人體的陰脈都在足心。寒氣並不是冬天專屬,夏天也有,例如充滿空調的商場、飯店等等。室內清爽,室外悶熱,冷熱相衝,腳部容易受涼,所以夏天也不要穿涼鞋外出。如果腳部不保暖,寒氣會影響血管彈性,使血液不能順利流通。

阻止寒氣入侵,等於為血管帶來健康,保證血流暢通,提前消除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心腦血管病患者無需過分擔憂,日常注意身體保養,健康一路跟隨。

相關焦點

  • 孕期不適 中藥妙方來緩解
    尤其是現代人普遍晚婚,而女性在35歲後,骨質就開始快速流失,高齡產婦易有鈣質不足問題,若為咖啡愛好者,骨質流失更快。中醫妙方:鈣質不足的孕婦腿部容易抽筋,應該多吃豆腐、豆乾、魚乾等,也可以服用珍珠粉,珍珠粉主要目的在增加鈣質,附加作用可清熱解毒、降火、皮膚美白。服用珍珠粉的孕婦,寶寶出生後骨骼會長得比較強壯,也較不會遭受驚嚇。
  • 別怕,一個中醫妙方拯救了我多年的頸椎病
    2、吸菸對頸椎病患者非常有害,煙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可導致毛細血管的痙攣,造成頸椎椎體血管供應降低引起頸椎病。3、長期單一臥位,枕頭過高,椎間盤內部受力不均,可使頸椎小關節和肌肉失去平衡,加速退變,引起頸部勞損,造成頸椎病。頸椎病常見的的併發症有哪些?1、預激症候群: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及心電圖ST段的改變,易被誤診為冠心病。
  • 血管暢通的人,一般會有四個特徵,若你也有,說明血管保養的不錯
    血管承載著血液,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管道,負責給各個器官和組織輸送氧氣。隨著的增加,人的外表會不再年輕,逐漸老去,血管也是如此。往往老年人,血管健康狀況普遍低下,容易出現血管堵塞的現象,影響到身體健康。上了年紀的人,血管很暢通,一般會有四個特徵,若是你全佔了,說明血管保養的不錯,疾病也很少來打擾。面色紅潤,精氣神好。一般血管暢通,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面色紅潤有光澤,看著整個人很健康,精氣神很好,很美麗。血管保持健康的狀態,血流是很暢通的,輸送血液到各個組織和器官很及時,讓他們吸收到養分和氧氣,提升組織能力,讓身體保持最佳的狀態,就會面色紅潤有光澤。
  • 中醫認為:日常保養肝臟,多喝3種水,少吃1物,少毒素,肝更輕鬆
    中醫認為,日常保養肝臟,多喝以下3種水,少吃1物,可以促進血液的流速,提高身體免疫能力,加速毒素垃圾的排出,減少內部溼氣的堆積作用,提高肝臟細胞的活性,提高肝臟功能,使得肝更輕鬆,適合養生。中醫認為,日常生活保養肝臟,多用薑黃泡水,幫助保護肝臟健康,讓肝更加輕鬆。3、珍珠草泡水:珍珠草中含有胡蘿蔔苷、山茶素等營養成分,具有解毒消炎、養肝強身的作用,經常用珍珠草泡水喝,可以加速體內器官的新陳代謝作用,提高肝臟細胞的分解能力,快速排出內部的毒素垃圾,有利於修復肝臟細胞,保護肝臟的健康。
  • 血管堵塞,多半會有「3疼」,三個誘因儘早避開,保持血管年輕態
    再加上日常飲食和作息的不規律,導致血管內部堆積過多的毒素垃圾,造成血管阻塞的問題,所以在平時,要注意適當的保養。而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當出現血管堵塞的情況時,身體其他部位會發生異常的疼痛現象,可別忽視了。
  • 血管堵了才去通,不如不給血管「添堵」!中醫送你三道護心飲
    平常生活中,我們時常聽到周邊的人說要去醫院「通血管」,主要是清除血管裡的雜質及淤血,讓血管更寬敞,讓血液流動更順暢。可是,好好的血管怎麼會有雜質呢?血管也會變窄嗎?為什麼血液會流不順暢呢?想要通血管,我們首先要想辦法預防血管狹窄堵塞的出現。 不給血管添堵 日常養護這麼做 呂渭輝說,日常養護血管預防狹窄堵塞的第一步是控制高血壓。高血壓會使血管硬化,導致血管堵塞的發生。高血壓患者需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控制血壓,並定期測量血壓,每天定時在家監測血壓並記錄下來。
  • 血管通不通,睡覺時會有反應,日常做好3件事,幫助疏通堵塞血管
    血管通不通,睡覺時會有反應,日常做好3件事,幫助疏通堵塞血管。中醫常說,血管堵百病生。的確,人的血管承載著全身養分和氧氣運行的「重任。如果血管有點不通了,那麼對應的身體部位就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氧供給,就會「生病」。然而人到中年後,人體血管壁的彈性也是會逐漸減弱。血液中的垃圾於是就開始沉積在血管壁中。引起血粘度增高,導致血管逐漸變得狹窄,影響到心腦血管方面的功能,削弱了身體的健康。血管堵沒堵,睡一覺就知道!睡覺出現3個現象,十有八九血管有點堵了。
  • 中醫減肥首選刮痧 疏通經絡排毒瘦身
    中醫減肥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刮痧是最為常見和有效的。刮痧有很多好處,不僅能夠舒筋通絡還可以有效排毒瘦身。今天減肥編輯給大家分享一款刮痧減肥法,讓體內的經絡暢通,更易更快變瘦!減肥幾乎成為了人們的日常用語,特別是女人們。
  • 保養血管,這6個說法都是謠傳,做到這7點,血管會感激你
    心血管疾病也成為了最為可怕的健康殺手之一,而面對令人聞風喪膽的疾病,一些「保養心血管」的謠言也平地而起,其實這些謠言不僅不治病,反而有可能害命。今天盤點6個保養心血管疾病的謠言。因此便有了一些疏通血管,將血管內「垃圾」排出的方法之說,其實這是子虛烏有之說。在介紹心梗腦梗原因之前,先介紹下血管壁的構成,動脈血管壁分為三層,分別是內膜、中膜、外膜。而引發心梗和腦梗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斑塊引起的,而這種斑塊是生長在血管壁的中間層,內膜和中膜之間,而非貼在血管壁中。所以有關疏通血管之說,都是子虛烏有之說,想要排出斑塊,難道要把血管內膜給融化掉不成?
  • 緩解胃疼的妙方 多喝點熱水
    中醫有哪些緩解胃疼的妙方呢?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一下緩解胃疼的妙方! 緩解胃疼的妙方 1、多喝熱水 男人常掛在嘴邊的「多喝熱水」並非真的一點道理都沒有。 3、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維生素C可以調節胃酸分泌,對胃有保護作用,胃痛的時候可以稍微吃一點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或是口服維生素C藥片。 4、清粥米湯 即便胃痛也還是要吃東西,但絕對不能吃辣的、油膩的或者難消化的,可以選擇麵湯、清粥等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也可以適當多加一點食用鹼。
  • 喝醋能維護血管健康?謬論!中醫調理如何保護血管?
    血管分布在我們周身,如同交通網絡一般錯綜複雜,供血液在其中流通,將氧氣與營養物質輸送到各個器官中,讓身體得意正常運轉。血管的健康直接決定著我們生命的質量,而臨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四十歲以上的群體中,有近六成的人動脈血管中存在斑塊,這是巨大的健康隱患。當心臟動脈血管受阻時會引發心梗;當腦血管發生梗阻時會造成腦梗或腦出血的問題等等,無論何處血管阻塞都將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 養生,即保養生命的意思,又稱攝生,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天人合一是主動將自己日常行為和精神情志活動,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融為一體,這是《內經》養生方法中的最高境界。其中被後人作為養生基本原則的內容,涉及日常飲食、生活起居、形體鍛鍊等方面。中醫理論源自於中國傳統文化,特別與黃老道家思想有頗深的淵源。中醫的核心是整體觀念、天人合一,與道家文化大道至簡、順應天地自然的認知是相合的。順應自然的哲學思想體現在中醫方面是一種生命觀。中醫診病講究時空觀念,這也是建立在順應自然的生命觀的基礎上。
  • 腰突康復很簡單,這個妙方每天一次,不出半月,可擺脫腰疼腿麻
    腰突的症狀有哪些? 3、感覺麻木 這類情況通常是腰間盤突出而造成神經根接觸區域局部壓迫或牽扯壓迫所造成,神經根本身的纖維和血管受壓變形而導致缺血、缺氧等。
  • 艾葉配一妙方消除頸椎病,頭暈手麻全不見了!
    艾葉配一妙方消除頸椎病,頭暈手麻全不見了!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刺激或壓迫頸脊髓、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症狀的臨床症候群。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痺,大小便障礙,出現癱瘓。多發在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 眼睛的中醫保養方法
    常常在門診遇到許多準備參加考試的學生,眼睛的度數不斷上升,偏偏又不能不看書,焦急的父母便會探詢關於特別的藥方或方法來治療及保養眼睛;也常遇見許多老人家因為白內障、青光眼及視力模糊、怕風易流淚等症狀而前來就診,諸如此類與眼睛相關的症狀及不適等問題,其實接受相關的西醫眼科專科醫師檢查是十分必要的,而就中醫學的觀點來看,以下幾點值得參考並身體力行
  • 清新口腔,快速消除口臭日常妙方
    對於上班族、職場女性朋友,恐怕口臭,有難聞的氣味,會直接影響自己的完美形象。如何快速消除口腔的口臭問題,保持清新健康的口腔呢?今天由小編為大家分享其中的日常妙方。方法簡單,立竿見影。其實我本人也是如此做到,覺得自己的方法特別有用,故一起分享快樂。早晚刷牙。
  • 秋冬交替,心血管疾病高發,日常做好3件事,保養血管,預防血栓
    一、注意保暖秋冬季節,因為一天中的氣溫不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特別要注意保暖要做到位。外出或者天氣變化時要及時增加衣物,不要讓自己著涼。特別是在進入冬天后,氣溫低會導致血管收縮,體內容易供血不足,所以要避免冷空氣對身體的刺激。
  • 中醫治療水腫有妙方
    中醫認為,水腫是指因感受外邪,飲食失調,或勞倦過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調,脾失健運,腎失開合,膀胱氣化失常,三焦氣化失司,導致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以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為臨床特徵的一類病證
  • 電飯煲如何清潔保養?日常清潔保養有技巧!
    日常頻繁使用的家需要定期清潔保養,提高使用效率,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電飯煲是每天都會用的廚房電器,清潔保養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對其進行清潔保養及正確的使用方式可保護內部元件不受損壞,並且營造乾淨整潔的使用環境有利於維護家人的健康。
  • 您身邊的中醫權威專家——周圍血管相關疾病篇
    閆 英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各種常見周圍血管病、皮膚病的中醫診治,如動脈硬化性閉塞症、糖尿病足、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肢慢性水腫、溼疹、蕁麻疹、痤瘡等。李志剛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治療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足、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血栓性淺靜脈炎、丹毒等周圍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