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燃起了家長焦慮,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2020-09-10 點津心理

家長焦慮來源
  學習成績、才藝比拼,再加上朋友圈和小視頻盛行的聊娃曬娃,這些都導致家長陷入焦慮,恨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變成完美的孩子。家長最為焦慮的三個問題分別是:學習成績(22%)、手機上癮(19%)和校園安全(11%)。對於孩子的成長,由於家長的焦慮,不是走了簡單粗暴的模式,就是走了英語數、體音美海陸空的全覆蓋模式,但對於孩子來說,完全是無所適從,疲於奔命,最終如果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還會和家長互相埋怨,影響親子感情。

家長的焦慮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

  一、讓孩子心理壓力大: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如果經常是一副焦慮的面孔,會帶給孩子心理壓力。因為父母一旦焦慮,家庭氛圍就緊張,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要麼是教訓的口吻要麼就會著急訓斥,有的父母還可能說出傷害孩子的話或者打罵孩子,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出現逆反情緒和行為。

  二、讓孩子心態變得不穩,脾氣變壞:

  父母的焦慮呈現給孩子的是一種負面情緒,這種負面強化會讓孩子變得心態不穩,脾氣變得急躁。比如有的父母看見孩子的一些行為或過錯,總容易上火,動不動就訓斥或者責罵,孩子就會不知不覺習得這種負面行為。

 三、讓孩子缺乏自信:

  上面談了,父母的焦慮會帶給孩子心理負擔,也會讓孩子脾氣變壞,孩子受挫時也會以這種焦慮的情緒對待。焦慮的情緒只會讓他們陷入負面暗示的惡性循環,從而辦不好事情,越是辦不好事情就越是焦慮,從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使得孩子在做人做事的時候缺乏自信。

溫馨提示

  點津心理提示事實上無論家長怎樣焦慮,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長的不確定性,所以在每個孩子充滿無限可能的人生,家長不如放平心態,讓孩子自己去成長,擁有人生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大學老師談教育——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焦慮
    如今有一種焦慮叫中國式家長焦慮。對於很多家長而言,這種特定的焦慮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愈演愈烈。處於這種焦慮旋渦核心的,是孩子的學習。有太多的家長為孩子學習而長期焦慮、備受折磨。這種負面的情緒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心境,有時候還會破壞親子關係,有害而無利。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家長會有這種共性的心理焦慮呢?
  • 到底是誰在製造家長的焦慮?
    要想知道家長焦慮的外部因素,我們首先要看一下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時的普遍生存情況是什麼。2.與學校關係的變化 學校一般會把周測或月考的成績直接發給家長,通過智學網平臺,常常最先知道成績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作為家長實時知道孩子的成績是什麼感覺呢?如果一直都好那就最好,否則很容易慌啊! 每個班級會建立班群,主要學科也會建立學科群。
  • 海英博士:父母的焦慮情緒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影響
    焦慮是現在的社會熱點話題,前段時間熱播電視劇《小歡喜》中的陶虹扮演的母親就是典型的焦慮家長,在這種環境下,孩子一度出現了抑鬱甚至想自殺的情況。有焦慮氛圍的家庭,常常也使得孩子不快樂。而這種影響甚至從幼兒園入園就開始了。幼兒園小班是培養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的一個重要時期,所以中班和大班的集體生活打下基礎。
  • 家長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對娃到底有啥影響?
    在交朋友的過程中,變得異常敏感;在生活的過程中,去到陌生環境買東西,會變得很躊躇,害怕出錯……這就是家長對孩子的負面評價而導致的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性的脫口而出對孩子的負面評價,它集中在孩子的方方面面,家長們可以看一下,看看自己對孩子有沒有過這樣的負面評價。
  • 您對孩子焦慮了解多少?
    3.境遇性焦慮這種焦慮通常是由某個突發事件引起的。比如,家庭突發重大變故,孩子會擔心什麼時候又會禍從天降,因此心理壓力過大,導致情緒不穩,產生焦慮。這種焦慮的主要責任在於父母。很多時候,父母感覺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對孩子來說太高了。前兩天,新初二輔導班開家長會。物理老師問家長,覺得物理這門課難不難?90%以上的家長都說不難。老師苦笑了一下,說:「對於家長來說,你們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上過大學,回頭看初二物理,就覺得不難。而對於剛接觸物理這門課的孩子們來說,物理還是比較難的。」
  • 「量子波動速讀」刷屏,高價騙局背後,是家長們對孩子未來的焦慮
    當記者問到該機構的老師什麼是量子波動的時候,老師回答道,「這個是物理學的量子糾纏,光的波粒二象性,因為這個很專業,我們一般不太跟家長講課程原理。」 因為這些產品都精準地觸動了中國家長的終極焦慮:孩子的教育。 2018年,新浪教育推出了《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中指出,有高達68%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焦慮感,只有6%的家長相對不焦慮。
  • 心理學教授:這四類家長,對孩子有著嚴重的「殺傷力」,影響一生
    心理學家認為,焦慮是早期的母親角色的自然屬性,是懷孕生子後荷爾蒙的產物,有助於幫助孩子和母親完美地彼此接觸,讓孩子得到充分的照顧,但這種焦慮持續幾周即可。在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母親適度的焦慮能夠讓新生兒感受安全感,得到充分的照顧,如果過了這個階段來過渡焦慮,則對孩子和母親的身心健康不利。
  • 「中國式禮貌」可不可取,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家長們真該知道
    父母們你一言我一句的羨慕著:「這孩子真厲害,一下子進步這麼多名,背後肯定下功夫了」「太棒了,我也得讓豆豆向你孩子學習」……誰知那位媽媽聽完,卻擺擺手開始細數孩子的不是:「有什麼厲害的,他這就是瞎貓逮了死耗子,碰上的!平時在家也沒見他學習,呆頭呆腦的,一點聰明勁都沒有。」旁邊的家長們面面相覷,十分尷尬。對人講禮貌,不僅是一種尊重,更是自我修養的體現。
  • 焦慮會讓孩子心浮氣躁,如何不讓家長的焦慮影響孩子?
    我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這種高節奏,高壓力的背後是我們內心深深的焦慮,如何把這種焦慮對我們自己和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我們一起聽一聽四葉花開的教練:高健老師的文章。看完,我覺得很悲傷又很悲哀,有的時候,孩子都處於崩潰的邊緣了,家長依然不依不饒,最可怕的是,很多孩子其實都白死了,家長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更不會意識到都是家長自己的錯誤,所以四葉花開說:教育孩子最大的成本就是無知。 家長是一個最需要「上崗證」的職業,可惜太多的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四葉花開不僅僅是做家庭教育方面的專業機構,更是造福千萬個家庭的幸福使者。為什麼這麼說呢?
  • 考試前,這5句話家長「爛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對成績影響很大
    很多家長在考試前都會跟孩子說一些提醒的話,但這5句話,家長"爛肚子裡"也別對孩子說,對成績影響很大。哪5句話別在考前對孩子說?第一句:有沒有都複習好很多家長在小孩考試之前都會習慣性地問一句,"有沒有複習好"?
  • 家長的語言暴力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和傷害?
    關注孩子健康成長生活中,孩子由於種種表現讓家長不滿意這是很平常的事情,負責任又有耐心的家長會用心的跟孩子講道理或提出指導意見被家長罵得一頭霧水,可能孩子還不自知,因為TA並不知道自己真正錯在哪裡,或者自己真的錯了嗎.....那麼家長的語言暴力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傷害呢?是越罵越成才嗎?
  • 補習班,培訓班,輔導班,是誰在販賣焦慮?
    這裡所說「普通」並不帶有貶義成分,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比自己活得更好。但是,如果連成為普通人的權利都沒有了,一個健康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都不能擁有,孩子的生活將會面臨可想而知的壓力——只能成功,不許失敗。是誰在剝奪孩子的童年?又是誰在販賣焦慮?
  • 十幾歲的孩子要什麼有什麼,怎麼就抑鬱、焦慮了?
    可能很多家長點進來看這篇文章,是被標題中「抑鬱、焦慮」這兩個詞語所吸引,想了解為什麼青春期孩子會抑鬱、焦慮?但在這個標題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要什麼」和「有什麼」。我也想通過用這篇小文,和大家探討一下,作為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中,我們的思維盲區。
  • 家長玩手機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父母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孩子也會逐漸對手機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孩子玩手機上癮,家長再為孩子玩手機而苦惱不已。1.會讓孩子變成手機迷家長在陪孩子時如果玩手機,孩子就會對手機發生興趣,進而有樣學樣,發展成手機迷。而孩子玩手機不但會對孩子的眼睛造成不良影響,還可能因為長期保持固定姿勢不動,影響脊柱發育。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手機迷。
  • 因穿衣打扮被兒子嫌棄,家長不修邊幅,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尊心變強、「好面子」的傾向也是越來越明顯,家長經常會看到好笑的情形。在家裡,孩子「不拘小節」;一旦出門,恨不得把臉鑽到鏡子裡去,生怕自己身上有哪些「不妥當」的地方,尤其是在自己的同學面前,更是一丁點都不願意被比下去。
  • 孩子考試家長卻感到焦慮?學會緩解,避免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狀態
    但有一批家長,孩子考試,他們卻感到焦慮,這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到底因何而生呢?明明是孩子考試,這位媽媽卻比孩子還要焦慮,這是明顯的本末倒置。一個家庭只有擁有良好的家庭氛圍,才能給孩子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為了孩子,家長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影響家庭氛圍的原因。
  • 現在「焦慮」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對孩子操心太多,焦慮越多
    更可怕的是,社會風氣以錢權為導向,不當官不從商在部分人眼裡等於失敗,這些都是造成教育焦慮的重要原因。現在「焦慮「都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常用詞,生活的主旋律,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幾乎沒有家長不焦慮的。
  • 每一個「逆商」低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極度「焦慮」的家長
    我想試圖安慰小熊,於是說:"沒關係啦,孩子還小,以後好好努力,還是可以有很大進步的,對不對?"誰知道,說完後小熊哭得更大聲了,可以看出小熊被這次成績打擊不小。我本想要回家,結果小熊媽媽緊跟著說:"哎呀,你不知道現在競爭有多激烈,一不小心,就會趕超的。"
  • 孩子讀書家長焦慮,焦慮心情該如何疏導?
    最近有一個說法:朋友圈裡的中年人平均每個月焦慮一次,每次養活一篇10萬+。而中年家長的焦慮程度還需要再乘以10。是什麼讓家長們如此焦慮?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學校課業壓力大?孩子太不自覺?孩子太笨?孩子在學校裡老闖禍?孩子情商太低。。。
  •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影響,家長應該如何彌補?
    兒童心理學家李·索爾克認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痛苦和創傷,僅次於親人的死亡。社會在不斷地發展,離婚率也不斷地上升。有人說父母離婚,對夫妻雙方的影響只是暫時,對於孩子的影響最大,且也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