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幼兒園接小糖果放學的時候,我都要不由感嘆一句現在的孩子發育都太好了,不少寶媽也都吐槽,明明還沒上學「兒童免票」就已經用不了了。
根據相關研究:人在20歲後,主管生長的骨骺和腦垂體會進入「半休眠」狀態。
如果說這些家長擁有的只是「甜蜜的煩惱」,那麼有些寶媽可是真的「發愁」,一個班總有幾個矮個子的孩子,小清家的孩子就是其中之一。
小學全班最矮,初中卻實現「身高逆襲」
小清和老公都不算很高,所以從孩子出生後,兩口子就特別注意給寶寶補鈣,希望女兒能甩掉「矮個基因」成功逆襲。
可事與願違的是,女兒從小學開始就是班裡的「第一排」,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初中,夫妻二人為女兒的身高可謂是操碎了心。
但沒想到上了初中的女兒身高好像坐上了火箭,光是初二一年,就從149cm一下子猛增到了164cm。
之後雖然長的沒有那一年快了,但孩子高中畢業時也長到了169cm,比班上多數女孩都要高,小清夫妻也非常滿意,沒想到孩子真的能成功逆襲,
孩子身高能長到幾歲?
其實,孩子的身高並不是一個「勻速」發展的過程,而是有急有緩。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女生青春期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為11-13歲;男生則在13-15歲之間。
當然這只是大部分孩子的發育規律,還有一部分孩子會像小清一樣,發育較同齡人更晚,但這可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任孩子身高自由發展了。
要知道只有不到10%的孩子屬於「晚長」,家長可不要因為「盲目自信」而錯過最佳補救時間。
矮個子」孩子有這4種表現,證明是「晚長」體質
矮個子的家長先不用著急,如果你家孩子有這4種表現,證明他們不是長不高,而是「發育晚」。
☆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在青春期後都會出現「變聲」,只不過男生會更明顯一些。
如果同齡孩子都已經變聲,但你家孩子嗓音還比較稚嫩,那麼有很大可能是「晚長型」。
☆ 汗毛也是孩子長大的一個標誌,家長也可以通過「它」的發育情況,來判斷孩子是不是晚長型。
受激素影響,孩子在青春期後會生長出汗毛,如果你家孩子晚於14歲仍沒有生長汗毛,那麼多半是晚發育。
☆ 男生會在14-16歲之間生長喉結,一般來說生長喉結後他們的身高發育就會逐漸放緩。
如果你家是男孩,並且遲遲沒有長喉結,那麼證明他們的身高還有可以發育的空間,家長不必著急。
☆ 青春期後激素猛增,這可能會讓孩子生長出青春痘或出現一些其他皮膚問題。
如果你家孩子臉上非常光滑,那麼也從側面證明了孩子還沒有到青春期,日後還有長高的機會。
「晚長型」也不能放鬆警惕
如果你家孩子符合以上4個表現,那麼也不要沾沾自喜,發育較晚有可能是先天的遺傳因素。
如父母一方有晚發育的,這樣的孩子普遍會比正常孩子晚發育3-4年。
但晚長也有可能是後天「營養」不足造成的,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測試一下骨齡,針對孩子的情況對其身高進行後天幹預。
家長可以通過飲食、睡眠和運動三方面對孩子的身高進行幹預。
△ 我們都知道要讓孩子多睡覺,但卻總有一些客觀因素影響了孩子的睡眠,對於孩子來說睡眠是長高的關鍵,家長總要做出取捨。
張文宏曾經在節目中表示:小學生每天應該保證10小時的睡眠;初中生應該每天保證9小時的睡眠。
△ 運動對於身高發育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孩子在冬季不愛出門運動,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去室外運動
冬季運動一方面能多呼吸新鮮空氣,另一方面陽光也能促進鈣質的吸收。
尤其是一些拉伸運動,特別適合生長期的孩子,如跳繩、籃球、跳遠、羽毛球等,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喜好自行選擇。
△ 相信很多家長都經常會給孩子補鈣,可事實上「補鈣」在整個身高上,只能算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家長在做飯時要多注意營養的多元性。
給補充鈣質的同時,也要注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保證孩子營養均衡。
在這裡糖果媽媽向您推薦這本《兒童長高食譜》,該書由著名兒科專家、保健營養大師、知名孕產科醫師全力打造。
從孩子輔食講起,一直能做到孩子12歲,囊括了孩子的孩子長高的三個黃金期:0-3歲嬰幼兒時期、3-7歲學齡前期、8-14歲青春期。
後天的飲食與鍛鍊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想要孩子長得更高,點擊上方連結快來購買吧。
正版書籍,一本書20多元,讓孩子高人一等,193道食譜,半年不重複,還在等什麼?
你家孩子是「晚長型」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