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是當代的寫實派作家,著有《活著》等多部具有影響力的作品

2021-01-08 李瑩瑩小史

餘華:我父親的闌尾割掉了,我媽的也被割掉了,我哥哥的闌尾也被割掉了。我們家已經沒闌尾了。

餘華是當代著名的寫實派作家,著有《許三觀賣血記》、《活著》、《兄弟》等多部具有影響力的作品。但你知道嗎?現實生活中的餘華,是個極其有趣的人,他幽默詼諧,妙語連珠,讓人聽了情不自禁想捧腹大笑。

有一次在接受央視節目《朗讀者》的採訪時,主持人董卿問他:「那您父親是外科大夫,小時候是不是您病了,都是他給您看病啊?」

餘華笑著說:「這是一個悲慘的經歷,因為我小時候幹了太多壞事。我父親有時候想要懲罰我,我不能老是去稻田裡邊躲著,於是我就裝病。他摸我,我說我發燒,他一摸就知道,我根本沒有發燒,我在說謊。然後我就說我肚子疼,我小時候是有演技的。

他就問我肚子哪兒疼,我說我胸口疼。上了手術臺以後,我才意識到這個玩笑開大了。我說我現在不疼了,你們能不能讓我下來?但他們已經把我的手腳給綁住了。」

他一邊回憶一邊說道:「我印象特別深的時候,是我母親給我做麻醉。在我麻醉的勁兒過去之前,我還聽到我母親說了一句,他以後長大了,不能當空軍飛行員了。當時我覺得特別絕望,然後就這樣,我的闌尾被割掉了。」

聽著他的訴說,一向端莊優雅的董卿笑得合不攏嘴。

餘華接著補充道:「我爸的闌尾割掉了,我媽的也割掉了,我哥哥的也割掉了。我們家已經沒闌尾了。」

聽著他一本正經的訪談,我只覺得他十分可愛,可愛到我想發笑。

@夏日痴 其實仔細品味就會發現,很多作家的散文都會體現出他們幽默風趣的特點,比如說莫言、蘇童、汪真祺等。幽默也是一種生活智慧,這樣的人往往更加有童心,幽默也是個人魅力中的一個重要特質。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閃現。」你認同這種看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活著》用最樸實無華、最平鋪直述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人生的真諦。沒有煽情的語言,很直白,也很殘忍,有的都是經歷著苦難還竭盡全力活著的人們。

接受苦難,也是接受自己,戰勝苦難,也是給自己找條活路。魯迅先生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細讀餘華你就會真正明白「絕望是不存在的」,只要活著,絕望就不存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獨特的魅力,其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能讓你覺得,絕處逢生就是這個樣子,只要活著,絕望就不存在。

餘華經典著作僅需28元,一杯咖啡的價錢就能讓你震撼:「原來,這就叫人生。」

相關焦點

  • 當代中國文壇:有沒有哪部文學作品經久不衰,餘華的《活著》?
    就陝派「三駕馬車」中的陳忠實在國內的影響力就不下於莫言,《白鹿原》是大學生必讀書,這一殊榮當代中國作家中好像只有陳忠實,並無莫言。另外就是「陝軍」中的大部頭作家-賈平凹。當代鬼才,賈平凹被譽為近當代活著的作家中最受歡迎的人之一,另外賈平凹是當代少數能進入世界文學史的中國作家。
  • 作家餘華:住9平米租房,娶班裡最漂亮女詩人,婚後作品拍成電影
    90年代中國文壇出現了"先鋒文學"的思潮,湧現出一大批具有推陳出新的作家,莫言、賈平凹、餘華、陳忠實、蘇童、王小波等都是這個時期出現的。三十年過去了,這些人依舊是中國當代文壇裡的主力軍。這一時期,中國文壇誕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不朽之作。
  • 餘華《活著》:直擊人生的苦難,才是活著的意義,活著就有希望
    這是餘華在《活著》中的感慨,是啊,你自己感受到你活著的意義與偉大,你才真正地活著。從小在太平間長大,見慣血肉的他高考落榜後從醫上世紀80年代掀起「先鋒文學」潮流的當代小說家——餘華。餘華迷戀死亡,著迷血肉,所以他的作品中充斥著死亡、苦難的氣息,這也成為他作品中豐富內涵的主題。高考落榜,父親安排他去做了牙醫,5年之後再也不想做了,於是專心寫書,也是5年,寫了投,投了退,退了寫,如此往復。一直以殘酷為基礎,憤怒和叛逆逐漸佔據了餘華整個人的狀態。
  • 餘華憑一部《活著》影響千萬中國人,王朔:無非是模仿和抄襲
    王朔:中國作家,沒幾個及格的王朔曾說中國當代作家都不及格,從韓少功到張煒,從賈平凹到阿來,他逐一放言點評:作家寫到最後,有一篇小說對得起自己,就是上上簽了。有幾個人最終能拿出東西來?曾公開批評金庸先生為"新四大俗之一"除了以上幾位作家,王朔還曾公開批評金庸作品為新四大俗之一,另外三俗分別為:四大天王、成龍電影以及瓊瑤作品,引得金庸不得不出面回應說:"我已經受到這麼多人喜歡了,我是很幸運的,這麼多人喜歡,有幾個人不喜歡,被罵幾句是命裡該有的,不會生氣
  • 餘華《活著》裡最經典的20句話,句句直戳人心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
  • 2020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落選
    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連續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等再次落選。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前,各種競猜賠率榜層出不窮,中國作家殘雪近兩年一直盛傳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
  • 關於餘華《活著》大賣,莫言是這樣評價的,你怎麼看?
    4月13日,北京師範大學餘華教授聘任儀式在該校珠海分校舉行,莫言、餘華、畢飛宇、李洱、葉兆言等著名作家都出席了儀式活動,莫言在活動中笑著說:「餘華是我的好朋友、同學、同行,也是大家都非常尊敬、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他的《活著》已經發行了2000萬冊。
  • 「王潔作品」活著,便是活著——讀餘華作品《活著》有感
    電影《活著》 劇照這樣的現實也在餘華《活著》一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讓人痛苦萬分也教世人醒悟:活著本身很艱難,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有一詞能很好詮釋如今21世紀的「活著」——YOLO,即「you only live once」。這是不同於老輩子們謹慎過日子的想法。現在的人們看重就是生活本身,為自己而活,為生活而活。
  • 餘華新作《文城》向「活著」回歸?現實的荒誕終於擠走了「靈魂的空間」
    無論是爭議還是質疑,在我看來都是對一個作家的肯定,因為目前還沒有一個作家的作品一出來就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在我看來,餘華開啟的是以「死靈」為主角的敘事,這也是他在向魔幻現實主義鼻祖胡安·魯爾福致敬,加入他的「亡靈」陣容。如果在一個不自由的社會,連靈魂也被否定掉,靈魂也沒有存在空間,那才是h真正的悲慘。
  • 餘華為何還未獲茅盾文學獎?是因為作品不好,還是因為字數不夠?
    2005年,"世紀文學60家"評選結果出爐,按照得分排序,其中魯迅第1,張愛玲第2,沈從文第3……頗有意思的是,當代作家餘華名列第10,是與賈平凹同時進入前10的兩位當代作家,比莫言、周作人、徐志摩等人的排名還高。這說明,餘華的文學成就得到專家的普遍好評。
  • 《活著》銷量破2000萬冊,莫言:希望自己別再寫可發不可發的作品
    面對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銷量突破2000萬冊,莫言感慨說;餘華的書少我一半,但影響力大我一半。還說作品要好好對待這類的話,總之是希望自己以後不要寫些可發不可發的作品。整個東亞地區包括日本在內餘華都是第一個,這種榮譽讓餘華成為國內當代文壇之上的佼佼者,甚至是在國際上成為最有名氣的中國當代作家。當然這些成績的由來,《活著》佔據大部頭。餘華青年的才情積累幾乎全部付諸於這部書。
  • 聊聊餘華筆下的《活著》
    透過餘華的《活著》,我們看到了窮富、貴賤的轉換,也明白這或許就是社會和生活真實的寫照!而這本小說餘華寫得很成功,備受國內外讀者的認可。《活著》所獲榮耀的冰山一角,就數不勝數!《活著》這本書到底有多牛?小編帶大傢伙來盤點,它曾被評為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之一,《活著》這個故事所蘊含的哲理,在餘華的筆下娓娓道來,以福貴的角度在敘述整個故事是如何進展的。餘華通過描述主人公富貴生活境遇的變化,諸多生活經歷,戲劇地講述了諸多因素對社會個體的影響。例如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時間變革,但也揭示了,活著和生命的底色。
  • 作品被翻譯為多國語言,屢獲國際大獎:餘華為何在國外如此流行?
    ·阿切爾比國際文學獎等,作為一名中國當代作家,他已經獲得了較高的國際聲譽,是中國在國際上最出名的作家,被中國作家網評譽為中國的查爾斯·狄更斯。作品在國際讀者群廣泛流行,深得好評,像《許三觀賣血記》還被翻拍成韓國電影,這一點在中國作家群裡不多見,難能可貴,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緣於他的作品跟上了文學最新的發展階段,合乎國際讀者的閱讀期待,如果以後再出幾部傑作,諾貝爾文學獎也不是不可能。
  • 《活著》閱讀心得
    今天為大家推薦圖書《活著》。這本書是現代作家餘華長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小說故事集中於國民黨統治後期,中國內戰爆發,再到土地改革,三年自然災害等大的時代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徐富貴從地主少爺,因嗜賭成性敗光家業,步入了一貧如洗的境地。
  • 張藝謀談《活著》改編費,爽快付2萬,餘華把它壓在枕頭下好幾天
    餘華的《活著》算得上是純文學作品中的暢銷書了,僅2018年售出200萬冊!張藝謀可以說是《活著》的伯樂,他是《活著》的第一個讀者。2019年4月18日,第13屆作家榜名單發布,劉慈欣憑藉著大火的科幻小說《三體》,以版稅1800萬斬獲第一,第二就是餘華《活著》,版稅高達1550萬,餘華憑藉已經出版26年的小說《活著》躺賺。《活著》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義大利文、荷蘭文、挪威文、韓文、日文等在國外出版。
  • 餘華的《活著》中經典10句話:活著很難,可正是因為難,才有意義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 餘華《活著》: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餘華 重溫餘華經典《活著》,忍不住落淚:人的一生究竟要經歷多少苦難,才能堅定生之希望?餘華說過,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誠然,人只有向死而生、反求諸己,方能自我超然與救贖。
  • 餘華:就算往死裡寫,也寫不出第二本《活著》了
    還是為了被社會承認,對於這個問題有無數答案,但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來自餘華的作品,《活著》。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是啊,我們為了不辜負自己活著,為了不辜負這一生僅有的一次生命。守著太平間長大,從牙醫改行作家餘華的父親是一名外科醫生,他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全家搬到了醫院的職工宿舍,房子的對面就是太平間。
  • 著名作家餘華走進濟南市萬象新天學校 攜手北師大文學院 打造最具...
    中國網地產11月22日濟南訊  今天上午,以《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等名篇在中國當代文學屆有著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餘華走進濟南市萬象新天學校,和孩子們分享他的閱讀與寫作、成長與感悟。
  • 2次高考失利,當了5年牙醫,如今卻成為比莫言還有影響力的作家
    ——《餘華》餘華,中國「先鋒文學」代表作家,文字冷靜裡透著力度,就像是一把泛著銀光的手術刀;他的多部文學作品,如《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為讀者熟知與喜愛,曾獲得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等多項文學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