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患兒情緒不定?先辯證,再處理

2020-11-15 自閉症互助圈

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小孩的情緒大多不穩,其性子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遇事不順就鬧脾氣,但大多通過「轉移注意力」「講道理」等手段哄哄就可以解決。但同樣的情景對於自閉患兒的家長無疑是個難事。

用另外一個物質去吸引患兒的注意力嗎?可是在患兒的世界,也許你不知道對他來說什麼是真正感興趣的。

講道理嗎?且不說他是否能理解你所說的話,發脾氣的患兒根本就聽不進去。

不做處理,等他鬧夠了就能消停了吧?可自閉患兒的「鬧」並不簡單,一哭起來,1個小時可以不停歇,甚至有些孩子在著急的時候會用手拍打自己的頭,讓事情更趨於嚴重化。

那難道就只能順著孩子的心意,要什麼就只能給什麼嗎?

NO,順著孩子的性子確實是一種緩解孩子情緒的方法,但卻並非長久之計。在面對一些事情,該給予孩子引導的便要加以指導,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要開展這一步工作,作為家長的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應該要正確看待自閉患兒發脾氣的行為,就像我們到藥房買藥一樣,先要知道自己對應的是什麼症狀,再對症買藥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

自閉患兒為什麼更容易急

和我們一樣,無論是開心還是生氣,都有一定的緣由所在,自閉患兒也如此。也擁有著豐富的思想情緒。只是他們表達出來的形式有所不同。或者更確切的說是不知道如何正確平和表達自己的不開心和生氣。看到的往往就是我們看到的,想要吃餅乾就要一定有餅乾,想得到的模型一定要有,否則就大發脾氣。

有些父母會將這個原因單純歸咎於「自閉症」導致的,但這個說法並不全對。並不否認,有大部分自閉症孩子由於大腦存在發育遲緩而致使孩子的注意力和控制力等方面比正常兒童都會弱一些,因此更不懂控制情緒,就像老舊的剎車帶一樣,有心而力不足。

另外,自閉症孩子的感官也較常人更為「敏感」,遇到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的聲音,溫度等變化時,進而讓他們身體感到不舒服時候,他們也會尖叫,哭鬧。

再有一個便是要考慮是不是孩子的需求沒有顧及到。自閉患兒因為沒有足夠的言語來表達自己的述求,和自己的心願。而家長和父母因為對孩子的了解程度不夠而容易忽略自閉患兒真正的想法,這也是導致孩子出現急脾氣的原因之一。

小貼士:

當發現孩子發脾氣的次數越來越高的時候應該要考慮是否自己或是身邊的人對孩子發脾氣這行為進一步強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孩子一時間吃不到小熊餅乾,一哭就立馬可以吃到;到了收玩具時間,但孩子還沒玩夠,你一收,他就開始尖叫,發脾氣,為了不影響周邊的鄰居,你不得不讓他繼續玩;不想去幼兒園就一直鬧到你同意等等。

這些默認型動作確實是可以一解燃眉之急,但星編要說的是,正是這些看似可以緩解的方法讓星孩誤以為發脾氣等同於達成心願,而致使孩子會一直想用讓這個強有力的武器來完成自己的願望。

找到孩子情緒過激的原因後,

我們再來看看該如何對症找方子?

在這世界上沒有誰比父母更加能影響孩子的成長,其中,父母親的情緒更是影響孩子心態的重要因素。但多數的父母在心裡總會有一把無形的秤,總會潛意識跟別人家的孩子相比,一旦有這個想法,不但問題沒能解決,反而使自己處於焦慮狀態,甚至有些家長在著急情況下會打罵孩子。

事實上,要想好好處理這件事,作為家長的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調整自身的心態,鼓勵家長在生活中多關注孩子的優勢,對於缺點也給予適當的提醒,先讓自己的心態沒那麼著急。[1]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孩子為什麼突然發脾氣進行大概判斷,如果是身體不適而導致發脾氣,家長可以先進行肢體語言的安撫,例如擁抱,輕怕孩子的背部等,並看看孩子的情緒是否有所緩解,排查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當孩子情緒得以緩解後再來探究其發脾氣的原因;對部分有語言能力的孩子,可以通過言語、手勢等進一步了解患兒鬧的原因,並引導孩子不舒服的時候該如何表達。一些沒有語言能力的孩子,父母也不要著急,可以先記錄孩子發脾氣的可能因素,發脾氣時間及持續時間多久等,這也是推測出患兒發脾氣原因的方法之一。

相對的, 排除身體不適等主觀原因引起患兒發脾氣的因素,父母可以適當的給予注意力轉移引導,比如:只要我數到5時,你不再哭鬧的話,你可以得到一塊糖果,這裡要區分「有求必應」的情況;轉移孩子注意力的選項不一定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但一定有所關聯,讓孩子意識到聽從指揮是有一定好處的。

當然,提前預防患兒發脾氣最為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父母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設置一些規則,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又或者孩子在做了哪些事可以獲得其相對應的獎勵;比如跟小區的 孩子玩滑梯等活動,父母就應該告訴孩子排好隊,輪流等待玩耍是正確的,插隊是不可取的;再比如今天如果沒有哭鬧,晚上7點就可以去玩「遊戲」半個小時等,讓孩子知道他的願望是有機會實現的。

寫到最後

對於自閉患兒發脾氣的幹預開展是很有必要的,且如同一般治療一樣,一定是越早開始幹預,效果越好,否則隨著孩子的生理髮育,到了一定年齡,屆時家長想要多做管理也很難做到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正版圖庫

責任編輯:覓健星小編

參考文獻:

[1]孫秀娟. 調整心態,幫助自閉症孩子度過青春期[J]. 現代特殊教育, 2016, (3):79-80.

[2]薛東花. 自閉症兒童的教育方法[J]. 魅力中國, 2019, (22):392.

(直接點擊下方標題即可查看)

讓自閉症孩童開口說話,一定要做口肌訓練才行?

不容易入睡、淺眠、易醒,星孩的睡眠障礙怎麼改善?

如何讓自閉症孩子記住時間?可以跟著我們這樣做

吐字不清、自言自語...如何幫助星孩擁有自主語言?

溫馨提醒:

1、如果您想看到我們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自閉症互助圈"進行關注

2、為了不錯過好文章,歡迎置頂本公眾號

3、如果您想給我們提出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星星的父母提供一點點的參考。如果您讀到這篇文章,歡迎您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父母看到,參與互助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為自閉患兒的恢復,家長該不該一起「自閉」?
    有很多的自閉症患兒父母說「自從孩子自閉了,我們好像也自閉了」。自閉症患兒在外形上和普通的孩子並沒有區別,但是他們的情緒很不穩定,在「外面」的世界中,不知道碰到什麼,就會觸發他們爆發的點,而出現大哭大鬧情緒崩潰等情況。
  •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然而有句話說的好: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很多人將情緒和事情混為一談,因為對領導有意見,容易情緒先行,面露不悅,或者發生爭執,導致本來工作幹的不錯,卻不被認可;本來屬於自己的升遷機會,卻轉眼旁落他人,被領導誤會和批評,從此失去信任,得不償失。
  • 如何緩解ADHD患兒的負面情緒
    多動症患兒不僅行為上活動過度、小動作多,而且情緒也比正常孩子難以控制。常常情緒不穩,極易衝動,對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一興奮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發脾氣、哭鬧。避免ADHD患兒情緒波動可有效緩解多動症,那麼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患兒緩解負面情緒呢?1. 提供美味的早餐飢餓和血糖的高峰和低谷會使孩子更容易產生多動行為。因此,一份健康的早餐對多動症孩子是必不可少的。2.
  • 父母總是煩惱自閉患兒的挑食問題?這十個訣竅快收藏
    01 先找出口腔/感統問題先跟醫師確認孩子的健康狀況,有沒有吞咽或咀嚼困難的部分?再根據孩子的喜好,做漸進式的處理,有些感官敏感的孩子不喜歡吃滑滑黏黏、軟軟的食物,如秋葵、絲瓜、茄子等。先花時間了解問題的所在點,在依照問題點去對症下藥,也許孩子進步的速度很慢,但漸漸的父母會發現孩子願意吃的食物越來越多了。
  • 所謂的「自閉兒童」應該選擇機構還是家庭教育
    網絡、醫療機構、社會各界對自閉兒童的評價壓的家長喘不過氣來。陷入茫然的家長會不惜一切代價尋醫問藥,希望拯救自己的孩子,為此許多家長在選擇機構和家庭教育之間徘徊不定。究竟是選擇機構還是家庭教育,我且不說,請大家認真分析以下幾點,再做定論。一、無條件的愛 愛的力量有多麼偉大,我想我不加任何修飾成分大家也可以體會。
  • 《自閉歷程》:自閉兒童,跨過一道道門也能屬於自己的偉大
    雖然她的生長比正常人不容易,會遇到各種困難,但坦普面對這些困難的態度不是去想、去訴苦、去猶疑,而是直接用最簡單的辦法去處理她眼中的問題。姨媽家要停車開門才幹進入,她就規劃了不必下車就能開門的裝置;校園不給放置解壓裝置,她就去做研究報告證明解壓裝置的效果;牧場不給進去,她就女扮男裝,把自己弄髒混進去;被牛仔排擠,她就大聲呵斥這些搗蛋的牛仔,用她的舉動獲得牛仔們的支撐。
  • 自閉患兒情緒失控我有招,八個步驟來助你!
    其實不然,自閉症孩子每一次情緒失控的背後都有其原因,可能是孩子的需求不被滿足、也可能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等等,而父母在應對孩子情緒失控的狀況時,其實也有一定的處理原則,今天星編編就要帶大家一起來探討~1、深呼吸,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當孩子情緒失控的當下可能會又哭又鬧
  • NEBS線上論壇|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本身 ——學生管理的基本程序
    然後,也不是立即解決,應該有一個緩衝期,冷處理,先讓孩子自己冷靜一下情緒,然後等他們冷靜下來之後,再來正視他們的問題。其實,在一年級,很多時候產生的矛盾都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的,孩子出於傾訴發洩的需要來找班主任說。
  • 「先處理情緒,再解決事情」,這麼做,讓工作不被動
    帶著情緒的溝通,令一個2000多萬的項目差點黃了。在本案例中,A公司張總通過讓員工看到事件背後的情緒和動機,使其明白了「先處理情緒,再解決事情」的重要性,使得工作得以繼續推進。B公司的做法,令對此類項目非常熟悉的C公司代表心生不滿,不滿情緒溢於言表,BC公司代表有多次情緒碰撞。A公司代表小陸多次居中溝通斡旋,平復雙方。
  • 當孩子在學習中產生了情緒,是先處理事情還是先處理情緒呢?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自主完成每天的作業,一旦發現孩子拖拉、不主動,父母就會產生很大的情緒反應,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沒有耐心,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怎麼辦?」很多道理都懂,知道要對孩子有耐心、要放手、要信任孩子,可面對那樣的情景,自己卻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 孩子總是情緒不定?了解「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不良情緒
    為什麼孩子總是這樣情緒不定呢?」「我們家亮亮也是,自己整天總是陰晴不定,也不知道小腦瓜裡一天天在想些什麼,總是一會兒高興一會兒難過的。」「我們家妞妞也是這樣,那一次,爸爸給她買的糖果放在桌子上,她伸手夠不到,也不讓我們幫她拿,自己搬了個凳子來也沒夠到,然後突然就自己哭起來了,我們又心疼又無奈的……」很多時候,孩子在生活中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對自閉症兒童的幹預,應優先處理父母的情緒問題
    是先治孩子的病,還是先解決父母的心理問題?父母在看待自閉症時容易落入哪些誤區?如何重建良好的親子關係?如何正向養育自閉症兒童?——北京大學自閉症治療專家易春麗和周婷聯合撰寫了《重建依戀:自閉症的家庭治療》一書,深入探討了這些問題。本文摘編自該書,由澎湃新聞經世界圖書出版公司授權發布,主要闡釋了在對自閉症兒童的幹預中,應優先處理父母的情緒問題的理論。
  • 自閉患兒幹預路上最重要的一項"關係"
    不論是與孩子一起玩扮家家或是拼圖或是其它遊戲,都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但現代父母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看"著孩子遊戲,以為"看"著孩子遊戲就是陪孩子一起遊戲了,殊不知"看"孩子遊戲根本沒有進入到孩子的世界,沒有進入到孩子的世界就無法與孩子產生連結,所以與孩子一起遊戲時,父母們都先暫時放下手邊的3C產品吧!與孩子一起共玩,一起進入孩子的世界,一起加強彼此間的親子關係。
  • 孩子亂發脾氣,先接納情緒才是正解,再分4步幫孩子處理不良情緒
    因此,作為父母,在孩子亂發脾氣時,要教孩子學會正確處理自己的不良情緒,把負面情緒調整到自己的可控範圍內。01 不要壓制要接納,鼓勵孩子說出情緒即便是孩子跨入小學高年級,其自我情緒調節能力仍然很有限,表現在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達能力較差。在情緒失控時,孩子可能會臉憋得通紅、大喊大叫、亂摔東西等。
  • 治療自閉要避免進入五個誤區
    治療自閉要避免進入五個誤區 時間:2020-12-05 17:20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兒童孤獨症autism屬於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許多人認為自閉症兒童是無法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有許多例子表明,經過正確的治療,患兒已經恢復正常。2、自閉症是個天才。許多人認為,極端的人往往是天才,自閉症兒童也是如此。事實上,絕大多數自閉症兒童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語言和行為困難。3、西藥。
  • 入圈第N天(第5期):幹預前必修課,先給自閉分個類!
    我大意了啊,沒有閃~ 雖然平時一直抱怨工作忙,但想著做完這個項目可以攥錢買臺可以剪視頻的新電腦,之後可以給大家帶來更直觀的視頻說明,所以再累也逃不過真香定律~謝謝甲方爸爸!
  • 「先診斷再治療」「先判斷再應對」:學習情緒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情緒管理話題老生常談,但困難在於知道做不到,因為我們都是情緒動物,大腦發展太快以至於情緒腦的進化跟不上步伐,「情緒上來不由人」,不良情緒嚴重影響生活工作效能。舉個朋友分享的最近發生的情緒管理故事。有個病人家屬因小事和實習大夫發生爭執,最後情緒失控,鬧到單位辦公室,持續2個多小時,大喊大叫,不依不饒。
  • 理解和傾聽孩子,別和孩子較勁,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孩子行為和問題
    從三歲開始,我們就可以和孩子討論情緒,當孩子出現偏差行為時,我們應該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孩子的情緒上,只有先處理好孩子的情緒,才能處理好孩子的行為,同時要感受和承認孩子的感受,並且幫助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當父母有了情緒怎麼辦?同樣先把自己情緒處理好,再去處理問題,不可混為一談。但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總是想給孩子提建議、想辦法。當我們給孩子出主意的時候,潛臺詞是:我比你強。
  • 父母應如何幫助患兒治療
    3、行為刻板患有自閉症的嬰兒也會行為刻板,日常的活動幾乎會一成不變,當有人限制他們做這些活動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很焦慮,他們的情緒反差非常的大,甚至會有反抗的現象發生,有的嬰兒還會反覆的做跺腳、拍手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