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大家看盜墓筆記、鬼吹燈之類的,都聽說過二十四山分金,到底這是什麼東東?
其實是八卦與天幹、地支結合,共組成二十四座山,分別是十二地支、八天幹、四八卦。
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與甲、乙、丙、丁、庚、辛、壬、癸,還有乾、艮、坤、巽,來表示。
簡單說起來,二十四山也就是二十四個方向。每一山相隔15度。
一、一卦管三山
十四山分金又稱分山八卦,也就是一卦管三山。
艮宮三山:醜山-大寒,艮山-立春,寅山-雨水;
震宮三山:甲山-驚蟄,卯山-春分,乙山-清明;
巽宮三山:辰山-穀雨,巽山-立夏;巳山-小滿;
離宮三山:丙山-芒種,午山-夏至;丁山-小暑;
坤宮三山:未山-大暑,坤山-立秋;申山-處暑;
兌宮三山:庚山-白露,酉山-秋分;辛山-寒露;
乾宮三山:戌山-霜降,乾山-立冬,亥山-小雪;
坎宮三山:壬山-大雪,子山-冬至,癸山-小寒。
二、如何分山
首先是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以子午卯酉來定,子為正北,午為正南,卯為正東,酉為正西,就如地球經線為子午線一樣,子午為南北,卯酉為東西。
其次是加入四隅,也就是四個角,以後天八卦中乾坤艮巽確定,乾居西北,坤居西南,艮居東北,巽居東南,這樣就有八個方位了。
再加入天幹,子午卯酉分貝代表水火木金,而十天幹也也分別對應五行,土居中央,其他的分別位於子午寅卯兩側,如壬癸屬水,則位於子水兩側。
剩下的就是地支除去子午寅卯還有8個,分別列填入就算完成二十四山,也許純文字講解比較暈,我們看一下圖就清楚了,其實這就是羅盤的初級形態。
知道了如何分山,接下來才能明白六衝六害十二相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