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書》第七篇

2021-02-20 伯特利


第七篇

神意願的奧秘

《以弗所書》

以弗所一章三至十四節實際上是一個長句;因此,我們不該將其中任何一節、任何一個短句或詞組,與整句分開。五節說,神按著祂意願所喜悅的,預定了我們,借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歸於祂自己。六節所說神恩典的榮耀得著稱讚,乃是五節兒子名分的結果。兒子名分完全是恩典的事。神的恩典使我們成為神的兒子。兒子的靈、兒子的生命、兒子的地位、兒子的形像、兒子名分的完成、以及在兒子名分裡承受神一切的所是,全都是恩典的事。正如我們所指出的,恩典就是神自己。神自己來為我們成就每一件事,使我們能成為祂的兒子,有完滿的兒子名分。這恩典是神在那蒙愛者裡面所恩賜我們的(6)。

七節啟示,神的恩典為我們完成了救贖,並將赦罪應用在我們身上。救贖的完成開始於基督的成為肉體,繼續到祂的升天。當祂升到諸天之上時,救贖便完全成就了。在祂的升天裡,神賜給祂悔改和赦罪,借著那靈的來臨而澆灌下來(徒五31)。那靈的來臨是指基督的降下說的。從祂降下的時候開始,悔改和赦罪就被帶到地上,並澆灌在神所揀選的人身上。結果,我們就有了悔改;悔改已經澆灌到我們心裡。悔改之後就是赦罪。借著救贖的完成和赦罪的應用,我們蒙了重生,成為神的眾子。這一切都是照著神恩典的豐富。

八節向我們啟示神更多的恩典;那裡說,神用全般的智慧和明達,使祂的恩典向我們洋溢。然後九節說,「照著祂的喜悅,使我們知道祂意願的奧秘;這喜悅是祂在自己裡面預先定下的。」十節說到將萬有在基督裡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十一節說到一個事實:我們「照著那位按祂意願所決議的,行作萬事者的定旨,蒙了預定」,而成了所選定的基業。神洋溢的恩典,使我們成了神的基業,神的產業。十四節指明,我們也要得著基業。因著神的恩典,我們成了祂的基業;因著祂的恩典,祂也成了我們的基業。這是何等洋溢的恩典!三至十四節,滿了神對我們所說的美言。這些經節也必須成為我們對祂所說的美言。

「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這句話,在本段話裡出現了三次,分別在六節、十二節和十四節。每次這句話都被用作三一神所說美言的結語。在六節,這句話是父神所說美言的結語;在十二節,這句話是子神所說美言的結語;在十四節,這句話是靈神所說美言的結語。這句話使用了三次,是指著在祂所說的美言中,神格裡的三者。

壹 這奧秘是歷世歷代以來所隱藏的

在本篇信息中,我們要來看神意願的奧秘。神的意願有一個奧秘,就是歷世歷代以來所隱藏的奧秘(弗三5,西一26)。宇宙是個奧秘。為什麼會有天?地又是為什麼存在?為什麼宇宙中有萬物?為什麼人在地上?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奧秘,引出許多不同的哲學。這奧秘,也就是神的意願,已經借著眾使徒給召會知道。意願就是目的,神的意願就是神的目的。神的目的與祂心頭的願望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宇宙的奧秘乃是神意願的事,與神心頭的願望有關。我們需要認識這奧秘,認識神的意願和神心頭的願望。

有些人會說,神的意願和目的就是要得著召會,召會就是祂心頭的願望。這是對的;但我們要問,召會是什麼?許多基督徒,包括基督教教師,對於召會沒有清楚的領會。召會不僅僅是一群人而已。就著我們自己,我們不是召會;我們是可憐的罪人。我們能成為召會,惟一的路乃是神在祂的兒子裡,將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今天大多數的基督徒沒有看見這件重要且關鍵的事,就是神在祂的兒子裡,正把祂自己作到祂所揀選並救贖的人裡面。他們也許知道有關神的揀選和救贖,也許看見自己是蒙揀選並救贖的人。但是他們沒有看見,那位揀選並救贖他們的神,渴望在子的人位裡,將祂自己作到他們裡面。揀選和救贖都不是目標,二者都是邁向目標的步驟。神的目標乃是將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

我知道這樣的話許多人聽起來也許覺得陌生。我多年在基督教的各宗各派裡——基要派基督教、弟兄會、內裡生命派、以及靈恩運動;但我從未聽說神在子的人位裡,正把祂自己作到祂所救贖的人裡面。然而,這是宇宙的奧秘。

新約證實,神正在將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父、子、靈都在我們裡面(弗四6,林後十三5,約十四17)。根據約翰一書,我們在神裡面,神也在我們裡面(四15)。不僅如此,我們住在祂裡面,祂也住在我們裡面(約十五4)。使徒保羅在腓立比一章二十一節甚至能說,「在我,活著就是基督。」他在加拉太二章二十節說,不再是他活著,乃是基督在他裡面活著。所有這些經節指明,神在子裡正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

對召會正確的認識,也啟示出同樣的真理。聖經說召會是基督的身體。然而,有些基督徒不把這個當作事實或實際,而僅僅當作一個比喻。這是多麼可怕!召會是基督的身體,這身體的頭乃是基督自己(西一18)。不僅如此,林前十二章十二節啟示,身體就是基督。因此,基督不僅是頭,也是身體。這指明神作到我們這些作身體肢體的人裡面。這也能由約翰十五章葡萄樹的例子得著證實。主耶穌在約翰十五章五節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葡萄樹不是在枝子裡面嗎?當然是!為此緣故,主說,「你們要住在我裡面,我也住在你們裡面。」(4)。葡萄樹的一切所是,都在枝子裡面。我們既是葡萄樹的枝子,又是基督身體的肢體,基督的一切所是,就都在我們裡面。這就是說,我們被作成基督的一部分。葡萄樹的枝子豈不是葡萄樹的一部分?是的,枝子乃是樹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必須放膽說,「我是基督的一部分。」因為信徒是基督的一部分,保羅才能說,在他,活著就是基督。

宇宙的奧秘就是召會,而召會是神正將祂自己作到他們裡面的一班人。最終,召會要完全被神浸透,終極完成為聖城新耶路撒冷。召會不僅要被神浸透,並且要與祂調和。然而這不是說,我們要成為神格。不,這不是我們所說的,也不是我們的意思。然而,我們這些被神浸透並與祂調和的人,要成為神的彰顯。新耶路撒冷乃是神團體的彰顯。我們曾多次指出,在寶座上的神(啟四3)和新耶路撒冷(二一11),都有碧玉的樣子。這就是說,全城都有神的樣子,並且就是神的彰顯。這是宇宙的奧秘。

基督徒若能看見這個,對他們將是何等的拯救!許多人只知道得救,重生,成為神的兒女,有一天上天堂。但是得救的目標是為著上天堂的觀念,比神意願的奧秘低多了。神意願的奧秘是要得著召會,由那些被神浸透並與神調和的人所構成。

你們中間有些人聽見召會的這個定義後,也許會說,「我在召會中多年了,但我從未見過符合這個描繪的召會。」原因是我們仍在召會生活這亂糟糟的「廚房」中「烹調」。在「烹調」的時候,我們需要忍耐。事實上,「烹調」就是洋溢的恩典。

許多人到我這裡來,為他們所在地召會的光景哀嘆;他們告訴我,再也無法忍受這種光景。不論我們覺得能否忍受這種光景,我們都必須忍受。這是召會生活中的「烹調」和「烘烤」。今天召會生活是「烹調」的召會生活。不要對這種情形失望,不要只從難處的角度來看召會。召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分基督,因為基督已經作到我們裡面了。無論你快不快樂,我確信從你進入召會生活的時候起,相當分量的基督已經作到你裡面。無論你作什麼,那一分基督都留在你裡面,因為已經作到你裡面了。我因著看見那一分基督作到眾聖徒裡面,就得了安慰。我很高興看見聖徒們今天比幾年前有更多的基督。雖然我們也許對召會生活不是一直都滿意,然而基督已經作到我們裡面。這是何等的奧秘!

宇宙的奧秘,乃是神將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萬事都是為著這目的互相效力(羅八28)。凡事都是為著這目標效勞;萬事都是為著讓神把祂自己作到我們裡面。這與僅僅有一個快樂的生活大不相同。你也許今天很快樂,明天卻不快樂。你也許在聚會中很快樂,但回到家裡,妻子或丈夫卻為難你。神意願的奧秘不是使我們成為快樂的人。今天不是我們完滿快樂的時候,因為時機尚未成熟。因著很多人沒有充分的異象或啟示,他們不知道在召會生活中實際上發生什麼事。他們以為我們在這裡只是要過得快樂而已。但這不是神意願的奧秘。這奧秘乃是神將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裡面,為祂自己產生召會。這就是歷世歷代以來所隱藏的奧秘。

貳 神的意願乃是神的目的,要完成祂為自己所切望的

神的意願就是神的目的,要完成祂在已過的永遠裡所定意的,並祂為著將來的永遠為自己所切望的。祂所定意並切望的,乃是要得著召會。這就是祂的意願和目的。

叄 神意願的奧秘,已經借著啟示給我們知道

以弗所一章九節說,神已經使我們知道祂意願的奧秘。使我們知道祂意願的奧秘,乃是神智慧和明達的一項。在永遠裡神計劃了一個意願,這意願是隱藏在祂裡面的,因此是個奧秘。神用祂的智慧和明達,借著祂在基督裡的啟示,就是借著基督的成為肉體、釘十字架、復活並升天,使我們知道這隱藏的奧秘。使我們知道神意願的奧秘,乃是神心中的喜悅。

肆 照著神的喜悅

神的喜悅乃是祂心裡所切望的,就是要得著召會;神啟示祂隱藏的意願,是照著祂這個心中的願望。這是照著祂的喜悅。

伍 神的喜悅是神預先定下的

一 在祂自己裡面

神的喜悅是神在祂自己裡面預先定下的。這就是說,神自己是祂永遠定旨的起始、來源和範圍。神有一個計劃,一個願望,並且照著祂的計劃,祂有一個定旨。宇宙的存在是照著神的定旨。天、地、萬物、以及人類,都是照著神所定的願望而有的。最終,這一切都要歸結於神的願望。在宇宙中有一個願望,就是神的願望。因為這願望是神所定的,所以無人無物能推翻這願望。在地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為著這個定旨。我們這些神的眾子,有神的恩典在我們身上洋溢,我們乃是祂定旨的中心點;萬有都為我們效力。神在祂自己裡面定了這個願望。在這件事上,祂沒有和其它任何人商議。

二 為著一個經綸

神的喜悅乃是在祂自己裡面,為著時期滿足時的經綸(一10)所預先定下的。最終,全宇宙都要在一個經綸之下。這裡的經綸,希臘文是oikonomia,奧依克諾米亞,從這字演變為英文的 economy。神已預先定下,要有一個經綸。宇宙中一切的國度——天使的國度、鬼的國度、人的國度、動物的國度、植物的國度——都是為著這個經綸,並且正向其推進。比如,今天世界局勢的中心乃是中東,這是按照聖經的。自從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復國以來,特別是從一九六七年耶路撒冷歸還以色列之後,中東就成了國際關係的中心。這完全是照著聖經的;這也是一個兆頭,說出宇宙正向神的經綸前進。這樣一個經綸,是神照著祂的願望所計劃並定下的。所有的國度將在這獨一的經綸之下,這經綸是要使萬有在基督裡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

現今,宇宙是在崩潰的光景中。宇宙不是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乃是亂成一堆。崩潰是由兩種背叛產生的,就是撒但的背叛和亞當的背叛。在人類被造以前,神設立了一個天使長(他後來成了撒但),為一切造物之首。但那天使長背叛了神。以後神造了人類,並使亞當成為一切造物之首。按照創世記一章,神將祂所造的萬物都放在亞當之下。這指明亞當是元首。然而,亞當受誘惑背叛了神。因此,由於天使的背叛和人的背叛,宇宙就崩潰混亂了。這就是今天人類社會和受造之物本身亂得一團糟的原因。到處滿了背叛,甚至蚊子也背叛人。這說明宇宙滿了由背叛所引起的爭戰這個事實。然而,神已定意要把祂的經綸帶進來,要將萬有在基督裡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

在這裡,我們要問一個問題:是身體支持頭,還是頭託著身體?答案是頭託住身體。這可由事實證明——若是一個人的頭被砍掉,身體就僕倒在地上。因此,身體是由頭託住的。照樣,召會生活是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的生活。如果我們真要有一個榮耀的召會,我們就必須甘願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在我們四周、在學校、在工作中、在機關裡,我們所看見的沒有別的,只有崩潰的光景;沒有任何事物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但在正當的召會生活中,我們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這個在召會生活中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乃是神將萬有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的開始。在基督之下,並借著召會,神將使宇宙中的萬有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這就是神意願的奧秘。至終,在宇宙中神意願的奧秘,乃是將萬有在基督裡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

          

點 「閱讀原文」 ,分享信息資源

相關焦點

  • 以弗所書概述
    把第二種說法和第三種說法結合起來,似乎構成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這封信很可能是寫給亞細亞行省的都市以弗所教會的,意在讓該地區各教會傳閱。這就解釋了認為這封信是寫給以弗所教會的傳統說法,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古代抄本沒有「在以弗所」幾個字。原件可能有好幾份抄本在附近教會中傳閱。不論怎樣,這封信已被以弗所的信徒,也許還有亞細亞行省中其他教會的信徒所閱讀。
  • 《以弗所書》第四十八篇
    第四十八篇不叫神的聖靈憂愁的生活《以弗所書》在本篇信息中,我們來到四章二十五至三十二節。雖然這些細節顯而易見,但要辨識出保羅說話所根據之兩件重要的事卻較為困難。這兩件事就是實際和恩典。使徒在十七至三十二節的勉勵,以恩典和實際(21,24,29)作基本元素。他要我們的生活像耶穌的生活一樣,充滿了恩典和實際(約一14,17)。恩典是所賜給我們的神,為著我們的享受;實際是所啟示給我們的神,作我們的實際。
  • 以弗所書證道系列(8)
    2020/12/20濟南聖道教會 以弗所書證道系列(8)主日證道經文:弗1:10節主日證道題目:神偉大榮耀的旨意我問聖約中的孩童一個問題?在聖經中,有家庭因妻子不能生育,沒有後裔。榮耀的神像他顯現,給他們一個偉大的,超乎他們現象的夢想,應許給他們成為大族,大國;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他得福(創12:1-3節)。
  • 以弗所書證道系列(16)
    2021/02/14濟南聖道教會 以弗所書證道系列(16)主日證道經文:弗1:17-23節主日證道題目:聖靈光照真認識神在納尼亞傳奇「銀椅」中講述,尤斯塔斯和女生波爾被一群壞學生所追趕,逃進了一扇通往荒野的小門,意外地發現自己來到了阿斯蘭的國土上。
  • 以弗所書證道系列(11)
    2021/01/11濟南聖道教會 以弗所書證道系列(10)主日證道經文:弗1:13節主日證道題目:聽見真理的道我記得一個牧師在給一間教會學校的孩子講道,問耶穌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這杯裡面裝的是什麼?一個九歲小女孩站起來回答:全能者的忿怒。
  • 《以弗所書》第六章
    以弗所書第六章六1 第五章教我們學到,被聖靈充滿的一個結果是信徒彼此順服。例如,一個被聖靈充滿的妻子,是順服丈夫的。這裡我們要來學,被聖靈充滿的兒女都願意順從父母的權柄。兒女的基本責任是在主裡聽從他們的父母。無論兒女是基督徒,或父母是基督徒,都沒有分別。父母與兒女的關係,是為全人類而設立的,而不是單為信徒而已。主的命令是在主裡聽從。
  • 以弗所書證道系列(1)
    以弗所書證道系列(1)主日證道經文:弗1:1-3節主日證道題目:奉神旨意 我們本周開始進入以弗所書的證道系列。我們有讀書的經歷,拿到一本快速進入主題,閱讀精彩的章節。常忽略每本書都有作者的序言或他人的序言,或推薦語,認為這並不重要,其實序言推薦語極為重要,包含作者的簡介,著述的目的,對本書重要內容的總結。
  • 以弗所書第三章注釋
    以弗所書第三章六.插曲的奧秘(三1~13)三1 保羅在本節作了一個聲明,卻在第2節打斷了,到第14節才繼續聲明的內容。加插的經節是個插曲,主旨是個奧秘──基督與教會。特別之處是現今的教會時代,就是神管治計劃的插曲。
  • 以弗所書查經(30)—弗4:1-6
    我們一同打開以弗所書第四章,我們繼續解經。以弗所書第四章,我們翻到了一同來讀,從第1節一直讀到第6節。翻到了一同開聲來讀。以弗所書第四章,第1-6節。「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
  • 在遺蹟中尋找以弗所的過去
    其實,後者在古代世界的名聲要遠超前者,如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就在以弗所。    我知道以弗所是因為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以弗所人)和保羅的《以弗所書》。在以弗所,我感受到和聽到最多的就是「東方的龐貝」或對塞爾蘇斯圖書館的誇讚。以弗所與龐貝雖同為廢墟,但比擬龐貝則大謬。
  • 恩深似海的教會(弗4-6章)
    如果說,《以弗所書》是一幅教會的全景圖。似乎字裡行間,也有一排不易看見的小字,說這是效果圖,「教會以你所在堂會的實際情況為準」。這卷關於教會論的書信,像一個三明治。一頭一尾,有兩處核心經文:    「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 爾道自建:《以弗所書》 福有攸歸
    題目:福有攸歸以弗所書這些超越人間一般如意吉祥觀念的「福氣」,既然都是來自「萬福上主」所賜,自然是「恩福」(blessing)了。 按照古典中文的語法,「福賜」(blessed)亦即是賜福,意思是將「恩福」「賜給」我們。
  • 統計學大師:棣莫弗及機遇論
    值得一提的是,色當的這所新教學庭始建於1579年,後被公認為色當大學。  在1682年,色當的新教學庭被禁止,棣莫弗去索米爾入學學習2年的邏輯學。雖然數學並不是他課程的一部分,棣莫弗還是研讀了幾篇數學方面的著作,特別是惠更斯的《論賭博中的機會》。1864年,棣莫弗前往巴黎學習物理學,同時也是首次得到來自數學家奧扎拉姆的數學方面的專門教育。  2.身陷囹圄。
  • 生於卑死於榮—耶弗他
    一方面,當以色列人在走投無路之際,向耶和華神哀求拯救時,神竟拂袖而去,置之不顧,並且怒斥他們背信棄義,「翻臉不認神」的卑劣嘴臉,另一方面,神又對祂的子民所受的苦難不忍卒睹,無法見死不救。然而,萬萬想不到的是,神為以色列人此時此刻所預備和興起的「亂世英雄」竟是耶弗他!生不由己基列人耶弗他是個大能的勇士,是妓女的兒子。
  • 數學教育:棣莫弗定理
    棣莫弗自幼接受父親的教育,稍大後進入當地一所天主教學校念書,這所學校宗教氣氛不濃,學生們得以在一種輕鬆、自由的環境中學習,這對他的性格產生了重大影響。隨後,他離開農村,進入色拉的一所清教徒學院繼續求學,這裡卻戒律森嚴,令人窒息,學校要求學生宣誓效忠教會,棣莫弗拒絕服從,於是受到了嚴厲制裁,被罰背誦各種宗教教義。那時,學校不重視數學教育,但棣莫弗常常偷偷地學習數學。
  • 龍珠英雄:弗成暗黑王,超藍超四貝吉特聯手
    01宇宙樹的枯萎龍珠英雄29集依然是宇宙創成篇的內容,弗與超藍貝吉特的戰鬥因宇宙樹的枯萎中止,而宇宙樹枯萎的原因,是超級神龍所實現的願望。作為弗罪惡計劃的受害者之一,身為破壞神的比魯斯必然不會甘心為悟空等人「拖時間」,代替第七宇宙讓宇宙樹一直吸收自己的氣,因此他和象帕以及兩位天使一起收集齊了七顆超級龍珠,並許願消除了宇宙樹的根。
  • 《以弗所書》中說:「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何解?
    《以弗所書》第三章第14節中有這樣一句話,「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何解?這句話單從字面意義上分析,不難理解有鼓勵打氣之意,那麼,除此以外呢?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身體的自由被限制更嚴重的了。但其實你並沒有像你想的那樣無能為力,只要你的頭腦仍然可以正常思考,你仍然可以讓自己放鬆,心情愉悅,就像「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從來不是對立關係一樣。不過,不得不說的是,現代人正逐漸遺忘這個道理。
  • 岡察雷斯:基督論爭辯:聶斯脫利與以弗所大公會
    這樣的相互譴責在東方教會內部造成極大的困擾,致使瓦倫斯提安三世(ValentinianⅢ)和狄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Ⅱ)兩位皇帝決定,於公元431年6月7日在以弗所召開一次大公會議來解決這個問題。 到了預定的大會開始之日,聶斯脫利的支持者中只有為數不多的人趕到以弗所。
  • 蘇軾的妻子王弗怎麼死的 王弗墓志銘介紹
    那麼王弗是怎麼死的呢?蘇軾妻子王弗是他的原配夫人,作為進士的女兒,不同於普通的女子,自幼就跟隨父親讀了不少書,對詩文有一定的了解。王弗嫁給蘇軾後,經常陪伴在他身邊,兩人舉案齊眉,一起度過了十一個春秋。然而生命無常,王弗在27歲的時候就先蘇軾而去了。那麼如此年輕的王弗是怎麼死的呢?
  • 每日讀經禱告:以弗所教會
    經文:啟示錄二章1-7節                           主題:以弗所教會  第一封信寫給:以弗所教會  從這一段經文我們認識「以弗所教會」是一間「……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的教會,這教會努力事奉(行為、勞碌、忍耐、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也是一個在聖經真理上認真且站得穩的教會(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