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一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公布!公辦市一級幼兒園比例將升至...

2020-12-19 上海發布

各位小朋友的家長們注意啦!

市教委等12部門今天聯合印發《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文件提出按照「普及、普惠」的要求,到2020年,上海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適齡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99%;上海普惠性學前三年教育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保持在85%,公辦幼兒園覆蓋率(含辦園點數)提升至65%。上海公辦示範性幼兒園比例要從目前的5%提升至10%,公辦市一級幼兒園比例要從目前的36%提升至50%。

圖解和熱點問答,詳見下文。

行動計劃直面學前教育難題

為保障適齡幼兒入園需求,整體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滿足社會對公平、科學、優質學前教育的期盼,上海自2006年起實施了三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在適齡幼兒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加大資源建設,完善保障機制,杜絕「小學化」傾向,提高保教質量,積極應對入園矛盾。通過採取一系列舉措,確保學前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目前,上海共有幼兒園1627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004所,佔比61.7%,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70%,基本構建起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與此同時,上海學前教育事業在未來三年仍面臨入園高峰的壓力,在資源供給、質量提升、隊伍建設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上海市教委等12部門聯合制定了第四輪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凸顯「普及、普惠」

《行動計劃》在「普及、普惠」方面提出明確目標。

一是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率。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上海目前符合條件的適齡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97%,已達到國家的目標。《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上海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適齡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進一步提高到99%。

二是保持公益普惠程度。《行動計劃》要求加強學前教育園舍資源規劃和建設,按常住人口每萬人配建1所15班的幼兒園,3年新建和改擴建90所幼兒園。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堅持提供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服務。對小區住宅配套幼兒園進行分類治理,確保幼兒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權利。目前,上海的公辦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佔比)達到61.7%,普惠性學前三年教育覆蓋率達到85%。接下來,上海市教委等5部門將制定出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及管理工作的相關文件。

《行動計劃》要求,未來三年,上海普惠性學前三年教育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保持在85%,公辦幼兒園覆蓋率(含辦園點數)提升至65%。

《行動計劃》關注「安全、優質」

「安全、優質」是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熱切期盼。為此,《行動計劃》提出五方面重要舉措:

一是突出安全防範工作。《行動計劃》要求建立全覆蓋的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實施幼兒園園方綜合責任險。提高幼兒園裝備配置水平,並強化治安防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工作,實現安全技術防範設施覆蓋幼兒集體活動區域。上海還將研發幼兒園公共安全教育遊戲和繪本,健全幼兒園公共安全教育制度;

二是持續加大內涵建設。《行動計劃》提出了整體提升本市幼兒園辦園質量的發展指標。上海公辦示範性幼兒園比例要從目前的5%提升至10%,公辦市一級幼兒園比例要從目前的36%提升至50%。郊區學前幼兒看護點達到民辦三級幼兒園標準,鼓勵有條件的郊區民辦三級幼兒園申辦二級幼兒園。上海將著力加強教師隊伍、保教質量、經費保障。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在教師培養體系、職稱結構和規模上提出量化指標。注重對教師藝體技能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將教師專業技能發展水平作為職稱評定內容之一。完善保教結合的學前、保健教師建設體系,以及衛生保健教師編制核定和職稱(職務)評定等機制。加強學前教育實踐指導,開展醫教結合探索研究,擴大學前教育交流與合作。健全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制定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扶持政策;

三是深化「幼小」雙向銜接。進一步深化幼小銜接工作,要求充分尊重學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嚴格杜絕「小學化」傾向,對學前幼兒進行入小學適應性教育;

四是注重過程性評價。上海將修訂完善幼兒園等級評估指標,加強過程性質量檢測,強調對幼兒園一日生活過程的質量評價,優化學前教育質量,讓人民群眾獲得更為滿意的學前教育服務;

五是加強信息化運用。上海將進一步完善「上海市適齡幼兒入園信息登記系統」,打造本市學前教育數字資源地圖,探索基於大數據支持下的保教質量監測評價和科學決策。開展本市幼兒園教職工信息化素養提升專項培訓,助推教師從技術應用向信息化教學方向發展。

《行動計劃》倡導「多元、包容」

未來一段時期,上海將始終堅持以公辦為主、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格局,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可選擇的學前教育服務。同時,《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落實《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加強對嬰幼兒身心發展問題的早期發現與早期幹預,提高幼兒園教師對有特殊需要幼兒的觀察與支持能力。上海將在每個街鎮選取1所普通幼兒園設置1個特殊教育點,為各類學齡前殘疾幼兒接受早期融合教育創造更多機會。上海還將優化經費投入機制,新增財力進一步向遠郊農村地區和農村薄弱區域傾斜、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幼兒實施學前教育資助政策。

幼有所育,科學指導至關重要。《行動計劃》提出,要提高家庭、社區對學前教育的參與度。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的指導機制,宣傳推廣學前幼兒家庭教育的優質資源和社區資源,每年為常住人口適齡幼兒家庭提供6次以上公益免費的科學育兒指導服務。

關於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10個問答

一、制定《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的背景是什麼?

為保障適齡幼兒入園需要,整體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滿足社會對公平、科學、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上海自2006年起實施了三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在適齡幼兒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通過採取一系列舉措,加大資源建設,完善保障機制,杜絕「小學化」傾向,提高保教質量,積極應對入園矛盾,確保學前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目前,上海共有幼兒園1627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004所,佔比61.7%,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70%,基本構建起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與此同時,上海仍面臨著幼兒入園高峰的壓力,學前教育資源仍需優化,保教質量需進一步提高,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為此,市教委等12部門從2018年初就著手研究起草上海市第四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研究提出具體發展目標和舉措,並不斷完善文稿。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全國學前教育發展的方向,對新時代學前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規範發展做出了重大決策部署,明確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前進方向和重大舉措。為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市教委等部門就重點工作的推進,進一步完善了《行動計劃》內容。

二、今後三年,上海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今後一段時間,上海將進一步強化政府職責,加強園舍資源規劃和建設,注重幼兒園保教隊伍建設,提高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效能,加大科學育兒指導與宣傳力度,加強過程性質量監測等,努力打造普及普惠、安全優質、多元包容的學前教育。

普及普惠,是要努力讓本市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適齡幼兒都能接受學前三年教育,而且這樣的教育服務大多是公益普惠的。

安全優質,是要充分保障本市在園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不斷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提供優質的學前教育服務。

多元包容,是在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基礎上,促進學前教育多樣發展,提供能接納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以及特殊幼兒在內的學前教育服務,滿足一些家庭對學前教育選擇性的需要。

三、圍繞「普及普惠」《行動計劃》提出了哪些具體的發展指標和目標?

關於「普及普惠」,《行動計劃》在園舍建設和幼兒受惠等方面明確了具體目標:

1. 按常住人口每萬人配建1所15班的幼兒園,計劃三年新建和改擴建90所幼兒園。

2. 符合條件的常住人口適齡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從目前的97%提升至99%。

3. 幼兒園中公辦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實際辦園點數佔比)從目前的61.7%提升至65%,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保持在現在的70%,普惠性學前三年教育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保持在85%。

四、在園舍資源供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等方面,上海將通過哪些具體舉措來確保學前教育的普及普惠?

要求加強學前教育園舍資源規劃和建設。《行動計劃》在工作責任和建設的程序上進一步明確要求。一是要嚴格落實區政府在園舍資源建設工作上的主體責任。二是落實規劃配套幼兒園與新建住宅「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的建設要求。要求各區制定住宅小區建設項目徵詢意見的實施辦法,在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住宅小區建設項目立項等環節徵詢教育行政部門意見。

完成本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專項治理。對存在配套幼兒園緩建、縮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問題的,在整改到位之前,不得辦理竣工驗收。

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明確新建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應辦成公辦幼兒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已建的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各區根據實際情況將其辦成公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或者通過購買學位等方式,確保適齡幼兒享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權利。

五、近幾年,各地關於幼兒的安全傷害事件頻發,成為廣大家長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行動計劃》對此提出哪些具體舉措?

1. 提高幼兒園裝備配置水平。市教委將修訂並頒發《上海市幼兒園裝備指南》,編制並印發《上海市幼兒園專用活動室建設要求》,指導幼兒園合理配置裝備和設置功能性活動室。針對幼兒園的玩教具建設和管理,要求進一步完善幼兒園自製玩教具和幼兒自帶玩教具入園的規範管理,加強對幼兒自帶玩教具的檢查和教育指導。

2. 重視幼兒園安全保障。一是落實相關部門對幼兒園安全保衛和監管責任,建立全覆蓋的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強化治安防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工作。二是實施上海市地方標準《重點單位重要部位安全技術防範系統要求第6部分:中小學、幼兒園、託育機構》(DB31/T329.6-2019),要求各幼兒園實現安全技術防範設施(如視頻監控設施、報警設備等)覆蓋幼兒集體活動區域。三是落實園長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制,切實維護師幼人身安全,保障幼兒園平安有序。四是研發幼兒園公共安全教育遊戲和繪本,健全幼兒園公共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幼兒感知、體悟、躲避危險和傷害的能力。

3.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行動計劃》還要求做好幼兒在園期間的健康監測和管理,加強對幼兒近視、齲齒、肥胖等的預防和幹預,加強對幼兒園教職工的急症救助培訓。

六、在提高本市學前教育質量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哪些具體要求?

《行動計劃》提出了整體提升本市幼兒園辦園質量的發展指標。公辦示範性幼兒園比例要從目前的5%提升至10%,公辦市一級幼兒園比例從目前的36%提升至50%。未來三年內取消郊區學前幼兒看護點,指導符合條件的看護點達到民辦三級幼兒園標準。同時,鼓勵有條件的郊區民辦三級幼兒園申辦二級幼兒園。

關於提升質量的具體舉措,《行動計劃》從學前教育實踐指導、醫教結合探索研究、質量評估與監測、幼小銜接、家庭教育指導以及學前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要求。

一是要求加強學前教育實踐指導。通過繼續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構建資源共享平臺,推廣實踐各級學前教育成果經驗,持續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

二是繼續開展醫教結合探索研究。強化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的協同,鞏固深化「醫教結合」工作機制。

三是完善學前教育質量評估與監測體系。市教委將頒布《上海市幼兒園辦園質量評價指南》,修訂《上海市幼兒園等級評估指標體系》,形成動態多元的質量監測與分析反饋機制。

四是深化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雙向銜接。明確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與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價值取向的一致性、內容的銜接性、活動形式的過渡性。修訂《上海市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指導意見》,建立並開展幼兒園與小學教師聯合教研機制、雙向交流機制等。

五是提高家庭、社區對學前教育的參與度。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的指導機制,宣傳推廣學前幼兒家庭教育的優質資源和社區資源。同時,在發展指標中也明確提出,每年為常住人口適齡幼兒家庭提供6次以上公益免費的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的目標。

六是擴大學前教育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幼兒園城郊結對、集團化辦學、合作共同體等協同發展模式。通過委託管理、遠程教研、影子園長等方式,推動長三角地區在學前教育管理、教科研、隊伍建設等領域的合作。支持學會、協會等社會團體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增進國內外對話與交流,學習先進理念和方法,提升保教質量。

上海自上世紀90年代起探索0-6歲託幼一體化工作,此次《行動計劃》在推進託幼一體方面要求各區統籌解決區域內託幼服務的供給總量,託幼需求結構和託幼服務質量。有條件的公辦幼兒園和新建幼兒園要儘可能開設託班,根據考核結果,對承接託班工作、辦出相關特色的公辦幼兒園,給予綜合獎勵。同時,鼓勵民辦幼兒園開設普惠性託班,鼓勵集體辦託兒所擴大辦所規模。

七、對於加強隊伍建設,《行動計劃》有哪些具體要求?

在發展指標方面,提出一方面擴大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規模,學前教育專業招生人數每年達到3000人以上,幼兒園教職工人數增加10%,達7.3萬人左右。另一方面著力提升教師素質,幼兒園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提升至80%;每所公辦幼兒園力爭有1名高級教師,中級和高級教師比例達28%;每10所幼兒園中有1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園;培養一定數量的卓越教師、名師、名園長。

在具體舉措方面,第一,要求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始終將師德師風建設放在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斷提高師德素養,加強教師心理輔導。要將師德表現作為幼兒園教師準入、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

第二,優化學前教育師資培育。一是擴大高校和職業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規模。二是建設高校幼兒衛生健康或幼兒保健專業,培養幼兒衛生保健專業人才。三是完善保教結合的學前、衛生保健教師隊伍建設體系,完善衛生保健教師編制核定和職稱(職務)評定等機制。優化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實施未來教師儲備與培養計劃。四是探索建立卓越教師培育機制,提升學前教育專業人才質量,培養一批享有較高聲譽的學前教育教科研專家、名園長、骨幹教師和教壇新秀。

第三,完善學前教育教師研訓體系。加強教研、科研與培訓相結合,形成市、區不同層面的在職教師研訓方案。對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新入職教師、骨幹教師以及全體教師開展不同層面研訓,將教師專業技能發展水平作為職稱評定內容之一。

第四,提升幼兒園園長的綜合素養。通過精品講座、實務研討等多種形式,對幼兒園園長進行課程領導力、安全教育與管理、衛生保健管理等方面的分層培訓,全面提升園長的綜合能力和素養。

第五,加強學前教育教研、科研人員培養。加強教研員和科研員選拔與隊伍建設,健全教研、科研指導網絡。加大教研員和科研員培養力度,大力提升教科研人員研究6歲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指導教師專業發展、引領幼兒園課程實施的能力。

第六,提高保育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待遇。一是幼兒園要按照相關規定配足配齊保育人員,加強準入把關和管理工作。二是加強保育人員培養、培訓、指導,規範標準化常規工作要求。三是完善向第三方購買服務的機制,鼓勵行業協會等組織發布保育人員工資市場指導價,引導用人單位合理核定保育人員工資待遇,鼓勵第三方為公辦幼兒園非編保育人員繳納年金。

八、對於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行動計劃》有何具體要求?

完善學前教育信息化管理體系。一是實施《上海市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滬教委信息〔2018〕28 號),頒布《上海市託幼機構信息管理指導意見》《上海市幼兒園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指南》,加大對託幼機構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指導。二是完善上海市適齡幼兒入園信息登記系統,了解幼兒入園需求,優化學前教育資源配置。三是落實網絡安全園長責任制,提高幼兒園網絡和信息安全意識,確保學前教育信息網絡和數據的安全。

推進新技術在學前教育質量監測中的應用。一是以「一網三通」常態化應用為基礎, 逐步推進學前教育數據的伴隨式、智能化精準採集與歸集共享。二是探索建立適合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過程化評價診斷模型,以大數據智能分析支持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監測,提高學前教育科學管理決策水平。

強化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的有效應用。一是常態化開展信息化環境下的學前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培育能有效助推兒童發展和健康成長的市級信息化應用特色幼兒園和市級信息化應用標杆幼兒園。二是促進市、區、園、家、社會多方協力共建,打造學前資源地圖,實現資源開放共享和精準推送,提升家園共育能力。三是開展信息化素養提升專項培訓,推動幼兒園教職工從技術應用向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拓展。

九、《行動計劃》在「多元包容」方面有何具體舉措?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落實《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加強對嬰幼兒身心發展問題的早期發現與早期幹預,提高幼兒園教師對有特殊需要幼兒的觀察與支持能力。各區根據地域特點、區域殘疾幼兒分布和學前教育資源分布情況,進行合理布局,要在每個街鎮選取1所普通幼兒園設置1個特殊教育點,為各類學齡前殘疾幼兒接受早期融合教育創造更多機會。

十、為了保障《行動計劃》提出的各項工作目標得以落實,在保障機制方面《行動計劃》提出了哪些要求?

《行動計劃》要求建設完善五大保障機制

一是積極推動學前教育立法工作。適時推動本市學前教育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的研製,推進依法辦園,規範學前教育園舍建設、資金投入、安全防護、保教人員聘任和待遇等各方面工作。

二是完善安全防範機制與制度,加強幼兒園活動方案引進和教師指導用書管理制度與機制,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的指導機制,以及系統的學前教育教師研訓體系,提升學前教育內涵建設。進一步強化幼兒園主體責任,優化幼兒園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規章制度體系建設,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三是加強行動計劃落實情況的督導機制建設。依據本計劃目標要求,將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落實情況納入對區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責任的綜合督政內容和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年度自評公報,以確保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階段目標的有效落實。

四是優化經費投入機制。優化政府與社會舉辦者共同投入、家庭合理分擔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制定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扶持政策,新增財力進一步向遠郊農村地區和農村薄弱區域傾斜、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幼兒實施學前教育資助政策。

五是大力開展學前教育宣傳。多視角、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學前教育宣傳活動,塑造新時代幼兒園教師愛崗敬業、積極向上的良好形象,引導社會和家長正確認識學前教育保教結合的特點,營造幼兒健康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幼兒園和家庭有效互動的良好氛圍。

資料:市教委

編輯:孔祥如

相關焦點

  • 上海公布新一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將提升公辦幼兒園比例
    上海自2006年起實施了三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在適齡幼兒快速增長的背景下,加大資源建設,杜絕「小學化」傾向,提高保教質量,積極應對入園矛盾。目前,上海共有幼兒園1627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004所,佔比61.7%,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70%,基本構建起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 《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今天公布 三年內將...
    為保障適齡幼兒入園需要,整體提升學前教育質量,滿足社會對公平、科學、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醞釀一年多的《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今天正式出爐。《行動計劃》在園舍建設和幼兒受惠等方面明確了具體目標,將按常住人口每萬人配建1所15班的幼兒園的標準,計劃三年內新建和改擴建90所幼兒園,有條件的公辦幼兒園和新建幼兒園要儘可能開設託班。
  • 滬三年將新建和改擴建90所幼兒園 對幼兒園進行分類治理
    記者獲悉,目前,上海共有幼兒園1627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004所,佔比61.7%,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70%,基本構建起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儘管如此,上海學前教育事業在未來三年仍面臨入園高峰的壓力。
  • ...上海85%幼兒園須堅持「普惠」 鼓勵有條件的公辦幼兒園儘量開託班
    圖說:學前教育行動計劃 上海市教委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丹 陸梓華)《上海市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今天出臺。從2019年至20121年,上海市將在三年時間內新建和改擴建90所幼兒園,普惠性學前三年教育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保持在85%,並將鼓勵有條件的公辦幼兒園和新建幼兒園要儘可能開設託班。
  • 2018年至2020年我市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出爐 每年擬新增幼兒園學位...
    日前,我市教體局公布了中山市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
  • 「三年行動計劃」收官 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7%學前教育普惠發展...
    近年來,濟南教育不忘初心,擔當作為,堅持學前教育普惠性的發展方向,擴資源、強支持、補短板、促發展,全面構建了「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與民辦協調發展」的教育格局。隨著濟南市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濟南學前教育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幼兒園普惠程度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感受到濟南學前教育的溫度和力度。
  • 新增規範化幼兒園學位6000個以上 公益普惠性幼兒園比例達75%以上
    本月,市教體局聯合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印發《中山市學前教育三年提升行動計劃(2014-2016年)》的通知,將重點解決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總量不足、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2011至2013年,我市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實施以來,全市學前教育面貌得到改善,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幼兒園為骨幹、民辦幼兒園為主體的多元發展格局。
  • 破解託育難題 上海出臺三年行動計劃
    央視網消息:上海市政府在9月16日正式公布《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這是上海市實施的第一輪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也是全國首個託育服務行動計劃。
  • 上海率先公布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 未來3年每年新增50個普惠性...
    央廣網上海9月15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雲)上海在全國率先公布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今天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邀請陳群副市長,市教委、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上海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 公辦幼兒園佔比超60%
    央廣網上海9月20日消息(記者楊靜 林馥榆)上海3至6歲學前教育已經基本解決「入園難」問題,「入園貴」問題也得到有效控制,總體發展水平處於全國領先位置。全市超過60%的幼兒園為公辦幼兒園,超過70%的孩子在公辦幼兒園就讀。
  • 2018-2020上海將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0所, 3歲以下託育機構將有標準
    圖片來源:攝圖網為應對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可能帶來的人口生育高峰,今年,上海還將積極研究制定新一輪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3年內繼續新建和改擴建90所幼兒園。根據新一輪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針對「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可能帶來的人口生育高峰,上海將積極應對入園矛盾,繼續加大幼兒園建設力度,嚴格落實幼兒園公建配套政策。未來3年內繼續新建和改擴建90所幼兒園,希望通過3年時間,使上海幼兒園一級與以上幼兒園數量再增加3—5個百分點。
  • 教育部等四部門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發展學前教育,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經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會議通過,決定2017—2020年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期行動計劃
  • 汶上縣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成果展示
    緊緊圍繞「廣覆蓋、保基本、多元化」的發展目標,聚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全力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持續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不斷深化幼兒教師培訓培養,學前教育辦學水平實現了新提升,基本建立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體系。
  • 嵊州市實施學前教育第二輪「行動計劃」工作回眸
    實施第二輪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以來,市政府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來抓,每年專題聽取學前教育工作匯報,並將學前教育納入對教體等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目標責任制考核。2015年6月,嵊州市政府召開了學前教育第二輪行動計劃工作會議,進行了專題部署。加大經費投入。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政府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向學前教育傾斜。一是提高學前教育專項發展經費。
  • 上海超半數幼兒園都將開設託班,預計2022年實現
    上海公布《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了上海3-6歲學前教育的工作重點!◎ 託幼一體化方向增加託育服務供給,到2022年,力爭全市50%以上的幼兒園都開設託班;◎ 大力推進普惠性託育點建設,2022年底,實現全市街鎮普惠性託育點覆蓋率不低於85%的目標;◎實現每年新增50個普惠性託育點
  • 西安發布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將達80%
    10月10日,《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按照《三年行動計劃》,西安市將立足實際,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努力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回放|「廣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區籌措學校建設資金739.09億元,超額完成「行動計劃」資金籌措任務,新建幼兒園、中小學校1046所,新增學位約85萬個。信息化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全區中小學(含教學點)寬帶網絡接入率達100%,多媒體教室佔普通教室的比例92%,有效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學順利實施,實現「停課不停學」。
  • 未來三年七裡河區教育行動計劃將實現這些
    8月18日上午,七裡河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七裡河區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擴大義務教育資源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形式,三年內增加中小學學位22000個,幼兒園學位5700個,切實解決城區教育資源短缺問題。
  • 佛山三年將新增學前教育學位超6萬個
    為進一步破解「入園難」中「入公辦幼兒園難」的問題,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學位供給,2018年起,佛山市將「建校行動」延伸到學前教育階段,提出2018-2020年我市新增學位4.4萬個,新改擴建幼兒園158所。2019年,進一步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0%、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80%」的目標,打響學前教育「5080」建設任務攻堅戰。
  • 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全文公布
    中國上海門戶網站9月16日消息,上海出臺《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滬府辦發〔2020〕6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委、辦、局:《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