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之聲 || 江東小學教師赴成都參加2018年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討會

2021-02-19 芒市教育體育

10月24日至26日,江東小學組織8位老師在江東中心小學校長朱小超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由大中華教育研究協會、成都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主辦、成都師範銀都小學承辦的「2018年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討會」。來自香港、澳門、臺灣、上海、南京、杭州、大連、成都等地的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齊聚一堂,交流兩岸四地小班化教育經驗,探尋具有中國特色的小班化教育之路。

活動期間,來自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們帶來的精彩紛呈的主題報告。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董蓓菲在發言時表示,小班化培養可以圍繞深度學習的內涵和研究開展。在學科內,老師可以通過深度學習培養孩子的數學建模能力、科學探究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而在跨學科的學習中,學生也能通過深度學習真正學會學習,培養自我管理、溝通與合作、訓練批判性思維,以及創造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客座副教授黎國燦則在現場分享了不少具體可行的辦法。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提問可先由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鼓勵開展初步探索;師生於課堂作延長討論,鼓勵學生詳述答案;而老師給予合適的候答時間,能充分調動學生思考,激發更多觀點的碰撞。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吳永軍指出了中國小班化教育發展的方向,他認為小班不僅是外在的規模小,而是要有小的、系統性的內涵研究,這是中國小班化教育區別於國外小班化教育的重要方面。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本體是課程與教學,核心理念和價值取向是個性化教育,在課程整合背景下,要聚焦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臺灣清華大學教授謝傳崇同樣認為,小班化教育改革應該立足於課程。他以臺灣的特色校本課程為例,指出教師要有課程開發的能力和課程執行力,要根據學生的需要選擇和設計課程。

成都師範銀都小學校長文莉分享了學校18年的小班化教學經驗,她認為,小班化教育實質上是教育機會的轉化,將小班帶來的教育機會轉化為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育支持,而教師團隊是教育機會轉化的最核心的力量。

為期兩天的研討活動還以課堂展示、學校經驗分享等形式,多角度地為老師們搭建起小班化教育的交流平臺,破解小班化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困惑和難點。

相關焦點

  • 2018年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討會
    「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討會」,是全國小班化教育研討的最高峰會,迄今已舉行六屆,分別由香港教育學院、大連市西崗區教育局、臺灣新竹教育大學、廣州市荔灣區教育局、南京市建鄴區教育局、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主辦。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努力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而優質的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深化課程與教學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學。」
  • 2018年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討會系列報導
    ,10月25-26日,由成都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究協會主辦的2018年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討會在成都師範銀都小學成功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小班化教育以促進每個孩子的個性化發展成為教育改革創新的熱點之一,受到家長和學校的普遍關注。如何發掘小班化教學的「特質」,實現教與學方式的真正優化?10月25—26日,「2018年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研討會」在成都師範銀都小學舉行。來自香港、臺灣、澳門,以及大連、杭州、南京、成都等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圍繞「共構中國特色小班化教育」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 記廣州綠翠現代實驗學校參加2015年小班化教育研討會
    精進綠翠,出類拔萃!點擊為了更好地推動小班化教育研究與實踐,借鑑各地優秀成果經驗,促進本校小班化教育的順利開展,2015年10月21-23日,我校胡志平副校長帶領梁劍輝主任、周群與陳曉偉老師參加了由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學研究會、南京市建鄴區教育局主辦的「2015年小班化教育研討會」。本次大會的主題是:課堂變革: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真正發生。
  • 優質教育惠澤每個學生 楊浦展示「小班化教育」20年探索成果
    這是上海市育鷹學校的一場小班化音樂課《巴洛克珍珠》的有趣片段,也是楊浦區小班化教學的縮影。在今天舉行的第十二屆長三角小班化教育研討會上,上海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的數學教師蔡娟琴、楊浦小學語文教師何懿等分別展示了課堂教學設計成果,正值上海小班化教育推進20周年,圍繞著「基於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小班化課堂教學」的研討主題,大會以「小班走過20年」風採展和「智行小班」的數字故事回顧了上海小班化教育的發展歷程,敘述了楊浦區推進小班化教育研究的舉措和取得的成績。
  • 成都師範銀都小學校長文莉——追夢個性化教育
    1982年,她考上了位於成都市文廟后街的百年中師成都師範學校。1986年,她以優異成績畢業,成為成都市雙流縣的一名小學教師。 從教伊始,文莉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在學校和前輩們的指導下,教育教學成績出色。1989年,她參加成都市首屆青年教師語文賽課獲得第一名。同年,她還獲得成都市首屆優秀青年教師稱號。不久後,文莉迎來了職業轉折,入選成都市人才千百萬工程。
  • 成都探索素質教育 17所學校試點小班化教學(圖)
    150%——為探索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模式,昨日,成都「小班化教學」試點正式啟動,全市17所公辦中小學、71個班的2000多名學生走進全新小班。  這17所學校試點小班化教學  上世紀90年代末,上海在國內率先推行小班化教育,這股星星之火在國內部分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迅速蔓延。千裡之外的成都銀都小學、大有巷小學、成都實驗小學成都花園分校也開始試水。
  • 漢濱區教研室組織教師赴平利參加小學科學觀摩研討會
    2018年4月27日,安康市教學研究室在平利縣城關一小舉行了小學一年級科學下冊觀摩研討會,漢濱區教研室積極組織,19名科學教師在教研員陳嬋的帶領下參加了本次盛會
  • 教育動態 | 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示範學校展示研討在同仁小學舉行
    5月24日上午,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師範示範學校展示研討活動在同仁小學順利舉行。南京市教研室主任嚴必友,教育部南京師範大學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吳永軍,玄武區教育局副局長沈峰,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小班化研究中心主任祁海燕,市教研室老師楊健以及市小班化學校的校領導、教師代表齊聚同仁小學,共同探討小班化教育教學之道。本次活動的主題為「人人參與 個個精彩」。
  • 縣街小學英語組教師赴鄭參加全國教育名家論壇研討會
    2018年10月19日-20日,我校英語組部分教師前往鄭州參加全國教育名家論壇-第八屆核心素養下的「發展課堂」構建與實施培訓研討會。      首先,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的陳剛博士給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講。
  • 【高新中學】小班化激活英語教學「一池春水」
    而在我校高新中學,學生們英語學習的興趣卻普遍高漲,校園英語學習氣氛濃厚。帶來這一喜人景象的是高新中學兩年前實施的英語小班化教學改革。  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認真教,學生的興趣卻不高,成績與能力雖居楊凌地區之首,但提升的空間仍然很大,與家長社會的期望還有一定的距離。
  • 成都幼升小必看|優質私立小學最全盤點!
    成外附小美年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美年校區是成實外教育集團旗下的全日制高品質私立小學,和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是同一集團同一品牌同一辦學標準的姊妹學校,學校能容納1000餘名學生,已於2017年9月正式開校。
  • 溶洞音樂受邀赴日參加「中日教育合作展望研討會」
    溶洞音樂受邀赴日參加「中日教育合作展望研討會」,進一步推動中日文化教育交流的研究。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也是中日恢復政府間留學生交流40周年,在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溶洞音樂董事長梁斌先生11月3日將赴日受邀參加「中日教育合作展望研討會」,中日兩國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在青少年交流、大學校長和教師交流、民間機構交流等方面一直非常活躍。
  • 文莉:個性化教育的追夢人
    1986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成都市雙流縣(現雙流區)的一名小學教師。從教伊始,文莉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在學校和前輩們的指導下,教育教學成績出色。1989年,她參加成都市首屆青年教師語文賽課便獲得第一名,同年,她還獲得成都市首屆優秀青年教師稱號。不久後,文莉迎來了職業轉折,她入選成都市人才千百萬工程,1998年,服從組織安排,離開教育領域,擔任了雙流縣婦聯副主席。
  • 岷山路小學高鵬副校長在四川省「融創課堂」教學研討會上作英語...
    2020年11月27日,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德陽市特級教師高鵬帶領老師赴成都參加四川省「融創課堂」教學研討會,並在大會上作英語教學示範課。本次活動由四川教育報刊社主辦,成都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四川省《融創課堂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協辦。
  • 融合與創新——2018全國中小學傳統文化特色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成都...
    5月24日-25日,由育靈童教育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院主辦的2018全國中小學傳統文化特色課堂教學研討會在成都電子科大附屬小學成功舉辦。此次研討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語文課堂融合創新為主題,以成都三所傳統文化特色教學工作室為載體,進行國學課程特色教學展示和經驗分享講座。
  • 不得不參加的教育盛會第五屆全國小學數學名師特色課堂展示研討會
    2018年1月3日,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對教師的能力水平提出了自我診斷、逐漸提升的要求。因此,在當下課改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各教育管理部門和業務指導部門,亟需通過針對性的培訓活動,引導教師了解核心素養框架下的課堂形態,促使教師積極探索落實核心素養的方法策略,努力打造優質課堂和高效課堂,從而實現學生的內涵發展和自身的專業成長。
  • 成都十七中青藤合唱團參加 「2019成都錦江校園新年音樂會」
    12月20日,成都錦江區教育系統在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舉行了「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2019成都錦江校園新年音樂會」。  成都十七中青藤合唱團帶著精心準備的表演唱節目《夜空中最亮的星》參加了此次新年音樂會。
  • 阿壩名師赴成都名校培訓 提升民族地區教育質量
    四川在線記者李寰阿壩州名優骨幹教師(校園長)培訓項目結業典禮近日在成都市武侯區領川外國語學校舉行。至此,阿壩州名優骨幹教師(校園長)培訓項目第二年的集中培訓結束。據了解,本年度的培訓歷時50天,485名名優骨幹教師接受了包括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音體美等12個科目的全覆蓋培訓。為了進一步提高骨幹教師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學科專業與教育專業、教育技術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在教育教學中更好地發揮示範、輻射和指導作用,從2019年開始,阿壩州教育局實行三年為一周期的州級骨幹教師(校園長)的培養。
  • 石家莊市東馬路小學讓藝術教育之花開遍校園
    石家莊市東馬路小學「夢綻放」學生交響管樂團以強大的陣容,默契的配合,精彩的演奏,獲得小學組最高分,再次登上了全省優秀樂團最高領獎臺,並受邀參加了現場頒獎典禮,以一首激昂的《我和我的祖國》展示了樂團良好的藝術素養和精神風貌,博得全場專家和觀眾的讚譽。
  • 2018年北京海澱重點小學: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清華大學被迫南遷,成志學校隨之南遷,在西南聯大度過了艱苦的歲月。1946年秋,清華大學由昆明遷回清華園內,1946年12月12日成志學校復校開學。1952年8月,成志學校中學部和小學部分離,成志學校小學部則更名為清華大學附設小學。1960年,正式更名為清華大學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