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途車到私家車出行 道路運輸見證寧波改革開放40年巨變

2020-12-20 浙江新聞

  「以前要去趟杭州可真不容易,一大早出門,買到的車票往往是下午了,路上還得上花四五個小時,辦個事往往得住上一宿。」說起以前去杭州,不少老寧波用「出遠門」來形容。

  而如今,別說是去杭州,就是上海或者更遠的地方,大巴車票基本上隨買隨走,一天打個來回也不是難事。改革開放帶來寧波道路運輸四通八達,坐大巴車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便捷已是標配;如果自己開私家車,車輛維修、保養的管理體系也日益完善。

  長途大巴進入「快客」時代

  「快客」成為我市道路運輸主流。

  改革開放吹活一池春水,經濟的發達讓交通日益繁忙。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道路運輸行業迎著改革開放春風迅速發展。

  1990年,寧波市長運公司(今公運集團)購入3輛單車價30萬元的丹東黃海牌客車,為當時最高檔次客車,1輛經營寧波至福州,2輛經營寧波至溫州,公司選派最好司機駕駛該車。

  1991年,全市有客運企業200餘家,擁有客車950輛、3.8萬個客位;營運班線665條,營運裡程5.3萬公裡,年公路客運量8000萬人次,周轉量21.6億人公裡,在今後的五年裡,寧波公路長途客運穿山跨海,穩穩行駛在普通國省道、幹線公路上。

  1996年12月6日傍晚,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刻。杭甬高速段塘收費站,近百輛汽車排隊等候,不少車主鳴喇叭歡慶。18時一到,收費站閘門瞬間開啟,也開啟了寧波公路發展的「高速」徵程,也帶來了道路客運的「高速時代」。

  許紅平是市公運集團寧南客運分公司的駕駛員,開了20多年大巴的他說:「跑杭州班線最早走的是329國道,不堵車還好,四五個小時可以到杭州,一堵車就沒個底,早上出車天黑才能到。那時候大巴的乘客也少,因為太慢了。」許紅平說,杭甬高速通車後,兩小時到杭州,大巴基本車車滿座,開在路上別提多舒坦了。1997年12月,浙江省新幹線快速客運公司寧波管理處,首開寧波至上海高速快客班線。

  1998年起,長途班車開始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公路通行條件進一步好轉,車輛檔次進一步提高。到2000年,全市營運班車客車3605輛、8.3萬客位,營運班線1149條,營運裡程23.3萬公裡,其中跨省209條、13.3萬公裡;跨地(市)302條、6.9萬公裡;跨縣(市)638條、3.0萬公裡;縣區內272條、5675公裡。年公路客運量2.2億人次,周轉量79.5億人公裡。

  長途大巴在2005年前後進入「鼎盛期」,全市客運班線超過1000條,遠至雲貴高原、四川盆地,近到省內杭州、紹興、舟山,長途大巴成為很多人重要的出行方式,尤其是黃金周、春運,長途客車「一票難求」,這一情況直到2010年後高鐵崛起才得以緩解。

  四大汽車站開啟智能管理

  汽車南站3561服務班成為窗口名片。

  伴隨著長途客運發展,寧波形成汽車東站、汽車南站、中心站和汽車北站四大汽車站的格局。沐浴著改革春風,四大車站也經歷了顏值、管理和服務的大提升。

  「春江水暖鴨先知」。1978年11月,當改革開放號角吹響,浙江省汽車運輸公司寧波分公司(公運集團前身)成立,寧波全市範圍內的各級車站均歸屬其管理,全年完成客運量2311萬人次,旅客周轉量46728萬人公裡,營運客車219輛。當時,寧波市區設有南站、東站與北站。

  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市加快車站建設,引入電子技術,加強車站管理,公用型車站格局初具雛形。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網際網路廣泛應用,旅客對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加,倒逼傳統道路運輸企業加快融入網際網路發展浪潮,創新「網際網路+客運」服務方式,解決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提升旅客出行體驗,促進傳統道路客運企業轉型發展。

  位於鐵路寧波站交通樞紐區的汽車南站,在2015年改造提升後新顏亮相,車站為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結構,總佔地面積172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200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層主要功能為旅客到站下客、大巴車停放及交通換乘通道;地面一層為售票、候車、發車及行包託提區。汽車南站售票廳面積約500平方米,候車室面積約2500平方米。車站設有自助服務區、旅客安檢通道、旅客服務中心、吸菸室、母嬰室等相關服務區域。站內裝有中央空調、電腦售票系統、電視監控、電子檢票班線動態顯示屏、大型班車運行時刻、票價顯示屏、X射線行李危險物品檢測儀等高科技現代化設施。

  汽車南站於1990年首次獲得全國文明車站稱號,從此進入了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行列。如今,汽車南站「3561服務班」仍是全市交通系統服務名片,也是全省道路客運企業的行業標杆。

  春華秋實。40載歲月積澱讓汽運公司發展成為公運集團,截至去年底,公運集團擁有營運車輛1357輛,經營線路203條,客運班線覆蓋浙江省94個縣市,輻射全國18個省與直轄市。去年,公運集團完成客運量1928.87萬人次,旅客周轉量106617.14萬人公裡。

  汽車客運站為旅客及營運車輛提供購票、候車、行李寄存、託運及車輛進站、停放、清洗、出站等各類站務服務。從曾經的售票員在大(中)巴車上挨個兒售票,到如今乘客只要刷手機就能遠程買票,刷身份證就能實現智能檢票,寧波各大汽車站邁進智慧交通行列。

  城鄉一體化帶來民生福祉

  市民參觀寧波市運政指揮服務中心。

  就在長途客運蓬勃發展的同時,行駛於城鄉間的中巴車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興起。記者從市運管局的一份檔案中看到,1992年底,寧波市運管部門放開運輸市場客貨車輛的審批,只要經營者提出申請並符合經營條件的,即可購車投入營運。全市定線不定班中巴一時數量劇增。「這些中巴車的營運線路大都以寧波市區為中心,輻射至鄰近縣(市),公交車、計程車在市區繁華的商業街還設有上下客站點,山區農村旅客乘中巴車能直接到達市中心。寧波至滸山、寧波至莫枝等路段高峰時期達到每2分鐘發一班車,大大方便了群眾乘車。」市運管局有關人士介紹。

  應該說,中巴車在那個歷史時期為城鄉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到了第二年,全市中巴線路111條,而以前一些農用麵包車、搞運輸的三輪車紛紛被淘汰。」

  隨著各區縣(市)城鄉融合加快,交通運輸一體化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從2003年開始我市陸續進行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通過開闢公交線路和市域快客,替換原有的中巴車輛,意在打破城鄉客運二元分割。

  2012年,我市各級政府、部門因地制宜,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2012年和2013年,餘姚市和慈谿市先後實施了全域範圍的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累計改造800多輛農村客運班車,新購公交車700多輛,新增城鄉公交線路120多條,率先實現了縣域公交全覆蓋;隨後象山也基本完成了客運一體化改造;2015年,隨著寧海、奉化中巴車漸漸退出經營,中巴南站完成了歷史使命,在5月份新汽車南站啟用後,寧波「中巴車時代」畫上了句號。

  城鄉間道路班車退位,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公交線路、快客班線,這使乘客受益的不僅僅是選擇的多樣化,還有服務質量、便捷性等。「以前回奉化坐中巴車,司機中途帶客,需要一個多小時;另外車輛髒也就算了,司機駕駛不規範,讓人沒有安全感。」奉化人吳先生說,現在選擇坐快客走機場高架,中途不停車只要40分鐘;如果往奉化東面方向,他會選擇坐181路公交車,價格便宜而且也很方便。

  維修管理護航私家車出行

  汽車快修方便私家車車主。

  改革開放讓私家車駛入尋常百姓家。1990年,全市共有汽車26471輛,而如今這一數字幾乎成百倍增長,車輛尤其是私家車修理、保養成為民生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約3500家汽車維修企業,形成了包括4S店在內的三級汽修行業體系。「改革開放初期只有四大家型汽車維修企業,基本上是為工業生產服務的。」回憶起汽修業歷史,市交通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何南炎侃侃而談,「上世紀90年代以後,汽車電子化開始普及;到本世紀初,汽車電動化時代來臨,汽車維修要求越來越高。」為此,市運管局聯合行業協會、研究所等單位,每年為企業進行技術培訓,提升行業技術能力。

  隨著私家車普及,自2014年以來,汽車維修行業正式被列為「民生行業」。為此,市運管局積極推進行業轉型發展,推出一系列舉措,致力消除行業內部分企業的不誠信、不規範、不透明等問題,汽車電子健康檔案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檔案是以車輛識別碼(VIN碼)作為身份標識,覆蓋汽車從購置到報廢全過程的電子維修記錄。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的建立,將實現車主對其汽車維修信息的查詢,促使維修信息透明化。在此基礎上,通過大數據分析,構建基於數據的政府服務體系,為科學制定行業規範以及規則提供數據支持。

  未來幾年,市運管局將全面研究探索「寧波汽車智慧生活」項目,旨在打造全方位服務政府、企業和車主的綜合智慧汽車生活服務平臺。目前,「車生活」綜合服務平臺項目已與寧波汽車零部件產業協會主持的「寧波汽車零部件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合作。

  此外,運管部門將逐步完善維修行業「信用等級」評定建設。2018年維修行業信用等級情況,車主們明年年初可以在「寧波市企業信用網」進行查詢。

  服務民生方面,汽車維修便民深入社會,包括「誠信維修」系列便民服務活動,在為期一個月時間內,全市459家維修企業累計優惠維修69749輛次車輛,優惠工時費用960.3萬元;「走一線、查問題」專項行動,全面推進行業涉民生服務項目的自查整改,並將查擺範圍擴大到企業安全生產、節能減排等領域,維修行業累計走訪企業714家次,其中發現問題企業285家次,發現問題383條,當場督促企業完成整改312條,其餘均限期要求整改。

  圖片由市運管局、市公運集團提供

相關焦點

  • 從「打開國門」到「全方位開放」,這些關鍵詞見證改革開放40年巨變
    風雲激蕩見證滄桑巨變,春華秋實喜看碩果盈枝。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時間節點上,回望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從理論的接續創新到實踐的不斷向前,從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戰略到深刻改變生活的小細節,從物質上逐漸富足到精神上愈發自信……中華民族在復興徵程上刻印下一個又一個「關鍵詞」。
  • 40張珍貴照片,帶你見證寧波40年的巨變!超震撼...
    改革開放40年巨變寧波的發展令人震撼寧波,真的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如今高樓林立的寧波40年前的她可是另一番模樣「五口通商」口岸的寧波港從這一刻起重新向世界敞開了胸懷開啟了寧波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程1981年,「寶清海」首次靠泊10萬噸級碼頭寧波港就像一個強勁的馬達催動著寧波的改革開放步伐成為寧波崛起的爆發點2013年,全球最大貨櫃船首航寧波港 許天長/攝尋找深水良港
  • 《圖鑑中國》跨越時間的定格見證改革開放巨變
    體操王子陳一冰退役變身「陳三兵」,談體育人的改革開放巨變奧運冠軍、吊環王子陳一冰作為時光見證人,在探班會現場曬出了自己的對比照,談到退役後很多媒體對他身材變形發胖的報導,陳一冰在舞臺上忍俊不禁,表示雖然胖過,但因從事體育事業的職業習慣,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現在已經成功變回健美的自己了。
  • 【改革開放江西印記】「尋訪小平小道 見證改革巨變 開啟新的徵程...
    (央廣網記者 李澎 攝)央廣網南昌8月16日消息(記者李澎 高寒露)「尋訪小平小道 見證改革巨變 開啟新的徵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網絡主題活動於今天上午在江西南昌小平小道陳列館正式啟動。本次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 我的改革開放詞典:出行篇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或許,你是改革大潮的親歷者;或許,你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又或許,你出生長大在新世紀,是改革開放成就的享有者。無論你是誰,對於改革開放40年間發生在家庭內外的各種變化,一定都有切身的感受。
  • 相約國博,感受改革開放40年偉大變革
    11月13日,「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開幕。新中國第一號博士學位證書  一件件珍貴展品,見證著改革開放40年極不平凡的歷史進程。  展覽設計了關鍵抉擇、壯美篇章、歷史巨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等主題展區,充分展示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生的變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 改革開放40周年看江津交通巨變
    原標題:從「難過江津渡」到水公鐵立體交通網絡——改革開放40周年看江津交通巨變特約記者 李皓 實習記者 羅美慧8月中旬,58歲的王全喜「帶隊」,一家5口完成了首次廣州遊。
  • 首都大學生記者團「改革開放40年」集體採訪活動啟動
    深圳探訪 廣州速寫 探尋廣州 走進合肥 肥西與小崗村 再遇小崗 首都大學生記者團「改革開放40年」集體採訪活動啟動記者團7月22日從北京出發,分別到深圳、廣州、合肥、同學們將在我國改革的前沿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見證邊陲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創新大都市的「深圳速度」;將前往打響改革開放一聲春雷的安徽小崗村,體會皖北鄉村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同學們還將在廣州、合肥等地考察歷史古蹟、感悟城市變遷,並將深入騰訊、科大訊飛等高新技術企業,實地開展採訪活動,宣傳展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奮進之勢。
  • (原創上)目睹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驚人巨變
    2018年,是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是求真務實的四十年,是團結奮進的四十年,也是令人振奮的四十年,更是碩果纍纍的四十年。​​四十年風雨兼程,歷歷在目。在推進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中,推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鼓勵下海經商、進行企業改制、實現農民工轉移就業、廣泛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網際網路+等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中國政治、經濟、生活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績有目共睹,讓世人讚嘆震驚。
  • 家庭帳本的40年 記錄改革開放民生巨變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慶祝改革開放40年·變遷】家庭帳本裡的40年  「沒有想到,我記的家庭帳本成了改革開放的記錄冊。」  說這話的是一個叫張心俠的老人。今年89歲的他居住在濟南市市中區的臥龍社區,是一名離休幹部。
  • 調查:寧波市民出行人均每天路上耗費一小時
    調查人員將流量登記分為A至F六級,從A(暢行車流,基本上無延誤)到F(強制車流,交通嚴重堵塞,車輛時停時開)。  在參與調查的寧波40個主要道路交叉口中,核心區主要交叉口高峰小時的平均負荷度為0.93,為E級,是倒數第二檔,也就是「不穩定車流,交通擁擠,延誤很大,司機無法忍受」。
  • 快手聯合政府媒體機構創新傳播 掀改革開放40年話題熱潮
    改革開放40年八大專題頁,快手站內總播放20多億改革開放40年期間,在快手平臺上,掀起了一波慶改革開放40年的話題高潮。而快手網友對改革開放也紛紛抒發自己對改革開放40年的感想。網民「@愛麗絲登寶先生」表示「看的我熱淚滿面。我41歲了,經歷了祖國從貧困到強大的過程,現在太感動」;網民「@默茗綺瞄」表示「看到了祖國的過去到現在翻天覆地變化,眼淚不知不覺掉了下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要更加珍惜他們換來的成果!祝福祖國越來越來,中國我愛您!」
  • 改革開放40年特別策劃丨大河報3萬元獎品「買」你的老照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核心提示丨檔案是歷史的見證,是改革開放40年發展的活化石。檔案中珍貴的照片資料,更是40年來中原大地滄桑巨變最直接的見證者。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河報與河南省檔案局聯合策劃「檔案見證改革開放——尋找老照片裡的河南」大型公益活動,從即日起,向社會各界有獎徵集老照片,獲獎者將共同分享價值3萬元的獎品。 40年前,走上幾裡路看一場露天電影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現在,歪坐在沙發上隨意的按著遙控器上的換臺鍵也許還覺得無聊。
  • 高清組圖:數十年路網擴張 見證柳州滄桑巨變
    &nbsp&nbsp&nbsp&nbsp上世紀40年代,柳州城區道路總長僅12.7公裡,到90年代初增至278公裡&nbsp&nbsp&nbsp&nbsp進入新世紀,一大批道路建成通車,構築起現代化路網新格局
  • 人民日報重磅文章紀念改革開放40年:億萬人民的共同事業
    然而,對於近14億中國人而言,這是一段我們共同見證和參與的歲月,大時代的宏大敘事背後,是無數個體命運的巨變,而無數中國人向著未來充滿激情的進發,也如涓滴入海匯聚成改革開放的時代巨浪。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總結1500-2000字心得 改革開放40年作文
    這次會議,打開塵封幾十年的國門,作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4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銳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40年;是波瀾壯闊、激情澎湃、創意萬千、日新月異的40年;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巨變、令世界為之驚嘆的40年;是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是有目標和方向的。
  • 40年40集40個社區!這部社工視角的「大片」見證改革開放40年變遷
    中國江蘇網7月6日訊 6日,國內首部以社會工作者視角記錄改革開放建設成果的40集電視專題片——《奮進與幸福》,在南京江心洲洲島家園社區開機拍攝。劇組入駐江心洲從乘船過江的偏僻農村發展成國際影響力的生態科技島,將農村閒置勞動力發展成風靡江蘇的「月嫂品牌」,村書記「嘗鮮」集體土地流轉發展成了美麗鄉村,社區治理網格化管理後轄區刑案消失了,國內首個社區「公檢法司」上門服務探討居民自治……「40年,40集,40個社區」,正是這點點滴滴的變化,見證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 崗廈村民見證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改革巨變 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
    原標題:崗廈村民見證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改革巨變 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築牢城中村疫情防線,組織復商復市,穩增長保繁榮;推進雨汙分流,環境提升,物業增收;組織村民股東到國外考察開眼界,村民福利件件暖心。崗廈老村民文老伯說起崗廈股份合作公司給村民辦的實事,連連稱好。
  • 【風從海上來】「甬」立潮頭 寧波書寫改革開放新篇章
    新華網寧波9月16日電(宋家慧)寧波,簡稱「甬」,是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兒。1984年5月,它被列入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40年經濟騰飛、40年發展奇蹟,寧波的變化書寫了中國改革開放全景中的生動篇章。
  • 東航各單位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特輯
    改革開放40周年 東航從摸索起步到精研「最寶貴的財富」   來源:東航研發中心   改革開放40年來,東航的培訓與研究事業,從篳路藍縷的摸索,一步一步成長為比肩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