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布置了任務,班級要建造一個動植物角,家長們都很積極踴躍,像我一樣,火急火燎的趕緊出門買了綠植,準備讓孩子帶過去,我買的是仙人球和荷花竹,都是小朋友自己選的。
家長們是不是都像我一樣,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去買,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我想家長們也大都是這樣吧,帶著孩子去買,或者問孩子買什麼就幫著買了,或者家長問都不問孩子,自己順手就買了,反正就是學校交代下來的一個任務吧!沒有人會靜下心來,好好的陪伴孩子,發現植物的秘密!
就在我覺得完美的完成了老師交代的任務的時候,第二天晚上,老師就發通知說,綠植滿了,不需要了。是不是很詫異?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變得懶惰了,腦袋也變得簡單了,自然而然的都想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平時我們說的愛孩子是真的嗎?我們是真的有效陪伴孩子嗎?
老師看我們積極踴躍,趕緊給我們剎剎車!老師善意的提醒了家長,帶植物過來是要讓小朋友觀察植物發芽的過程,提高孩子的觀察力。其實,我第一時間是想帶點家裡發芽的種子過去,一想那麼麻煩,又怕弄不好,踟躕了一下就忽略了這個想法,說到底是自己的懶惰和對失敗的恐懼,而這正不是我們天天教育孩子要避免的嗎?那麼為什麼不帶著孩子一塊嘗試呢?失敗了又怎樣?在做的過程中,不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嗎?讓他明白,我們要去嘗試,因為我們不知道結果,我們只有努力去做,享受這個過程,結果是什麼樣的,都要接受。好的經驗要保留,不好的教訓要改正,這應該就是家庭教育的意義吧!而我們又去做了嗎?零食、玩具、電子產品、學習擠佔了孩子的時間,而我們真的有關心過孩子的興趣嗎?我們真的在意孩子的成長嗎?
其實陪伴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陪著孩子一塊互動,探索秘密,我立刻轉變思路,想了半天,還是培育大蒜吧!不過是兩盆大蒜,一盆照光,一盆遮光。立刻挑選大蒜,挑選了半天,找了兩頭比較適中的,放到廚房的窗臺上發芽。
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大蒜怎麼不發芽啊?我被問懵了!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可能是溫度太低了吧?可能是時間太短了吧?經過三天的等待,奇蹟出現了,大蒜生出了根牙,原來是時間的原因,我趕緊回答。再轉移到瓶子裡,繼續發芽。
遇到了第二個難題就是這個瓶子太重了,小朋友提不動,怎麼辦?我和老婆頭腦風暴,還是老婆腦瓜子靈,就地取材,用家裡的礦泉水瓶,自己做!
陪同小朋友做起來,才發現,問題不斷,要一個一個去解決。首先,要怎麼做一個遮陽罩和小籃把呢?只好停下來,出去買鐵絲,轉了好幾個店,在五金店裡看到了藍色的電線,立刻替換了鐵絲方案,電線又美觀又不會扎到小朋友。
回來就開始動工了,過程不輕鬆,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什麼都是摸索著做,加入的材料和工具越來越多,不像一開始想的那麼簡單,好在小朋友很喜歡。經過三個小時的奮戰,竣工了,雖然不完美,但是很快樂!
是的,帶孩子就是培養他好的生活習慣,和踏實的做事風格。紙上談兵,空空而談都是很容易的事情,父母勤快起來了,孩子才有好的榜樣去學習。為了孩子的成長,要動起來!各位家長,你們覺得呢?
我現在發現最快樂的狀態就是陪著孩子去探索,想想我小時候,不就是動手去做嗎?不像現在小朋友都是買的現成的玩具,少了許多動手的樂趣!加油,兒子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