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很普通,也很簡單,不會每天都有特別的事情經歷,那麼,學生的日記、周記、作文似乎就沒那麼多內容可寫?該寫些什麼呢?這就要增強我們對生活有探索、發現、感悟。就是說同樣是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別人可能覺得很普通,我們可以多問幾個「為什麼」「怎樣做」「就去做」這樣,你就有東西可寫,寫出來的內容也會與他人的不同。
那麼,具體該怎樣做呢?
01找事情做
主動幫媽媽打掃家裡衛生,參與的過程中一定有自己的體會,無論是勞累的感覺,還是體會媽媽每天的辛苦,都會有真情實感,親身實踐的事情寫起作文來有內容可寫,有真實感受,讀起來也有感染力。做個小攝影者,現在手機都有拍照、錄像功能,可以到附近的公園拍風景;拍公園裡跳舞健身的大媽們;拍樓下廣場下棋的大爺;偷拍媽媽化妝時的情景;爸爸看球賽時的瘋狂等等,拍照、錄像的過程加上自己的感悟就能寫出一篇很好的作文。替媽媽去菜市場買一次菜,不知道買什麼,可以想想平時家裡飯桌上吃過什麼菜,買菜時可以貨比三家,精打細算,菜買回來,可以讓媽媽教你洗菜、做菜,讓爸媽品嘗一下你的手藝。可以蹲在小區裡的某個地方觀察螞蟻,取一粒米飯或者一塊麵包碎,放到螞蟻洞口,接下來就是觀察它們如何搬運東西,從中你能體會到齊心協力的力量。如果媽媽不讓出去,在家裡可以站在窗前看樓下的風景,就算是看一棵樹,可以觀察有風時和無風時的前後變化;雨前雨後的變化;甚至可以數一數你眼睛能看到的有多少棵樹、什麼品種;還可以觀察時而來往的人們,觀察他們的行為舉止,猜測它們可能去幹什麼?在家裡,從電視上或者書籍中看到某個場景、片段,寫一下感想,抒發一下情感;可以靜坐畫一幅畫,不要求畫工有多好,重點是給自己找件事情做;做手工也是一個不錯的找事情做的好辦法,製作書籤、藥品收納盒、筆筒、雜物箱等等,如果不會做,手機上有很多視頻教程。生活中看似每一天都是一樣的生活,一樣的場景,只要我們勇於探索、善於發現、願意嘗試「找事情做」就會有不一樣的每一天,日記的內容就會不一樣。
02把小事放大來寫
生活中,每天起床、洗漱、吃飯、上學、放學、再吃飯、寫作業、睡覺、再起床……不停地重複著,尤其是學生,這些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了,好像沒有什麼可寫的,那麼,我們就要把這些小事放大來寫。
大多數人都有睡懶覺的習性,鬧鐘叫了幾遍也不願起床,尤其是冬天,想想一會還要耐著寒冷去上學,就更不願起床了,就是這樣一件不願起床的小事,可以把它放大來寫。把起床和不願起床的思想鬥爭寫出來;把多次阻止鬧鐘鈴聲再響的動作寫出來;把鬧鐘關掉或者用被子蓋住,假裝聽不見的心情寫出來。就這樣,一篇日記就有內容了。可能每個學生都有過早晨上學前被媽媽催促的場景,快點起床、快點洗漱、快點吃飯……可以把這樣的場景寫出來,描寫時可以寫出媽媽的神態、語言、動作,加上自己應對媽媽的辦法,梳理一下語句,就是一篇關於情景描寫的作文了。如果上學、放學坐公交車或者地鐵,可寫公交車裡的人物,從他們的外貌特徵,衣著打扮上,猜測他們的職業以及他們要去做的事情;還可以重點寫一下在椅子上睡覺的人,寫他睡覺的姿態、情景、甚至發出呼嚕的聲音;可以寫地鐵裡坐在地上寫作業的學生;正在打電話人的神態,猜測她和電話另一頭人的關係……總之,看似生活中的小事,把它放大來寫,就會有內容可寫,加上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多種描寫方法,就會有感染力,不會缺少內容可寫。
03沒話可說,也有東西可寫
如果實在是沒話可說了,很苦惱,就把一周內令你「苦惱」的幾件事進行梳理,再加上自己是怎樣的「苦惱」、怎樣逼迫自己「冥思苦想」,把一周的苦惱心情進行總結,寫著寫著,一篇周記就有內容了。老師布置了作文,一看題目,腦袋一片空白,就怕老師讓寫作文。當實在沒啥可寫時,也有東西可寫。那就是把老師布置作文時的心理活動寫出來,害怕、抓狂、煩躁、不得不做、甚至討厭上作文課等等,這一系類的心理描寫再配合動作、神態表情,一篇極細膩的作文就出現了。好多同學都不願寫作文,感覺無從下筆,覺得沒有東西可寫。其實,寫作文就是寫自己的心情、感悟、聯想。只要把這一點發揮好,就不愁作文沒有內容可寫。
04生活中的「最」
最大、最多、最好、最高……生活中帶有「最……」是很引人關注的,比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最胖的人、最冷的地方、最高的山峰……這些離我們很遠,寫起來不容易。
但是,我們可以寫自己生活中的「最……」,比如:我最喜歡的明星、最喜歡吃的菜、最喜歡的科目、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正是因為是自己最喜歡的,所以平時接觸或者關注的就多,想要把他們寫出來就非常容易了,而且會有很多話要說。
寫自己感興趣的、最喜歡的、最拿手的、最看好的人、事,無論素材還是心情,都是很容易發揮出來的,這時,你還會認為寫作文沒有內容可寫嗎?
05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
如果實在還是沒內容可寫,那就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看到媽媽做飯,就寫媽媽做飯。把做飯過程寫出來,加上媽媽的動作、表情、自己的感悟都寫出來。原來,做飯這麼麻煩,一道鍋包肉的工序要這麼多,做一頓飯需要時間這麼長,感觸媽媽每天都這樣辛苦,飯桌上的豐盛菜餚背後是媽媽默默的付出。看到小區裡盛開的花朵,就寫花朵。寫顏色、形狀、氣味、大小、開的、沒開的,聯想到他們的生命,有的是一季度、有的幾天、更有曇花一現,感慨生命的意義。看到池裡的魚、跑動的寵物狗、嬉鬧的孩童、遛彎的老人……都可以寫,寫他們的動作、神態、甚至他們的心情、喜怒。只要我們善於發揮發現的眼睛,我們的筆下就不會缺少內容。總結:在寫日記、周記、作文時,要解決沒內容可寫,不知道寫什麼時,只要我們做到主動尋找、善於發現、勤於思考、發揮聯想、有所感悟,把這些寫出來,就解決了作文時沒有內容可寫的問題。